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搞文化

惡搞文化

有人認為,“惡搞”一詞來自日語的Kuso,是一種經典的網上次文化,由日本的遊戲界傳入台灣,成為了台灣BBS網路上一種特殊的文化。這種新文化然後再經由網路傳到香港、接著是中國大陸。惡搞主要是對嚴肅主題加以解構,從而建構出喜劇或諷刺效果的胡鬧娛樂文化。常見形式是將一些既成話題,節目等改編後再次發布,屬於二次創作的其中一手法。惡搞在當代流行文化中很常見。

惡搞文化,指的是對嚴肅主題加以解構,從而建構出喜劇或諷刺效果的胡鬧娛樂文化。常見形式是將一些既成話題,節目等改編後再次發布,屬於二次創作的其中一手法。惡搞在當代流行文化中很常見。

來源

惡搞蒙娜麗莎
惡搞蒙娜麗莎
對“惡搞”一詞的最初使用情況,並不清楚。有人認為,“惡搞”一詞來自日語的Kuso,是一種經典的網上次文化,由日本的遊戲界傳入台灣,成為了台灣BBS網路上一種特殊的文化。這種新文化然後再經由網路傳到香港、接著是中國大陸

不過,關於 Kuso 一詞在華文領域中最早出現的可能性倒是有一種說法。 Kuso 一詞應源於 kuso game 死亡火槍 中的主角 越前康介 遭受敵人攻擊時的慘叫聲 くそ(kuso)。 在1996年時,台灣有一群遊戲玩家,因為一本日本雜誌 Saturn Magazine (現名ドリマガ) 最爛遊戲專欄的持續介紹,開始對死亡火槍感興趣,進而將此作品的主角-越前康介的慘叫聲 くそ(kuso) 掛在嘴邊成為口頭禪,久而久之下,kuso慢慢成為華人世界中惡搞的代名詞之一。

Kuso 這詞語常使人摸不清楚其意思,主要的爭議點在於最早使用這個口頭禪的年輕玩家們,本身不熟悉這個源自日本辭彙的詳細意義,且也無太大企圖心,因此對這詞的詳細用法並無去嚴格定義規範,純粹只是當做一種心情感嘆上的口頭禪,早期的意思與原本 kuso game 的用法比較相似,及指 "很爛,爛到讓人發笑" 的意思。

但其實這個字是日語的くそ,也就是。 在日文中引伸的用法還有很多,例如口語中的粗話 (類似英語語系中的粗話- shit); "很爛,爛到讓人發笑" 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不同在華人文化圈中的用法,日本人使用上貶低意味較濃, 因此 kuso = 惡搞 的用法在日本並不適用。甚至誤用的話還可能造成誤會。 另外一個解釋是日語的くうそう,也就是空想。這個說法在文意上較說得通。

但是,惡搞的這種行為方式,早在“Kuso”出現之前在世界各國就已存在,惡搞和無厘頭就難以區分,可以認為,惡搞只是對古已有之的某種滑稽幽默的行為的另一種說法。下面例子中很多被認為是惡搞的行為,也並不能證明和日本的“Kuso”有什麼關係。

在英文中,與惡搞意思相近的詞語是parody.在西方流行文化中,惡搞同樣常見。只是parody這個詞本身就是正式用語,可被視為藝術手段的一種,並非像“惡搞”的說法,是民間流傳形成的非正式語言。

