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經營理論

實踐經營理論

松下幸之助(日本1894-1989)日本經營之神,日本企業家,松下電器公司董事長,人稱經營之神。“事業部”、“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業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創。實踐經營理論,是松下幸之助在經營過程中的結晶,從企業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以及企業內部環境和企業環境之間的關係,來闡述他的經營之道;從企業的管理角度出發,闡述企業的生產運作的經驗。

松下幸之助

實踐經營理論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被人稱為“經營之神”——“事業部”、“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業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創。

少年時代的松下幸之助只受過4年國小教育,因父親生意失敗,曾離開家到大坂去當學徒,1918年,23歲的松下在大坂建立了“松下電氣器具製作所”,接連推出了先進的配線器具、炮彈形電池燈、電熨斗、無故障收音機、電子管、真空管、電晶體等一個又一個成功的產品,7年之後,松下幸之助成了日本收入最高的人,從那時起,直到1988年的63年中,有10年他的收入均為日本第一位,有6年居第二位,1989年他逝世時,留下了15億多美元的遺產。

松下幸之助為人謙和,無論見了誰都點頭哈腰,他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的經營哲學:“首先要細心傾聽他人的意見”

松下幸之助以一生的事業奮鬥經歷和優秀的經營管理才能以及世人矚目的業績,為自己贏得了無比輝煌的榮譽。在這些榮譽的背後,是他所取得的無與倫比的成就
主要成績:

1958年6月由荷蘭政府頒發的“奧倫治領導者聲望” 獎章,松下從荷蘭女王手中接過了獎章。

1976年,美國慶祝建國200周年,松下夫婦應邀參加洛杉磯的日裔遊行祭典。這是松下第二次訪問洛杉磯。第一次訪問時,該市市長把松下到達洛杉磯的那一天定為 “松下幸之助日”。這一次,市長普瑞迪又向他贈送了“促進美日友好與參加遊行祭典感謝狀”。

50年代 天皇夫婦在參觀松下電器的高規、茨木工廠以後,授予松下“戴明獎”。

1961年 松下獲得“日本廣告獎”,這個獎項專門頒給那些對大眾生活和宣傳技術進步最有貢獻的人。

松下得到的榮譽來自多方面,這既是對他成功業績的獎賞,也充分反映了他的多才多藝和卓越貢獻。松下的晚年,榮譽接踵而至,可以說是榮寵備至。而這些榮譽的獲得,完全是對他50多年艱苦奮鬥經歷的最好肯定。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無論政府還是民間,人們都是因為衷心感謝他的卓越貢獻才給予他這些榮譽的

內容

實踐經營理論經營理論及國際領先運營商的實踐
樹立經營理念

松下幸之助認為樹立經營理念是企業成功的關鍵,是正確有效地發揮人員、技術和資金作用的基礎。經營理念是指公司是為了什麼而存在?應該本著什麼目的,用怎樣的方法去經營?樹立經營理念是創業的基礎,它不僅對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奮鬥的目標,對職工、顧客來說,他能夠更容易接近你,激起他們一種使命感。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說:“自從樹立了經營理念,一直把它作為公司的基本經營方針來指導企業經營。而且職工們聽了講話非常感到,激起了他們一種使命感,廠內出現了一種奮力工作的形勢。”經營理念是企業的奮鬥目標,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改變,即使企業經營狀況不好,還是參與了國際市場。經營理念是企業的基本思想。評價企業的經營理念不能單純考慮利害關係,企業的發展,同時更重要的是經營理念是否深深紮根於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世界觀。因為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符合真理,也符合社會的發展規律。總之,松下幸之助認為:真正的經營理念的出發點,在於認識社會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雖然經營理念,可能在套用的方法上依據各個時期不同形勢會有所改變,但在它的根本原則是永遠不變的。

