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效應

彩虹效應

彩虹效應,營養學的一種理論,是指人每天吃的蔬菜顏色,最好像彩虹一樣多,而且顏色越深,其營養價值越高。

營養學

吃蔬菜應遵循彩虹效應吃蔬菜應遵循彩虹效應

彩虹效應,是指人吃的蔬菜顏色,最好像彩虹一樣多,而且顏色越深,其營養價值越高。比如花椰菜中的β胡蘿蔔素含量要比菜花高很多,黑豆與黑木耳中的鐵含量明顯高於黃豆和銀耳。尤其是富含花青素的紫色蔬菜,如茄子、紫洋蔥、紫甘藍、紫薯等,吃得越多越好。

蔬菜攝入調查

《生命時報》的調查顯示,超過九成人平均每天吃蔬菜的種類不足5種。在參與調查的3757人中,平均每天吃1~3種蔬菜的人占到86%,但吃5種及以上的人僅占4.7%。在蔬菜種類選擇上,白菜類、茄果類、瓜類和薯芋類最受歡迎,西紅柿、黃瓜、土豆、白菜、茄子等是吃得最多的蔬菜。

吃蔬菜誤區

蔬菜營養搭配蔬菜營養搭配

誤區一:肉有營養,蔬菜沒營養。

實際上,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膳食纖維等,對人體健康益處很多。如果每餐飲食中總是肉類多過蔬菜,不僅會使體內維生素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補充,影響生長發育,還可能引起其他疾病。比如,蔬菜中的纖維素攝取不足,容易引發便秘,甚至誘髮結直腸癌;與每天不吃蔬菜和水果的人相比,吃5份或更多蔬菜和水果的人患中風心臟病發作的危險可降低12%;美國一項有關蔬菜與衰老的研究顯示,多吃蔬菜還能保持大腦年輕。

誤區二:家裡總吃那幾樣蔬菜。

在中國,人們常吃的蔬菜就有100多種,但很多人見到新奇的蔬菜都不敢買,久而久之,商販們賣的蔬菜也就那么幾十種了。吃蔬菜不僅每人每天要保證300—500克的量,更要保證綠葉菜、茄果類、薯芋類、白菜類、瓜類、根莖類等各類蔬菜都要攝取到。因為每類蔬菜中所含的營養物質成分不一,比如菠菜、捲心菜、通菜等綠葉菜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多種無機鹽,營養價值較高;而胡蘿蔔、辣椒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只有吃得種類多,才能營養均衡。

誤區三:蔬菜炒著才好吃。

在調查中,幾乎一半以上的人將“炒”作為烹飪蔬菜的首選方式。深圳市營養學會理事兼秘書長、深圳市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常務理事任莉莉表示,由於很多人不愛吃蔬菜,會通過多放油、翻炒時間長等錯誤的烹飪方式來改變蔬菜的口感,但實際上,這會讓蔬菜里的維生素等營養素過快流失。對於大部分蔬菜來說,用水焯過之後涼拌、急火快炒都是不錯的方法;胡蘿蔔、番茄等含有脂溶性維生素的蔬菜可以多放一點油,但不能太多。

誤區四:用水果代替蔬菜。

“今天沒吃蔬菜,多吃點水果也一樣。”很多人將蔬菜和水果混為一談,覺得它們屬於一類。但馬力平表示,蔬菜和水果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食物,不能完全替代。多數蔬菜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含量高於水果;而水果中果膠、果糖成分也對人體有益。

⑤誤區五:擔心食物相剋和農藥殘留。

實際上,並沒有食物完全相剋的說法,只是有些蔬菜在烹飪時要稍微注意些,比如含有草酸的菠菜最好先在沸水中焯1分鐘,然後再和豆腐一起吃就沒有問題了。另外,也有人擔心蔬菜上農藥殘留多。現在蔬菜使用的基本是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通過光照、清洗等步驟能夠去除大部分農藥,不用過於擔心。

健康建議

吃蔬菜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每人每天保證吃300—500克,最好在5種以上。任莉莉認為,根、莖、葉、花、果和菌藻類,每天攝入的種類越多越好,特別是菌藻類,如蘑菇、黑木耳等,最好每天都有。從數量上說,每100克生的蔬菜做熟後,大概相當於一個網球大小的量,所以每天吃5個網球大小的熟蔬菜,就相當於吃了500克生蔬菜。

美國公眾科學中心給常見的85種蔬菜打分,評出了營養最高的前十名,供大家購買時借鑑。它們分別是:菠菜、甘藍、蘿蔔纓、萵苣、南瓜、芥菜、帶皮山芋、花椰菜、胡蘿蔔、紅柿子椒。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4年01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4年01月IN辭彙總 | 夫妻吵架紅線 | 網囤年貨 | 趕趟兒式生活 | 網路黃牛 | 微夫妻 | wifi待客 | 職場紅眼病 | 職業換鈔人 | 慢愛 | 重啟一代 | 精神贍養 | 近親相憎| 翹班族 | 螢幕近視 | 蒲公英心態 | 紅眼動車 | 網路模仿症 | 睡眠慣性 | 吉格勒效應 | 壞天氣婚紗照 | 人肉代購 | 彩虹效應 | 懶居生活 | 啃小族 | 嬰兒錯覺 | 悄婚族 | 失眠城市 | 體重時差 | 雙高月光族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