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口會戰

忻口會戰

忻口會戰是平津失陷、淞滬會戰開始之後,國民黨正面戰場第二戰區組織的一次以保衛太原為目的的大會戰,這次會戰從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歷時近兩個月。忻口戰役是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在晉北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一次大規模的戰役。參加作戰的部隊有閻錫山的晉綏軍、國民黨的中央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又稱第十八集團軍)。這次戰役是由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朱德、衛立煌、黃紹竑副之)指揮實施的太原會戰的中心戰役。該戰役創殲敵逾萬的紀錄,是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在軍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範例。

基本信息

導讀

忻口會戰忻口會戰
1937年10月中旬,在日本侵略軍的猛烈進攻下,華北戰場山西的國民黨軍一退再退,先後放棄了雁門關平型關長城防線,退守到忻口(現忻州市)一帶布防,戰線南移,使忻口會戰成為決定山西戰局的關鍵。在這一期間,直到11月8日省城太原失陷,近10萬中國軍隊同侵華日軍進行了氣壯山河的浴血奮戰,給日軍以重大打擊。其中受國民黨第二戰區統一指揮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為這次會戰作出了重大貢獻,也是抗戰期間國共兩黨軍隊配合作戰,取得較好戰果的一次重大戰役。

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山西忻縣以北忻口一帶抗擊日本侵略軍進攻的戰役。1937年10月,日軍從茹越口突破晉北防線後,向忻口、太原進犯。國民黨政府軍第二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任前敵總指揮,以8個軍又3個師的兵力組織防禦。10月初,日軍多次猛攻崞縣,守軍奮力抗擊,傷亡殆盡,8日,崞縣失守。日軍再攻原平,11日,守軍第一九六旅官兵全部殉國,原平遂陷。日軍直撲忻口,國民黨政府軍在忻口北布防。14日,日軍在大量戰車、火炮、飛機配合下,向南懷化發起猛攻,中國守軍奮力阻擊,陣地失而復得,激戰半月之久。國民黨政府軍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第五十四師市長劉家麒、獨立第五旅旅長鄭廷珍殉國。第十八集團軍在朱德總司令指揮下,在日軍側翼和後方鉗制、打擊日軍。第一一五師先後收復7座縣城,切斷張家口五台代縣間交通線;第一二零師主力攻占雁門關,切斷忻口日軍通向大同的後方交通線;第一二九師夜襲代縣陽明堡機場,擊毀飛機24架,使忻口日軍失去空中支援能力,有力地配合了忻口守軍作戰。日軍在忻口受阻,遂加強晉東攻勢,12日,日軍猛攻井陘、舊關,中國守軍血戰多日。26日,娘子關失守,日軍進逼太原。11月2日,忻口守軍奉命撤離忻口戰場,向太原北部轉移,協助固守太原。以第十八集團軍牽制晉東日軍,阻滯其西進。忻口會戰相持20餘日,殲滅日軍2萬餘人。

戰略位置

忻口戰役忻口,古為軍事要地。位於太原北面100公里的忻(縣)定(襄)盆地北部,是五台山、雲中山東西兩山峽谷中的一個隘口。在這個峪谷川道中,凸起一條高度不大,南北長16公里,東西寬3公里的山嶺,頭枕界河鋪,腳伸至秦城。忻口鎮緊貼在山嶺北端右側腳下,地勢十分險要。以界河鋪為基點,左側是連綿起伏的雲中山,右側為崗巒重疊的五台山,恰如這盆地的葫蘆口。在地理上是出入晉中的交通孔道;在軍事上是屏障太原的最後一道防線,可稱之為戰略咽喉要地。忻口的守與失直接關係到太原的安危。

戰爭經過

初期

忻口會戰忻口會戰
忻口、太原會戰是平津失陷、淞滬會戰開始之後,國民黨正面戰場第二戰區組織的一次以保衛太原為目的的大會戰,這次會戰從1937年 9月13日——11月 8日,歷時近兩個月。會戰中,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一五師主力和一二九師一部先後取得了平型關大捷和夜襲陽明堡戰鬥的勝利,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會戰。但由於國民黨指揮無方,作戰不力,終於失去了忻口、太原。從此,華北屏障不復存在。華北正面戰場無戰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深入敵後,開闢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逐漸成為華北抗戰的主體。

