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語絲

新語絲

新語絲(New Threads)早期主要指《新語絲》月刊,後來主要指新語絲網站。兩者皆主要由方舟子等海外華人所創辦,主要內容為文學和科普。有時也指方舟子在美國註冊的非盈利社團新語絲社。目前一直被中國大陸禁止。

基本信息

概述

刊物

新語絲新語絲

《新語絲》月刊是一份由方舟子等海外中國學人在1994年2月創辦的一份電子文化性綜合刊物。“新語絲”這個名稱源自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由魯迅周作人錢玄同林語堂等人在北京創辦的同人刊物《語絲》 。方舟子在發刊詞中以蜘蛛自喻,「吐語成絲,編織為網」,賦於「語絲」一詞新的涵義。據方舟子1995年的一篇回憶文章,這個靈感來自於ACT時代網路名人圖雅(塗鴉)。
《新語絲》月刊開設有“牛肆”、“絲露集”、“網裡乾坤”和“網萃”四個固定欄目。每期又有“卷首詩”,從1996年起又增設“網訊”一欄,評論網上時事。《新語絲》內容包含隨筆、評論、詩歌、散文、小說、文史哲以及科普小品等。每月定時發行正刊,並不定時發行專題增刊。《新語絲》迴避政治,專注於文學,極少錯字,其質量在同時期的中文電子刊物中可算上乘。同時期的非商業性質中文電子刊物不少,能十數年不變的卻是屈指可數。

網站

新語絲網站由方舟子等海外華人於1996年創辦,由方舟子和其他一些自願者管理。網站上設有“新到資料”、“電子文庫”、“魯迅家頁”、“立此存照”等主要欄目,並設有“讀書論壇”和“科技論壇”供網人討論。新語絲主網站被中國政府技術性禁止,使得中國大陸用戶不能直接訪問,但可以訪問新語絲在中國大陸的鏡像網站。

新語絲上除了有豐富的文史資料,還登載很多關於科學普及,揭批學術腐敗,反偽科學,揭露不實新聞,批判中醫、基督教的文章。在新語絲上新發表的所有文章大部分來自讀者投稿,也有一些摘自網人部落格和其它媒體。這些文章都由方舟子選擇及更新,有時還在轉載的文章前加上自己的按語,所以網站極具個人特色。方舟子並不諱言新語絲的傾向性,但自認為還算是比較公正,並曾解釋說只要符合一定原則的文章一般也會刊出,但宣揚或同情“種族主義、法西斯主義、恐怖主義、沙文主義、民族歧視、性別歧視、宗教迷信、反科學、反理性、反民主、反人道、反人權”的內容都不登 。

創辦介紹

創辦人

方舟子方舟子

作為主要創辦人的方舟子是1990年中國科大生物系本科畢業後到美國留學的,1995年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後來又做了若干年博士後研究,應當說這樣的路與許多留學生走過的沒有什麼不同。但當他1993年開始上中文網路交流,1994年創辦《新語絲》,從此以一個中華文化的傳播者,網上真理與正義的捍衛者的面目出現並取得成功後,他走的路就顯得很特別了。

創辦宗旨

是以出版電子刊物、建立電子文庫等方式在計算機網路傳播科學。新語絲社已經出版中文電子刊物《新語絲》,建立新語絲電子文庫,新語絲電子圖庫和“新語絲之友”通訊網。

主要資訊

新到資料

新語絲新語絲

新語絲上新加入的文章除了收入相應的欄目文庫以外,也同時列在其主頁的“新到資料”一欄。方舟子自己的科普和評論文章、《新語絲》月刊等也以“新到資料”的方式發布。“新到資料”里的所有文章也通過郵件列表、RSSFeed等方式發布。

文史資料

1995年6月,方舟子在友人幫助下建立“新語絲電子文庫”,收藏《新語絲》雜誌、中國經典書籍文章、現代書籍、以及網路作品等等。之後又建立電子圖庫,主要收集書法、繪畫、照片等等。

新語絲的文史資料中最有影響力的當屬於“魯迅家頁”,其中收集魯迅各類作品、照片、傳記,以及其他人對他的評論等等。這些資料大都由志願者們手工輸入、校對。新語絲上曾收錄由網人輸入的金庸小說。後來考慮到可能出現的著作權問題,新語絲主動將其從網站上移除。

科學普及

新語絲上關於科學普及的資料包括了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立此存照
批不實新聞
基督教
中醫
偽科學
批偽環保
科普作品

成功秘訣

方舟子將成功歸納為七點原因:

一是辦得早。在網際網路方面,先聲奪人特別重要;

二是持之以恆,六年來毫不間斷,而同期的雜誌、文庫多已停辦或者衰落;

三是有理念,理念就是為了在網際網路上傳播中華文化和科學精神

四是主辦動機單純,不帶商業目的。可以說是為了玩,也可以說是保留了網際網路早期的那種奉獻精神;

五是質量上嚴格把關,絕不遷就;六是民主與“獨裁”相結合的獨特編輯制度,每期《新語絲》雜誌都由責任編輯全權負責,輪流擔任責編;

七是廣大讀者的支持。《新語絲》的讀者未必是最多的,但她擁有一個最忠實的讀者群。

打假記錄

方舟子及新語絲網主要打假記錄如下:
2000年揭露“基因皇后”
美籍華人科學家陳曉寧攜帶三大基因庫回國,方舟子發表公開信,稱同等產品在美國用3000-4000美元就可以買到,隨著媒體的報導,“基因皇后”的追捧聲在一片質疑聲中迅速消退。
2000年揭露北航抄襲事件
方舟子揭露北航校長沈士團及其博士生斯德誼等四人在北航學報和電子學報上發表的文章涉嫌剽竊,IEEETrans.onSignalProcessing的主編(ECEDivision的主席)AryeNehorai教授於2000年11月12日致函給沈等四人,通知他們IEEE已確定這幾篇文章是嚴重的雷同和剽竊1994年該會刊所發表的一篇文章,因此根據IEEE的法規做出如下處置:從2000年11月起到2001年11月的一年之內:禁止這四人在該學會所屬的所有期刊上發表文章。同樣,在這一年之內,遞交給該會的文章的作者中凡有這四位中任何一位名字的文章也將被取消或拒絕。
2001年揭露“核酸營養品”
方舟子發文揭露,當時國內流行的珍奧核酸等“核酸營養品”不僅沒有保健作用,還會有副作用,掀起軒然大波,珍奧核酸組織“專家”開研討會、聽證會與方舟子叫板。在媒體熱炒後,衛生部、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珍奧核酸做虛假宣傳。
2001年吳征假文憑事件
方舟子揭露新浪聯席主席吳征不僅兩個博士學位(包括復旦大學的博士學位)是假的,而且曾在美國做保險銷售員時因欺騙保險的客戶被告上法庭,最後被保險公司開除,之後,在美國聖路易亞裔共和黨擔任一個領導職位的吳征捲走了該協會的全部資金云云。一石激起千重浪,一時間,網上和業界充斥了有關吳征的種種"飛長流短"。陽光四通發表了長篇通告予以指責。
2002年王銘銘剽竊事件
方舟子撰文揭露38歲的人類學家王銘銘在其1998年所著的《想像的異邦》一書中,剽竊哈維蘭《當代人類學》中的大量內容。去年年底,校方免除了王銘銘民俗學研究中心主任職務,同時還免除了他社會學系博導資格,並停止他在人類學領域的教學和科研項目。同時,兩年內王銘銘被剝奪博士生招生資格,儘管他還可以繼續向在讀博士生提供輔導。
2003年漢芯造假門
方舟子揭露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的“漢芯1號”產品造假,並藉助“漢芯1號”,他又申請了數十個科研項目,騙取了高達上億元的科研基金的事件。自主研發高性能晶片是我國科技界的夢想,但該事件使原本該給國人帶來自豪感的“漢芯1號”,變成了一起我國科研領域的“國恥”。
2004年西安翻譯學院丁祖詒事件
方舟子撰文指出西安翻譯學院校長丁祖詒自稱的“美國選出中國最受尊敬大學及校長排行”西安翻譯學院入榜是假新聞。
2005年9月質疑“肖氏反射弧”理論
2005年9月,方舟子在接受一家網站的線上訪問時,將矛頭指向肖傳國。稱肖所謂“國際公認的”“肖氏反射弧”理論,是利用國內外信息不對稱的“自吹自擂”。此後也引發了系列有關此事的法律糾紛。
2005.11清華教授劉輝學術造假
方舟子在“新語絲”首次披露,原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助理、教授劉輝學術造假。憑藉“劉輝事件”,方舟子掀起了一股學術打假狂瀾。
2006年夏建統事件
