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原理

心理原理

心理原理:是全新的心理理論體系,主要闡述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闡述腦的功能,包括丘腦、大腦皮質、下丘腦、基底核、小腦等;二是從生物學的角度闡述意識、心理的產生機制及活動規律。理論從神經元、神經元群、核團、腦多個層次入手,闡述各種意識、心理活動產生的生物學原理以及活動規律。整個理論環環相扣,高度簡潔,是作者正在傾力完成的心理理論。

起源

心理原理心理原理
意識的生物學基礎是經過心理學、神經解剖學等多個領域專家、學者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還沒有徹底揭示意識之謎。2005年7月1日,在紀念美國《科學》雜誌創刊125周年之際,科學家們總結出了125個未解之謎,“意識的生物學基礎是是其中之一。研究雖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科學家還想知道一個更深層次問題的答案:它為什麼存在,它是如何起源的。
對意識及心理默默探索了近二十年,早在1997年發現產生意識的核心器官是丘腦,由於意識的特殊性和複雜性,涉及的一些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未被人們所承認。要透過現象說明本質,沒有理論高度的建樹,是不可能闡明意識機制的。意識涉及的人腦結構非常廣泛,丘腦、大腦下丘腦
心理原理心理原理
杏仁核、紋狀體小腦腦幹等都與意識有關,每個結構又可分為不同的核團或功能區,每個核團、每個功能區、每個結構、每個環節乃至每個系統都會導致意識現象雜亂紛呈,單純的意識現象是不存在的。為了說理透徹,經過近十年的理論完善、驗證,總結出聯結原理分立原理應動原理優勢原理,簡明扼要地將極其複雜的意識、心理現象條理化,使之清晰明朗,初步闡明了意識、心理機制。

分類

心理原理心理原理
心理原理包括上、下兩部分,上部包括分立原理、發放原理互動原理、交換原理、聯結原理五個原理。發放原理也稱點亮原理,網友稱謝健青定論,主要確定腦的功能和意識產生機制,在廣大網友的共同努力下,是心理五原理中最成熟的;互動原理也稱分立原理,主要對各個功能系統進行了劃分,確定了心理的產生機制;交換原理論述各層次的神經結構的功能,樣腦通過交換產出樣本,實現各種信息的分析;聯結原理闡述樣本、點亮路徑、功能系統的形成機制。下部從心理原理的角度具體論述各種意識、心理活動,涉及到心理特徵、心理過程以及心理障礙、精神病症的各個方面,如感覺、知覺思維記憶情緒欲望、動機、意志、性格、氣質、嗜好以及悟性、智力、技能、能力等,從科學角度合理解釋夢遊催眠癮症、強迫症、抑鬱症、焦慮症、自閉症、疑心症、分裂症、迷失症等各種心理問題和精神病症。

分立原理

心理原理心理原理
分立原理即心理第二原理,是心理五原理之一。
分立原理闡述腦的結構及功能的分立機制,即從神經解剖學的角度定位意識、心理功能。腦由多個功能系統構成,每個功能系統都能獨立產出樣本點亮丘覺,各個功能系統分別產出樣本點亮丘覺產生多個獨立意識。功能系統、意識等各個因素相互作用是心理產生的基礎。
腦分為多個功能系統,每個功能系統都能獨立工作產生產出樣本點亮丘覺產生意識。功能系統分為覺察系統認識系統感受系統,意識也分為覺察、認識、感受。我們正常意識狀態是多個意識並存並且相互作用,是產生心理活動的基礎。

