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中國歷代服飾。

中國歷代服飾

1、 先秦時期的服飾

服裝史 服裝史
西周時期的服飾 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
服裝史 服裝史
先秦時期的鞋履 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

中國的衣冠服飾制度,大約是在夏商時期初見端倪,到了周代漸趨完善,並被納入“禮治”範圍。當時的服飾依據穿著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別。天子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等級制度日益嚴格。
商周時期,服飾形式主要採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黃、白、黑等五種原色;裳用間色,即以正色相調配而成的混合色。服裝以小袖為多,衣長通常在膝蓋部位。衣服的領、袖及邊緣都有不同形狀的花紋圖案,腰間則用條帶系束。春秋戰國之期,出現一種名為“深衣”的新型服飾,它是一種連體服飾。深衣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服飾樣式,故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用作常福、禮服,且被用作祭服。
戰國時期,胡服的誕生打破了服飾的舊樣式。胡服的 短衣、長褲和革靴設計,善於騎射,便於活動,在軍隊里廣為盛行。
先秦時期的鞋履,主要有履、舄、鞋、靴等形制。諸履之中,以舄為貴。周代君王之舄有白、黑、赤三種顏色,分別在不同場合穿著。鞋是一種高幫的便履,以皮革製成;靴則是來自西域,胡人騎馬射箭時穿著,後來漢族人也逐漸接納。

2、 秦漢時期的服飾

服裝史 服裝史
古樸端莊、等級嚴明的秦漢服飾

秦朝統治中國的十五年間裡,秦始皇兼收六國的車旗服御,創立了衣冠服飾制度。秦朝的服飾仍然是連體式,寬袖、大袍,服飾制度嚴禁。
漢代服飾的職別等級,主要是通過冠帽及佩綬來體現的。不同的官職有不同的冠帽。因此,漢代的服飾中的冠制特別複雜,有十六種之多。漢代的鞋履也有嚴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門穿屐。婦女出嫁,應穿木屐,還需在屐上畫上彩畫,繫上五彩的帶子。

3、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

服裝史

服裝史

南朝服飾

北朝服飾

服裝史

服裝史

灑脫娟秀的魏晉風度

錦履立花紋,繡帶同心苣—晉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大體上仍承襲秦漢舊制。南北朝各少數民族初建政權時,仍然按照本族的習俗穿著,後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也開始穿著漢族的服飾。
中原人民的服飾,特別是便服、常服,在原有的基礎上吸收不少北方民族的服飾特點,衣服的形式適體。六朝的服飾,男子穿袍衫而低敞衣襟,女子則穿褂襦,雜裾雙裙,甚是美觀。這個時期的服飾,可以參鑒《洛神賦》、《列女傳》等圖卷。
北朝的服飾,以合身的褲褶裝、短袍衫,各式的靴子為特點,服裝窄短,裙腰略微高提。婦女的服裝多以簪花、珠翠及各種花冠為點綴,進而導致宋代的鳳冠定製。

4、 隋唐五代時期的服飾

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
庸容富麗的隋唐五代服飾

初的服飾,比較樸素。袍衫和胡服是當時的主要服飾。自隋煬帝起,社會風氣發生變化,服飾因此日趨華麗。這種華麗的風格一直延續至唐代。
代初期,車服制度皆承襲隋制。到公元621年,才正式頒布車服之令,冠服制度開始確立。唐代是中國歷代經濟、文化的鼎盛時期,唐代的繪畫雕刻音樂、舞蹈等方面都吸收了外來的技巧和風格,對外來的服飾,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這使得該時期的服飾大放異彩,更富有時代的特色。由於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唐代許多新穎的服飾紛紛出現,胡服在此時的影響巨大,尤其是對褲褶服飾的產生,將秦漢時期的交領、寬衣大衫、曳地長裙的服飾逐漸淘汰,轉為盤領、緊身窄袖、合身的短衫、瘦長裙所替代。服飾逐漸的開放,強調體態的美感,配掛披或胡帽;鞋子除雲頭高履外還出現了小蠻靴。在加上織品的發展,許多輕薄細柔的布料被開發出來,因此透明的、多層次的穿著開始引領風騷。此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服裝特色有:袒胸、高腰、披巾、明衣、男裝、胡服和所謂的“時世裝”等。
唐代仕女下裝多穿裙子,腰束的極高,甚至高過胸部。裙色以紅、紫、黃、綠最多,其中以紅色最為流行。衣身袒胸短襦、肩披寬長的肩巾、下穿高頭雲履。婦女服飾展現性感魅力,其中著名的是明衣的使用。明衣原屬禮服的中單,是用透明的薄紗製成。在以往只當作內衣穿著,但是在盛唐時期,明衣被拿來當作外衣,並成為盛裝。
女扮男裝也是唐代的服飾特點之一。身著窄袖圓領長袍、配腰帶、穿長褲,另外可以穿胡服、戴胡帽,女扮男裝的模樣;這些服裝有寬袖、窄袖,有圓領、翻領,以及烏皮六合靴,是當時很有特色的服飾。

