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內閣

安倍內閣

安倍內閣,是由安倍晉三組建的內個政府,分別於2006年、2012年擔任日本首相時兩次組建的內閣。2012年12月26日,第二次安倍內閣正式成立。2017年8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自民黨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人事任命後召開臨時內閣會議,組建第三次內閣。日本執政黨計畫於2017年11月1日召開特別國會。安倍晉三將在首相提名選舉之後進行組閣,並於當日正式啟動第四次內閣。

基本信息

第一次內閣

成立時間

圖片安倍內閣

2006年9月26日,安倍晉三在日本國會眾參兩院指名選舉中均獲得過半數選票,當選第90任日本首相。下午,安倍晉三組建了新一屆內閣。

內閣成員

官房長官鹽崎恭久

外務大臣麻生太郎

防衛廳長官:久間章生(2007年1月9日,根據此前日本國會眾參兩院批准的法案,日本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防衛廳長官升格為防衛相。2007年6月30日,久間章生髮表美國向日本投放核子彈是“無奈之舉”的言論,7月3日被迫辭職)小池百合子(7月4日就任)

財務大臣:尾身幸次

文部科學大臣伊吹文明

厚生勞動大臣:柳澤伯夫

農林水產大臣:松岡利勝(2007年5月28日,松岡利勝在東京自縊身亡)若林正俊(5月28日—6月1日臨時代理)赤城德彥(6月1日—8月1日)若林正俊(8月1日兼任)

經濟產業大臣:甘利明

經濟財政擔當大臣:大田弘子

總務兼郵政民營化擔當大臣:菅義偉

法務大臣:長勢甚遠

國土交通兼觀光立國擔當大臣:冬柴鐵三

環境大臣:若林正俊

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兼防災擔當大臣:溝手顯正

金融再挑戰擔當大臣:山本有二

沖繩、北方、技術革新、少子化及男女共同參與、食品安全擔當大臣:高市早苗

規制改革、地區振興、國家地方改革及道州制擔當大臣:佐田玄一郎(2006年12月27日,佐田玄一郎因政治資金醜聞宣布辭職)渡邊喜美(2006年12月28日就任)

2007年8月27日安倍晉三改組內閣。

總務相·糾正地方與都市差距擔當相:增田寬也

法務相:鳩山邦夫

外務相:町村信孝

財務相:額賀福志郎

文部科學相伊吹文明

厚生勞動相:舛添要一

農林水產相:遠藤武彥(2007年9月3日被曝曾不合法地收受政治獻金,被迫辭職)若林正俊(9月3日就任)

經濟產業相:甘利明

國土交通相冬柴鐵三

環境相鴨下一郎

防衛相:高村正彥

官房長官·綁架問題擔當相:與謝野馨

國家公安委員長·防災擔當相:泉信也

沖繩北方·再挑戰擔當相:岸田文雄

金融·行政改革擔當相:渡邊喜美

經濟財政擔當相:大田弘子

少子化擔當相:上川陽子

辭職解體

安倍晉三2007年9月12日在首相官邸會見記者時宣布辭職。

安倍晉三2007年9月25日上午接受內閣大臣辭呈,隨後宣布內閣總辭職。

第二次內閣

成立時間

首相安倍晉三(前列左四)與新內閣成員合影
2012年12月26日,由自民、公明兩黨聯合執政的第二次安倍內閣正式成立,這是兩黨時隔3年零3個月再次組建聯合政府。安倍新內閣老將多,顯示出新政府重視東日本大地震的災後重建及經濟重生;在外交方面,安倍內閣只有走“安全”路線,才能進一步鞏固自民黨政權。

在贏得眾院選舉後,安倍宣稱要籌組一個“衝破危機”內閣。根據他發布的內閣名單,有大半是經驗豐富的前部長,如72歲的前首相麻生太郎擔任副首相兼財政部長、當過經濟產業部長的甘利明這次也復出,而且還多了一個“經濟重生”的重要任務。麻生和甘利明都是安倍的親密盟友。安倍的這一人事安排,顯示他要把搞好日本經濟放在第一位。