發放原理

心理原理心理講座
發放原理主要論述丘腦、樣腦的功能以及意識產生的神經機制。腦有那些功能,意識是怎樣產生的。到目前為止還是科學家們孜孜以求的研究對象,意識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概念涉及範圍廣,在不同的學科、不同的領域都有不同的定義,可以用廣、雜、亂三個字來形容。發放原理主要從生理學的角度論述意識的產生機制,簡單的說就是論述意識是哪個腦器官產生的以及怎么產生的。
發放原理是一個經過長期論證、反覆驗證而確定的理論觀點。這一定論是謝健青從1987開始,在1997年發現了丘腦的丘覺發放功能後,又經過10年的反覆驗證形成的最後定論。是以日常行為、心理現象、腦部病變症狀、精神病癥結合海量心理研究資料,經過20年反反覆覆的舍取、修改、升華,抽絲剝繭、篩選提煉出的精華。
發放原理的得出是腦研究的突破,從腦的生理機制上確定了腦的功能和意識、心理機制,科學闡釋了各種意識、心理、精神問題,糾正了將丘腦功能定義為感覺中繼站的錯誤認識,糾正了將意識、思維等功能以及心理、精神活動局限在大腦皮質的錯誤認識,糾正了心理現象解析、心理問題諮詢、精神病症治療的種種誤區。
發放原理闡述腦的意識功能,即意識產生的神經機制,即丘覺發放產生意識。丘腦合成發放丘覺,樣腦交換產出樣本,丘覺自由發放或被樣本點亮發放產生意識。第一,丘腦的功能是合成丘覺並發放丘覺,丘覺發放出來產生意識,丘覺的發放有兩種方式,既可以是丘腦自由合成發放,也可以被樣本點亮發放,自由發放的丘覺產生的是自由意識,也就是“想法”,樣本點亮丘覺產生的意識是關於客觀事物的客觀意識;第二,樣腦的功能就是交換產出樣本,通過信息交換、樣本交換的方式產出樣本,樣腦產出樣本的目的就是點亮丘覺產生客觀意識,樣腦的功能是極其複雜而強悍的,在交換原理中具體闡述。

互動原理

心理原理互動原理
互動原理即心理第三原理,是心理五原理之一。
腦包括丘腦樣腦腦幹,樣腦又分為大腦皮質、基底核、小腦、下丘腦、杏仁核等。丘腦是由眾多的核團構成,主要有背內側核、枕、前核、腹前核、腹外側核、腹後核、背外側核、後外側核、板核心、中線核、網狀核等。大腦皮質以中央溝為界分為前後兩部分,大腦前部為額葉,後部有頂葉、枕葉、顳葉,大腦前額葉、大腦後部聯絡區與丘腦核團的背內側核、枕有著至關重要的功能聯繫,是意識、心理活動的主要發源地。科學家發現,邊緣系統主要包括丘腦前核、下丘腦杏仁核、扣帶回等,與內臟活動、情緒反應、記憶關係密切。基底核、小腦的神經纖維投射到丘腦的腹前核、腹外側核,腹前核、腹外側核的神經纖維又進一步投射到大腦皮質的運動區,是與運動相關的系列結構。

交換原理

心理原理心理原理
交換原理心理第四原理,是心理五原理之一。
交換原理闡述樣本的產出機制,闡述樣腦各層次結構(神經元、神經元群、核團或功能區、腦)的功能,是根據經典神經元學說、經典反射理論接合大量的實驗研究資料,深入研究,經過長達數年的反覆驗證,證實神經元具有交換信息的功能,為揭開意識、心理奧秘打下了堅實基礎。
交換原理闡述各層次腦結構的功能(意識心理的發生機制),即意識、心理是通過交換實現的。交換是樣腦各層次結構的普遍功能,樣腦通過多波次的交換產出各種樣本,點亮丘覺產生對事物多個方面的認識。交換是各個功能系統的樣腦、樣腦各層次結構的普遍功能,各功能系統的樣腦,每個樣腦各層次的結構包括神經元、神經元群、核團,通過多次的信息交換或樣本交換實現樣本的交換、產出,點亮丘覺產生意識,並形成複雜的心理活動。
1、交換的類型。交換分為元交換、樣本交換,我們把單個神經元的交換稱為元交換,神經元群的交換稱為樣本交換,我們一般所說的交換為樣本交換。神經元以上層次的樣腦功能,即神經元群(或柱)、功能區(或核團)、腦的交換功能,是以神經元的交換功能為基礎,各個神經元之間聯合作用共同實現的。信息或樣本是各個神經元遺傳信息的集合,樣本交換是集合之間的交換,是各個元交換組成的集合之間的交換。
2、交換的傳遞與分析、條件反射。交換又分為許多層次,從信息傳入腦區域開始,樣本交換呈波浪狀一波一波的向外傳遞,這就是分析,也是條件反射的實質。
3、承載樣本交換的樣腦主要是大腦皮質。

