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冷戰

新冷戰

熱戰,毀掉敵方的城池,殺掉敵方的戰士,搶走財物婦女。冷戰,打擊敵方的經濟,遏制敵方的發展,令敵人喪失攻擊自己的能力。新冷戰,不打擊敵方的經濟,不遏制敵方的發展,但是,奪取敵方的發展成果。蘇聯一崩潰,美國就進入了新冷戰時期,而中國,掉入了和平發展的陷阱。所以中國發展無阻,到如今,茫然四顧,突然覺得我們三十年耕耘的果實似乎掌握在別人手裡。的確如此。要改變這個局面,就要樹立新冷戰的戰略思維。一言以蔽之,要以新的方式與美國展開全面的對抗。

背景

新冷戰新冷戰

2010年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強烈譴責美國在波蘭和捷克部署飛彈防禦系統的計畫,指責這一舉動完全針對俄方。他還以“冷戰”時期的教訓警告說,這可能將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專家說,隨著美俄在飛彈部署問題上矛盾升級,世界可能已站到“新冷戰時代”邊緣。

反導劍指俄

普京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在波蘭和捷克部署飛彈防禦系統,目標直指俄羅斯,而非美國所謂的“應對恐怖活動和伊朗、朝鮮等國的軍事威脅”。“如果我們不採取

新冷戰新冷戰

措施,這些(飛彈防禦)系統對俄羅斯領土的復蓋範圍可到烏拉爾山。”普京說,“無論是恐怖分子還是伊朗和朝鮮都沒有這樣的(飛彈攻擊)系統。扯上恐怖分子更是胡鬧,他們用的是另外的方法。”烏拉爾山是亞歐地理分界線,普京言下之意稱,美國在歐洲部署飛彈防禦系統,將威脅俄羅斯整個歐洲地區。說這番話前,普京剛與捷克總統瓦茨拉夫·克勞斯舉行過會談。美國今年1月向波蘭和捷克提出就建立飛彈防禦基地恢復談判,有意在捷建立雷達系統,在波建立飛彈發射裝置,並部署10枚攔截飛彈。美國稱這一部署不會對俄安全構成威脅,俄方則堅稱美這一措施劍指俄方。普京還以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在當時的聯邦德國部署“潘興II”中程飛彈引發的危機為例,暗示美國這次在歐部署反導系

新冷戰新冷戰

統的計畫將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並有可能導致“相互摧毀”。“兩者威脅毫無差別,這一新動作將從根本上改變歐洲安全體系,”普京說,“導致相互破壞甚至摧毀的可能性已經多次增大。”

俄誓言反擊

普京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俄方不會因美在歐部署反導系統而“驚惶失措”,而將“採取必要措施應對”。普京沒有解釋俄方將採取何種措施。俄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尤里·巴盧耶夫斯基24日說,美準備部署在歐洲的飛彈防禦系統可能成為俄“軍事打擊目標”。另外,普京26日發表國

新冷戰新冷戰

情咨文時警告美國說,如果美國執意在捷克等國部署反導系統,俄將有可能退出《歐洲常規力量條約》。針對俄方的強硬表態,美國和它的北約盟友同樣報以強硬。美方譴責俄方人為製造緊張氣氛,企圖以此分裂北約盟友之間的關係。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26日說,美在歐部署反導系統旨在對抗俄羅斯的指責“荒謬可笑”。北約秘書長夏侯雅伯27日說,俄威脅退出《歐洲常規力量條約》不會“動搖”北約的立場。不過,夏侯雅伯並未直接提及反導系統部署問題,而是著重談到北約與俄羅斯在摩爾多瓦、喬治亞和科索沃等問題上的矛盾。北約和原華約組織1990年簽署《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旨在削減雙方常規武器儲備,遏

