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十四中學

杭州第十四中學

杭州第十四中學是浙江省歷史悠久的百年名校之一,創辦於1904年,學校前身是省立女子中學,1978年被定為市重點中學,1981年列為浙江省重點中學,1996年被確認為省一級重點中學。學校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西子湖畔。2014年增加位於運河之畔的康橋校區。截至2014年,杭州第十四中學擁有鳳起校區和康橋校區兩個校區,占地5萬多平方米,校園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有專職教師145名,其中特級教師12名,高級教師69名。有學生3000餘人,班級近80個。百年來,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社會精英,如著名教育家吳貽芳,著名科學家邱愛慈、張淑儀,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王曉棠,著名作家王旭烽等。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杭州第十四中學杭州第十四中學

一百多年來,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社會精英。黨和國家高級領導人張琴秋、劉錫榮,著名教育家吳貽芳,著名科學家邱愛慈、張淑儀,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王曉棠,著名作家王旭烽等都曾在學校就讀。

學校位於美麗的西子湖畔,占地5萬多平方米,校園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校園人均綠化面積超過5平方米。學校的教育教學設施是一流的,全部教室都配備了網路教學系統,校園千兆網建成投入使用並與網際網路相連線,擁有學校自己的主頁。學校的校園典雅、精緻、大方,具有深厚的人文積澱和濃郁的學習氛圍。學校的教育教學設施先進而完善,網路中心、影視演播中心保證了校園信息高速公路的暢通和學生活動的豐富多彩。新建的藝術樓,設有專業的繪畫、手工製作、器樂、合唱、舞蹈排練教室及650座的現代化多功能報告廳。學校的每個教室均配有國內最先進的多媒體設備。

學校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有專職教師145名,其中高級教師69名,省功勳教師一名,特級教師7名,全國優秀教師、省優秀班主任、省教壇新秀等省級以上優秀教師近30人,省奧賽主教練2人,國際奧林匹克金牌教練2人。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進程中,學校以和諧教育為特色,尊重學生的差異,努力創造一種適合學生的教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學校的追求。德育方面以學生品德、心理的和諧發展為目標,營造“規範、有序、和諧、發展”的氛圍,培養具有“正氣、大氣、靈氣”的現代人;教學上,建構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教學和諧模式,研究性學習、問題教學、交際情景教學、合作學習、任務型教學、開放式網路等教學方法紛紛走進課堂。大力開展研究性學習,進行創新教育,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真正主人,實現教與學的和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創新,提高實踐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學校每年都要舉行頭腦運動會和藝術節,積極鼓勵學生們勇於創新,勇於表現自我。

對不同特質的學生,學校採取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由相應學科的教師擔任他們的導師,利用課餘時間進行細緻的輔導,建立了“導師制”的培養模式,使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特長生脫穎而出。學校的課外活動豐富多彩,有幾十個學生社團,其中學生合唱團在杭州市享有盛譽,風帆文學社是全國百佳中學生文學社團之一。學生合唱團在2009年獲浙江省中國小生藝術節比賽第一名,室內樂團在2010年參加全國中國小生藝術展演比賽獲一等獎。近幾年畢業的室內樂團優秀成員,因藝術特長,被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音樂學院等名校錄取。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和諧、勤奮、嚴謹、創新的校風,學生得到了全面、和諧、有差異的發展,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百年來,學校培養了大批卓越的專家學者、社會名流和德才兼備的人才,桃李滿天下,校友遍四海。

學校在辦學中面向世界,加強了國際交流,屬重點涉外單位,英、美、法、澳、日、韓、新加坡、馬來西亞、丹麥等國的教育界人士和學者先後來校訪問交流,學校領導和師生代表也多次出國訪問、研修、交流和短期學習培訓。走出國門,開放辦學,博採眾長,吸取國際上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為學校所用,有力地推動了學校工作的發展。學校專門聘請了美、英等國的外籍教師在校輪流執教,有力地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同時,學校還與美國COLLEGE BOARD(SAT總部)合作,成為在杭唯一的SAT考試註冊學校,並有不少學生通過杭十四中走向哈佛斯坦福、康奈爾等國際一流大學。2011年9月,學校與美國波特學校簽訂合作舉辦中美高中課程項目協定。2012年,學校在鳳起校區成立國際高中部,每年招收兩個AP課程班,實現優秀學生在國內完成美國“常青藤”名校大學預科學業的夢想。開放辦學,積極順應教育國際化的全球趨勢,有力地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