聯結原理

心理原理心理原理
聯結原理即心理第五原理,是心理五原理之一。
所有神經系統的功能,從神經元神經元群、核團到腦的所有活動都可以說都是對樣本的運作,主要有聯結、交換兩種運作方式,我們各種意識、心理活動都是樣本的聯結或交換。
聯結是從神經元中獲得需要的遺傳信息,當這些遺傳信息能夠表示事物時就是樣本。通過聯結可以從無到有在腦中建立表示客觀事物的簡單樣本,通過簡單樣本的聯結可以建立表示複雜事物的複雜樣本;只有通過聯結,神經元、神經元群、核團才能在功能上聯成一體,實現各種各樣的樣本交換功能。意識、心理活動最終是通過樣本交換功能來實現的,當交換的樣本達到一定的複雜程度,形成意識、心理活動。

測謊儀心理學原理

心理原理測謊儀
測謊儀是檢測人是否說謊的工具,但測謊儀本身會不會說謊呢?這個問題自測謊儀問世以來,爭論就始終沒有停止過。
一方認為,測謊儀的記錄是對被測者在回答相關問題時情緒變化的生理反應,只要測謊條件齊備,專家經驗豐富,測謊結果就值得相信。美國曾經研究測謊儀長達 15年的專家麥克·奧凱利聲稱自己的測謊結果準確率可達96%。美國測謊協會說得更玄,合格的測謊準確率可達到百分之百。聯邦調查局的一份檔案也指出,測謊儀除了發現犯罪行為外,還可以“清除懷疑、核實目擊者證詞、確證所提供的情報和確定原告訟詞的準確性”。
另一方則認為,測謊儀只記錄主觀的反應,在某些情況下它也會弄錯。例如當一個無辜者的表現看來像個犯罪者的時候,由於害怕而使得他在供述時顯得十分緊張,這樣極可能被誤認為是在說謊。也就是說,若是沒有任何說謊的理由,而又出現說謊的反應時,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所造成的。測謊儀看似客觀,但在客觀的表面下往往會犯下不可原諒的錯誤。曾有研究報告指出,測謊儀的準確率很低,僅為35%。即使在最符合實驗室要求的條件下,準確率也只有64%到71%之間。