新冷戰新冷戰

制軍備競賽。

新冷戰時代

俄威脅退出《歐洲常規力量條約》引起外界擔憂不無道理,因為俄一旦真的退出這一條約,有可能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由此,專家認為,“新冷戰時代”來臨的可能性確實存在。俄羅斯新聞社25日援引俄“美加研究所”所長謝爾蓋·羅戈夫的話說,當今世界能維持軍事戰略平衡,有賴於一系列軍控與裁軍條約維持,但這些條約基本將在今後不長時間內失效。“《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將於兩年後到期,《進一步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胎死腹中,而《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將於6年後到期,”羅戈夫說,“最終,美俄將在40年來首次面臨沒有限制和削減進攻性和防禦性武器條約的局面。這將意味著,(美俄將展開)一場沒有規則的遊戲。”羅戈夫認為,美俄近期在飛彈防禦等問題上矛盾升級,使世界軍控進程處於“拐點”,“新冷戰時代”之說並非子虛烏有。“如果我們密切關注現在的美俄關係,(不難發現)我們處在‘新冷戰時代’的邊緣,”他說。冷戰時期,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奉行“核威懾”政策,開展瘋狂的軍備競賽,使世界處於“毀滅”邊緣。為遏制軍備競賽,雙方開始展開軍控和裁軍談判,羅戈夫所說上述三項核軍控條約先後簽署於1992年、1993年和2002年,其目的均為限制並削減已部署的戰略核力量。這些條約被廣泛認為是遏制冷戰時期軍備競賽的基礎性條約。

俄美距離

新冷戰新冷戰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26日說,俄羅斯不懼怕冷戰。問題是,一場“新冷戰”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儘管俄羅斯與親西方的喬治亞衝突已結束,但毫無疑問,俄美關係將呈現出冷戰後最緊張的狀態。

俄羅斯尋找談判砝碼

俄美關係的驟然緊張,導火索是俄羅斯和喬治亞在南奧塞梯的軍事衝突,但根本原因是由於美國和西方大國無限制地推動北約東擴。而能源價格暴漲讓俄羅斯在經濟上有了足夠的底氣。如今普京、梅德韋傑夫的強硬也非當年的葉爾欽所能比。

新冷戰新冷戰

俄羅斯近期在外交上的強硬立場,究竟意欲何謂?筆者認為,俄羅斯的目的是讓俄羅斯在與西方的新一輪談判中占據主導地位,為自己在談判中爭取一個有利的砝碼。美國《新聞周刊》說,俄羅斯不會再對西方忍氣吞聲。但據此判斷俄美又將回到冷戰時期劍拔弩張的狀況並不恰當。

美國還有求於俄羅斯

世界的現狀與東西方兩大陣營對峙的冷戰時代已經完全不同。在此次爭端中,美國只是表示“擔心”俄羅斯不履行停戰協定。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斯蒂文·皮弗指出,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問題、伊朗核問題等領域都需要俄羅斯的合作。因此不可能與俄羅斯徹底攤牌。

新冷戰新冷戰

毫無疑問,俄羅斯方面已經看清了美國的局限。俄羅斯很聰明地選擇在高加索“收兵”,但其戰略目的已經達到了,不但是對西方國家持續推動北約東擴的一次嚴厲警告,也是對喬治亞背棄俄羅斯而加入北約的一次教訓。

俄羅斯受困經濟實力

也有專家從經濟層面分析認為,美俄關係不會再回到冷戰前的局面。據統計,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只相當於美國的14%,超過一半的出口是到歐盟,如果歐洲市場切斷,俄羅斯經濟將馬上陷入危機。

另一方面,儘管俄羅斯擁有數量可觀的核武器,但已與80年代的超級強權前蘇聯無法相比。將美俄對峙比喻成冷戰再起沒有根據。

如果美俄雙方一意孤行,國際社會在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將會倒退,如處理和控制衝突、合作應對貧困、金融動盪、能源危機、全球變暖和恐怖主義等。全球社會很有可能成為美俄關係惡化的最大輸家。