5、 宋代服飾

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
質樸保守的宋朝服飾

代建朝初期,衣冠服飾均沿襲晚唐的服飾制度。新制頒發後,才逐漸將其服飾分為服、朝服、公服(宋人又稱為常服)、時服(按季節頒賜文武朝臣的服飾)、戎服以及喪服。宋代婦女的穿著與漢代婦女相似,都是瘦長、窄袖、交領,下穿各式的長裙,顏色淡雅;通常在衣服的外邊再穿長袖對襟褙子,褙子的領口及前襟繪繡花邊,時稱“領抹”。宋代的服飾主要的特點是清新、樸實、自然、雅致。
宋代婦女以裝穿著為主,但也有長褲。其褲子的形式特別,除了貼身長褲外,還外加多層套褲。宋代婦女有纏足的習俗,因此裙長多不及地,以便露足。婦女的彎頭短靴形狀小巧玲瓏。
宋代織品非常的發達,泥金、印金、貼金、彩繪、刺繡在服裝上廣泛使用。織品的質地輕薄、飄逸,給人秀麗之感。

6、 遼金元時期的服飾

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
異族風情的元裝

五代十國以後,中國社會先後出現了西夏少數民族為主體的政權。這些民族的服飾雖然保存了一部分漢制,但更多的體現了少數民族的特點。
遼代服飾衣冠服制並不統一。金代服飾初始也不甚完備,直到元代,服飾才日趨成熟,日漸華麗。元代服飾統稱長袍,男女差異不大。用華麗的織金布料及貴重的毛皮製成;但是由於民族性質,分為蒙制和漢制兩種。典型的蒙制冠服是以“姑姑冠”為主的袍夫,交領、左衽、長及膝,下著長裙,足著軟皮靴,是元代皇后貴妃所穿著的服飾。漢制的婦女服飾一般沿用宋代的樣式,以交領、右衽的大袖衫或窄袖衫為主,也常穿窄袖的長褙子,下穿百褶裙,內穿長褲,足穿淺底履,這類服飾是當時服飾的特點表現。

7、 明朝時期的服飾

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
富麗堂皇的明朝時期服飾

代對於整頓和恢復傳統的漢族禮儀十分重視。首先,廢棄了元朝的服飾制度,隨後根據漢族的傳統習俗,上采周漢,下取唐宋,對服飾制度作了新的規定。
明代的男子服裝恢復了唐宋的傳統特色,以袍衫為主。朝服仍然免冠;文武官員祭祀時戴梁冠,穿赤羅衣裳;冠上的梁數及所佩戴的綬分別等級;職官公服穿袍,盤領、右衽、袖寬三尺,用絲或紗等製成。袍服的顏色有所定製:一至四品用緋,五至七品用青,八至九品用綠,並按照級別繡織各種紋飾。常服比較的簡便,一般由烏紗帽、團領衫及革帶等組成。
明代的婦女主要穿著衫、襖、霞披、裙子等等。衣服的樣式大多仿自唐宋,恢復了漢族的習俗。普通的明代婦女的禮服規定只能為紫色粗布,不許有金繡。袍衫只能用紫、綠等淺色,不許用大紅及黃色。明代的仕女服飾有禮服和便服之分,禮服為寬大的上衣、大袖衫,便服則合身、窄瘦、修長,以長襖和長裙為主。這一時期,雲肩、比甲(長背心)的使用最有特色。明代仕女穿著崇尚窄瘦合身,一般是對襟的窄袖羅衫與貼身的百褶裙;明代婦女喜歡將比甲當作外出服穿著,並配以瘦長褲或大口褲。
明代的纏足之風盛行,並以此為美。服飾多以團花為飾,喜歡紫、綠、桃紅及各種淺淡色,至於大紅、鴉青、黃色等只有皇家貴族才能使用。

