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拼音:zhāi 注音:ㄓㄞ 簡體部首:扌,部外筆畫:11,總筆畫:14 結構:左右結構 繁體部首:手 五筆86:RUMD 五筆98:RYUD 倉頡:QYCB 鄭碼:DSUL 筆順編號:12141432512251 四角號碼:500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458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說明:摘是一種邊觀察邊動手的勞動,當看到個別果實尚未成熟,就留著不摘,只摘取成熟者)

摘,取也。――《廣雅》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新唐書·承天皇帝傳》

以摘之。――三國魏·邯鄲淳《笑林》

摘而藏之。――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摘膽剜心(形容殺人者的兇殘);摘肩兒(摘下肩上的擔子);摘青(謂果實等未成熟即採摘);摘瓜抱蔓(喻一掃而空);摘桃子(比喻坐享其成);摘棉花;摘蘋果

除去,去掉。過了三天再不去,叫人來摘門下瓦。――《儒林外史》

摘編zhāibiān:從某方面的文章中摘錄並編輯

言論摘編

摘抄zhāichāo:

日記摘抄

摘抄一段日記

摘除zhāichú:將有機體上某一部分除去

摘除白內障

摘登zhāidēng:摘要刊登

摘登代表發言

摘登社論

摘記zhāijì:

那幾篇文章他都作了摘記

摘記了書中幾個要點

摘借zhāijiè: 因急用而臨時借錢

摘借無門

摘錄zhāilù:選擇需要的部分記下來

從那本書中摘錄了幾個有趣的故事

摘取zhāiqǔ:

摘取瓜果

摘取各家精要,綴集成書

摘要zhāiyào:

摘要引證

本年度財政新聞摘要

摘譯zhāiyì:摘選主要內容譯出;摘要的譯文

本刊將壓縮摘譯篇幅,擴大綜述版面

摘引zhāiyǐn:摘抄引證

從書中摘引了幾個例子

zhāi ㄓㄞˉ

採取,拿下:采~。~取。~桃子。~除。

選取:~要。~錄。~編。文~。~引。尋章~句。指~(挑出缺點)。

借:~兌。東~西借。

漢英互譯

◎ 摘

cull pack plunk select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摘

拓果樹實也。從手啻聲。一曰指近之也。他歴切。又,竹戹切〖注〗臣鉉等曰:當從適省乃得聲。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剔。《說文》拓果樹實也。一曰指近之也。《傅毅·舞賦》摘齊行列。《注》指摘行列。使整齊也。

又《廣韻》發也,動也。《元稹詩》共邀連榻坐,兼去摘船行。《自注》音剔。

又《唐韻》竹厄切《集韻》《韻會》陟革切,音謫。手取也。《唐書·建寧王倓傳》天后次子賢作歌曰: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雲可,四摘抱蔓歸。或作擿。

方言集匯

◎ 粵語:zaak6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彙] zag5 [沙頭角腔] zak7 [客英字典] zak7 [寶安腔] zak7 [梅州腔] zak7 [海陸豐腔] zak7 [台灣四縣腔] zak7 [東莞腔] zak7 [陸豐腔] dit7

韻部

【平水韻】:摘,屬《平水韻》入聲十一陌部。

【中華新韻】:屬三皆陰平部。

【詞林正韻】:屬第十七部入聲韻,四質十一陌十二錫十三職十四緝通用。

【詞韻簡編】:屬十七部入聲韻,與詞林正韻同。

1、參考:百度及下載或書店購買韻書均可查閱。

2、新舊韻不可混用。

拼音是zhai的漢字

拼音是zhai的漢字共有17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