情緒心理原理

心理原理心理原理
情緒產生於生命的一個古老的機制,它的性質可以歸納為兩種:快悅的和不快的。我們知道,簡單的生物沒有知覺能力,更沒有思維和生物學知識,但它們卻有生物學意義上的“趨利避害”的本能行為,這種本能是靠什麼得以實現的呢?只能是“趨悅避痛”的情緒機制,即:趨向快悅的情緒狀態,逃避不快的(或的)情緒狀態,並依此實現了自體保護和生存。“趨利避害”是生物本能行為的外顯表現,“趨悅避痛”是這一行為表現的內在本質和原因。其實,“趨悅避痛”是從最簡單的動物體到最高級的人類共有的最基本的本能和生命原則,情緒是一切生物體(動物類)價值判斷的依據,是生物一切行為原因的淵源。
雖然人的情緒現象顯得很複雜,但它簡單的一面,並且是能夠使它的其它方面不再顯得“極為複雜”的,就是情緒的心理機制。這是心理學對情緒的研究應該首先去認識的,也是較容易認識的,卻因為沒有重視而至今還未認識的一面。
需要說明的是,我這裡的“情緒”在概念上有所深入和拓展。首先,它指的是本質意義上的情緒,或是指所有情感和情緒中所包含的會引起我們喜愛或迴避的主觀態度的因素。從個體體驗方面來說,它是構成人的各種感受和通常意義上的情緒的基本元素,與我們通常對情緒的概念相比,它還包括包含在諸如“飢餓”、“快感”、“痛感”等等一些感覺之中並作為其主體的情緒成分,與“恐懼”、“悲傷”、“愉快”等通常意義上的情緒一樣,它們的情緒性成分是同源的。這是概念範圍上的拓展。從內部過程上來說,它是指發生在內的與網狀系統活動密切相關的一切情緒性神經反應及其上傳。
心理原理心理原理
一、制約性情緒反應
情緒的一個主要心理機制就是情緒的學習,即個體對信號刺激的情緒性反應。雖然加涅早就提出信號學習包括隨意反應和情緒反應,但在已有的心理學研究和我們的所有教材中,對這點卻完全地忽視了。而情緒的信號反應恰恰是認識情緒現象的關鍵,我們一直對複雜些的社會性情緒的不解,原因就在於對此的忽視。
情緒反應按其反應的形式可以分為兩種,套用現成的辭彙可稱為“自然情緒反應”和“制約情緒反應”。由信號刺激引起的情緒反應就是制約性情緒反應,它占據著我們人類情緒表現的絕大部分。
“自然性情緒反應”很直觀易識,它是我們的生理基礎所決定的對生理刺激的直接反應。例如我們在夏天口渴時喝下一杯清涼的飲料,生理上的適宜和滿足自會通過對網狀系統的激活而引起快悅性質的情緒性反應,並由其和相關感官信息向皮層的上傳形成我們對此快悅情緒和相關感官特徵的意識,這種情緒反應的形式表現為它是由刺激物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反應所產生的。
“制約性情緒反應”與情緒的“學習”有關。我們知道心理學的學習理論中有“非制約刺激(自然刺激)”和“制約刺激”以及它們所產生的“自然反應”和“制約反應”。而在動物和人的情緒反應現象中,制約性情緒反應也普遍存在,即在一些情境下,當遇到某一可以產生某種生理性情緒反應的條件時,在還未受到該條件的真實刺激之前就產生了該條件真實刺激後所會產生的情緒反應。例如我們在炎熱的夏天正口乾舌燥時突然得到一瓶冰鎮的涼飲,在喝入之前我們已立刻非常高興—— 即我們的腦中已產生了快悅性質的生理性情緒反應,這種快悅的情緒是怎么產生的呢?其實這就是我們以往的在解渴後因生理適宜而在腦中產生的快悅性質的情緒狀態的重現(由於特定情境往往還會增加了它的強度),或稱之為對以往相關情緒的記憶。這就是制約性情緒反應的基本形式和內容,只是這裡還需要與認知有關的情境的作用,比如在不渴或者見到的是自己得不到的涼飲的情況下,制約性情緒的產生在強度上就會大大降低,甚至引起相反的情緒。
認識了制約性情緒反應現象的存在,那么對各種複雜的情緒現象我們就會不難理解。再例如,“小孩看見護士就聯想到打針,從而就產生恐懼”,其實這裡的“恐懼”的主體就是重新出現的、包含在他以往打針時的“痛”之中的不快性質的生理性情緒反應,這裡的護士就是信號刺激。這一恐懼的產生就是制約情緒的簡單形式,而古典制約學習理論中的“類化”、“辨別”等現象在制約情緒中都有對照,尤其在人的較為複雜的社會性情緒和情感中更是如此。人的再高級的情感也不是無源之水,它們都是由情緒的制約刺激物所產生的以原初的生理性情緒為基礎的制約情緒,只是這裡的“聯想”大多數情況下不是隨意聯想,而是在潛思維活動下進行的潛聯想,因而表現出這些情緒產生的直接性和原因的曲折性。