8、 清朝時期的服飾

服裝史 服裝史
公服
服裝史
華貴、繁複的清朝時期服飾
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
皇太后、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和嬪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龍緣、紅織金壽字緞和石青行龍莊緞

代的服飾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清代仕女服飾內容主要以旗裝為主,包括:旗袍、大衫、大褂、寬口褲、寬褶裙,等等。這類服飾多為合領、右衽,領、襟、袖使用寬大的襴邊作為修飾,袖子短而口寬,長及手;袍在身側開高衩,下穿寬口大褲,足穿花盆鞋。部分清代的服飾沿襲明代的風格,以大褂和大衫為外衣,合領右衽,短袖而寬;下穿寬大的百褶裙,裙長及足,內穿寬口大褲,不穿繡花鞋。
清代的服飾融合漢滿兩族的風格,大襟長褂,以滿族的高領、大襟緣邊、寬口袖、衣長至膝的長褂配合漢人的髮型、長裙、繡花鞋,有時外套長褙子,有明代的遺風。有些外套坎肩,形式為高領右任、無袖的袷衣,領、襟、衣緣同樣飾有寬大的緣邊,下穿??穿著造型。

9、近代服飾 (西風東漸話變革) --辛亥革命後的服飾

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
身著“中山裝”的孫中山先生。
服裝史

乾隆之後,西洋商品日漸輸入我國,制裝的外來原材料大大吸引著國內的婦女們,於是在衣著家具上明顯地出現了變化,形成崇尚“新式”、“西式”的風氣。
辛亥革命後,服制形式大變,清代的官吏衣著和頂戴都被淘汰。最突出的就是剪,當時“剪”與“留”,已經成為革新和保守的分水嶺。剪辮的先行者是城市中的官吏和知識分子,偏遠鄉村仍不輕易接受。當時旗人盛裝雖然消失了,但是旗袍仍然存在,女學生中的“藍布大褂”是領銜的式樣,而後日漸流行起來。
由於電影的出現,電影明星成為逐漸顯赫的人物,上海成為中國女裝的大本營,裝、裝成為上海裝的一個支派。民國初年女子的生活起了變化,居住在大都市的摩登女子,受外來思潮影響,紛紛走出閨房,奔向社會,投身電影業、商業手工藝業、做教員、舞女以至做官吏等,由於此類職業的要求,改裝換容就成為必然之事。
由於城市與外界交往頻繁,因此服裝的款式、材料變化快,而邊遠山區和農村,相比之下幾乎相差 一百五十年。比如當上海女子已經開始整燙頭髮,足著高跟鞋時,河北的三河縣婦女頭上還戴著三、四百年前的冠子,足下還纏著一雙“三寸金蓮”; 當北平的貴族婦女已經著貼身旗袍之時,在甘肅還有三十年前上海時興過的大鑲滾袖衣。民國元年政府規定了男女禮服的形制,男子有大禮服和常禮服。大禮服分晝禮服和晚禮服兩種,均採用黑色衣褲和領結。常禮服有西式和中式兩種,中式即長後有鏡面,兩側做襉,兩端有帶結的式樣。都市女子結婚採用頭披白紗,身著絲織禮服,手持白色花束,舉行"文明"結婚,農家女子仍然穿紅襖戴珠冠,乘坐紅轎,保持著舊式風俗。民國初年,福建一些地區甚至還在延用著明代的婚裝,女子頭戴瓦楞帽或方巾,身披霞帔戴珠冠,男人頭戴大禮帽,上綴紅緞辮或紅絲線,這男女二者的裝束實不相稱,與都市的距離也更大。
北伐以後,政府規定新服制,男子採用中山裝和西裝。這兩種服式均為外來式樣,在官職人員和知識界比較多用,夏季選用白色,其他季節選用黑色或深色。長袍馬褂仍然是常服的一種。立領、三袋七個扣子的學生裝主要是高等學府的制服。長袍外加坎肩、馬甲使用也很普遍。此外上衫下褲或外罩一條紵裙(圍系式的或長或短的小裙),是鄉間男女的普遍裝束。女裝在這個時期變化較大,有保留清式偏襟衣褲的;有上衣下裙仿效西式的;學堂中女學生多著偏大襟上衣底襟圓擺,齊肘中袖短衫,黑色綢裙。社會婦女的常裝仍以旗袍為主,民國廿年以後這種裝束又普遍流行起來。新裝的總趨勢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各種素色或者印花面料的曲線長旗袍,特點是在衣邊加鑲條、補花或衣外加套小馬甲和絲質圍巾,另一種是上衣下裙分開的衣裙式。