用發展觀點對待一切事物和人

松下幸之助認為一切事物的根本是無限地生成與發展。無論是大自然、宇宙,還是人類社會,人的共同生活也是在物質精神兩個方面無限地繼續,不斷地發展。每一個企業家從事的生產活動也是無限地繼續發展的。在人們的思維中,總是認為資源是要枯竭的,擔心人們以後如何生存。可是松下幸之助卻是坦然地對待。他說:“基本上並不那么認為。的確每一種資源是有限的,在使用過程中也許會枯竭。但是,相信人的智慧必將會製造出,或者用其他物質來代替。”從社會發展角度可知,現在世界上的人口比過去多很多,但過去的生活要貧困得多,一般市民的生活,是古代的王公貴族所望塵莫及的。因此,企業發展的目的在於用發展的觀點對待每一件事物,套用創新知識,創新技術來發展企業。對於企業經營者來說,生成者發展可以認為各個產品或各個行業也存在著一定的壽命,而且同時要把企業整體看作是發展的。因此當企業遇到困難時,總能克服它,解決它,這樣企業才能發展。只有以這種明確的認識為基礎,才可能在任何場合以不變應萬變。企業是一個由人組成的協調系統。企業的職工是人,顧客以及各方面的關係用戶也都是人,企業的活動就是人們相互依存,為人類的幸福而進行的活動。松下幸之助認為,為了恰當地進行經營活動,必須正確認識人是什麼,具有什麼樣的特點?這一切歸根到底都是用發展的觀點對待人。企業是社會中一個細小的細胞,它不僅具有創造一切的本能,同時,它也能為現在、未來不斷製造出煩惱,不幸等。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擁有對經營組織內的一切人、財、物等任意動用的許可權,同時,也要本著用愛和公正來對待人、財、物,並採取措施,保證使之充分發揮作用。只有這樣,組織才能無限地發展,社會才能生存。

認識企業的經營使命

實踐經營理論實踐經營哲學
企業的經營使命是不同於企業的經營理念。松下幸之助認為:經營使命是指滿足人們希望保持和提高更豐富更舒適的物質和精神需要。人們想住舒適的房子,但如果沒有這種住宅的建設和提供,是無法如願以償,作為企業經營者就是進行著這種生產和供應的工作。企業的經營使命就是不斷開發人們所需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以合理的價格,不多不少地供應。針對有人認為企業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松下幸之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利潤是進行健全企業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企業的根本目的,企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們的共同生活,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福利。企業既不能沒有利潤又不要為了利潤而進行生產。利潤要和報酬等價在一起,消費者購買此產品獲得收益可以彌補他購買產品的成本,這樣企業的利潤是合法的。它不僅有利於企業的生產,也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用松下幸之助的話說,企業所供應的物質產品或服務中所包含的這種努力和服務越多,則對消費者和社會的貢獻越大,從而作為報酬利潤的也越多。所以利潤是看作對完成企業的使命所給的報酬。沒有利潤的企業,則違背了擔負企業的責任。因為企業有利潤,一方面作為法人要向地方、國家納稅,另一方面,企業的利潤為職工的生活水平提高,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共同發展、共同促進

企業為了實現其使命,對社會做出貢獻,需要持續穩定地發展。如果企業的成績不穩定,不能很好地完成本來的使命,那么在向社會還原利益,提高職工的生活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在任何形勢下,企業必須取得穩定的成果。然而企業的發展並不會是想像的那一樣,遇到困難是很經常的。如何對待成功和失敗呢?松下幸之助認為:成功是“運氣”,失敗在於自己。企業經營“本來”不是受外界所左右,而是在任何時候,是順利的,即“百戰百勝”。“運氣”是存在的,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對於在工作中起著鼓勵的作用。運氣好即成功,是這種運氣的積極作用大於消極作用:運氣不好即失敗,完全在於自己,不能怨天尤人。假若順利(成功),認為是靠自己的能力取得的話,就會產生驕傲和疏忽大意,從來帶來隱患。同時,要把成功看作是一個結果,不要沾沾自喜,假若不順利,把原因往“運氣不好”一邊倒,那么,就不會取得失敗的教訓。相反如果認為自己的做法有錯誤,你就會認真總結教訓,不再犯類似的錯誤,這樣就可以防患於未然,把失敗控制在最小範圍。作為企業經營的活動,機會和威脅共存,為了排除困難,正確對待成功,企業要樹立“成功靠運氣,失敗在於自己”的態度。