忻口為晉北通往太原的門戶,是保衛太原的最後一道防線。為了保衛太原,國民黨第二戰區指揮部集中 6個集團軍,共31個師、13個旅,約28萬多人,由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任前敵總指揮,組織了忻口會戰。具體兵力部署為;以第九、十五、十七、十九軍及第十四集團軍等部組成中央兵團,由衛立煌副總司令指揮,負責守衛蔡家崗、靈山、南懷化、陽明堡一線陣地;以第十八集團軍(除一二零師)、第七十三師、第一零一師等部組成右翼兵團,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指揮,守衛五台山一線陣地;以第六十八、六十一、一二零師及獨立第七旅等組成左翼兵團,由第六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指揮,防守黑峪村迄陽方口一線陣地;以第三十四軍、三十五軍和第六十六師等部為預備隊,由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指揮,在定襄、忻縣一帶策應各方。日軍參加忻口會戰的兵力共約 3個師團,7萬餘人,並配有350多門大炮,150多輛戰車和300架飛機。

中期

忻口會戰忻口會戰
10月 1日,日軍千餘人向陽明堡進攻,與中國第十九軍一部發生激戰,並侵入陽明堡。2日,在飛機、大炮配合下進攻崞縣。4日,日軍混成第十五旅團從崞縣以西迂迴,向原平鎮猛攻。此時,從平漢路石家莊調來的衛立煌部還沒有趕到,由五台山向忻口轉移的晉綏軍兩天后才能到達,形勢十分危急。為使主力部隊有充裕時間集結忻口與敵決戰,第二戰區司令部命令中國守軍死守崞縣、原平,以待後續部隊到達、5、6兩日,日寇集中炮火對崞縣中國守軍猛烈轟擊,陣地幾乎完全被炸。第十九軍第四零七團官兵傷亡極為慘重。7 日,圍攻崞縣的日軍增加到五、六千人。日軍以飛機20餘架、野重炮30餘門對縣城狂轟濫炸 6個小時,北城牆被毀,第四十一團傷亡殆盡,敵人乘機突入。東西城牆守軍奮勇夾擊,與敵人展開巷戰肉搏。入夜,中國守軍各級軍官親自率軍堵擊敵人,日軍有增無減,局勢無法挽回。8日,王靖國軍長不得不率餘部突圍,崞縣陷落。
原平鎮守軍為姜玉貞第一九六旅。為使主力能完成在忻口的集結,第二戰區長官部命令他“雖剩一兵一卒,也得在原平死守七天(從10月 1日起)”。在部隊由代縣向原平轉移的途中,日軍已經在背後追趕了。在距原平還有20里的地方,姜旅即與敵第十五混成旅接火,且戰且退。在原平鎮外,姜玉貞命令所部構築工事,死守鐵路和公路。日軍憑藉優勢裝備,在飛機、重炮、戰車的配合下,向原平發起猛攻。姜玉貞親臨指揮,敵人多次進攻被打退,姜旅傷亡日益慘重,陣地逐漸縮小,日軍形成對原平的包圍態勢,最後,姜旅不得不退入城內。到第 7天,日軍從城東北角突入,占領城的東半部,與姜旅隔街相抗。這時,姜玉貞又接到命令,命他再守 3天。他當即表示:“誓死抗戰,無令不離斯士。”10月 8日崞縣失守後,大量日軍圍援原平,城的西北部也被攻占。此時姜旅的五千人,還只有二、三百人 ,被圍困在城東北角 ,但將士們毫無懼色,在姜玉貞率領下與敵展開巷戰,短兵相接,逐院爭奪。一直堅持到10月10日子夜,完成了守城任務。之後,姜玉貞率餘部突圍,不料,在城外被敵炮彈擊中,以身殉國。此次戰鬥,姜玉貞旅與敵血戰10天,以劣勢之軍抗擊強寇,幾乎全部壯烈殉國。11日,日軍占領原平。
忻口會戰忻口會戰
崞縣、原平失陷後,忻口完全處在日軍直接攻擊之下。忻口位於同蒲路要地忻縣以北,右靠五台山脈,左依寧武山脈,兩山之間是一片河谷,河谷中有一座數十米高的土山,山上築有半永久性的防禦工事。10月12日,第二戰區司令部重新調整部署,調傅作義的預備兵團加入中央兵團作戰,與敵繼續在忻口一線作戰。13日,日軍調集五千餘兵力,在飛機、大炮和戰車掩護下向忻口中央陣地——南懷化猛攻,試圖實施中央突破。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南懷化陣地幾乎被夷為平地。中國守軍雖身陷焦土,仍英勇殺敵,激戰至深夜,陣地13次易手,終於將突入南懷化之敵包圍殲滅。14日,日軍增兵數千,再次猛攻南懷化陣地,中國守軍與日寇展開更為激烈的戰鬥。右翼中國守軍第十五軍與敵戰至傍晚,將日軍一部趕至靈山腳下;左翼第十師則將敵一部擊潰,收復了舊練莊等地,但南懷化主陣地陷於敵手,防線上出現破口,拉鋸戰愈加慘烈。