著名惡搞例子

下列例子中,有些事物本身創作或創始的目的即在於惡搞,並無其他目的。有些影視節目或人物是以惡搞為其賣點,著重考慮商業效益:如:
娛樂
香港網路大典
金草莓獎:一個模仿奧斯卡金像獎,為垃圾電影有“出頭”一天的獎項。
搞笑諾貝爾獎:模仿諾貝爾獎,頒獎給無法重做亦不應被重現的科學研究,例如:為什麼肚臍垢大多是藍色的?(2002年得獎研究之一)
達爾文獎:主要頒給對人類進化“有貢獻”的人;得獎者全因為幹了蠢事死掉或失去生育能力——意味他們的愚蠢基因不致流傳後代 、禍及人類進化 。
萬千師奶賀台慶:模仿無線電視台慶節目《萬千星輝賀台慶》的舞台劇,由詹瑞文分飾不同角色及反串演出。
眉精眼企宣傳片:模仿無線電視在港股交易日播出的直播節目交易現場,並且出現《我們這一家》卡通主角“花師奶”,及《哆啦A夢》卡通角色片岡玉子(大雄媽媽)作家庭觀眾。
搜神傳宣傳片:模仿無線電視08北京奧運宣傳口號“我哋就系奧運”。
Scary movie系列,美國惡搞喜劇片。(譯為《恐怖電影》或《驚聲尖笑》)
美國一系列電視卡通片往往以惡搞與諷刺為賣點,代表作有The Simpson's等(譯為辛普森一家等)。
周星馳電影:《國產凌凌漆》 《大內密探零零發》《西遊記第一百零一回之月光寶盒》 《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
台灣經典KUSO網站,建國中學補校學生青蛙人的《小白喵的狗窩》
菲律賓人創意的電影《蜘蛛俠百戰曱甴精》
中天電視台綜藝節目《全民大悶鍋》現已改由第三代節目“全民最大黨接班”)的角色扮演與其小單元內容(包括:國台辦對記者粉了、張國志人市分析、爺爺您回來了、說文解字名人傳真、芒果亂報等等)
後舍男生,以誇張搞怪的動作假唱流行歌曲的組合。
在無線電視節目《殘酷一叮》表演過的爆炸猛男PHD。
《香港97》:一個日本出品,以香港主權移交為主題的超級任天堂電視遊戲。其拙劣的中文對白及超爛的畫面是其賣點。
一套參考櫻花大戰,諷刺香港政治的《膠花大戰》
《無間道之CD-pro2》:由劉裕銘創作,因買不到CD-pro2而惱羞成怒的作品,後來第二季由台灣連續劇改編。
網民為抗議中國江蘇省宿遷市委書記仇和的《禁桌令》而把它改寫成《禁床令》
胡戈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惡搞陳凱歌的電影《無極》
周杰倫的歌曲《七里香》被惡搞成為18禁的《騎李湘》
蔡依林的歌曲《舞娘》被惡搞成為救您-菜伊淋版的《舞釀》
賀年歌曲《財神到》被惡搞成諷刺香港藝人陳冠希《奇拿到》
River的漫畫《543》 經常使用現實生活中的事件來作惡搞,發揮
歌曲《沉默是金》被惡搞成諷刺鄧光榮的《明白是金》
日本以外全部沉沒》,《日本沉沒》的戲仿作品,講述世界除日本外全部沉沒,大量外國人湧入日本的故事。
《U8柒》(又稱賭撚大碟),改自陳奕迅的唱片《U87》;《14歲》改自許冠傑歌曲,藉以諷刺現時有關風化案的法例;《花生水起》則改自農夫的《風生水起》。
鄧麗欣的歌曲《電燈膽》被網民惡搞成諷刺其唱技的《杏加橙》。
同一首歌又被改成《認真慘》及《杏加橙大平反》。
笑傲江湖二之東方不敗被網民惡搞成笑傲江湖之普羅米修斯復仇記
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AT力場被惡搞成“李氏力場”(“李氏”指香港首富李嘉誠)以諷刺香港天文台在發出風球信號時偏幫商界,罔顧市民安全,而新世紀福音戰士本身也被惡搞成新世紀福佳戰士、新世紀高登戰士、新世紀思覺福音戰士等。
古巨基的一首歌《錢錢錢錢》被網民惡搞成諷刺雷頌德抄襲中外作曲家作品的《抄抄抄抄》。
同一首歌又被改成諷刺馬力言論的《扁扁扁扁》。
陳冠希於2008年2月4日傳送各電視傳媒的英語道歉影片被大陸網民惡搞成諷刺鍾欣桐對淫照的回應及*鄧竟成的處理淫照手法的《陳冠希切JJ以謝天下》。
夏金城為港台拍攝著名MV《雞與龜》,表達出型男的矛盾。
“中國隊勇奪世界盃”,惡搞中國國家足球隊奪得德國世界盃冠軍
北京奧運主題曲《北京歡迎你》被網民惡搞成諷刺中國國家足球隊的《國足歡迎你》。