夏建統正讀學位、做的是助教,卻自稱是博士和教授。方舟子跟哈佛設計學院博士班辦公室核實,說夏建統還沒畢業,夏建統是作為碩士班的助教帶學生到中國實習的,而這種助教是國外碩士生和博士生都常做的,也是學校給予留學生工作機會和獎學金的一種方式。因此,所謂“哈佛最年輕教授”一說顯然是胡說、蒙人。
2007年4月揭露蒙牛特侖蘇
方舟子在“新語絲”披露,蒙牛特侖蘇OMP牛奶添加的“造骨牛奶蛋白”實際上是國外研究很多的一種生長因子IGF-1,不僅不能造骨,還有致癌風險。後來國家質檢總局下文認為OMP是不允許添加的添加劑。
2010年7月唐駿“學歷門”
方舟子在向唐駿“開炮”,稱其學歷造假,隨後,網上流傳開一份唐駿校友通訊錄,一眾企業高管和公眾人物被抖出來。
2010年7月質疑引發各界調查李一
方舟子從《南方人物周刊》上看到:中國有很多名人都信奉李一,李一弟子3萬有餘。他覺得這是個天大的笑話,就在上隨口提出了簡短的質疑,沒想到很快就引發各界對李一的調查。
2010.8質疑“國學天才”孫見坤剽竊蒙人
“打假鬥士”方舟子撰文列指“國學天才”孫見坤的“剽竊作品”,“不過是東抄西湊普及山海經的大路貨,再加上一點自己的胡思亂想,看不出有任何過人的國學修養”。
2011年5月揭露孫海峰論文抄襲
方舟子撰文揭露深圳大學傳播系副主任孫海峰2007年發表的論文《略論傳統美學中的“自然”觀念》與玉溪師範學院方波、季紅麗老師2004年發表的《由“自然”之道和“虛靜”說看〈文心雕龍〉中的道家存在》論文大量雷同。從發表時間看,是抄別人,還抄出不通的錯別字。
2011年7月質疑樂嘉學歷造假
方舟子撰文江蘇衛視嘉賓主持人樂嘉,不僅質疑其性格色彩學涉嫌抄襲,而且質疑其曾就讀的美國某大學是“野雞”大學。
2011年11月質疑李開復副教授身份造假
方舟子撰文對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卡內基梅隆大學擔任副教授的經歷提出質疑,認為其自傳中的副教授頭銜有造假嫌疑,而且也未必是最年輕的副教授。
2012年韓寒被質疑代筆事件
方舟子指出韓寒作品有“代筆”“包裝”的嫌疑。韓寒前期的作品是由韓仁均代筆的嫌疑大,方舟子稱若韓寒是被包裝出來的,他在十幾年前就不是真正的少年天才,而是商業包裝的結果,所以,要把神話打破,揭露騙局。論證主要以下方面:韓寒在上高中時成績普遍較差,其是否有能力寫出充滿各種典故和明顯超出普通高中生英文辭彙量的《三重門》;韓寒的早期文章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年齡老成,與韓寒的生理年齡不相符;韓寒以及父親在各類採訪中的互相矛盾之處;手稿太乾淨類似抄寫搞,出現的錯別字是非常規性的抄寫性錯誤。並進一步指出韓寒參加的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涉嫌作弊以及韓寒自己公布的身高涉嫌造假。
2012年7月質疑蔣方舟代筆事件
7月31日,“打假鬥士”方舟子又發微博公開質疑蔣方舟作品《白字先生》為其母親、作家尚愛蘭代筆。對於蔣方舟九歲發表的《白字先生》中“'善良'的'善'是四橫,我寫成三橫竟然寫了十年,也沒有人發現”一段,方舟子微博表示“她在連受精卵都不是的時候就在寫字了。”31日下午,“打假鬥士”方舟子發布微博稱“南方報系捧出的另一個文學”天才“蔣方舟(7歲開始寫作、9歲出書並在南都開專欄、11歲出版長篇小說)在剛出道不久就被多位網友證明過是其母親、作家尚愛蘭的代筆,幾年前她破格被清華錄取時又被證明了一次。證據眾多而確鑿,較強的證據之一是尚愛蘭寫的和以蔣方舟名義發表的文章有大量的雷同,寫穿幫了。

社會評價

新語絲網站收集的文史資料和科普作品的數量和質量在非商業性質網站中可算是一流。從2000年開始的“打假”引起人們極大關注,但由於觸動了很多既得利益者引來了多場官司。不過社會還是高度評價新語絲。

新語絲主頁的PageRank(參見Google)在2007年2月為6/10。做為比較,同時期的新浪網主頁的PageRank同樣為6/10,中文維基主頁為7/10。

方舟子學術打假記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