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脈輪

最後的脈輪

《最後的脈輪》是洛姈寫的一本書,本書是以藏學及印度哲學為背景改編的一部國產動漫腳本。

基本信息

《最後的脈輪》作者介紹

作者自畫像作者自畫像
作者自畫像:
作者筆名:洛姈
出生年月:1987年9月29日
出生地:上海
個人座右銘:當我跨出人生第一步,我才發現,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止步不前嗎?抱歉,我已經將退縮從我的字典里剔除了。

文章簡介

《最後的脈輪》是以藏學及印度哲學為背景改編的一部國產動漫腳本。文章中對目前人類世界所發生的大事件(戰爭,災難)及當下人性的本源為出發點,以一群成長中的孩子來作為洞察這個脈輪世界的“鏡頭”所展開的一些錯綜複雜的劇情,以每個角色的不同遭遇為引子用獨特的方式來反省當今社會幾個熱門的話題。

標題圖片標題圖片
文章中將“脈輪”一詞,重塑成為一種連線人類情感與異能的“級數單位”,隨著各種正負相的情感強弱而衍生的各種能力。正如情感的正負相,所蘊含的能量也包括了摧毀與再生,因以近代印度哲學為背景,其中不乏見到“因果論”及佛教中的“輪迴”。
正如文章的開篇簡介中說道:“萬物皆因其生,亦其滅。”任何的事物都會因其物極,而必反。而一開始的簡章中作者將人類有文字歷史記載之前的時代記載為“零時代”。將這段時代的人類描述為有著高度智慧的生靈,可以熟練的運用各自的異能及各自的情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擁有著高度科技的種族以及擁有強大異能的種族如同油與水一般逐漸教派分明。並各自執有對於“信仰”的理解。逐漸變得不再互相理解,從而爆發了創世之爭,在最後關頭,被稱為“脈輪意志“的領袖帶著象徵”人類發源“的創世之石便悄然的消逝於人世。這一舉,讓代表高度科技的“創世”徹底的分崩離析。從而讓“零時代”滑向了毀滅的深淵消失在歷史的節點上。
最後的“創世”與最後的“脈輪”在毀滅之際各自用自己的方式“種”下了後代的“因緣”,等待著漫長的輪迴。
此時鏡頭突然切換在現代的街頭。
文章中的主人公“梁羽”及其他人物“潘曉夕”“許曉庸”等人各自從相識到相知。從一群只會使用各自超能力惡作劇的孩子到合理運用自己能力救人的俠客。
風光不久....
強大的創世逐漸甦醒,泛起了歷史沉澱已久的污濁。而‘創始”並沒有在開始一舉大肆破壞這個世界,而是尋找著當初“脈輪”留下的“因緣”。試圖挑撥和利用那些少年們內心的負相情感能量,最終使得這些奇怪的少年們與這個世界的人類對立。
挫折和苦難通常被強者說成“英雄的歷練”,而被弱者稱為“末日的迴響”。
世界昌盛與毀滅的輪迴,是神的玩笑,還是一種未果的因緣,
或是在等待未出現的那“最後的脈輪”。。

現實世界“脈輪”一詞的由來

梵語चक्र,音chakra,意指“圓”、“輪子”)
Chakras, 它們又稱為『輪穴』,是由生命能量的轉動所形成。梵文『Chakra』意為“輪”也有譯為“輪環”,它們位於人體脊柱上。 現代醫學發現, 這七個輪的位置其實相應於人體脊柱上的主要神經叢(Plexus),各神經叢,各有特性,分別掌管人體的各種身心狀態活動,又即人體的器官及情緒,是控制我們身體的樞鈕。古代的瑜伽士更確切的描述每個輪的花瓣數,這些花瓣數目和該神經叢處的副神經叢(sub-plexus)也相應。此外,每一個輪都有它獨特的特性和功能
(待完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