政治
北京奧運主題曲 We Are Ready先後被惡搞成《2012 We Are Ready》和《福佳,We Have Money!》,諷刺香港邁向普選舉步為艱。[
中國的革命歌曲《社會主義好》被死死團成員惡搞成為死死主義好,但其實在電影《榴槤飄飄》里,有一幕大伙兒高唱《社會主義好》的另一個版本《原始社會好》。
香港主權移交十周年主題曲《始終有你》被網民惡搞成諷刺馬力的歌曲《福佳》系列中的《福佳始終有你》和《煲呔搵工靠你》,然後又再被親政府陣營二度惡搞成為《整死香港有你》。
後來,同一首歌又先後被惡搞成抗議九巴大幅加價的《迫死九巴有你》、諷刺朱培慶的《出街始終有你》及諷刺考評局的次文化創作《屈機O嘴靠你》。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被香港的BT愛好者改為《BT國歌》來抗議香港海關拘捕蠱惑天王。
同一首歌后來亦被中國網民改編成《買股暴富國際歌》,諷刺中國人瘋狂炒股的現象。
在香港有一個以支持香港獨立為綱領的組織“我是香港人連線”,普遍被認為是為了抗議北京當局抨擊“香港有人想搞港獨”而刻意惡搞出來的組織。
《鐵拳無敵孫中山》:將民國創立血淚史幻化成為港漫式打鬥故事。
《我愛北京天安門》:中國大陸文革時期愛國歌曲,這首歌成為了《HK97》遊戲的主題曲兼背景音樂。
一種為抗議美國聖經地帶保守學院設立與進化論等同的創造論課程而設立的虛構宗教飛行麵條怪物信仰
飛災的《紅星照耀府南河上》:05年度堪稱經典的惡搞。
面世不足一天的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吉祥物:福娃,已經被香港、中國大陸和日本的網民惡搞成為北奧戰隊(或稱福娃戰隊)。
香港流行組合農夫的舉高只手,被惡搞成《舉高只手(民建聯版)》,為該政黨2008年立法會選舉造勢。

其他
城市論台:模仿自城市論壇的情景,出現於以維園阿伯為題材維他檸檬茶電視廣告中。
維他奶的電視廣告《鄉情》中祖父橫過鐵路路軌為孫兒買維他奶的情節模仿自朱自清的《背影》中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情節。
韓劇總有艷陽天其中一集內容部分模仿自胃仙U廣告的情節:多勞多得。
中華王先行者:將中國製造的機器人變成如同新世紀福音戰士或機動戰士高達的作品。
台鐵一號:將台鐵員工製造的機器人形先行者化的產物。
一騎當千:將三國時代人物惡搞成萌化巨乳女高中生格鬥士的漫畫作品。
用來惡搞創作的軟體:Photoshop在網路語言中被簡稱為PS,高登討論區的全職賭撚二世、曹宏威見證了PS改圖之威力。
改編港鐵海報:自兩鐵合併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在各車站內登出一系列燈箱廣告,均用各站名的其中一字拼出其他字句,後來網民以這一個概念進行惡搞。

被動惡搞
有些事物本身原本有其他目的,但是被人拿來惡搞。如:

美國怪人導演艾德·伍德所導的《外太空九號計畫》(Plan 9 from Outer Space)被評為影史上最爛的(科幻)電影,但卻擁有大量以戲謔觀點觀看的影迷而聞名於世,好萊塢名導演提姆·波頓甚至因此為伍德‧艾德拍了以他為名的電影作為尊敬。
日本大型公共網路討論板2CHA網友將觸犯風化罪的諧星田代政灌票成為2001年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的

反響

2006年8月10日,光明日報社舉辦防止網上‘惡搞’成風專家座談會,呼籲“旗幟鮮明地反對網上‘惡搞’紅色經典,反對‘惡搞’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

新時代流行文化

窺探文化
指的是很多人描寫和展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細節,然後其他人以閱讀或觀看這些東西為樂趣的一種文化。
街頭文化也就是hiphop文化,Hip-Hop,中文譯名嘻哈,文化源於上世紀70年代美國黑人的一種街頭說唱文化,英文中Hip意指臀部,Hop指單腳跳,Hip-Hop則是輕扭擺臀的意思。
視覺文化新的視覺文化的最顯著特點之一是把本身非視覺性的東西視像化。正如通常所說,視覺文化研究的是現代文化和後現代文化為何如此強調視覺形式表現經驗,而並非短視地只強調視覺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覺。
課桌文化課桌文化就是學生在課桌上塗寫的內容,從60後的“毛主席語錄”到90後的“城管”,每個階段的課桌文化都代表了一個時代特徵。課桌文化也是學生髮表個人情感和不滿的平台。
快餐文化比喻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深厚積累和內在價值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現象。如今社會的節奏加快,隨著網路的進一步發展,快餐文化進入了瘋狂的時代,這慢慢演變成為一種時尚,衝擊傳統文化
惡搞文化指的是對嚴肅主題加以解構,從而建構出喜劇或諷刺效果的胡鬧娛樂文化。常見形式是將一些既成話題,節目等改編後再次發布,屬於二次創作的其中一手法。惡搞在當代流行文化中很常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