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於外來商品的進入,西方生活習俗的滲透,國內大城市女子頻繁地出入交際場所,使得社會風氣為之一變,合體著裝最為突出,洋式衣裙還要配上眼鏡和手錶,遮陽傘握在手中,更顯新潮和浪漫。甌洲東洋摩登時裝,從短裙、內衣以及色彩等方面影響著國內的女子,仿效的人越來越多。甚至還出現模仿美國的簡便裝束,愛好運動的女士們多穿紅色鑲鈴的百褶裙,並以胸罩代替舊時的肚兜〈我國自古流傳至今的一種用紅布繡花,並加銀鏈,掛在頸部的護身衣)。此外連衣裙〈五十年代蘇聯稱"布拉吉"〉也較為普遍,追其根源,我國古代傳統服式就是上衣下裳的連衣形式,只不過由西方再度傳入則更加簡化和便於活動罷了。在民國以後的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裘衣仍盛行於富人之家,反毛大衣外用是自古至今的貴重衣物。清代的“端罩”也是一種反毛對襟式外衣,其區別在於不是翻領。“斗篷”是一種外出常用的服式,著此裝瀟灑自如,風度翩翩,當時這種斗篷在上層人士的男子和老年女子中比較流行。以上服式雖然只有幾種類型,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地區差異較大,所以眾多地區的服式可從幾種類型的服式中利用色彩、裝飾、原料的不同,選擇,變異出更多的服式品種來。
皮鞋、提包和傘,都是日本"東洋女"帶進來的。光緒末年在廣州就已出現過這種裝束,被人們稱為"自由女"裝束,這表示了她們開放的思想和行為。民國初期開始有一些人行“文明結婚”、做“文明事業”、成立“小家庭”等,他們所穿的摩登服裝叫"文明裝"。西方服裝對我國的影響,主要在二戰後的時期。我國女留學生有不少去甌美名城尋求配偶,於是將東方的裝飾藝術帶向西方,同時又將甌洲的服裝、飾物和化妝品等帶回我國,這些女性自然而然成為外國商品的推銷者和消費者
時裝的興起,也促進了童裝的發展,迫使不利於兒童身體發育的緊窄小旗袍和短褂改變成適合身體發育的新式童裝。

中國旗袍

服裝史
旗女之袍
服裝史
20年代的旗袍
服裝史
20—40年代的旗袍
服裝史
建國之初的旗袍
服裝史
現代旗袍

風行於本世紀20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的變化並不複雜。
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它的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長短、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臀的舊貌,讓女性的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 其中的青布旗袍最受當時女學生的喜愛,一時間盛行全國。旗袍的誕生幾乎成成為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還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電影明星等,在旗袍樣式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旗袍的發展。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準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傳到了外國,被西洋女子效仿穿著。
發展至今,旗袍的樣式花色都逐漸繁多,隨著復古風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繹昔日的精彩。作為中國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旗袍,有著悠久的歷史,象徵著華夏文明,襯托東方女性的優雅氣質,仍然在樣式上不斷創新,在時尚的舞台上大放異彩。
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 服裝史
電影《花樣年華》中的旗袍樣式