2010年來學校正大踏步地向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一流示範性中學邁進。

歷史沿革

杭州第十四中學杭州第十四中學

1906年秋,學校增設保姆傳習所。

1907年正月,發展為中學程度的師範學堂,外總理鄭在常稟請改校名為杭州女子師範學堂。

1911年,由私立改公立,改校名為浙江官立女子師範學堂。

1912年,改校名為浙江省立女子師範學校,定學制為師範本科四年。

1923年秋,改校名為浙江省立女子中學校。

1925年,增辦高中。

1927年8月,省立女子中學校與省立第一中學校合併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

1931年6月,省立第一中學女生部恢復獨立為浙江省立女子中學,並增設高中部。8月,學校遷往銅元路(即現校址)。

1933年8月,改稱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學。

1937年11月,日軍在杭州灣登入,學校遷至桐廬。12月,學校再遷淳安,借淳安縣中學部分校舍上課(舊址於1959年沉入千島湖底)。

1937年,杭女中教師曾季肅等6人輾轉到了上海,在北京西路常德路口創辦了上海市私立杭州女子中學,曾季肅被推為校長。第二年,在膠州路正式掛牌“上海市私立南屏女子中學”。1956年,南屏女中調整合併為上海市立膠州中學,舊址現為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

1938年2月,學生送至麗水碧湖參加戰時訓練。孫簡文校長等十餘人到江山建立杭女中辦事處。

1938年8月,麗水的七所省立學校組成浙江省立臨時聯合中學,設高中、國中和師範三部。

1941年春,恢復了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學,校址設在新民路(現解放路浙二醫院附近)。

1947年初,籌備恢復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學。

1947年11月1日學校暫借通江橋建國中學開學。

1949年春,學校遷回銅元路舊址。

1949年8月,陸菲瓊為首的軍代表接管學校。

1952年,弘道女子中學(弘道女中)國中部併入。

1954年,惠興女子中學(惠興女中)高中部併入。

1956年,學校改名為杭州女子中學。

1958年,學校改名為西湖中學,男女合校,附設師專班。

1959年秋,仍恢復女校杭州女子中學,師專班併入杭州師專,男生轉入其他中學。

1966年6月,學校領導被迫“靠邊”接受“審查”,學校停課,師生外出串聯。

1967年,師生回校“複課鬧革命”,軍宣隊、工宣隊進校,成立了校革命委員會。開始陸續招收新生。

1968年5月,學校改名為杭州五七中學,男女合校。

1971年9月,學校改名為杭州市第十四中學。

1978年以來,開展最優教學法和綜合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實驗,引導學生全面發展,被定為杭州市重點高中。

1981年,被定為浙江省重點高中。

1994年,創立民辦中學:杭州風帆中學。

1996年1月,被評定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2000年,與杭州第十二中學合併,沿用杭十四中校名。

2001年秋,取消國中招生。

2004年,100周年校慶。

2009年,學校擬成立教育集團,在杭州拱墅區康橋開建分校。

2011年秋,康橋校區正式招生。

2012年,學校在鳳起校區成立國際高中部,招收AP課程班。

2014年,第一屆AP班畢業,多位學生考入美國前50大學,其中鄭同學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杭州第十四中學杭州第十四中學

根據2013年杭州十四中招生簡章介紹,學校占地5萬多平方米,校園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校園人均綠化面積超過5平方米,有學生3000餘人,班級近80個。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學校有專職教師145名,其中特級教師7名,高級教師69名,省功勳教師一名,全國優秀教師、省優秀班主任、省教壇新秀等省級以上優秀教師近30人,省奧賽主教練2人,國際奧林匹克金牌教練2人。

特級教師名單
姓名 類型 姓名 類型
邱鋒 英語特級教師 駱興高 物理特級教師
占章根 數學特級教師 申東奎 數學特級教師
郭裕茂 化學特級教師 馬茂年 數學特級教師
章亞玲 體育特級老師

硬體設施

截至2014年5月,坐落於西子湖畔的鳳起校區新落成的體育館設有桌球館、籃球館、體操館、瑜伽房、學生健身房等專用場館。康橋校區位於拱墅區運河新城中心,占地面積140畝。校區建有400米塑膠跑道標準運動場、足球場及塑膠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等,並將建成集體、藝為一體的杭州市中學界最大的體育館。校區體育館是拱墅區的體育中心,可同時容納兩千人,內設桌球室、健身房、藝術體操廳、籃排球場等。康橋校區作為一所寄宿制學校,每個宿舍直供熱水,配有獨立衛生間、空調和直撥電話,每個學生有獨立的書桌、衣櫥。