心理原理心理原理
比如在我們見到要好的朋友時會油然產生一種非常愉快的情緒,這是由於彼此之間曾有過很多交往,一起有過很多美好往事、很多理解和很多支持,再想起或見到他時這一情境的刺激就會制約出你曾在那些美好往事、那些理解和支持中所獲得過的快悅情緒的重新出現,並成為現實的情緒反應,這種現象與“望梅起液”的生理反應一樣,都是神經活動的制約反應現象。
其實,人的所謂社會性情緒和情感,不論是正面的(快悅的)還是負面的(不快的),都是制約性情緒反應的產物。另外,在制約性情緒反應中還有“反制約”現象,比如,當你突然接到了一所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由於你聯想(或潛聯想)到種種它所意味的事情,所以在你頭腦中引起了非常快悅的制約性情緒反應,即遇到了能產生快悅情緒的條件而引起了當前的快悅情緒,這是正制約。而如果你此時知道的是你沒考上大學的訊息,你十分失望,並且確實非常痛苦,在這“痛苦”的內容中,除了你因聯想到一些社會性壓力而產生的內容外,還有一種更直接而深刻的內容,這就是這一訊息所意味的你曾經或所能聯想到的那些會制約出你的快悅情緒的事情的失去,而這一“失去”的意味卻制約出了那些反之該有的快悅情緒的相反的情緒,即“反之”的快悅有多大,現在的痛苦就有多深,這是真正的“失望的痛苦”。這種現象在小孩身上的表現更易於我們理解。比如給很小的小孩一個蘋果,他在還沒吃到嘴裡就引起了吃到嘴裡後由味覺等反應而在腦內引起的快悅性質的生理性的制約性情緒反應,而使他表現出非常高興。可是這時蘋果突然掉進了路邊的下水道里,他一般會大哭起來,顯然他很痛苦,並說明在他當前的腦中產生了現實的不快情緒,這種不快情緒是怎樣產生的呢?只能是與剛才引起了他的快悅性質的制約性生理情緒的過程和機制一樣,此時因“失去”的刺激而引起了相反而現實的腦內情緒反應的生理過程。這裡也看到,雖然我們的任何情緒和情感都是一種心理過程,但它們必然伴隨著腦內相應的與情緒有關的神經生理上的反應。
二、情緒的對象化
情緒本身並非不可感知(有的心理學理論說它本身不可感知),它只是沒有空間特徵,因此情緒的對象化也是情緒過程的一個主要心理機制。
由於情緒自身沒有位置特徵,在皮層對之的反映中,總是把它與其它內部或外部事物的一些特徵聯繫在一起,使其感官化或客體化。
“情緒感官化”是在皮層過程中把對情緒反應的反映與來自感官上的信息建立聯繫,也就是說,大腦在對此情緒進行反映的過程中附加了一些對來自感官上的信息的知覺。例如把之與某處皮膚上的內部變化和位置等特徵或者對心臟跳動的變化以及其它內部感覺聯繫在一起。比如飢餓感,它的主體就是與其它任何不快情緒一樣的單純的生理性痛苦情緒,只是在對這一情緒反應的皮層過程中伴隨著對胃壁內部變化和位置等特徵的反映。這種現象還使我們在感到或談論飢餓時,往往只注意到胃的位置與內部變化等特徵,而忽視了它的情緒主體。再比如,當你突然接到了一所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在你頭腦中引起了非常快悅的制約性情緒反應,而這一快悅情緒本身只有強度特徵沒有位置特徵,但由於它引起了心跳速度和強度的明顯增加,當這種心臟的變化與位置特徵被皮層與當前快悅情緒一同反映,這時我們感到的就是“心裡好快活”、“心裡真高興”。當情緒被感官化時我們體驗到的是快感或痛感。
“情緒客體化”是皮層在反映過程中把某一情緒性反應與外界事物聯繫在一起,尤其是那些由外界對象的刺激直接引起的情緒性反應。比如一隻癩蛤蟆形象的物理的和形式的刺激引起了我們不快性質的情緒性反應(與一些線條流暢,色彩鮮明的形象的刺激往往會引起我們的快悅情緒相反,癩蛤蟆之類的滿身凸凹,色彩灰暗的形象的刺激往往會引起我們的不快情緒,這與視覺反映它們時的內部運動是否順暢和接受到的物理能量是否充分有關),當這一不快情緒與癩蛤蟆的形象一同被大腦皮質所反映,我們就在癩蛤蟆的形象上看見了“醜”,即,我們就在癩蛤蟆的形象上看見了自己的不快情緒。“醜“作為一種視覺事物,簡單地說,它是由情緒客體化現象所引起的、個體在外界對象上看見的自己的不快情緒。