民族服飾

服裝史服裝史
(1)黎族服飾——“被列為朝廷貢品”
黎族家庭手工紡織技術歷史悠久,唐宋時代其棉紡織就領先於中原。黎族的紡織技術高超,姑娘們用並不複雜的紡織工具,親手織出最精美的服飾。顯示他們的聰明智慧和勤勞本質,寄託她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由於質地細膩,色澤艷麗,被列為朝廷貢品。
服裝史服裝史
(2)別有韻味的黑衣壯服飾
黑衣壯服飾至今仍然保留著最為傳統、最具有民族特點的內涵的壯族服飾。黑衣壯穿戴上講究實用,款式大方,樸素美觀,別有韻味。黑衣壯以崇尚黑色與其歷史文化有關。古時候,黑衣壯就規定族認一律穿藍靛染制的黑色服裝,作為族群標記,沿襲至今。“黑衣壯”也因此而得名。
服裝史服裝史
(3)納西族服飾——“披星戴月”
納西族的服飾古雅純樸,是納西族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在其服飾中,最具特色之處就是納西族婦女的羊皮背飾,一般用羊皮製成,披於背部,故俗稱為“羊皮披肩”,它還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並且象徵納西族人民勤勞勇敢,以辛勤的勞動換取甜蜜生活的熾熱感情。
服裝史服裝史
(4)以黑為質,以紅為飾的佤族服飾
佤族,源於我國古代的“百濮”族群,分布在雲南西南部怒山山脈南段,薩爾溫江瀾滄江之間的廣大山區。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地。歷史上稱這一片山區為“阿佤山”。佤族崇拜紅色和黑色,服飾多數以黑為質,以紅為飾,基本保留著古老的山地民族的特色。
服裝史服裝史
(5)素雅、輕盈,自成一格的朝鮮族服飾
朝鮮族長期生活在風光秀麗、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的我國東北地區。中國的朝鮮族是部分人從明末清初陸續從朝鮮半島移居東北逐漸形成的一個少數民族,其文化與朝鮮半島的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在我國少數民族中,朝鮮族服裝比較獨特,呈出現素淨、淡雅、輕盈的特點。
服裝史服裝史
(6)莊重大方、新穎別致的布依族服飾
布依族是我國古越人的後裔,自古以來就居住在我國氣候溫和、山川秀麗的南北盤江紅水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時代,布依族就進入了農耕社會,至今仍從事農業,其服飾鮮明地反映了溫帶氣候和農耕經濟文化特色。布依族服飾莊重大方,又新穎別致。反映了他們純樸善良、溫和熱情的性格。
服裝史服裝史
(7)端莊得體,樸素大方的壯族服飾
壯族人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寧河池百色柳州四個地區和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族的服飾端莊得體,樸素大方。壯族的男女皆穿黎桶,服裝款式以藍黑色衣裙、衣褲式短裝為主。《天下郡國利病書》載:“壯人花衣短裙,男子著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後兩幅掩不及膝,婦女也著黎桶,下圍花幔。”
服裝史服裝史
(8)絢麗多姿、色彩鮮明的維吾爾族服飾
維吾爾族是我國古老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之一。維吾爾人民勤勞勇敢,熱情奔放,性格豪邁,並且能歌善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還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絢麗多姿的服飾便是維吾爾服飾文化的組成部分。維吾爾服飾形式清晰、紋路多樣、色彩鮮明。
服裝史服裝史
(9)“俗尚檢朴”的土家服飾
世居於湘鄂川黔邊沿地區的土家族,是一個精於紡織刺繡的民族。早在秦漢時代,土家族的先民就已能用大麻織成一種精細的""。土家族的服飾,平時簡潔樸素,便於生產勞動。每逢喜慶節日,則講究整潔、漂亮,充分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勤勞智慧和濃郁的民族文化特點。
服裝史服裝史
(10)追求寧靜風格的藏族服飾
藏裝的基本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肥大。藏族服飾追求寧靜的風格,同時又強調華美、富麗。但是,出於藏族勞動生息在雪域高原之上,各地自然條件差異很大,加上宗教信仰的影響,所以藏族服飾並非清一色的寬袍大袖,而是豐富多采的。
服裝史服裝史
(11)回族服飾——最潔淨之色的服飾
回族的服飾與其他民族之不同處,主要在於頭部。回族男子普遍戴白色或黑色無檐小圓帽,也稱禮拜帽。而回族婦女有戴蓋頭或披頭巾的習慣,她們披戴各色蓋頭、紗巾,婀娜多姿,十分俏麗。在服飾色彩上,回族人崇尚白色,這是宗教信仰所致。穆罕默德曾教導教民,白色衣服是最好的衣服;同時,回族視白色為最潔淨之色。
服裝史服裝史
(12)蒙古族的服裝
蒙古族的衣飾尚青.黑色,以皮衣為多,男女都穿袍子。男子穿的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的花邊圖案,上衣的高領,都與內蒙蒙古族相近。婦女們的服飾頗有特色,精緻、美觀。再配上工藝考究,造型美觀的飾物——“哈布特格”在袍子上,不僅是把美點綴在了蒙古族婦女身上,同時,更表現了她們的勤勞和智慧。
服裝史服裝史
