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生薑

有機生薑

有機生薑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的根莖。有研究證明,生薑乾粉對因運動引起的頭痛、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的有效率達90%,且藥效可持續4小時以上。民間用吃生薑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而有“嘔家聖藥”之譽。

基本信息

【基源】

【別名】紫薑,生薑,鮮姜,老薑。 【性味】溫,辛。【功用】開胃止嘔,發汗解表。【成分】可食用部分95%。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質1.3g、脂肪0.6g,獵食纖維2.7g,碳水化合物7.6g、胡蘿蔔素170μg、視黃醇當量28μg,硫胺素0.02mg、核黃素0.03mg、尼克酸0.8mg;維生素C 4mg;鉀295mg、鈉14.9mg,鈣27mg,鎂44mg、鐵1.4mg,錳320mg、鋅0.34mg、,鋼0.14mg、磷25mg、硒0.56μg。尚含促進消化液分泌的姜辣素等成分。

形態特徵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莖肉質,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葉子列,披釷形至條狀披針形,長15-30厘米,寬約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平滑無毛,有抱莖的葉鞘;無柄。花莖直立,被以覆瓦狀疏離的片;穗狀花序卵形至橢圓形,長約5厘米,寬約2.5厘米;苞片卵形,淡綠色;花稠密,長約2.5厘米,先端銳尖;萼短筒狀;花冠3裂,裂片披針形,黃色,唇瓣較短,長圓狀倒卵形,呈淡紫色,有黃白色斑點,下部兩面三刀側各有小裂片;雄蕊1枚,挺出,子房下位;花柱絲狀,淡紫色,柱頭放射狀。蒴果長圓形脹約2.5厘米,花期6-8月。

儲藏方法

在儲藏前,應將挑選的姜塊薄薄地攤開,晾曬1-2天,蒸發掉生薑表面的水分,以利於儲藏。

地窖儲藏法:選擇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質結實的地方挖窖。姜窖與紅薯窖完全一樣。窖的大小以能儲藏800-1000公斤生薑為宜。地窖挖好後,先用稻草或艾葉加硫黃50克將地窖燒熏一遍,熏後封閉2-3天之後打開窖門,等幾天再放需儲藏的生薑。每窖不能裝得過滿,以地窖容量的60-70%為宜。生薑入窖後,要經常調節好窖內溫、濕度。生薑入窖初期要打開窖門通風換氣,嚴冬季節要緊閉窖門,但窖門上方要留一個視窗以便於通風。

營養功效

一、抗氧化,抑制腫瘤  有機生薑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的結構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腫瘤作用;吃薑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薑可除“老人斑”。  二、開胃健脾,促進食慾  在炎熱的夏天,因為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食慾,如果飯前吃幾片生薑,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飯不香,吃生薑”的道理。  誰說夏日沒胃口,薑黃炒飯能讓你胃口大開。這道美味佳肴具體做法是:1、材料:白飯兩碗、青豆、紅蘿蔔丁、香菇丁、木耳丁、青椒丁、紅椒丁各2湯匙、薑末半湯匙、薑黃粉1茶匙、生抽1茶匙、鹽少許;2、做法:熱鍋放適量油,下所有蔬菜拌炒,下醬油和少許鹽;下白飯,中火翻炒至飯粒分明,再下薑黃粉炒至均勻即可關火品嘗。 三、防暑、降溫、提神  在炎熱的氣溫下吃一些生薑能起到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的作用。對於有一般暑熱表現,如頭昏、心悸、胸悶、噁心等情況的病人,適當喝點薑湯是大有裨益的。中國傳統的防暑中成藥——人丹就含有生薑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腦。  四、殺菌解毒,消腫止痛  科學研究發現,有機生薑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對沙門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熱的氣溫下,食品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而且生長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適量吃些生薑可起到防治作用。有機生薑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陰道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另外,可用生薑水含漱治療口臭和牙周炎。  五、防暈車,止噁心嘔吐  吃有機生薑具有防止噁心、止嘔吐的作用,如果有由於某些運動而引起的“運動適應不良症”,吃點生薑就可以使其驪到緩解。有研究證明,生薑乾粉對因運動引起的頭痛、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的有效率達90%,且藥效可持續4小時以上。民間用吃生薑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而有“嘔家聖藥”之譽。

注意事項

姜素以藥食俱佳見稱,經常食用能保健強身,養生益壽,但陰虛體質的人群是絕對不能吃。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再吃辛辣的生薑,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所以秋季不宜吃薑。此時吃薑也不宜過多,以免吸收姜辣素,在經腎臟排泄過程中會刺激腎臟,並產生口乾、咽痛、便秘等症狀。  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或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薑,尤其是陰虛體質的人,絕對不能吃薑。陰虛就是燥熱體質,表現為手腳心發熱,手心有汗愛喝水,經常口乾、眼乾、鼻乾、皮膚乾、心煩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溫,陰虛的人吃薑會加重陰虛的症狀。  腐爛生薑產生毒素可致癌,因為腐爛的生薑會產生毒素,嚴重時會導致肝癌和食道癌的發生。

栽培技術

1姜田選擇和目標產量及施肥量

生產有機生薑應在已通過有機轉換的種植區選擇地勢高、土層深厚疏鬆、有機質豐富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且前3年未種過姜科作物。前茬作物為茄科、薯芋類作物及粘重澇窪地不宜作為姜田。鮮姜目標產量為30t/hm2以上,其產量結構為種植10.5萬株/hm2,平均單株根莖鮮重300~500g,有機肥施用量為氮(N)345~360kg/hm2,磷(P2O5)150~195kg/hm2、鉀(K2O)360~390kg/hm2。