而“美是什麼”之所以至今不被人們認識,就是因為對大腦在情緒的反映中出現的情緒客體化現象缺乏了解。現在我們應該看到:在視覺對象中作為與“醜”相對應的“美”,它就是我們在外界事物的形象中所看見的自己的快悅情緒。那么“美的事物”,它就是那些具有能夠產生或引發我們快悅情緒並使之發生對象化之條件的客觀事物。立的事物。而“美感”,可以說它是我們在把快悅情緒客體化以後對其的感受。它的主體就是我們的快悅情緒本身。當快悅情緒與來自某個感官的信息複合在一起時,形成“情緒感官化”,這時我們經驗到的是快感性質的體驗;當快悅情緒與來自某個外界事物的各種客觀信息複合在一起時,形成“情緒客體化”,這時我們經驗到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感。
情緒對象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情緒的表征化”。比如我們在遇到某件高興的事情時,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總是把腦內的快悅情緒與當前的人和事的形象或意象表征複合在一起,使我們把對自身快悅情緒的喜愛理解為是對當前人物或事物的喜愛,再比如我們在回憶某件往事時通常也會引起情緒反應,由於情緒本身沒有位置特徵大腦就把它們與當前在記憶中出現的人物、事物的形象表象或情景表征複合在一起,從而構成一段幸福的回憶或憂傷的回憶。再比如我們看一本喜愛的小說,當我們被故事情節或裡面的哲理引起快悅情緒時,我們會把這些情緒與隨著文字內容而產生的形象、情節和意蘊等想像內容複合在一起,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在文學作品中所獲得的美感。也正是由於在我們的這類情緒中總有這些對象化的內容,使我們感到我們的情感內容很“飽滿”很“具象”,因此它明顯地區別於由情緒的感官化而產生的一般快感和痛感,也區別於由單純的生理原因引起的簡單的快與不快的情緒(雖然對於有了一定心理內容的人嚴格來說不存在既沒客體化也沒表征化的情緒,有的只是在一些情況下這種對象化感覺的程度輕微一些)。
現在我根據以上的對制約情緒和情緒的對象化現象心理機制的介紹,對幾種情緒情緒的內容進行一些解釋。
“恐懼”——是一種對將要出現的悲慘後果的制約性情緒感受,它的內容包括對當前環境的知覺和對自身情緒反應的體驗。比如看見一條無人看管的兇猛的狗向你衝來,這一刺激激起了你所能想像到的(這一想像過程一般都是潛意識過程)被它咬後的生理上的慘狀,並因此而引起包含在相關的“痛”之中的制約性不快情緒反應,當你的大腦把這一不快性質的情緒反應與當前的知覺內容複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恐懼”的感受。“恐懼”的主體是不快情緒,然後加當前對象的形象或當前事物的表征、加躲避的願望和逃跑的念頭、加無計可施再加對生理的一系列內部應急反應的感覺(雖然此時逃跑的念頭沒有實現,但現實的奔跑所會引發的相應身體上的生理變化——如肌肉的高度緊張和能量的供給等——已經因心理制約而成為現實的反應)。
“害羞”是對自己外部或心裡缺點被暴露的恐懼。它的主體是經驗或預想中缺點暴露後帶來的不良後果所產生的不快性質的制約情緒。
“喜愛”是個體內部對快悅情緒趨向的外移。主體是快悅情緒,還包含對內部快悅情緒的趨向轉化為的對當前事物的鐘愛。
心理原理心理原理
三、情緒作為動機的唯一基礎和根源
各種心理學理論都認為情緒是人的動力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情緒、情感是動機的源泉之一(之二是什麼?)。而事實上,情緒過程是所有心理動機的唯一基礎和根源!
