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壟斷市場

完全壟斷市場

完全壟斷市場,是一種與完全競爭市場相對立的極端形式的市場類型。完全壟斷市場也叫做純粹壟斷市場,壟斷一詞出自於希臘語,意思是“一個銷售者”,也就是指某一個人控制了一個產品的全部市場供給。因而,完全壟斷市場,就是指只有唯一一個供給者的市場類型。完全壟斷市場的假設條件有三個方面:第一,整個市場的物品、勞務或資源都由一個供給者提供,消費者眾多;第二,沒有任何接近的替代品,消費者不可能購買到性能等方面相近的替代品;第三,進入限制使新的企業無法進入市場,從而完全排除了競爭。

兩種曲線

需求曲線

在完全壟斷市場上,一個行業只有一家廠商,壟斷廠商是獨家賣主,他面對的需求也就是整個市場的需求。完全壟斷廠商是價格的制定者,他可以制定高價,也可以制定低價,但他也要受市場需求規律的限制。因為,如果他制定高價,銷售量就必然下降,要擴大銷售量,就必須降低價格,這意味著完全壟斷市場上需求量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動,壟斷廠商所面臨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完全壟斷市場完全壟斷市場

需求曲線一般可為:Q=F(p),Q代表對壟斷者的需求量,P代表自身價格

逆需求函式可記為:

與彈性的關係

完全壟斷市場完全壟斷市場

當廠商所面臨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時,廠商的邊際收益、價格和需求的價格彈性三者之間還存在以下關係:

任選需求曲線d上一點,如C點,其點彈性為:

完全壟斷市場完全壟斷市場

,而DE是價格為CE時的邊際收益

完全壟斷市場完全壟斷市場

,即 MR = P–P/P-ed = P (1–1/ed)

任選需求曲線d上一點,如C點,其點彈性為: ed= CG/HC=AO/HO因 AO/HA=CE/CD=CE /(CE-DE),而DE是價格為CE時的邊際收益,故ed = P/(P-MR),即 MR = P–P/P-ed = P (1–1/ed)

根據關係式可知:

(1)當ed>1時,則MR>0,這時廠商若降低價格將導致總收益增加。

(2)當ed=1時,MR=0,這時廠商價格降低不會引起總收益發生變化。

(3)當ed<1時,MR<0,這時廠商降低價格將導致總收益減少。

結論:壟斷者決不會在需求曲線上彈性不足(即ed<1 )的範圍內進行經營

(邊際收益、價格和需求的價格彈性變化關係圖冊參考資料來源:

收益曲線

由於完全壟斷市場上,廠商是價格的制定者,廠商每出售一單位商品所獲得的收益等於商品的價格,即平均收益等於商品的價格,平均收益曲線與需求曲線重疊。廠商的平均收益隨著產品銷售量的增加而減少。

平均收益曲線: AR=TR/Q=p(Q)·Q/Q=p(Q)

壟斷者的平均收益曲線就是企業的(逆)需求曲線本身,p(Q)是一個隨著產量變化而變化的變數。

邊際收益曲線

在完全壟斷市場上,不僅廠商的平均收益隨商品的銷售量的增加而減少,而且邊際收益也是隨著商品銷售量的增加而遞減的。但由於在平均收益遞減條件下,邊際收益總小於平均收益,因而邊際收益曲線總是位於平均收益曲線的下方。

邊際收益曲線的特徵

如果完全壟斷市場的需求函式是線性的,壟斷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D是直線型的,那么,D曲線和MR曲線在縱軸上的截距是相等的,MR曲線在橫軸上的截距是D曲線在橫軸上的截距的一半,即MR曲線平分由縱軸到需求曲線D之間的任何一條水平線。這是完全壟斷廠商邊際收益曲線的一個顯著特徵。

證明如下:

假定線性的反需求函式為:P = a–bQ (其中,a、b為常數,且a、b>0)

由上式可得總收益函式和邊際收益函式分別為:TR(Q)= PQ = aQ–bQ2

MR(Q) =

dTR

/ dQ = a–2bQ

完全壟斷廠商的收益曲線完全壟斷廠商的收益曲線

壟斷廠商的邊際收益曲線的下降速度(即斜率值–2b)正好是其需求曲線的下降速度(即斜率值–b)的2倍。由此不難理解上述結論

(完全壟斷廠商的收益曲線相冊參考資料來源:

均衡狀態

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圖示短期均衡圖示

完全壟斷廠商為了獲得最大利潤,也必須遵循MR=MC的原則。在短期內,壟斷廠商無法改變不變要素投入量,它是在既定的生產規模下通過對產量和價格的同時調整,來實現MR=SMC的利潤最大化原則的。利潤極大化條件的充分條件: P>MR=MC

壟斷廠商根據邊際原則確定最佳產量及價格之後是否有盈利,取決於他的平均成本狀況。短期中,壟斷廠商可能出現盈利、獲得正常利潤或存在虧損三種情況。

1.獲取超額利潤的短期均衡:P>AC

獲取超額利潤的短期均衡:P〉AC獲取超額利潤的短期均衡:P〉AC

2.超額利潤為零的短期均衡:P=AC

超額利潤為零的短期均衡:P=AC超額利潤為零的短期均衡:P=AC

3.虧損最小的短期均衡:AVC

虧損最小的短期均衡虧損最小的短期均衡

長期均衡

壟斷廠商在長期內可以調整全部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即生產規模,從而實現最大的利潤。壟斷行業排除了其它廠商加入的可能性,因此,與完全競爭廠商不同,如果壟斷廠商在短期內獲得利潤,那么,他的利潤在長期內不會因為新廠商的加入而消失,壟斷廠商在長期內是可以保持利潤的。如果壟斷廠商在長期內只能獲得正常利潤或存在虧損,在長期內廠商可以通過調整規模來獲得超額利潤或者消除虧損。

壟斷廠商長期均衡壟斷廠商長期均衡

相關評價

利處

1.完全壟斷市場具有促進資源效率提高的可能性

要形成完全壟斷市場,必須要擁有並投入大量的固定資產和資金,只要充分發揮投入的大量固定資產和資金的效用,企業就具有進行規模生產的能力,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生產,一方面提高產品的產量、增加產品的品種,提供全部供給。這時的產量高於完全競爭企業的產量;另一方面減少資源的消耗,儘量降低產品的成本,這時的產品成本低於完全競爭時產品的成本;再一方面採用效率高的生產設備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從而促進資源效率的提高。完全從規模生產的經濟性上來考慮,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同時,壟斷企業形成的初期也是通過規模生產來提高資源效率和企業的經濟效率的。

2.完全壟斷市場具有刺激創新的作用

創新就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第一次使用某種新知識,研究出一種新產品、新的勞務或一種新的加工技術等。完全壟斷市場類型與創新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繫。專利是形成壟斷的一種原因,只要創造了一種新產品、勞務或新的加工技術並獲得了專利,就會形成對這種產品、勞務或加工技術的壟斷;同時,只有對創新進行專利保護,授予創新者以壟斷權力,才能促進創新。這是因為完全壟斷市場通過專利形式給予創新者以壟斷排他性權利,使創新者在一定時期內享有創新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因而,就會刺激更多的企業進行創新活動,同時,也刺激壟斷者繼續大量投資於科研開發工作,這樣就能促進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創新活動的開展,從而推動社會的發展。

弊端

1.完全壟斷市場會造成市場競爭的損失

完全壟斷市場的物品、勞務或資源都由一個供給者提供,即完全由一個企業壟斷,在這種市場類型中,由於法律的和自然的限制,新的企業無法進入市場,因而完全排除了市場競爭。而市場競爭是市場運行發展和技術進步的推動力,市場競爭關係到企業的生存命運和發展前途,因而市場競爭會迫使企業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個別勞動消耗,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技術迅速發展。完全壟斷市場排除了市場競爭之後,壟斷企業無市場競爭壓力,它不用改進生產技術同樣也可獲得高額壟斷利益,因為壟斷企業的目的是利潤最大化,改進生產技術能促進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實現時它就改進生產技術,不用改進生產技術也可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時它就不會改進生產技術,這樣,就造成了社會競爭的一定損失,使社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技術進步的推動力。