後期

10月15日,中國第二戰區司令部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殲滅敵人,收復中央陣地,調第九軍、第二十一師等部約 5個旅兵力在中央兵團總指揮、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的指揮下,向日軍占領的陣地發起反攻。中國軍隊從正面出擊,從三面圍攻敵人。
忻口會戰忻口會戰
在陣地前,郝夢齡軍長對士兵講話:“先前我們一個團守這一陣地,現在我們剩下一百多人,編成一個連,還是守這個陣地。就是剩下一個人也要守這個陣地。我們一天不死,抗日的責任就不算完。我出發前,已在家裡寫下遺囑,不打敗日寇決不生還。現在同你們一起堅守這塊陣地,決不先退。我若先退,你們不論是誰都可以槍斃我。你們不論是誰,只要後退一步,我立即槍斃他。大家敢陪我在此堅守陣地嗎?”全體士兵齊聲回答:“誓死堅守陣地!”他高興地說:“好,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然後揮筆疾書:“站在哪裡,死在哪裡”八個字,曉諭全軍將土。16日凌晨 2時,反擊開始。在郝夢齡的指揮下,中國軍隊連克幾個山頭,到5時許,天色微明,郝夢齡急於趕到第5旅的前沿陣地指揮作戰,官兵們告訴他,前面有一段路被敵人火力封鎖十分危險,勸他寫書面命令派人送去,郝軍長說:“瓦罐不離井口碎,大將難免陣前亡。”說罷毅然向前沿陣地奔去,在穿過離敵僅二百米的陣地時,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39歲。同時犧牲的還有五十四師師長劉家祺,接著獨立第五旅旅長鄭連珍也陣亡殉國。

郝夢齡軍長原率部駐紮貴陽,國難當頭,請纓北上。此前他對妻子說:“我是軍人,半生光打內戰,對國家毫無利益,日寇侵占東北,人民無不義憤填膺。現在日寇要滅亡中國,我們國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我應該去抗戰,應該與敵人拼。”當他率部途經武漢與家人告別時,對兒女們說:“我愛你們,但是更愛我們國家。現在敵人天天在屠殺我們的同胞,大家都應該去殺敵人,如果國家亡了,你們也沒有好日子過了。”他不忍看到行前家人哭哭啼啼,便悄悄寫下遺書,讓孩子們日後拆閱。他寫道: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犧牲。萬一陣亡,你等要聽母親的教調,孝順汝祖母老大人。至於你等上學,我個人是沒錢。將來國家戰勝,你等可進遺族學校。在忻口陣地前沿,他對軍官作戰前動員,他說:“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戰爭,只有犧牲;如再退卻,到黃河邊,兵即無存,哪有長官?此謂我死國活,國活我死。”在決戰前夕他給妻子的信中說:“此次抗戰,乃民族、國家生存之最後關頭,抱定犧牲決心,不成功便成仁。為爭取最後勝利,使中華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犧牲。我既犧牲後,只要國家存在,諸子女教育當然不成問題……余犧牲亦有榮。為軍人者,為國家戰亡,死可謂得其所矣!” 10月16日郝夢齡以身殉國,實現了他為國家、民族而戰的夙願。

