歐巴馬熊市

歐巴馬熊市

歐巴馬上任50天,美國股市滿目瘡痍,經過上周的暴跌,道指繼續下跌,收報6547.05 ,已經跌穿 6600點。從歐巴馬上任至今,美國股市已經下挫了20%,蒸發了超過1.6萬億美元。通常每當股市下挫超過20%,就被認為是熊市來臨,因此,美國有媒體稱現在是“歐巴馬熊市”降臨。

(圖)歐巴馬熊市歐巴馬熊市

詳細

(圖)歐巴馬熊市歐巴馬熊市

歐巴馬上任以來股市的下跌速度,是過去90年新總統上任期中最快的。但是平心而論,這么糟糕的股市不能全算到歐巴馬的頭上,不過相信前總統布希肯定會暗暗慶幸自己脫身的及時。布希前總統已經花了7000多億救市,歐巴馬除了推出7800億救市方案,還推出救樓市救金融措施。市場殷殷希冀有歐巴馬升市,不料卻盼來“歐巴馬熊市”。

現在經濟有多糟?可以看看股市,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大國的曾經是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花旗銀行股價跌至一美元,雖然財政部一再聲明不會把花旗銀行國有化,但是投資人置若罔聞,信心全無,市場仍然跌跌不休,銀行股無一可以倖免。上周二,歐巴馬總統居然親自出來喊話,說現在是抄底入市的好時候。想想看,有誰記得曾經有哪個國家總統出來呼籲大家抄底入市?

再說實體經濟,也是這個頭號資本主義大國的曾經是世界汽車老大的通用公司又一次瀕臨破產。前總統小布希在去年11月把這桶炸藥的導火索接了又接,現在只剩不多的一點了。據說政府已經派人去底特律和三大公司以及強悍的美國汽車聯合工會談這個生死存亡的問題。強悍的汽車聯合工會(UAW)不會不知道如果通用倒閉,他們的工會會員們也會沒飯吃。但是他們知道大選的時候,他們支持的歐巴馬承諾過要救助有工會的企業。現在歐巴馬面臨的問題和哈姆雷特一樣:To be or not to be?

要說股市天天跌也不是實情,上周二,歐巴馬總統喊話說,站在長遠角度和市盈率來衡量,現時投資股市都是一個好選擇。第二天,股市就奇蹟般地上升了,道指大升150點。可是,要是以為這是歐巴馬“總統托市”的效果那就錯了,事實上那次反彈是市場憧憬中國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以為會推出新的刺激經濟計畫。結果溫家寶總理的報告沒有提及,市場希冀落空,接下來便是暴跌。美股要炒中國救市訊息,也算是令人跌掉眼鏡。

香港股市經常炒大陸訊息,那並不奇怪,中國大陸有眾多公司在香港上市,這些年來,香港經濟也和大陸密切相關。現在歐巴馬熊市來臨,美國股市也炒中國訊息。想想也不好算奇怪,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中美兩國的關係的重要性日益凸現。想知道美國對中國的重視和中國對美國的重要性,希拉蕊·柯林頓國務卿擱置人權的講話是一個端倪,美國股市炒中國救市訊息,也是一個端倪。

2009年,對歐巴馬來說也是最困難的一年。股市下跌20%,失業攀上25年新高。除了金融業,製造業,房市,零售業......, 沒有不被危機波及的領域。據路透社9日報導,股神巴菲特表示,美國經濟已經“跌落懸崖”,不過最終仍然會復甦,但是經濟的反彈將會帶來比1970年代末更為嚴重的通貨膨脹。這個最終有多遠?按巴菲特的說法是五年,還將伴隨著嚴重的通貨膨脹。熊市裡的歐巴馬真是生不逢時。

形式嚴峻

(圖)歐巴馬熊市歐巴馬熊市

美國道指迭創新低,自新總統歐巴馬上台後,已跌逾兩成,有分析戲稱「歐巴馬熊市」。更令人憂慮的是實體經濟,尤其失業率惡化急速,若歐巴馬未能挽民眾信心、阻經濟陷惡性循環,有可能出現「歐巴馬蕭條」。

美股道指自○七年十月高位至今,下跌五成三,但自歐巴馬一月二十日上任總統起計至上周四,則下跌逾兩成。股市跌逾兩成,美國稱之為熊市,故有分析指美股出現「歐巴馬熊市」。

職位消失速度 遠超創造

現時美國最大危機,可能不是美股迭創新低,而是失業率迭創新高。美國上周五公布二月的失業率,急飈半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八點一,超逾九二年的高位,挑戰八二年創下失業率百分之十點八的戰後歷史高位。

與此同時出現的是,職位急速消失。歐巴馬上任後,推動七千八百多億美元挽救經濟大計,目標在兩年內創造四百萬個職位,但歐巴馬十一月當選後,四個月來美國已流失二百五十八萬個職位。過去三個月每月職位流失數字都在六十五萬個以上,只要此趨勢維持多兩個月,已足抵銷歐巴馬誓言創造的四百萬個職位。這種職位消失遠超創造的速度,嚴重衝擊歐巴馬聲望及美國經濟。

此因美國人儲蓄率低,失業高企將嚴重挫傷國民消費力及消費信心,而且失業帶來的將是更多的無力償還按揭貸款、信用卡及汽車貸款。銀行呆壞帳若因而上升,將對金融機構帶來新一輪壓力,可能引發新一波信貸緊縮,甚或海嘯憂慮。

歐巴馬要阻止這種惡性循環出現,必須穩住國民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或許正是出於防止惡性循環的考慮,歐巴馬上周三出口術撐美股,說現時是入市好時機。