(13)傈僳族婦女的古幣裝飾
雲南最古老的貨幣是海貝,它在雲南流通最長,大部分地區從戰國到明代都是一直在流通。由於怒江大峽谷是雲南最偏僻、最封閉的地區,海貝便一直使用到解放前。在大峽谷,傈僳族婦女用來打扮裝飾自己的就是一串串最古老的貨幣——貝幣。她們在頭上、胸前戴著白如玉、燦如雪的貝幣,把自己打扮得似花蝶,像孔雀
服裝史服裝史
(14)種類繁多、樸實尚武的彝族服飾
彝族服飾集多種裝飾工藝於一身,美觀大方,紋樣豐富多變,色澤沉著和諧,色調簡潔明朗。彝族服飾種類繁多,一般以黑或近黑的青藍等色為主,襯以紅、黃等色,尤為注重紅、黃、黑三色的搭配和圖案的選擇,單純之中顯露出豐富的感覺,象徵著彝族人民的剛強、堅韌和善良。
服裝史服裝史
(15)獨特的惠安女服飾
惠安女是福建惠安的一個女性群體,她們的服飾常被描述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其服飾追求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造型美觀、色彩協調,奇而不俗、艷而有韻,是漢民族服飾中最具視覺衝擊力的服飾,被譽為“現代服飾中的一朵奇葩”。
服裝史服裝史
(16)艷若彩虹的土族傳統服飾
土族服飾的特點是鮮艷。土族婦女通常的裝束是身穿斜襟上衣,兩條袖子是用紅、黃、綠、紫、藍五色彩布圈縫製成的,遠看,如同兩道美麗的彩虹。每逢喜慶節日,能歌善舞的土族青年男女,都會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猶如山花一般,把庭院、山鄉點綴得五彩繽紛。
服裝史服裝史
(17)銀飾繁花:多姿多彩的苗族女子頭飾
苗族女子的頭飾可以說是中國少數民族女子頭飾中最豐富、最漂亮的,它反映出濃郁的民族習俗風尚和古老的文化傳統,是崇拜圖騰文化農耕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又是富有、婚嫁等象徵性的標誌。豐富的銀飾、絢麗的花衣也構成了苗族身體裝飾的獨特風貌。
服裝史服裝史
(18)滿族的傳統服飾
滿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其服飾高雅華麗,在我國民族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曾對我國的服飾發展有過很大的影響。現在,旗袍、馬褂等不但仍深受滿族人民喜愛,而且還受到了漢族等其他民族的歡迎。旗袍經過改進,更是成為現代流行服裝之一,享譽海內外。
服裝史服裝史
(19)七十二寨侗族婦女服飾
服飾歷來是侗族人民追求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侗族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因各地生活習慣有所不同,侗族服飾也多種多樣,各有差異。侗族女服飾又分為盛裝和便裝兩種,盛裝尤其富於傳統的民族特色,薈萃了民族工藝的精華。
服裝史服裝史
(20)古樸雍容、婀娜多姿的瑤族服飾
瑤族的服飾,製作精細,頗為講究。瑤族支系眾多,瑤族服飾因支系和地域而有差異,但一般都愛穿黑色和深藍色衣服,習慣於自織自染。瑤族男子多蓄髮盤髻,用青色土包頭。婦女服飾大致可分為平地瑤高山瑤兩大類型,古樸雍容,婀娜多姿,富有濃郁的民族風采。
服裝史服裝史
(21)古樸奔放的哈薩克族服飾
世代以遊牧為生的哈薩克族是新疆最古老的部落式民族,主要聚居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北部。哈薩克族的服裝特點是寬大和結實,主要是為了騎馬方便而設計的,衣袖一般都長過手指。他們的服裝多以裘皮、棉布為面料。哈薩克族服飾色彩艷麗,富有民族特色。
服裝史服裝史
(22)秀麗淡雅的傣族服飾
傣族婦女講究衣著,追求輕盈、秀麗、淡雅的裝束,協調的服裝色彩,極為出色。青年婦女結髮於頂,是傣族服飾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傣族人民十分崇拜孔雀和大像。他們常將孔雀大像的圖案編制在筒裙、包、手巾等日用品上。傣族服飾在各民族藝術中享有較高的聲譽。
服裝史服裝史
23)樸素而華麗的羌族服飾
羌族的服飾較為樸素而華麗,男人喜著青色或白色頭帕,穿自製的麻布長衫,外套一件無袖子的羊皮褂子,可用來防寒、擋雨、墊坐。羌族婦女喜纏青色或白色的頭帕,青年婦女常包繡有各色圖案的頭帕或用狀的青布疊頂在頭上,用兩根髮辮盤繞作鬢。
服裝史服裝史
(24)熱情的景頗族服飾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園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後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一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一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婦女戴銀手飾越多表示越能幹,越富有。
服裝史服裝史
(25)簡潔的布朗族服飾
布朗族穿著簡樸,男女皆喜歡穿青色和黑色衣服,婦女的衣裙與傣族相似,上穿緊身短衣,頭頂挽髻,用頭巾纏頭,喜歡戴大耳環、銀手鐲等裝飾。姑娘愛戴野花或自編的彩花,將雙頰染紅。
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寬大長褲和對襟無領上衣纏頭巾。成年男子喜愛紋身。無論男女都喜歡飲酒染齒吸菸

