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第六人

最佳第六人最佳第六人

為什麼叫“第六人”

籃球比賽每隊只有5人在場上比賽,但是通常一支籃球隊會有12-15名,甚至更多的隊員組成。是因為籃球比賽節奏快、強度大,通常高水平的比賽中一支球隊會有10名左右的隊員輪換上場進行比賽,一是為了保持場上隊員充沛的體力,二是為了視球員臨場狀態來決定上場時間。

什麼是最佳第六人

所謂第六人,就是指籃球比賽中整個球隊最重要的一名替補球員,雖然這名球員並不是首發上場隊員,但是他會是最重要的一名替補球員,往往會獲得和主力球員一樣(甚至更多)的上場時間。在NBA中,為了表彰這樣球技出眾但卻心甘情願做替補的球員,設立了最佳第六人(Sixth Man Award)這個獎項。此獎項於1982-83賽季開始評選,由體育記者和電視評論員投票產生。獎勵每個賽季在NBA各個球員中表現最出色的一名替補隊員。但是自1996年至今還沒有哪一名球員既攬下“最佳第六人”獎項,又幫助球隊獲得NBA總冠軍。

NBA歷屆最佳第六人

賽季 最佳第六人 當賽季球員所屬球隊
1982-1983 博比·瓊斯 費城76人
1983-1984 凱文·麥克海爾 波士頓凱爾特人
1984-1985 凱文·麥克海爾 波士頓凱爾特人隊
1985-1986 比爾·沃爾頓 波士頓凱爾特人隊
1986-1987 里基·皮爾斯 密爾沃基雄鹿
1987-1988 羅伊·塔普利 達拉斯小牛
1988-1989 埃迪·詹森 菲尼克斯太陽隊
1989-1990 里基·皮爾斯 密爾沃基雄鹿隊
1990-1991 德特列夫·施拉姆夫 印第安那步行者隊
1991-1992 德特列夫·施拉姆夫 印第安那步行者隊
1992-1993 克利福·羅賓遜 波特蘭開拓者隊
1993-1994 德爾·庫里 夏洛特黃蜂隊
1994-1995 安東尼·梅森 紐約尼克斯隊
1995-1996 托尼·庫科奇 芝加哥公牛
1996-1997 約翰·斯塔克斯 紐約尼克斯隊
1997-1998 丹尼·曼寧 菲尼克斯太陽隊
1998-1999 達雷爾·阿姆斯特朗 奧蘭多魔術隊
1999-2000 羅德尼·羅格斯 菲尼克斯太陽隊
2000-2001 阿朗·麥基 費城76人隊
2001-2002 科里斯·威廉姆森 底特律活塞隊
2002-2003 鮑比·傑克遜 薩克拉門托國王隊
2003-2004 安托萬·賈米森達拉斯小牛隊
2004-2005 本·格登 芝加哥公牛隊
2005-2006 邁克·米勒 孟菲斯灰熊隊
2006-2007 林德羅·巴博薩菲尼克斯太陽

NBA歷史11位傑出第六人

1. 約翰·哈夫里塞克
哈夫里塞克並不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最佳第六人”殊榮的球員,甚至不是波士頓凱爾特人歷史上第一位最佳第六人——在“紅衣主教”奧爾巴赫帶領下,弗蘭克-拉姆齊一直很好的扮演著第六人這個角色,而這位肯塔基全美最佳球員也於1982年入選名人堂。然而,這裡要說的是,上世紀60年代,哈夫里塞克將替補隊員的地位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他在場上閃電般的速度充分彰顯個人風格,而他的職業得分成績(26395分)也排在聯盟第十位。
2. 比利·卡寧漢姆
比利-卡寧漢姆的彈跳能力非常出眾,因此人們給他起了個“袋鼠男孩”的綽號。1966-1967年,他在費城76分隊一直扮演第六人的角色,在當家球星威爾特-張伯倫、哈爾-格里爾和沃克的帶領下,球隊取得68勝的驚人戰績,並在當時創下記錄。在轉投ABA聯盟卡羅來納美洲獅隊之前,比利-卡寧漢姆連續4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1969-1972),還在1972-73賽季,當選ABA最有價值球員。之後,卡寧漢姆成為NBA歷史上最偉大的教練之一,並帶領球隊取得第200……300……400次勝利,這比他之前的任何一位教練進步都要快。1983年他率領76人隊獲得總冠軍。
3. 弗雷德·布朗
在西雅圖,當教練蘭尼-威爾肯斯把格斯-威廉士和丹尼斯-詹森安排在後場打球時,綽號“Downtown”(三分線外)的弗雷德-布朗早已成為球隊的助推器和全明星式球員。布朗在隊伍中扮演著“微波爐”式球員的角色,並且發揮十分出色。正如人們送給他的外號,1977-78賽季,布朗平均每場拿下16.6分,成為超音速隊2號主力球員並一直保持到最後。第二年(1979年),布朗貢獻出14分的均場成績,幫助超音速奪得球隊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總冠軍。在決賽中,他多次投中3分球。1979-80年,布朗依舊十分出色,在當時他以44.3%的三分命中率(88投39中)統領全聯盟。