總統呼籲國民入市,惹來不少批評,但股市天天報價,又確是影響民心的重要指標,歐巴馬希望托市之心,不難理解。

挽救信心 力阻惡性循環

然而,正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所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要挽救信心,出手「早了比晚了強,重一點比輕一點強。」對歐巴馬來說,現在惟有出拳更狠更快,寧濫勿缺,才有望扭轉劣勢。

若歐巴馬不能穩住信心,經濟陷入惡性循環,那蕭條將可能出現。歐巴馬正面臨極嚴峻的考驗,此亦是全球經濟的嚴峻挑戰。外界本期盼歐巴馬上台,會出現短暫的“歐巴馬升市”,未料結果卻是“歐巴馬熊市”。

出現原因

(圖)歐巴馬熊市歐巴馬熊市

救市措施未挽 信心復甦遙無期

歐巴馬目前民望仍高企,民調顯示民眾不認為歐巴馬要為目前經濟困境負責。《華爾街日報》本周一項民調中,三分之二受訪者便認為要給歐巴馬1年時間振興經濟。布魯金斯研究所的韋斯特 (Darrell West)稱,歐巴馬現時不僅受惠於蜜月期,也受惠於嚴峻的經濟形勢:“人們明白現時的問題是歐巴馬繼承的,不是他製造出來的。”但股市持續不振,已令共和黨有可乘之機,攻擊歐巴馬,商界也開始出現不滿之聲。雖然美國銀行的“毒資產”是打擊信心的一大原因,但共和黨眾議院領袖博納(John Boehner)表示,歐巴馬的政策現已變成問題一部分。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利維(Phil Levy)亦寫道:“市場已發出明確信號,美國經濟正朝錯誤方向發展。”

《華爾街日報》也把股市續瀉歸咎於歐巴馬,一些清談節目主持最近亦把道指視為歐巴馬評分表。全國廣播公司Meet the Press主持格雷戈里(David Gregory)上周日便聲稱,歐巴馬大花金錢振興經濟,“有何指標反映人們對政府干預的看法呢?道指便是其中一個指標,而剛過去的周五,道指跌至 1997年以來低位。”

歐巴馬周二稱現在可能是入市好時機,遭外界質疑“總統托市”。彭博通訊社指出,自1900年以來,民主黨總統上台頭12個月,道指平均升9.8%,只有1912年的威爾遜及1976年的卡特上台首12個月道指不升反跌,但歐巴馬似乎會打破這模式。 接燙手山芋 歐巴馬慘過胡佛 美股積弱,冰凍三尺自非一日之寒,不過歐巴馬上台45日,道指便下挫兩成,對這位新總統來說,確不是一個光彩的紀錄。 儘管政績遭狠批,但前總統小布希上任後8個月,即2001年9月20日,才出現道指累計跌幅達20%的窘境。 至於著名的1929年大股災,則是在胡佛(Herbert Hoover)上任後7個月發生。由1929年9月至1932年7月,美國股市下挫89%,是股市歷來最大跌幅。美股於去年7月2日正式踏入熊市,跟 2007年10月紀錄14,164.53點相比,道指當天累計跌了20%。

跨國業務自我融資致命

發展跨國業務是另一致命傷。傳統智慧認為,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可減低營運風險,當美國經濟不景時,其他國家快速增長的本土市場可助跨國企業渡過難關,但專家指出這只是一個“神話”,例如亞洲生產的商品,近八成是在亞洲以外地區(主要為歐美)出售。新興市場在全球經濟危機中不能倖免,反令跨國企業雪上加霜。 美國失業率8.1% 25年新高 美國失業問題惡化,2月失業率升至8.1%的25年高位,比市場預期的7.9%還要高,比1月份增加了0.5個百分點。2月非農就業職位減幅多達 65.1萬人,勞工部表示,企業裁員潮導致職位大減。自2007年12月進入衰退以來,美國已流失了440 萬個職位,當中260萬個是在過去4個月流失。美股昨晚先升後倒跌。 美股先升後倒跌 雖然2月職位減少數目大致符合市場預期,但1月和去年12月的新修訂職位裁減人數卻大幅增加16.1萬人。

2008年12月職位裁減人數經修訂後由57.7萬增至68.1萬,為1949年10月以來最多。這也是連續第3個月職位裁減人數突破60萬大關,為1939年有紀錄以來首次。建造、服務、零售業為重災區。 自2007年12月以來,美國企業累計裁員已達440萬人。數據對歐巴馬政府來說是極大打擊,他上台時承諾創造近400萬個就業職位。事實上,早前歐巴馬的財政預算案,就被批評對前景的評估太樂觀。經濟學家岑特納(Ellen Zentner)說﹕“目前仍未出現任何一項經濟見低的跡象,這是(二)戰後最嚴重經濟危機。”部分經濟學家更預期失業率年底將升至10%。

歐洲方面,英倫銀行周四將基準利率減至0.5厘,並宣布以750億鎊購入中長期國債,債市反應空前熱烈。英國10年期債券價格連續兩日暴升,全周債息累跌約0.52厘,為17年以來最多。5年期債息周四大跌0.4厘後,昨日再跌0.33厘。歐元區難效美英“量化寬鬆” 英國如今已成為歐盟首個跟隨美國採取“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簡單來說就是印銀紙)政策的國家,但有專家擔心,購買國債做法未能解決造成信貸危機的核心問題——低評級金融資產,對重啟信貸市場未必有幫助;一旦計畫失敗,更有機會釀成超級通脹。 市場正關注歐元區會否追隨英美實施量化寬鬆政策。有分析認為,由於歐元區組織結構複雜,量化寬鬆政策難以實行,例如目前沒有歐元區共同債券,那么屆時應買入哪國債券?又能否獲得各國同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