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仁

松仁

松仁又名羅松子、海松子、新羅松子、紅松果、松子、松元松子,為松科植物紅松、白皮松、華山松、等多種松的種子。

基本信息

地理分布

松仁松仁

又名羅松子、海松子新羅松子、紅松果、松子、松元松子為松科植物紅松、白皮松、華山松、等多種松的種子。紅松產於我國東北長白山到小興安嶺一帶;華山松為我國特產品種,北自山西沁源,南到雲貴高原,東起河南,西到甘肅、四川和湖南等者。紅松仁和馬尾松仁主要分布於我國的東北地區

藥用價值

松仁松仁

松籽仁(松子仁)中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其脂肪大部分為油酸亞油酸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鈣、磷、鐵等微量元素。

松籽仁性溫味甘,具有養陰、熄風、潤肺、滑腸等功效,能治療風痹、頭眩、燥咳、吐血、便秘等病。健康人食之可減少疾病,增強體質。松籽仁中的不飽合脂肪酸,對促進腦細胞發育有良好的功效。常被人們做為益智健腦的首選佳品。人們愛食松籽的習慣源於3000多年以前,當時人們即已認識到松籽的強身建體、延年益壽的作用。中國宋朝人把松籽視為“長生果”;李時珍在《草本綱目》中說:“松籽,味甘,性溫,無毒。主治骨關節風濕、頭眩,祛風濕、潤五臟、補體虛、滋潤皮膚,久服輕身延年不老。”《神仙傳》里記載了一個故事說:趙翟身患皮膚病,為了不傳染家人,獨自一人躲進深山老林。後來,他遇到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送給他松籽和松柏脂各5升,囑其服用,末及一年,病果然痊癒,而且身強體健。回到家中又續服2年,面額較少、肌膚光澤、行走如飛,相傳此人活了300多歲。韓國的釜山有句地方諺語,叫做“好妻子應勸丈夫吃松仁”,足見松籽功效如神了。

松仁以東北產的紅松果仁為最好:一般等級劃分為以每100克有多少粒為標準,

關於等級和品種:目前進入市場銷售的松仁類有如下幾種,

紅松松仁:500--750粒/100克 雪松松仁:900-1300/100克

雲南松仁:850-900/100克

米松松仁:4000--5500/100克

華山松仁:1000-1300/100克

馬尾松仁:850-900/100克

注意事項

一般市場假冒為用雪松和馬尾松雲南松來冒充紅松籽仁,

鑑別方法:看100克松仁里有多少粒松仁,就可以知道是不是紅松,還有等級是怎么樣的了。

潤膚美顏

松籽不僅營養豐富,香味襲人,而且是一種具有美膚養顏,豐肌健體的佳果。因為松籽中含有豐富的“美容酸”——亞油酸和皮諾斂酸。脂肪是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不可缺少的物質,能保護人體器官、維持體溫。女性面容憔悴,肌膚粗糙,形神枯槁,如果不是因疾病所引起的就可能是因脂肪缺乏所致。脂肪在皮下適量貯存,可滋潤皮膚和增加皮膚彈性,推遲皮膚的衰老。

人體皮膚的總脂肪量大約占人體總量的3%—6%。如果因脂肪攝入不足而導致不飽和脂肪酸過少,膚就會變得粗糙,失去彈性。不飽和脂肪酸中尤以皮諾斂酸為佳,不但有強身健體作用,而且有很好的美膚作用,是皮膚滋潤、充盈不可缺少的物質。

此外,皮諾斂酸與籽仁中含有的豐富的維生素E具有營養皮膚及抗衰老作用。 維生素E是一種強抗氧化劑,能“減少”自由基對細胞許多重要成份的改變和破壞,推遲細胞衰老,還能減少和防止脂褐質的產生和沉積,並有促進激素分泌的作用,從而有利於人的容貌美和形體。松仁中含有豐富的鋅,鋅在皮膚中的含量最高,補充鋅可防治痤瘡,使皮脂、色素沉著減退,使皮膚變得細嫩。鋅對第二性徵的發育也有重要作用,因而對形體,特別是女性的曲線美有重要影響。

健腦益智

松子又名松子仁、海松子等,不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食療佳品,因而有“長壽果”之稱,備受歷代醫家、營養學者所推崇,這與其獨特保健功效和營養價值是密不可分的。

從現代科學分析,松籽仁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其中所含的亞油酸、皮諾斂酸等不飽和脂肪酸,是木本植物果實中含不飽和脂肪較多的食物。不飽和脂肪酸,是構築腦細胞必不可少的脂肪酸,具有完善腦的結構、增強腦細胞代謝、促進和維護腦細胞功能和神經功能的作用,因此是兒童和青少年健腦益智和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食品,也是中老年人補腦 健腦的保健佳品。此外,松籽仁中含有的鈣、、鐵也很豐富,還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及尼克酸等成份,青少年及中老年人,每天吃10—15克(如腹瀉可減少用量),可起到較好的健腦益智作用。 此外,兒童、青少年及運動員經常適量食用松籽,還有助於補充能量,增加耐力和抗疲勞作用。

大腦的優質營養補充劑,特別適合用腦過度人群食用。松子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增強腦細胞代謝,維護腦細胞功能和神經功能的作用。谷氨酸含量高達16.3%,谷氨酸有很好的健腦作用,可增強記憶力。