其他前部長級人物還有擔任農林部長的前防長林芳正、擔任法務部長的前財長谷桓禎一,以及環境與核能事故應對部長石原伸晃等。

內閣名單

副首相、財務大臣、金融擔當大臣:麻生太郎(前首相)

總務大臣:新藤義孝(前經濟產業副大臣)

法務大臣:谷垣禎一(前自民黨總裁)

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前國會對策委員長)

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前外務副大臣)

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前官房副長官)

厚生勞動大臣:田村憲久(前總務副大臣)

農林水產大臣:林芳正(前代理政調會長)

經濟產業大臣:茂木敏充(前政調會長)

國土交通大臣:太田昭宏(前公明黨代表)

環境大臣、核電事故擔當大臣:石原伸晃(前自民黨幹事長)

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前自民黨代理幹事長)

復興大臣:根本匠(前內閤府副大臣)

國家公安委員長、綁架問題擔當大臣、國土強韌化擔當大臣:古屋圭司(前經濟產業副大臣)

經濟財政諮詢會議及日本經濟再生本部擔當大臣:甘利明(前政調會長)

沖繩及北方領土問題擔當大臣:山本一太(前外務副大臣)

行政改革擔當大臣:稻田朋美(眾議院議員)

少子化擔當大臣:森雅子(參議院議員)

第二次內閣改組

成立時間

安倍晉三安倍晉三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4年9月3日進行了自民黨高層人事調整和內閣改組。首先於中午舉行臨時內閣會議,匯總現任閣僚的辭呈。安倍先與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進行執政黨黨首會談,之後成立內閣改組總部。其後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宣讀新閣僚名單,並讓新閣僚各就各位。

新內閣中有五位女性,人數與2001年小泉純一郎內閣所保持的最高紀錄持平,體現出安倍晉三努力提升女性對促進經濟成長所發揮的作用。新的女性內閣成員包括小淵優子。現年40歲的小淵優子是自民黨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同時也是兩個年幼孩子的母親。她被任命為經濟產業大臣。2014年10月20日,小淵優子向安倍遞交辭呈。這名捲入公款私用和違規使用政治資金醜聞的政壇新星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自己“沒能充分盡到監督責任”。

安倍晉三最初的內閣在617天內沒有更換一名成員,創下紀錄。之所以能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他的支持率一直不錯,一直在50%左右徘徊。

內閣名單

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

內閣副總理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留任)

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留任)

總務大臣高市早苗

法務大臣上川陽子

環境擔當大臣望月義夫

行政改革擔當大臣兼女性活躍與育兒支援擔當大臣 有村志子

新設安全保障法制擔當大臣兼防衛大臣江渡聰德

地方創生擔當大臣石破茂

農林水產大臣 西川公也

國家公安委員長兼綁架問題擔當大臣 山谷惠理子

厚生勞動大臣鹽崎恭久

經濟產業大臣宮澤洋一

國土交通大臣太田昭宏(留任)

外務大臣岸田文雄(留任)

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留任)

經濟再生擔當大臣甘利明(留任)

科學技術擔當大臣 山口俊一

復興大臣 竹下亘

第三次內閣

成立時間

2017年8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自民黨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人事任命後召開臨時內閣會議,匯總內閣成員的辭呈,並於當天下午設立組閣總部,進行了內閣改組。