我們知道,動機是構成人類一切有意行為的基礎,包括身體行為和思維、回憶等等心理行為,它是由外部或內部原因引起的、激發和維持個體各種有意活動的心理動力。我們也都確信,動機源於需要。這裡我想強調的是:一切動機都產生於心理需要,都是從心理層面的需要中直接產生的,雖然心理層面的需要很多都是為了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並都有其生理根源。真正的自動行為不需要動機,引起自動行為的那叫生理反應。動機只是專對心理需要而言。而心理需要什麼呢?或者說,心理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呢?顯然,為了認識動機的根源,我們要先認識一下需要的本質。
需要反映有機體內部的不平衡狀態,但它還包含一種對超平衡狀態的傾向。正如生理需要不直接產生動機(動物下丘外側區損傷導致不食等實列證明,生理需要必須轉化為心理需要才會引起動機),生理的缺乏也不能直接產生心理的需要。需要是一種心理活動,在它與它所反映的生理需要(暫不說精神需要)之間還有一個媒介。比如血液中水分的缺乏會產生渴的感覺,胃液侵害胃壁會產生飢餓感等等,是這些感覺或感受的形成才產生對喝和吃的需要。這可以表示為:生理需要——飢餓感——需要。這裡“需要”的直接原因是飢餓感的作用(味覺的作用暫不說),心理所直接需要的是對飢餓感的消除(或躲避)。而飢餓感是什麼,前面看到,它就是一種以不快情緒性為主體的痛感,因此,心理在這裡最直接的需要是對此痛感的解除,是對痛感的主體——不快性質的情緒性反應的迴避。
迴避不快情緒是飢餓引起的需要的本質,但至此還不能使我們認清需要本質的全部。在心理學中一直是把生理上的匱乏狀態作為研究需要的主要對象,而對需要的另一面,也許對人來說是更重要的一面卻很少涉及,這樣顯然有礙於對需要本質的深入認識。再回到前面的例子:飢餓產生進食的需要,是什麼產生停食的需要?“飽中樞”的說法顯然沒經思考,如果真有這樣一個中樞,許多被撐死的動物是否都是“飽中樞”出了問題?象“記憶系統”、“過濾系統”等等一樣,硬造出來的東西太多必然會妨礙科學認識。若不用知識來控制,顯然不是飽而停食而是撐而停食。而飽是快感,撐是痛感。在這裡,當兩種性質的情緒在一種行為中相遇時,就看誰的強度高了。如果該行為的繼續所帶來的快感大於痛感,就會繼續此行為,反之則停止。味覺的降低對停食的影響只起次要作用(顯然味覺一般不會降為零),當通過飽感與味覺所帶來的快感(等感覺都屬於以快悅情緒為主體的快感)都不敵撐的痛感時,就產生停食的需要。在沒有知識影響的前提下,如果沒有飢餓感、飽感與味覺的推動和引誘,生理再需要我們也不會去吃什麼。這同時也說明,我們吃的直接原因是消除不快情緒和追求快悅情緒的需要,而消除不快情緒也是追求快悅情緒的方向之線上的一極,心理真正需要的是追求快悅情緒。
心理原理情緒
任何情緒和感受都相對著腦內的情緒性反應,這種反應的特徵就是它的情緒性。所謂情緒性,就是在大腦對此反應的感知過程中包含著一種拒絕或者趨向的傾向性,即包含著喜愛或者厭惡的“態度”。情緒產生需要,需要產生動機,在需要和動機的參與下情緒的趨向性就表現了出來。從巨觀角度上,我們可以說情緒本身就包含著趨向性,需要和動機只是情緒機制的一部分,這樣也許更便於對一些心理現象的理解。而情緒性反應又必然相對著某種心理狀態。人們所說的不平衡狀態都意味著痛感狀態,意味著負面性質的情緒性反應。而通常所說的平衡狀態其實只是一種維持狀態,顯然這種狀態並不反映個體的真正滿足和需要,也並不是“當出現新的不平衡時”才“又會產生新的需要”。生命永遠需要那種超越於平衡的快悅狀態,這種需要反映在心理的內部過程中就是對一種神經激活狀態的“渴望”。與平衡狀態相比,那種身心愉悅、滿懷好心情的狀態更是我們嚮往的狀態。生命真正需要的是超越於平衡狀態之上的快悅狀態(也許那才是有機體的真正平衡)!也正是這種需要在使生命不斷向前。