實踐經營理論企業的經營活動
專業化生產和企業重組

專業化生產多元化,綜合化經營是相互矛盾的,其實並不矛盾。松下幸之助認為,專業化生產對於規模較少的企業最適合這有利於企業集中力量,把資金放在專業化生產之中,進行規模效益:對於大型企業多元化、綜合化經營有利於專業的生產,因為把公司擁有的經營力量、技術強項和資金力量全部集中於一個工作上,專心致志在其領域裡立於不敗之地,這樣也能帶動其他方面的發展。企業重組是建立在適度經營的基礎之上,在企業擴大經營範圍,進行兼併其他企業時,必須考慮到本企業的能力去經營和發展事業。如果企圖辦一樁超過自身能力的事情,往往會以失敗而告終。在發展企業,擴大企業規模時,首先要確切地掌握包括公司的技術力量、資金力量等綜合實力,在此基礎上是進行專業化,還是多樣化,是合併企業還是重組其他企業。

造就人才,順應時代而發展

松下幸之助認為,事業的興旺發達,關鍵在於人才,在於發現人才和培育人才。松下電器公司不僅是生產電器的公司,同時也是一個造就人才的公司。松下電器公司每一個人都明白松下電器公司的經營理念和正確的使命,無論是高層管理人員,還是中層管理人員,都是依據公司的經營理念和企業的使命對公司進行領導,來判斷事情的是非曲直。因此,幸之助說:“要管理好人才,必須造就人才,要造就人才,必須樹立經營理念和企業使命”。不僅要造就人才,而且要利用人才,如果一個人才得不到施展,造就人才有何用呢?為此,企業必須採用集思廣益的工作原則,歡迎各種人才提出自己的構想,當然採集這種構想並不一定採用會議的形式,對於小型企業還可以,但大型企業可能不起作用,因此,管理者平常要虛心聽取別人意見,廣泛地收集信息。正確的經營理念,基本上是在任何時代都可以通用的。但在現實的經營中運用時,在各個時期,其方針或方法是絕不能一成不變的,用松下幸之助的話說,今天跟昨天比,昨天被肯定的產品,今天未必還能暢銷。因此形勢的變化,企業經營也要“變化”。

案例

實踐經營理論Orange公司
Orange公司時實踐經營理論的典型代表。

Orange公司是一家法國電信運營商,1994年,該公司正式步入英國市場。1996年,公司正式在倫敦股票交易所上市,並於同年4月2日正式登入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最大的股東是Hutchison Whampoa,占48%的股份;而英國航空占22%的股份。總資產已經達到了84億美元。1997年7月,該公司的用戶已經達到了100萬戶,成為公司歷史上非比尋常的一個里程碑。1998年,該公司的股票是法國股市中表現最好的一支。該公司已經開始大舉拓展國際業務,並已經在奧地利、比利時、瑞士成功地進行了國際化戰略實施。1999年年底,該公司已經在香港、澳大利亞、以色列以及印度進行了商標註冊。該公司持續關注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2001年該公司的英國分公司連續四次榮膺英國移動客戶滿意研究榜首。

Orange公司是法國電信子公司,是英國和法國的第一大移動運營商Orange。公司於2004年底推出了法國和英國最大的2.5/3G融合網,覆蓋率達60%,使其用戶能夠進一步享受“無縫移動寬頻”服務。2005年10月3日Orange在倫敦舉行的2005年世界通信獎評比中被授予“最佳國際移動運營商”的稱號。

作為法國移動通信市場的領先者,Orange在CP/SP發展模式上走過了一條從相對封閉到半開放的道路。由於較好地平衡了掌控價值鏈與促進發展兩者之間的關係,Orange實現了CP/SP相關業務的快速增長。法國Orange的實踐經營可供國內運營商參考借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