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酸

延胡索酸

延胡索酸是最簡單的不飽和二元羧酸。又稱反丁烯二酸或富馬酸。最早從延胡索中發現,此外也存在於多種蘑菇和新鮮牛肉中。反丁烯二酸與順丁烯二酸互為幾何異構體,反丁烯二酸加熱至250-300℃轉變成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也能生成一元和二元酯或醯胺,但不能生成一元醯氯。它與五氯化磷或亞硫醯氯反應生成二元醯氯。反丁烯二酸經高錳酸鉀氧化生成外消鏇酒石酸。

基本信息

結構式結構式

中文名:反丁烯二酸,胡索酸,富馬酸。

英文名:fumaricacid,trans-Butenedioicacid。

分子式:C4H4O4。

分子量:116.07。

CAS:110-17-8。

海關編碼:29171900.00

EINECS:203-743-0。

理化指標

外觀:無色晶體。

熔點:300~302℃(封管),在165℃(17毫米汞柱)升華。

相對密度:1.635(20/4℃)。

溶解性:溶於水,微溶於冷水、乙醚、苯,易溶於熱水,溶於乙醇。反丁烯二酸的化學性質與順丁烯二酸相似。

製備

工業上有多種方法生產反丁烯二酸。其主要來源是在催化劑存在下將苯(或丁烯)氧化生成順丁烯二酸(或順丁烯二酸酐),再經異構化而得。將苯(或80%的丁烯)與過量空氣在流化床或固定床反應器中進行氧化反應生成順丁烯二酸酐,被循環的酸液吸收成順丁烯二酸。再經脫色過濾,順丁烯二酸在硫脲催化劑作用下進行異構化,反應物經過濾,洗滌,乾燥即得反丁烯二酸。異構化催化劑也採用過硫酸銨-溴化銨混合物或金屬鹽、胺鹽、硫醇及10-20%的鹽酸。碳水化合物如蔗糖、葡萄糖、麥芽糖經黑根菌發酵也可製得反丁烯二酸。用糖類發酵的方法,1t產品需耗糧食8t,經濟上很不合算,國內研究以液體石蠟代替糧食發酵,以C16-C18含量較多的液蠟為碳源,經80-88h發酵,液蠟轉化率在50%左右,提取率在50%以上。糠醛法以糠醛為原料,經氯酸鈉氧化而得。

用途

反丁烯二酸用於生產不飽和聚酯樹脂,這類樹脂的特點是耐化學腐蝕性能好,耐熱性也好;反丁烯二酸與乙酸乙烯的共聚物是良好的粘合劑,與苯乙烯的共聚物是製造玻璃鋼的原料,反丁烯二酸所製得的增塑劑無毒,可用於與食品接觸的乙酸乙烯乳膠。該品是醫藥和光學漂白劑等精細化學品中間體,在醫藥工業中用於解毒藥二巰基丁二酸的生產,將反丁烯二酸用碳酸鈉中和,即得到反丁烯鈉([17013-01-3]),進而用硫酸亞鐵置換得到反丁烯二酸鐵,是用於治療小紅血球型貧血的藥物富血鐵。該品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酸味劑,用於清涼飲料、水果糖、果凍、冰淇淋等,大多與酸味劑檸檬酸並用,反丁烯二酸與氫氧化鈉反應製成的單鈉鹽,也用作酸味調味品,還用作合成樹脂、媒染劑的中間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