心理的直接和根本的需要是快悅性質的情緒狀態,這種需要直接產生於對情緒的直接體驗和對其的經驗,快悅情緒使心理滿足、喜愛和嚮往,這些體驗和經驗產生要獲得它們的需要;不快情緒使心理厭惡、拒絕,這些體驗和經驗產生迴避的需要。沒有情緒就沒有需要和動機,所以情緒過程是需要和動機的唯一根源。這裡可以表示為:情緒——需要——動機。
意志對動機的影響完全是藉助意識對情緒的經驗實現的,個體的一切計畫和目標都是以迴避某種痛苦或者獲得某些快悅為對象(誰見過另外的計畫和目標呢?)。實際上,意志的動機功能就是在思維和潛思維活動的參與下,通過對某種情緒的預見和“期待”而起作用的。
快悅合乎需要,但它不是需要本身。需要也是一個獨立的過程,有它自身的心理機制。對人來說,心理通過情緒產生的需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因直接的情緒體驗產生的需要,比如痛感需要消除、迴避,悲傷需要發泄、哭泣,好吃的蘋果引誘我們一口再一口地吃,優美的藝術品或表演使我們留戀忘返,友情使我們歡欣,我們即刻付出自己的友誼以為獲得更深的友情等等,這些都是由當前而現實的自然情緒和制約情緒直接引起的需要;二是由意識系統依據其觀念中所包含的對情緒的經驗而產生的需要,比如對信念理想道德正義等等的需要。雖然它們所遵循的都是趨悅原則,但在表現上仍有方式和模式上的區別。前者方式直接或較直接,通過對制約情緒的了解都已顯得簡單易識。後者曲折,並有其自身的模式。從意志對動機的作用上我們可以看到,意識系統是以它自己的方式通過情緒來形成和選擇需要的。在意志活動這裡,意識系統是依據詞語或意象引起的制約情緒的經驗來產生需要的,同時,在我們的大腦里還有許多潛含著情緒的成型觀念,即由對事物的情緒經驗形成的習慣態度,它意味著已基本定型的制約情緒。通過思維活動,一些觀念進入意識,這些觀念中包含的定型的潛在情緒也會因受到情境刺激同時引發,並對動機的形成與選擇形成直接影響,即使那些浮到近層的潛觀念沒被具體意識,它們所容含的定型情緒由於受到制約刺激也已形成現實反應並被意識。由於這些原因,才表現出意志的特性。這裡可以表示為:對情緒的預見——需要——動機。

相關書籍

心理原理心理原理
《現代心理學原理與套用》
作者:朱寶榮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3
版次:1
開本:32開
頁數:367
本書系高等學校非心理學專業文理科學生學習現代心理學原理與套用知識的教材。本書介紹了個體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徵,也介紹了社會團體的心理現象,從而進一步介紹了套用心理學的主要分支學科,其中包括犯罪心理學、環境心理學、消費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成果。作者在10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反覆修改,充實完善,將現代心理學原理與套用有機結合,反映了現代心理學最新研究成果。
心理原理心理原理
《贏得人心的36條心理學原理》
作者: 邱麗麗龐建春 編著
出 版 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1-1
ISBN:9787111230762
本書從社會心理學和人際關係心理學角度闡釋了36條可以幫助我們贏得人心的心理學原理,展現了人際交往中印象管理、攻心策略等多方面的對人處世方法。
為了提高對讀者的實際指導,本書在內容上既充分闡釋了各條人心定律背後有趣的、深刻的心理原理,同時也指明了在“贏得人心”這一問題上可以產生最大效果的各種行動方式,以及規避不利於“贏得人心”的各種負面情況。為此,本書在內容中增加了很多實戰的行動技巧,這些技巧可以切切實實讓你的行動產生更大成效。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