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孩子[2015年鄭有傑、勒嘎·舒米執導電影]

太陽的孩子[2015年鄭有傑、勒嘎·舒米執導電影]

《太陽的孩子》(Wawa No Cidal),2015年9月25日在中國台灣上映的電影,是由鄭有傑、勒嘎·舒米執導,徐詣帆、阿洛·卡力亭·巴奇辣主演。影片講述舒米的母親推動水梯田濕地復育的真實經歷,默默付出的故事。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太陽的孩子太陽的孩子
小女孩Nakaw的媽媽為了工作必須留在台北,相依為命的外公卻身子不再健朗,同時部落族人因‘賣地換進步’的開發計畫而互相對立。

究竟蓋飯店、提供就業機會,是不是部落生存的唯一出路?取材自共同導演勒嘎.舒米的母親舒米·如妮推動水梯田濕地復育的真實經歷,向這片土地上每一位默默付出、堅持理想的唐吉訶德致意。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名 ​演員名
​-- 徐詣帆
​-- ​阿洛·卡力亭·巴奇辣

職員表

獲獎記錄

台灣電影金馬獎(2015;第52屆)獲獎:1提名:2

​獲獎 金馬獎-最佳原創歌曲舒米恩‧魯碧
提名 ​金馬獎-最佳新演員阿洛·卡力亭·巴奇辣
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鄭有傑Yu-ChiehCheng勒嘎·舒米

幕後製作

太陽的孩子太陽的孩子
《太陽的孩子》的片尾曲〈不要放棄〉緩緩響起,隨著小女孩不停奔跑,她跑向了祖靈的呼喚,對自身生命的啟迪,她迎向陽光,她是Nakaw。我感到了那種最純樸最在地的當地文化,對於花東地區的遙相呼喚,山與海,就是我們的家。

初始看完《太陽的孩子》時,那種溫暖像是陽光煦暖照射一般,輕輕地再次被喚醒,最原始的能量。改了漢名林秀玲的Panay(阿洛‧卡力亭‧巴奇辣飾演),在城市困頓緊繃的生活之後再次回到花蓮家鄉,獨自撫養兩個小孩及老父的她,被問及是否要回到台北,她感性回應:「我的家在這裡,需要我的人都在這裡。」然後開始復育梯田,她曾經被城市所馴化,但過了這麼多年,她以堅強的母性告知我們,她要扛起部落的文化。
阿美族是母系社會,所以電影裡面的Nakaw與Panay都無比堅毅,她們總是扛起責任照顧男人,相對於徐詣帆所飾演的溫柔土地仲介劉聖雄(話說我覺得這是徐詣帆的最佳演出,勝過《賽德克巴萊》)或是小男孩,她們不畏任何外界的困難,只為了堅強。這也是一部關於回家的電影,Panay在人生最困惑的時光裡選擇回家,在此之前她連30秒的原住民專題都求助無門,只希望讓更多人聽到原住民的心聲,她們的舞蹈不是為了取悅漢人,她們的土地不是為了讓漢人蓋飯店,她們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山與海,都會保護我們的。

《太陽的孩子》選擇將批判降到最低,不用全知主觀的視角,而讓我們靜靜進入這個被祖靈庇護的聖地,微微地展現官僚體制、政商勾結等多方角度,但這裡的人生活愉快,當老太太對著部落裡的年輕警察哭喊:「你忘了部落了嗎?」年輕警察憂傷地將盾牌擺置一旁,完全說不出話來,那真的是最悲傷的畫面了,難道後代子孫們都忘了部落嗎?幸好沒有。

這依舊是一個回家的故事,Panay提及自己的名字是稻穗,她要守護這裡的土地,讓這裡長出滿滿的稻穗,結實滿滿的未來正在盛放,Panay終於成功。

電影首映

台北電影節舉行《太陽的孩子》星光首映,本片由鄭有傑、勒嘎·舒米共同執導,初挑大樑的原住民女歌手阿洛·卡力亭·巴奇辣以及金馬獎最佳男配角《賽德克巴萊》徐詣帆也都來到現場共襄盛舉。

擔任電影配樂的舒米恩映後首次公開演唱片尾曲,讓觀眾瞬間回到電影裡東海岸的好山好水美景當中。電影將於2015年9月25日全台正式上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