歐洲服飾

拜占庭藝術風格與服飾

由於羅馬帝國的東遷,使得有機會出現融合東西方藝術形式的拜占庭藝術。在藝術的成就上,此時所強調的是鑲貼藝術,追求繽紛多變的裝飾性。
同樣,這種特色也反映在服裝上。例如:在男女宮廷服的大斗篷、帽飾以及鞋飾上都出現了鑲貼、光彩奪目的珠寶和充斥著華麗圖案的刺繡。這些情形有別於同時期在歐洲地區的服飾,營造出一種既融合東西方又充滿華麗感的服飾裝飾美。

服裝史服裝史
服裝史服裝史

國際哥特藝術風格與服飾
"哥德式"原本是指源自20世紀的一種建築風格,很快這種風格便影響到整個歐洲,而且反映在繪畫、雕刻、裝飾藝術上,形成一種被譽為國際哥特風格的藝術形態。
這種風格主要的表現是建築上的"銳角三角形",同時也深深的影響了當時的服飾審美及服飾創造。例如:在男女服飾的整體輪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等等,都充分呈現出銳角三角形的形態。

服裝史服裝史
服裝史服裝史

巴洛克藝術風格與服飾
巴洛克藝術風格原本是指17世紀強調炫耀財富、大量使用貴重材料的建築風格,也因此牽動影響到當時藝術全面性的變革。
"巴洛克"的字義源自葡萄牙語,意指"變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為脫離規範的形容詞。巴洛克雖然承襲矯飾主義,但也淘汰了矯飾主義那些曖昧的、鬆散的形式。由於受到巴洛克藝術風格的影響,在西洋服裝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風格"一詞,來代稱17世紀歐洲的服裝款式。

服裝史服裝史
服裝史服裝史

洛可可藝術風格與服飾
"洛可可"一詞源自法國字彙“Rocaille”,由此演變而來,其意思是指岩狀的裝飾,基本是一種強調C型的漩渦狀花紋及反曲線的裝飾風格。這種風格源自1715年法國路易十四過世之後,所產生的一種藝術上的反叛。
洛可可藝術風格與巴洛克藝術風格最顯著的差別就是,洛可可藝術更趨向一種精製而幽雅,具裝飾性的特色。這種特色當然影響到當時的服裝,甚至以"洛可可"一詞代表法國大革命之前18世紀的服裝款式。