合作交流

根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介紹,學校是杭城唯一一所常年聘請美、英等國外籍教師在校輪流執教的省一級重點中學。同時,學校還與美國COLLEGE BOARD(SAT總部)合作,成為在杭唯一的SAT考試註冊學校,並有不少學生通過杭十四中走向哈佛、斯坦福、康奈爾等國際一流大學。2011年9月,學校與美國波特學校簽訂合作舉辦中美高中課程項目協定。2012年,學校在鳳起校區成立國際高中部,每年招收兩個AP課程班,實現優秀學生在國內完成美國“常青藤”名校大學預科學業的夢想。

合作學校

美國COLLEGE BOARD

美國波特學校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杭州第十四中學杭州第十四中學
聯考成績

2012年聯考,一本上線率70%,理科總共480個考生,363人上一本線。

2013年聯考,一本率70%,其中理科重點率為75.62%。

2014年聯考,鳳起校區:一本上線422人,一本上線率80.84%,其中北大、清華共錄取4人。1人獲浙江省文科第17名。康橋校區:一本上線148人,占比36.2%,4人考上浙江大學,1人考上香港城市大學。

競賽成績

2003年,學校學生參加了在白俄羅斯舉行的國際生物學科奧林匹克

奧競賽,並榮獲金牌,實現了浙江省生物學奧賽金牌零的突破。

2004年,學校學生參加在雅典舉行的第16屆中學生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榮獲金牌,實現了浙江省信息學奧賽金牌零的突破。

2007年,學校學生摘取在加拿大舉行的第18屆國際中學生生物學奧賽金牌。

2010年,學校學生在德國舉行的第十六屆世界航海模型(動力艇)錦標賽中,獲得了F1E-1KE和F1E+1KG兩個項目(青少年組)金牌,並刷新了這兩個項目的青少年世界紀錄。

2014年8月,一名同學榮獲全國中國小電腦製作活動一等獎。

2014年12月,一名同學榮獲安卓套用開發全國一等獎。

2015年4月,一名同學榮獲第27屆丹麥青年科學家競賽二等獎。

2014年,學校學科競賽有184人獲省級以上獎項,並獲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學奧賽浙江省團體優勝獎。

教師成績

在2014-2015學年間,學校老師獲得了如下主要成績:

2014年6月,學校一名老師獲杭州市首屆職工文化藝術節優勝獎,一名老師在市首屆教職工演講比賽中獲一等獎。

2014年6月,學校數學教研組被省總工會評為浙江省“工人先鋒號”。

2015年1月,一名老師榮獲杭州市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2015年2月,學校一名老師被評為“杭州市第九屆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2015年3月,學校兩名老師校被杭州市教育工會評為2013-2014年度杭州市教育系統“事業家庭兼顧型”先進個人。

學校榮譽

杭州第十四中學 校徽杭州第十四中學校徽

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全國先進單位

省文明學校

省文明單位

浙江省“千校結對”特色學校

全國教育信息化創新套用先鋒學校

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特色學校

省教育系統“三育人”先進集體

歷任校長

顧文郁1904.5—1907.7

汪越華1907.7-1909.7

邵菉1909.7-1911.4

鄭在常1911.4—1916.1

葉謙1916.1-1927.3

鄭宗海(鄭曉滄)1925.7—1927.3

戴學南1927.4—(注一)

孫簡文1927.8—1938.2

歷任校長之一 吳振英歷任校長之一 吳振英
夏豈1941.1—1944.6

吳振英1944.6—1945.9

王守梅1947.8—1949.7

袁心粲1949.8—1953.7

張學理1953.8—1965.12

王鴻禮1965.12—1967.11

吳齡1967.11—1979.2

鄭炎1979.2—1979.12

詹金清(代校長)1980.1—1981.2

張志武1981.2—1984.7

詹金清1984.7—1989.7

孫祖瑛1989.7—1997.7

趙碧野1997.7—2006.7

邱鋒2006.7—至今

注一:戴學南校長是中共黨員,任職不久被國民黨逮捕,校長一職由孫學輝代理。

文化傳統

校徽

杭州第十四中學杭州第十四中學
學校校徽以藍色為主色調,象徵著青春活力,整體為圓形。圖形中央為一朵菊花,表示學校的校花是菊花。

四周是學校的中文名稱和英文名稱。

校花

菊花,以示學生應品行高潔之意。

校訓

勤、敬、潔、朴

釋義:

勤:勤勞,對學習、對工作有耐心,肯吃苦;

敬:敬業,對學習、對工作保持高度的責任心;

潔:自潔,在任何時候都要有自己的尊嚴和榮辱感;

朴:樸實,不追求享樂,腳踏實地的去學習,去工作。

校歌

杭州第十四中學杭州第十四中學
《風帆之歌》

西子湖畔,西子兒女書聲琅,沐浴知識的清泉,用勤奮鑄造人生的輝煌。

同學們奮發自強,莫負青春好時光,同學們奮發自強,莫負青春好時光。

錢江潮頭,錢江後浪推前浪,樹起遠航的桅桿,激流中升騰金色的理想。

同學們揚起風帆,勇做民族的脊樑,同學們揚起風帆,勇做民族的脊樑。

社團活動

根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介紹,學校有幾十個學生社團,其中風帆文學社是全國百佳中學生文學社團之一,學生合唱團在2009年獲浙江省中國小生藝術節比賽第一名,室內樂團在2010年參加全國中國小生藝術展演比賽獲一等獎。

桌球男女隊在2014年12月“浙江省中國小生桌球錦標賽(團體)暨ZSTL浙江省第六屆中學生桌球聯賽(晉級賽)”中獲省聯賽團體一等獎,校健美操隊在2015年3月的“杭州市第十一屆中學生健美操比賽”中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加冕“六冠王” 。

學生社團(學生組織)
天文社 CEC英語俱樂部 心理社 廣播社 植物社
FCC動漫社 Talking Talker口語社 爛柯棋社 音樂話劇社 DIY社
風帆文學社 邏輯推理社 DV動感地帶 街舞社 愛心社
環保社 機器人社團 無線電測向 航模 車模
通用技術 電腦製作 十四空間 朝鮮語社 流墨漢服社
杭十四中AP尋回公益社團 杭十四中魁地奇俱樂部 杭十四中民間足球隊 杭十四中AP動漫社 杭十四中GLEE CLUB
辯論社 學生合唱團 室內樂隊 健美操隊 籃球隊
排球隊 校園記者團 杭十四中AP中心記者團 杭十四中AP尋回公益社團

知名校友

吳貽芳吳貽芳
吳貽芳(1893年-1985年),著名女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第一位大學女校長。

張琴秋(1904年-1968年),是紅軍歷史上惟一的女師長、方面軍女政治部主任,解放後又是共和國第一代女部長。

姜天巢(1901年-1927年),革命烈士。

胡焦琴(1902年-1927年),革命烈士。

樓曼文(1908年-1949年),革命烈士。

陳修良(1907年-1998年),著名的黨史專家、老革命家,曾任中共南京地下黨市委書記,解放後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陳向明(1921年-1989年),新中國少年兒童出版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斯霞(1910年-2004年),中國當代初等教育專家。

王曉棠(1934年-),電影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曾擔任中共第十四大代表、第八屆和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影協副主席、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少將軍銜。

張淑儀(1935年-),著名女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電子科學和工程系教授、聲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聲學學會副理事長。

邱愛慈(1941年-),高功率脈衝技術和強流電子束加速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旭烽(1955年—),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作家、浙江省政協委員、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作品《南方有嘉木》、《不夜之候》。

沈偉光(1959年-),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任職,未來學家、信息戰專家,美國人稱他為“信息戰之父”。

湯唯湯唯
湯唯(1979年-),女演藝明星。

霍玲(1947年-),海軍少將、海軍裝備技術部兵器部副部長、海軍試驗基地副總工程師。

劉錫榮(1942年-),現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陳崇山(1933年-),現任中國婦女研究會顧問、首都女新聞工作者協會顧問、首都女新聞工作者協會少數民族分會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婦女研究中心理事、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婦女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客群研究會理事,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文化發展戰略學專業委員會理事。

何韻蘭(1937年-),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年兒童美術藝委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理事、北京市美協理事、全國文聯代表大會代表、北京市女美術家聯誼會會長。