2主要生育階段及栽培技術措施

2.1發芽期

2.1.1培育壯芽。春分前後,選擇晴天把姜種平鋪於背風向陽平地的曬墊上,晾曬1~2d,傍晚收進室內防凍,中午避免強光直射曝曬過度,勿使種姜失水乾縮。曬後置於室內堆放2~3d,下墊乾草,上蓋草簾,溫度保持在11~16℃,促進養分分解。於室內放置一煤爐,隔一定距離在四周墊一圈草墊,選擇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質地硬且無病的姜塊裝入編織袋內扎口,堆放於草墊上成圓桶形,外圍加蓋草簾保溫。控制爐火使姜種溫度達22~25℃,定期翻堆,使姜種受熱均勻,連續約15d可生成適播幼芽。壯芽標準:芽長0.5~1.0cm,潔白、鮮亮、肥壯、頂部純圓,芽基部突起而尚未髮根。

2.1.2播前準備。深耕土壤20~25cm,頭耙前撒生石灰粉750kg/hm2,充分耙碎,整平田面。按東西向或南北向做畦,畦面寬120cm,溝寬40cm,溝深20cm,畦長不超過15m,溝溝相通,中溝和圍溝應比畦溝稍深。在畦上按行距40cm開3行種植溝,深約13cm。選擇位於種姜上部和外側的姜塊作種塊,每塊姜種應在50g以上,保留1個矮壯芽,其餘芽全部抹去,用草木灰蘸傷口,置於室內1~2d後播種,約需用種塊3t/hm2。

2.1.3播種蓋肥。穀雨前後選擇晴暖天氣播種。按株距17cm將種塊水平按入播種溝內,使姜芽與溝內土面相平,姜芽按同一方向與播種溝垂直。用火土灰22.5t/hm2蓋種,再蓋腐熟牛欄糞26.25t/hm2,最後覆土3~6cm,約在5月上中旬可出苗。

2.2幼苗期(5月中旬至大暑左右)

幼苗期以主莖生長和髮根為主,管理上應升溫促根,除草遮蔭保濕,主攻目標是培育健壯苗。整個苗期應搞好清溝排水,做到溝溝相通,雨停溝乾。出苗後苗高10~15cm時,用腐熟豬尿水26.25t/hm2淋施蔸邊作提苗肥。當雜草幼苗達4cm左右時,用稻草5.25t/hm2覆蓋壓草,並蓋土保濕。夏至後追施壯苗肥,用腐熟豬尿水30t/hm2淋施蔸邊。當姜苗生長到“三股杈”期(主莖加2個分枝),在覆蓋的稻草上加蓋腐熟堆肥或牛欄糞22.50t/hm2,並培土覆蓋形成高壟。

2.3發棵期(大暑——白露)

主攻目標是加強水肥,促使植株健壯分枝達15~25個,枝葉茂盛,防止植株脫肥早衰。7~8月正是枝葉旺盛生長期,遇旱應及時灌溉,於傍晚土溫降低時灌水,深度不宜超過地下莖的高度,第2天清晨排乾。立秋前後,重施發棵肥,用胺基酸有機肥(南京農大研製,含有機質43%,全N 7.6%,胺基酸態N 5.3%,P2O5 1.6%,K2O 2.4%)900kg/hm2點施於姜苗側旁,培土深蓋加高土層10~13cm,將姜行培成龜背形,不使姜塊外露。約8月下旬植株群體進入封行期。

2.4根莖膨大期(白露——立冬)

9月中旬後氣溫漸轉涼和且晝夜溫差大,有利於養分累積,主攻目標是加強肥水管控,養根保苗,促使植株生長穩健,維持較大葉面積,促進根莖膨大,獲得豐產。9月初根據植株長勢,補施孫姜肥,用胺基酸有機肥225~300kg/hm2溶於50倍水淋施蔸邊。生長後期最忌漬水,必須清溝瀝水防漬。如遇乾旱應及時灌溉(方法同前)。收穫嫩薑一般在秋分前後開始,採收越早產量越低,具體收穫期根據加工要求而定。收鮮姜可在11月上中旬後,待地上部莖葉開始枯黃、根莖充分膨大老熟時進行。

3病蟲害防治

3.1病害防治

姜炭疽病和姜瘟病主要發生在6~8月份,發病初期可用等量式波爾多液噴施,間隔10~15d連續噴霧2~3次。姜瘟病嚴重時應及時挖除病株及帶菌土壤,集中燒毀或深埋,並在病窩內撒250~500g生石灰,用無菌土封填。姜斑點病一般在7~8月份發生,可用石硫合劑500~800倍液噴防。

3.2蟲害防治

薊馬為害在5~6月份,可在姜田內放置藍色粘板誘捕。姜螟發生在5~7月份,可用振頻式殺蟲燈和黃板誘殺成蟲,幼蟲可找到蟲口剝開莖桿捕殺。小地老虎在6~7月和10~11月有2個發生盛期,可用黑光燈誘殺成蟲,清晨人工捕捉幼蟲。蚜蟲為害在6~8月份,可用黃色粘板誘捕。蟲害嚴重時可用苦參鹼、茶皂素、除蟲菊等植物源生物殺蟲劑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