中日“亞洲新冷戰”

自從9月24日日本釋放在釣魚島海域扣押的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後,此次風波在中國國內掀起的波瀾漸趨平息,但在日

新冷戰新冷戰

本和歐美掀起的波瀾似乎一浪高過一浪。日本朝野和媒體輿論圍繞這一話題的言行迄今仍是層出不窮,始終占據各大媒體的顯要位置,批評民主黨當局舉措失當和中國反應過度的社論、評論、遊行、抗議接二連三。10月3日,美國《時代》周刊為此刊發署名漢娜·比奇的文章,更是直接以《亞洲的新冷戰》為題。

中日之間真的會如歐美輿論預測的那樣由此陷入長期冷戰嗎?

釣魚島風波貽害無窮

釣魚島問題對中日兩國的戰略意義,遠遠超出其自身所富蘊的自然資源。這種戰略意義在於它既是中日領海爭端走向的風向標,也是日俄、日韓間領土爭端的重要參照,還是中日兩國在東亞、亞洲乃至全球地緣定位的象徵指標參數。

新冷戰新冷戰

有基於此,釣魚島爭端對中日來說目前注定是零和博弈,而且博弈結果還極易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最終導致兩國誰都在此問題上“輸不起”。

當然,囿於兩國相互依賴因素、美國因素等,兩國在此問題上也都“贏不了”,博弈結果必然是“雙輸”。

因此,此次釣魚島扣船風波既嚴重損害兩國政治互信——高層均嚴重懷疑對方發展中日友好的誠意和戰略堅定性,又嚴重激發兩國民眾間的相互厭棄心理——中國網路民族主義繼2005年後再度泛濫肆虐,日本對華不信任度飆升至84%等均是明顯例證。

更為嚴重的是,經由此次風波,兩國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的所作所為均被置於兩國乃至全球輿論的放大鏡下,雙方的妥協迴旋餘地大大縮小,今後的對峙、碰撞甚至局部衝突似乎都在所難免。而中國此次為就會漁船船長而採取的反制措施,級別迅速攀升至政府最高層,範圍迅速由政治擴展到經濟社會等廣泛領域,速度之快、力度之大、烈度之深,確乎讓日本乃至歐美大吃一驚,“中國威脅論”的預言一時間似已被自我實現。

從上述意義上講,西方懷疑“中日陷入亞洲新冷戰”似乎不無道理。

美國發動亞洲新冷戰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越南河內大學演講中說:“思考美國國防戰略和亞洲整體安全版圖時要拋棄冷戰思維方式,因為這種方式已跟不上過去幾十年來的巨大挑戰。”

新冷戰新冷戰

中國時報文章指出,蓋茨這話實在好笑,因為他這次訪問越南就是要構築一條在東南亞對付中國的陣線,鼓動東協國家反中,即使不能勸服東協國家都反中,至少要讓越南、菲律賓、印尼投向美國懷抱。這不是一種冷戰思維嗎?以“中國威脅論”嚇唬這些國家,與冷戰時期以“共產主義擴散”嚇唬他們有何區別?

只不過東協國家並沒有感受真正的威脅,充其量只是以個別的利益決定自己的態度,所以越南、菲律賓、印尼、雖然歡迎美國軍力介入,但卻不敢完全向華府靠攏,而另外一些東協成員國有的親中,有的中間立場。一個原本合作的團體,因美國冷戰式的挑撥而在對華問題上陷入分裂。

在東北亞則更為明顯,韓國於前兩任總統期間,曾力圖擺脫冷戰而與朝鮮走向和諧,但這不符合美國利益,華府硬是壓迫韓國,李明博總統執政後,兩韓又回到冷戰時的情況。中日兩國雖然有許多矛盾,但近年來的關係逐漸加溫,這也不符合美國利益,於是以“中國威脅”恫嚇日本,以加強安保為誘,使日本反華。而美國之後便促成美、日、韓國結盟,對付中國、俄羅斯與朝鮮,其對抗之激烈雖不及舊冷戰,但新冷戰的情況卻已端現。