忻口會戰忻口會戰
郝夢齡犧牲後,國民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追贈他為陸軍上將,以示褒揚。1938年 3月12日,毛澤東同志在延安追悼抗敵陣亡將土大會上稱讚郝夢齡等是中國人民“崇高偉大的模範”,證明“中華民族決不是一群綿羊,而是富於民族自尊心與人類正義心的偉大民族”。
由於忻口中國守軍的勇敢作戰,日軍自10月13日開始進攻忻口中央陣地,到10月底,雙方激戰半月之久,日軍始終未能完全占領這些地區。在正面守軍頑強抗擊敵人的同時,我左右兩翼兵團則在五台山及寧武山區對日軍後方不斷襲擾。10月14日,第十八集團軍一二零師與獨立第七旅配合,一舉收復寧武縣城。15日,該軍又在廣靈靈丘一帶殲敵百餘人,並收復廣靈。19日,第十八集團軍一二九師一部夜襲日軍陽明堡飛機場,殲敵百餘人,炸毀飛機20多架,使猖狂的日軍在忻口會戰中損耗了空中優勢。我左右兩翼部隊對敵人的襲擾,尤其是第十八集團軍挺進敵後,開展游擊戰爭,迫使日軍以相當兵力回守後方,有利地支援了忻口正面的戰鬥,正是這種有效的配合,在10月底之前,日軍雖多次發動進攻,但忻日陣地終未能被其攻破,而且中國軍隊還能數次發起反攻,殲滅敵人。
日軍在忻口附近受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進展甚微,於是在10月中旬派兵沿正太路向太原進攻。駐守在正太路娘子關隘口的中國守軍是國民黨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黃紹竑所部。自10月11日開始,日軍與中國守軍在正太路及娘子關周圍地區進行戰鬥。14日,中國守軍在娘子關附近得到孫連仲所部的增援,立即對進犯之敵進行反 ,當日即斃敵數百名。15日,又將侵入關溝之敵1500多人大部殲滅,並於次日拂曉發動全線進攻,與敵血戰肉搏,痛殲敵軍。但到19日,日軍援兵大量增加,並得到飛機、火炮的有力配合,中國軍隊雖繼續奮勇戰鬥,終因力量懸殊,逐漸轉為劣勢。26日,娘子關遂被日軍攻陷。娘子關失守,忻口中國守軍處於腹背受敵的境況。11月 2日,第二戰區司令部不得已下令忻口守軍撤退,保衛太原。灑滿中國將上鮮血的忻口於當日被日軍占領,戰事轉向太原

意義

忻口作戰是全面抗戰開始後國民政府與中國共產黨在戰區統一部署、緊密配合下取得的正面堅守與敵後機動作戰的一次成功的防禦戰,也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作戰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的一次戰役。中國軍隊在忻口戰役中堅守陣地長達20多天,有力阻擊了日軍的南進計畫,大量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和物資裝備。戰鬥中湧現出郝夢齡、姜玉貞等壯烈殉國的英雄將領,所有這些,都極大地鼓舞了我抗日軍民同萬惡的日寇進行殊死戰鬥的勇氣和信心。會戰雖然失利,但在這次會戰中,中央軍、晉綏軍與八路軍密切配合,協同作戰,以傷亡10萬餘人的代價,殲滅日軍2萬餘人,創華北戰場殲敵之最新紀錄。

忻口會戰沉重打擊了日軍囂張氣焰和不可一世的驕蠻姿態,極大地增強了中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同時也打亂了日本妄圖速戰速決,6個月內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支援了平漢路中國守軍的作戰,為平漢路中國守軍集結、南撤贏得了時間。另外,也使人們看到了對日作戰應持久消耗的方針思想。這與在1937年8月4日的《對國防問題的意見》中提出:“應給進攻之敵以殲滅的反攻,決不能是單純的防禦”,要採用攻勢防禦的方針,並使“正規戰與游擊戰相配和。”等觀點完全符合。

忻口會戰郝夢齡:忻口會戰灑熱血
對於忻口戰役,國共雙方對此都給予了較高的評價。何應欽日後的對1937年對日作戰的總結中,也對忻口會戰中給予了很好的評價:“陣線穩固,且迭次出擊,殲敵三四萬人,造成華北各戰鬥中最有利的戰局……我朱德部在敵後方襲擊,迭次子敵重創。”此外,蔣介石在1937年10月17日也致電朱德、彭德懷:“貴部林師及張旅,屢建奇功,強寇迭遭重創,深堪嘉慰。”在忻口戰役中,守軍官兵作戰英勇。尤其是軍長郝夢齡、師長劉家麒、旅長鄭廷珍先後以身殉國,樹立了捨身報國、慷慨赴義的形象。在1938年3月的《在紀念孫總理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敵陣亡將士大會的演說詞》中對犧牲者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八個月來,陸空兩面都作了英勇的奮戰,全國實現了偉大的團結,幾百萬軍隊與無數人民都加入了火線,其中幾十萬人就在他們的神聖任務中光榮地、壯烈地犧牲了。這些人中間,許多是國民黨人,許多是共產黨人,許多是其他黨派和無黨派的人。我們真誠地追悼這些死者,表示永遠地紀念他們。從郝夢齡、佟麟閣趙登禹饒國華劉家麒諸將領到每一個戰士,無不給了全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範。中華民族決不是一群綿羊,而是富於民族自尊心與人類正義心的偉大民族……郝夢齡將軍的熱血足不會白流的,日本強盜之所以被趕出中國誰說不足必然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