2.完全壟斷市場會造成生產效率的損失

在完全壟斷市場條件下,壟斷企業具有進行規模生產的條件和能力。如果壟斷企業進行規模生產,就可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產量,獲得最佳的生產效率,在獲得豐厚利潤的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生產效率的提高。但是,壟斷企業壟斷了市場供給,沒有供給的競爭者,因而可以通過降低產量、提高產品價格的手段來獲取豐厚的利潤,而不必通過採用花費大量投資購買先進的機器設備和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的方法增加盈利。對於壟斷企業來說,通過降低產量、提高產品價格的辦法比提高生產效率的辦法更容易獲利,同時獲利的成本更低,因而壟斷企業就沒有必要去提高生產效率。如果各個行業的壟斷企業都只用降低產量、提高產品價格的辦法就能獲取豐厚的利潤,那么誰也不會去設法提高生產效率,這樣一來,就必然會造成社會生產效率的損失。

完全競爭條件下,每個企業都在長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點進行生產。而完全壟斷條件下,雖然廠商是在所選生產規模的最低平均成本上生產均衡產量,但這並不是以可能的最低平均成本生產該產品的那種規模。如果壟斷廠商擴大其長期均衡產量,它將能以更低的平均成本生產更多的產量。

3.完全壟斷市場會造成社會產量的損失

在完全壟斷市場條件下,由於壟斷企業完全壟斷了市場供給,因而壟斷企業生產的產量決定著市場供給的產品總量。一般來說,壟斷市場的產量低於完全競爭市場的產量,因為在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企業根據平均成本最低點所決定的產量進行生產,即按最佳產量進行生產,社會產品的產量多。而在完全壟斷市場條件下,壟斷企業則是根據利潤最大化所決定的產量進行生產,利潤最大化決定的產量只能是較低的產量。因為壟斷企業在壟斷了全部市場供給的情況下,只有降低產量使供給市場的產品數量減少時,產品才會供不應求,這時的產品才能在壟斷市場中賣出高價錢,從而壟斷企業就能獲得最大利潤。這種利潤最大化決定的生產規模對於社會來說不是最優生產規模,其產量不是社會最優產量。在利潤最大化決定壟斷企業產量的情況下,由於壟斷企業的生產條件和生產能力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所以,壟斷市場首先造成了社會生產條件和生產能力的損失,最終造成了社會產量的損失。

4.完全壟斷市場會造成消費者利益的損失

在完全壟斷市場條件下,由於壟斷企業壟斷了市場供給,並憑藉著壟斷權力控制了市場價格,消費者只能被迫接受壟斷企業控制的市場高價格。這樣一來,消費者出高價格購買的產品和服務,價格與其價值嚴重背離,消費者的利益與其權利嚴重背離,必然造成消費者利益的重大損失。從實質上來看,壟斷企業對消費者造成的各種損失,就是壟斷企業對消費者利益和權力的掠奪。壟斷企業對消費者造成損失的行為,既違背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等價交換的基本原則,又阻礙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同時,壟斷企業對其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很難有正確的認識及改進的措施。因而,政府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進行干預。如對壟斷企業的產品價格進行調節,甚至直接定價,對其徵收合理的高額稅收,從而降低壟斷企業的超額壟斷利潤;加強對壟斷企業的監管和處罰,及時發現並制止壟斷企業對消費者的損害等等。

綜述:完全壟斷市場是一種極端的市場類型,這種市場類型只是一種理論的抽象,在現實經濟實踐中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在現實經濟實踐中大多數壟斷企業總是要受到政府或政府代理機構各個方面的干預和調節,而不可能任意由壟斷企業去完全壟斷市場。當然,如果政府對壟斷企業不進行干預,或者干預不力,壟斷企業壟斷市場、損害社會和消費者利益的可能性也是隨時可能出現的。

即使完全壟斷市場在現實經濟實踐中幾乎是不存在的,但是,研究完全壟斷市場還是具有積極意義。例如,研究完全壟斷市場可以方便了解完全壟斷市場條件下出現的各種經濟關係,從而有利於運用這種理論來研究現實市場類型條件下市場主體行為如何最佳化;研究完全壟斷市場理論還可以凸顯政府對壟斷行為進行干預、調節的必要性,以及政府干預、調節活動對市場正常運行及對市場主體利益的協調所起的重要作用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