從美國實際的行動來印證蓋茨的話,在整個亞洲,美國是言行不一,應該是在發動新冷戰,而非拋棄舊思維。

世界的確已經進入新冷戰

許多分析家都認為,俄羅斯會利用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做為一張牌迫使喬治亞不加入北約,迫使北約不武裝喬治亞,使北約在讓喬治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上讓步,然而,梅德韋傑夫簽令承認了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

俄羅斯已經把那個退路自己斷了,

新冷戰新冷戰

目前,北約與俄戰艦黑海對峙,局勢緊張,而且據報導美國航母正在開往黑海

普京總理說俄要退出加入世貿申請

俄羅斯的這些舉動都是實質性的行動,而不是口頭上的威脅,這表明俄羅斯要用實際行動來回擊北約。

世界局勢變得有點撲朔迷離

北約接下來會做什麼呢?

1。儘快接納烏克蘭加入北約,這是毫無疑問的,北約肯定會用這招報復俄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

2。武裝喬治亞或接受喬治亞成為北約成員????這點不知道,如果北約這么做必然導致與俄直接交火

3。今後美國會派航母到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封鎖俄黑海艦隊,或者直接駐紮黑海?這種可能性很大,美國會加緊從戰略上包圍俄羅斯,而航母一直是美國總統在遇到國際棘手問題時第一個想到的工具,就象96年在台海他們做的那樣,航母是美國的最重要的用來遏制威脅對方的工具,對中國,對伊朗美國都是這樣做的,真希望俄能打沉狗日的一艘

新冷戰新冷戰

4。扶植俄國內反對勢力

5。加緊從中亞和其它前蘇聯地區收網

6。西方很可能會從經濟上封鎖俄羅斯,他們可能統一不從俄購買石油,斷掉俄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以從經濟上打垮俄,或者通過操縱石油期貨市場,讓油價大跌,如果石油價格在60美元以下,俄羅斯會很難受。後者可能性很大。

美國人很喜歡搞戰略的,當年裡根用星球大戰計畫從經濟上拖垮前蘇聯,那么今天他們還可能用經濟的辦法打垮俄,因為經濟上對西方的依賴,單一依靠石油出口獲得經濟來源正是俄的軟肋

俄羅斯接下來會做什麼:

1。退出中導條約,把飛彈重新瞄準歐洲

2。與伊朗,敘利亞,古巴,委內瑞拉一起,在核武控制,武器輸出,反恐問題上與美國對著幹

新冷戰新冷戰

3。通過扶植國內反對派,肢解烏克蘭與波蘭

4。俄今後肯定在石油輸出方面考慮將中國作為重要合作夥伴。他會準備在西方聯合封鎖俄石油輸出時還要有經濟收入來源。

俄羅斯其實處在很不利的位置,畢竟北約實力要遠超過俄,我們中國要阻止俄被北約肢解,要聯合我們在亞非拉盟友在聯合國阻止西方對俄的制裁與封鎖,正好我們也可以讓俄的石油把石油輸入我國,如果俄被肢解,我們中國將是下個被肢解對象,希望大家能看到這一點,居然還有鳳凰衛視那個馬鼎盛在那裡高呼反俄,還總天裝的象個戰略家一樣在電視上擺弄地球儀,記得當年美國攻打伊拉克,馬穿著一身軍裝在電視上說美國用他的高科技讓伊拉克電視上出現了反薩達姆標語,後來鳳凰衛視又出來澄清說沒這回事。真是搞笑

別擔心台灣,現在國際關係是用實力說話,台灣本身島內民眾主流並不想獨立,馬英九也說不會搞獨立,大陸自身實力的增長正日益增加對台灣的吸引力,而不是把台灣排開,這是台灣與南奧塞梯的區別,另外我們實力在那裡,怕什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