內閣名單

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
內閣法第九條第一位次指定大臣(副總理)、財務大臣、內閤府特命擔當大臣(金融)、擺脫通貨緊縮擔當大臣:麻生太郎
總務大臣:野田聖子
法務大臣:上川陽子
外務大臣:河野太郎
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
文部科學大臣:林芳正
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
農林水產大臣:齋藤健
經濟產業大臣、產業競爭力擔當、原子能經濟被害擔當、內閤府特命擔當大臣(原子能損害賠償與廢爐等支援機構):世耕弘成
國土交通大臣、水循環政策擔當:石井啟一
環境大臣:中川雅治
內閣官房長官、沖繩基地負擔減輕擔當大臣:菅義偉
復興大臣、福島核電站事故再生總括擔當大臣:吉野正芳
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內閤府特命擔當大臣(消費者及食品安全防災):小此木八郎
內閤府特命擔當大臣(沖繩及北方領土問題對策“酷日本”戰略智慧財產權戰略科學技術政策宇宙政策)、信息通信技術(IT)政策擔當:江崎鐵磨
經濟再生擔當、社會保障和稅制一體化改革擔當、內閤府特命擔當大臣(經濟財政政策):茂木敏充
一億總活躍擔當、勞動方式改革擔當、女性活躍擔當、再挑戰擔當、綁架問題擔當、內閤府特命擔當大臣(少子化對策男女共同參與):松山政司
內閤府特命擔當大臣(地方創生擔當規制改革):梶山弘志
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及東京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擔當大臣:鈴木俊一

第四次內閣

日本執政黨計畫於2017年11月1日召開特別國會。安倍晉三將在首相提名選舉之後進行組閣,並於當日正式啟動第四次內閣。

財產公示

2013年2月15日,日本政府公布內閣成員家庭資產,顯示每名成員家庭資產平均為1.019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80萬元),為上屆內閣的兩倍,其中6人是“億萬富翁”。

此次資產公開對象為首相、閣僚、副大臣、政務官、各自配偶以及撫養子女資產,前內閣卸任閣僚資產也一併被公布。資產包括統計對象所有土地、建築(固定資產稅課稅標準額)、存款、有價證券等,貸款和借款等不在列。

19名內閣成員中,財政大臣麻生太郎家庭資產最多,為4.713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00萬)。時事社報導,麻生在首都東京中心涉谷區高級住宅區擁有一座住宅,在長野縣度假勝地輕井澤擁有別墅,在他的國會議員選區福岡縣飯冢市擁有宅地和田地。另外,麻生持有西日本鐵路公司和九州電力公司等企業股份總計超過36萬股,是8家高爾夫球俱樂部會員,擁有繪畫、瓷器等物品總計49件。

總務大臣新藤義孝名列第二位,家庭資產為3.938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600萬元),包括1.266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40萬元)存款。

除麻生太郎和新藤義孝,另外4名內閣成員身家超過一億日元,包括首相安倍晉三。安倍家庭資產排名第六,為1.079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20萬元 ),但不包括他和妻子擁有的10家高爾夫球俱樂部會員資格。

外務大臣岸田文雄資產最少,為212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0萬元)。

首相野田佳彥領導的上屆內閣成員平均家庭財產為5067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40萬元)。

獻金醜聞

2015年3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人曾被爆陷入政治獻金醜聞。早在2月23日,日本農林水產大臣西川公因政治獻金醜聞辭職,日本媒體之後又揭露環境大臣望月義夫、法務大臣上川陽子、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等存在政治獻金問題。

2015年7月,日本奧運擔當大臣的遠藤利明,被發現違法收受了該國一家企業的政治獻金。遠藤利明在上個月剛剛就任負責2020年東京奧運會相關工作的“奧運大臣”一職。其資金問題恐將會成為日本在野党進一步攻擊安倍政權的“把柄”。

遠藤的政治資金收支報告書顯示,遠藤旗下的政治資金團體“新風會”和“遠藤利明後援會”於2013年6月8日接受了日本山形縣著名畜牧場“平田牧場”的會長、社長及其夫人等捐贈的500萬日元(約25萬元人民幣)的政治獻金。

雖然遠藤是從同一家企業的不同的個人地方接受了500萬日元的獻金,但日本《政治資金規正法》規定,禁止企業向政黨以外的個人政治家捐贈500萬日元的捐款,因此遠藤的做法明顯違反了這項法律。

在安倍內閣的十多名成員中已有數人被發現接受違規政治資金。曾有日本分析人士稱,政治獻金問題是日本選舉制度的頑疾,是日本政商勾結的政治文化體現,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日本式腐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