此外,松子中的磷和錳含量也非常豐富,這對大腦和神經都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是腦力勞動者的健腦佳品,對老年痴呆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扶正補虛,潤腸通便——最適合體虛便秘者食用。中醫學認為松子具有滋陰潤燥、扶正補虛的功效,特別適合體虛、便秘咳嗽等病患者食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松子的通便作用和,因而特別適合年老體弱、病後、產後的便秘者食用。如可取松子仁20克碾碎,同粳米100克煮粥,分早晚服食。

抗衰延壽

松仁松仁

松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具有抗衰老作用維生素E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能抑制細胞內和細胞膜上的脂質過氧化作用,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害,從而保護了細胞的完整性,並使細胞內許多很重要酶保持正常的功能,所以,維生素E被譽為“抗衰老維生素”。許多動物實驗也表明,適量限制實驗動物熱能的攝入,增加維生素E的供給,細胞內脂褐質的堆積明顯減少,壽命也明顯延長,明代繆希雍說,松籽“仙方服食,多餌此物,故能延年輕身不老。”

松籽仁具有預防心血管病作用 松籽仁所含的脂肪,主要為亞油酸和皮諾斂酸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可調整和降低血脂、軟化血管和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多不飽和脂肪酸還能減少血小板的凝集和增加抗凝作用,故能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預防血栓形成,對心血管系統有保護作用,因此,老年人常食松籽,能防止因膽固醇增高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松籽仁具有潤腸通便作用 松籽仁具有陰潤肺、養液滑腸、通便等作用。因其含有富的脂肪、棕櫚鹼、揮髮油等,能潤滑大腸而通便、緩瀉且不傷正氣,尤其適用於年老體弱、產後病後的大便秘結者。便秘可使有毒物質和致癌物等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而且人體內廢物不能及時排出,還可影響皮膚的光潔、潤澤,而變得粗糙。 松子雖好,也並非人人皆宜。脾虛腹瀉以及多痰患者最好和松子保持距離。由於松子油性較大,且屬於高熱量食品(每100克的松子可以在體內轉換出近700千卡的熱量),所以,吃得太多會使體內脂肪增加,每天食用松子的量以20—30克為宜。 存放時間長的松子會產生“油哈喇”味,不宜食用。散裝的松子最好放在密封的容器里,以防油脂氧化變質。

營養價值

松籽仁(松子仁)中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其脂肪大部分為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鈣、磷、鐵等微量元素。

松仁中的脂肪成分

松仁中的總脂肪主要以脂肪油的形式存在,紅松果仁脂肪油含量達63.0%~69.0%,華山松果仁脂肪油含量達51.7%。脂肪油是人類重要的營養源,而松仁脂肪油不僅風味獨特,可以直接食用或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更為特別的是組成松仁脂肪油的脂肪酸不同於一般的脂肪酸,並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

松仁中的蛋白質成分

松仁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在13%~20%之間,組成松仁胺基酸較為齊全,並且人體必需胺基酸普遍較一般植物蛋白高。松仁中的谷氨酸含量最高,達16.3%,在臨床上谷氨酸可降低血氨,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腦血管障礙等引起的記憶、語言障礙、小兒智力不全等,傳統醫學認為松仁能養心安神可能與此有關。

松仁中的磷脂成分

許益民等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了松籽油中總磷脂成分,含量達0.75%~0.81%,其中脂醯膽鹼占45.5%~49.1%,磷脂醯乙醇胺占27.4%~28.3%,磷脂酸占17%~20%。磷脂是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對調整人體的生理機能有重要意義。此外磷脂還具有提高免疫功能,保護細胞膜、降低血脂、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松仁中的微量元素

松仁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元素,其中Mg含量較高。紅松果仁達2000μg/g,華山松果仁達4600μg/g,紅松中Mn(83μg/g)、Zn(77μg/g)、Fe(85μg/g)的含量均較高。上述金屬元素中,有些是酶的激活劑,有些是功能蛋白質、輔酶的組成部分,對維繫人體正常生命活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食療作用

1.護髮:含蛋白質的食物,經胃腸的消化吸收形成各種胺基酸,是合成頭髮角蛋白的必需成分。

2.補充能量:含碳水化合物,能迅速為身體提供能量。

3.健腦:含磷,是合成卵磷脂和腦磷脂的重要成分,可增強記憶力,延緩腦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腦血栓形成。含鈣,鈣是腦代謝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

4.明目:含鈣,增加眼球壁的彈力,防治近視的發生與發展。

5.提高免疫力:蛋白質是維持免疫機能最重要的營養素,為構成白血球和抗體的主要成份。銅等礦物質形式與免疫機能有關的酵素。

6.安神除煩:鎂和鈣共同作用可用來放鬆肌肉和神經,從而使身心放鬆,避免緊張不安、焦躁易怒。幫助入睡。碳水化合物可以補充大腦消耗的葡萄糖,緩解腦部葡萄糖供養不足而出現的疲憊、易怒、頭暈、失眠、夜間出汗、注意力渙散、健忘、極度口渴、沮喪、化紊亂,甚至出現幻覺。

7.壯骨:含有豐富的鈣,能刺激骨基質和骨細胞生長,使鈣鹽在骨組織中沉積。預防或是輔助治療骨科疾病。

8.祛脂降壓:使血壓更易控制,並使毛細管擴張,血黏度降低,微循環改善。能軟化和保護血管,有降低人體中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常食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或某些心血管病。

9.抗衰抗輻射:具有極強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抗輻射、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等功效。

10.通便:纖維素可以促進腸壁的蠕動,幫助消化,防止大便乾燥。可以潤滑腸道,刺激排便。保持腸內糞便濕潤,以利通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