服裝史服裝史
服裝史服裝史

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與服飾
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興起於18世紀的中期,其精神是針對巴洛克與洛可可藝術風格所進行的一種強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復古希臘羅馬所強烈追求的"莊重與寧靜感"之題材與形式,並融入理性主義美學。這種強調自然、淡雅、節制的藝術風格,與古希臘羅馬的題材形式結合所發展出來的服飾,也隨即在法國大革命之後,躍升為服裝款式的代表。
特別是在女裝方面。例如,以自然簡單的款式,取代華麗而誇張的服裝款式;又如,排除受約束、非自然的"裙撐架",等等。因此從1790年到1820年之間,所追尋的淡雅、自然之美,在服裝史上被稱為"新古典主義風格"。

服裝史服裝史
服裝史服裝史

服裝史服裝史

前拉斐爾派藝術風格與服飾
"前拉斐爾藝術風格"源於19世紀中期的英國,其藝術精神主要是追尋一種自然但是浪漫主義色彩的表現。
這種藝術風格是對冷淡、生硬的藝術的一種反駁。痛斥"人與自然的疏離感",希望透過藝術將"人性化"、"自然化"、"理想美"的特質結合表現出來。因此,當時的服裝被譽為"理性美感式"的服飾。這種服飾風格與當時"維多利亞風格"極端的相對,成為英國社會追尋服飾改革的代表款式。

服裝史服裝史
服裝史服裝史

20世紀初期蘇聯藝術風格與服飾
20世紀初期蘇聯藝術風格是指"絕對主義"、"構成主義"以及"塔特林派"的藝術主張,這些藝術風格都源自20世紀初期的10年代,由蘇聯的藝術家所引導而成的。這些藝術家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將之表現在幾何式的抽象藝術之中。
這種藝術風格也深刻的影響到當時的服裝,特別是在當時的蘇聯,將這種"幾何抽象的藝術風格"與"充滿濃厚政治意味"的主張相互結合,表現在服裝的款式以及面料的花色設計上,形成一種特殊的服裝審美特色。

服裝史服裝史

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與服飾
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的法國,是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潛意識心理學理論的影響而發展出來的。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們主張"精神的自動性",提倡不接受任何邏輯的束縛,非自然合理的存在,夢境與現實的混亂,甚至是一種矛盾衝突的組合。
這種任由想像的模式深深影響到服裝領域,帶動出一種史無前例、強調創意性的設計理念。

服裝史服裝史

服裝史服裝史
波普藝術風格與服飾

這種藝術風格源自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美國,但確鼎盛於50年代中期的美國。"POP"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通俗性的、流行性的"。至於"POP Art"所指的正是一種"大眾化的"、"便宜的"、"大量生產的"、"年輕的"、"趣味性的"、"商品化的"、"即時性的"、"片刻性的"形態與精神的藝術風格。
這種藝術風格影響到服裝領域中,體現在服裝面料以及圖案的創新,改變了過去服飾裝飾圖案的特點,在歐洲服裝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記。

服裝史服裝史

歐普藝術風格與服飾

歐普藝術風格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歐美。"OP"是"Optical"的縮寫形式,意思是視覺上的光學。"歐普藝術"所指代的是利用人類視覺上的錯視所繪製而成的繪畫藝術。因此"歐普藝術"又被稱作"視覺效應藝術"或者"光效應藝術"。

歐普藝術影響下的服裝服飾,按照一定的規律形成視覺上的動感,服飾圖案的設計上以歐普藝術的視覺感為最大的特點。

極限主義藝術風格與服飾
極限主義藝術風格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它強調的是一種"理性、冷峻、簡約"的藝術風格。這種強調"單純、簡單"的觀念,逐漸成為20世紀90年代美國時裝界所追求表現的一種具代表性的服飾風格。
極限主義藝術風格影響下的服飾以簡單的設計理念影響到國際時裝的流行趨勢,成為20世紀末的一項具代表性的服飾風格的變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