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刺

基本信息

漢語辭彙

棘刺
jí cì ㄐㄧˊ ㄘㄧˋ
泛指動植物體表的針狀物
(1).荊棘芒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鋒,難以治棘刺之端。”《列子·湯問》:“ 飛衛 之矢先窮。 紀昌 遺一矢;既發, 飛衛 以棘刺之端扞之,而無差焉。” 清 唐甄 《潛書·全學》:“士或遇蠭蠆而色變,觸棘刺而失聲。”
(2).喻剛直嚴正。《晉書·崔洪傳》:“尋為尚書左丞,時人為之語曰:‘叢生棘刺,來自 博陵 。在南為鷂,在北為鷹。’”
(3).喻障礙。 清·鄭燮 《儀真縣江村茶社寄舍弟》:“一種新鮮活潑之氣,宜場屋,利科名,即其人富貴福澤享用,自從容無棘刺。”

藥用植物

釋名 白棘。花名刺原。
氣味 (白棘)辛、寒、無毒。
主治 1、小便尿血。用白棘三升,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分三次服。
2、明髒虛冷,腹脅刺痛。用白棘一合(焙過)、檳榔二錢半,加水一碗,煎至五分,再加好酒半碗,煮開幾次後,分二次服。
3、睫毛倒生。用白棘一百二十個、地龍二條、木賊一百二十節、木鱉子仁二個,共炒為末,摘去倒毛,每日以藥末吸入鼻內三、五次。睫毛即不再倒生。
4、齲齒腐朽。用白棘二百枚(朽落地者),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含漱。或燒棘塗病齒,再敷雄黃末。
5、小兒口噤,驚風不乳。用白棘燒為還想,水送服一錢。
6、小兒丹腫。用水煮白棘根汁洗搽。
7、癰前痔漏。治方同上。
8、疔瘡。用白棘(倒鉤者)三枚、丁香七枚,是入瓶中燒存性,加未滿月的嬰兒糞和勻,每日塗瘡三次。
9、諸腫有膿。用白棘燒灰,水送服一錢。一夜之間,腫即可出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