最佳第六人最佳第六人

4.鮑比·瓊斯
NBA官方於1982-83賽季開始設立“最佳第六人”獎項,而鮑比-瓊斯就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該項殊榮的球員,而他當之無愧。瓊斯身材高大,是隊伍的領軍人物。他擅長搶斷、蓋帽,快攻的速度非常了得,是最令其他隊伍的主要得分手頭疼的人。他的職業生涯開始於ABA聯盟的丹佛掘金,後來在喬治-麥金尼斯的交易中被76人選中。1983年,他均場得分上兩位數,而那一年76人奪得聯盟總冠軍。
5. 凱文·麥克海爾
在人們印象當中,麥克海爾通常與拉里-伯德、羅伯特-帕里什並稱為凱爾特人王朝“三巨頭”。但是這位來自明尼蘇達州Hibbing高中的6英尺10英寸大前鋒在凱爾特人最初的5個賽季里一直都是球隊的替補隊員。1984年和1985年,他連續兩次獲得“最佳第六人”稱號。麥克海爾表示:“我很享受作為一名替補隊員的生活,在場下,他可以仔細觀察場上的情形,思考什麼位置最能發揮自己的能力,然後,依靠自己變化多端的低位移動進攻,利用對手的弱點戰勝他們。”
6. 麥可·庫柏
在庫柏職業生涯的12個賽季當中,他一共打了873場比賽,而作為首發球員出場的僅僅是其中94場比賽。 在洛杉磯湖人最風光的一段時間裡,庫柏被認為是場上最出色的防守隊員,減低對手的得分率。沒有人比拉里-伯德的話更具說服力,他曾表示,庫柏是他曾經交手過的最優秀的防守隊員。雖然庫柏從來沒有贏得過“最佳第六人”這個稱號,但是這位6英尺7英寸高的球員卻為新墨西哥大學隊贏得了5枚冠軍戒指,8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
7. 比爾·沃頓
由於左腳連續的受傷,在他帶領波開拓者奪得NBA總冠軍頭銜後的第九年,在他被評為最具價值球員後的第八年,在他賽季328場比賽中僅僅出場14次後的第四年,比爾-沃頓轉會到凱爾特人,1985-1865那個賽季,他重見昔日輝煌。沃頓擔任麥克海爾的替補,每場只打20分鐘裡,他能得到7.6分,6.8個籃板。1986年,他被評為聯盟“最佳第六人”。在這以後,他只出戰了10場常規賽和12場季後賽。
8. 里基·皮爾斯
皮爾斯很強壯,是位用腦子打球,投籃出色的搖擺人,1986-87賽季,他均場拿下19.5分,成為雄鹿隊第二號得分手,同時也獲得了當年的NBA“最佳第六人”獎。三年以後,在29.9分鐘的出場時間裡,他平均得到23.0分,比雄鹿2號得分手時的成績排名靠前8位,並第二次榮膺聯盟“最佳第六人”稱號。
9. 威尼·詹森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作為底特律活塞隊的後衛,全盛時期的“微波”威尼-詹森從未獲得過聯盟任何一個獎項,這也許是NBA(獲獎)歷史上最大的疏忽。而他全部的所作所為卻是藉助伊塞亞-托馬斯、喬-杜馬斯兩人在後場的配合,幫助聲名狼藉的“壞孩子軍團”連續兩年(1989年和1990年)奪得NBA總冠軍。但是這位出色的進攻球員在那兩個賽季已經是32、33歲;他的巔峰時期是在1986-1987賽季,那時他平均每場可以拿下15.7分。 
10. 德特雷夫·施拉姆夫
和麥克海爾、里基-皮爾斯一樣,施拉姆夫一共贏得過兩次“最佳第六人”稱號,分別是1991年和1992年為步行者隊效力期間。當時國際球員風行一時,德國勒沃庫森是施拉姆夫的故鄉,他順利完成高中學業後來到華盛頓州一所學院,並於1985年以第8順位被達拉斯小牛選中。後來又被交易到步行者隊。這位6英尺10英尺神射手在效力步行者隊的四年里,平均每場拿到16.1分,7.9個籃板。1992-1993賽季,德特雷夫-施拉姆夫開始打先發,併入選全明星陣容。
11. 托尼·庫科奇
麥可-喬丹退役的那個賽季托尼-庫科奇加入公牛隊,在此之前他在歐洲早已是名球星。庫科奇當年的處境有點像現在的吉諾比利,他有時候打替補,有時又是首發球員。托尼-庫科奇是NBA歷史上到目前為止最後一位既獲得“最佳第六人”獎項又幫助球隊奪得總冠軍的球員;在芝加哥,1995-96賽季,庫科奇出戰的81場比賽中有61場都是在打替補,他均場得到13.1分(比他在NBA最初7個賽季的成績有所偏低)。

其他NBA類似獎項

NBA在每個賽季的常規賽結束後,都會評選與球員、教練相關的單人獎項,以鼓勵他們在一個賽季中出色表現。分別有以下獎項:
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Most Valuable Player) MVP
年度最佳新秀(rookie of the year)
最佳防守球員(Defensive Player of the Year)
最佳第六人(Sixth Man Award)
進步最快球員(Most Improved Player) MIP
最佳教練(Coach of the Year)
“魔術師詹森”獎(Magic Johnson Award)
“甘迺迪”公民精神獎(Kennedy Citzenship)
體育道德風尚獎(Sportsman of the Year)
年度經理人獎(Executive of the year)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