黃書孟(1942年-),現任浙江大學第一副校長、浙江省政協常委、浙江省政協科技教育委員會主任。

周少華(1943年-),曾任國家體改委綜合司司長、中國民生銀行副行長。

厲玲(1958年-),浙江商界名人,有著“浙江第一職業經理人”、“百貨一姐”之稱。

蔣泰維(1955年-),現任浙江省科學技術廳廳長、黨組書記。

蔡惠明(1945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原秘書長、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董事長、浙江商業銀行董事長。

彭加瑾(194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工人日報》編輯、記者,《文藝報》藝術部副主任、主任、副總編輯,編審。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視家協會會員。

閔庚燦閔庚燦
閔庚燦(1935年-),韓國國畫院院長、韓國第六大畫家、西冷印社社員。

琦君(1916年7月24日-2006年6月7日),原名潘希珍,現當代台灣女作家。

樓天城(1986年-),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得主,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冠軍、TopCoder算法中國區第一名、ACM/ICPC中國賽區各站冠軍、ACM/ICPC全球總決賽第二名、google編程挑戰第一名、帶領清華大學在斯德哥爾摩ACM-ICPCResults World Finals 2009中奪得第二名。中國公認的大學生計算機編程第一人,人稱為“樓教主”。

沈桂芳(1932年2月-),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兼杭州大學生物系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和中國農學會高新技術農業套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共第十三屆黨代表;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婦代會特邀代表;第八、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王小耘(1955年-),著名律師、上海市小耘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作人,上海市政協委員,國家經貿委特聘專家,北京大學特約研究員,國際律師協會會員,中國國際私法學會理事,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上海仲裁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WTO專門委員會委員,上海律師協會理事、反傾銷與國際商務糾紛法律研究會主任委員,上海浦東新區工商聯合會副會長。

王明旭(1960年-),現任美國王氏眼科醫院院長、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副教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眼科審批委員、美國麥特維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

鄭偉(1959年-),為普渡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院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普渡大學特聘傑出學者(University Faculty Scholar),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環境衛生學科和美國國務院環境保護署科研項目審查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基金的終審海外專家。

林清和(1948年-),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內司委副主任委員。

鄭曉林(1962年-),浙江省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秘書長。

鄭曉林鄭曉林
裘本友,空軍少將。

陳亞男,作家。

吳玉華,名影視演員。

徐嬌,著名童星。浙江寧波人。代表作《大武當》、《長江七號》、《星空》、《大明猩》。

裘笑梅(1912年-2001年),國家級名老中醫,中醫婦科專家,“裘氏”婦科創始人。

李佑安(1986年-),青年演員。

王文吉,眼科專家,現為《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主編,2000年獲中美眼科學會金蘋果獎。

周光湖,我國生物電子工程教學奠基人之一。

鄭樹,曾任浙江醫科大學校長,現任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劉莊(1932年-),中央樂團作曲家。

黃惠康(1955年-),曾任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副總領事、中國駐加拿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法律顧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

曹萱齡(1940年-),歷任浙江大學物理系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浙江省物理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第五屆政協副主席,民盟浙江省委副主任委員。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汪佩真(1899年-1969年),中國基督教新教的重要傳播者,號稱中國的女司布真。

林麒榮(1995年-),獲全國生物學聯賽一等獎,被報送至清華大學。

莫曉迪(96年-),阿聯蘇布雅單-哈尼部落王子,原就讀於杭十四中康橋校區。在青少年文學中開創了獨特的流派。

王高翔(1996年-)市見義勇為獎得主。

學校地址

鳳起校區

校址
杭州第十四中學杭州第十四中學

下城區鳳起路580號

郵編

310006

交通路線

環城西路,公車站:十四中站,公交線路:49/K49路45/K45路1/K1路10/K10路K73路

鳳起路,公車站:鳳起路站,公交線路:K275路K284路Y1路25(大站線路)/K25(大站線路)路1/K1路夜遊9線路K199路10/K10路25/K25路355/K355路66/K66路26/K26路K78路

武林路,公車站:昌化新村站,公交線路:279路K101路21/K21路21(大站線路)/K21(大站線路)路K221(夜間線)路K102路14/K14路26/K26路K206路826/K826路

武林路,公車站:長壽橋站,公交線路:279路K221(夜間線)路K102路14/K14路K206路826/K826路

康橋校區

地址:拱墅區龍騰街(原洋灣路)500號

郵編:310015

學生組織

團委

學生會

健美操隊

室內樂隊

合唱團

籃球隊

排球隊

校園記者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