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遺址

天馬遺址

天馬遺址位於臨汾市曲沃縣城東北,北依崇山,東、南1東西長3800米,南北寬2800米,總計約11平方公里。曲村——天馬遺址共分為四大文化層,涵蓋有新石器時期的仰韶和龍山文化層、夏文化層、西周到戰國文化層及秦漢元明文化層。其核心部分是占地面積有15000餘平方米的晉侯墓地,92年、93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在1996年又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曲村——天馬遺址不僅規模宏大,而且延續的時間較長,發展到鼎盛時期是在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

基本信息

簡介

天馬遺址天馬遺址
曲村——天馬遺址的核心部分是九代十九座晉侯及夫人墓葬,及十座陪葬車馬坑,司馬遷在《史記》〈晉世家〉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叔虞-到古唐國,歷史上稱叔虞為唐叔虞,而叔虞的兒子燮父在繼承父親的位置以後因在古唐國的南面有一條河名為晉水,所以改唐為晉。這也就是晉的淵源,燮父也是第一代的晉侯。這九代晉侯分別為:燮父、武侯、成侯、歷侯、靖侯、僖侯、獻侯、穆侯、文侯。時代為西周前期到春秋初年,從2000年起,還發掘了一批陪葬墓,墓葬0土了帶銘文的銅器。這些彌足珍貴的資料不僅確證了曲沃一帶是晉國始封地,而且使晉文化考古與研究,進入最高境界,使學術界對“晉文化”全貌、特徵、分期諸問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特別是關於晉侯及墓主人的考訂,對推定西周列王的年代起了重大的作用。

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出土文物
晉侯墓地出土文物十分豐富,總數達萬件以上。有青銅禮器、樂器、成套玉器等數以萬計。在60餘座銅器墓0土了280餘件青銅器,其中近百件有銘文,出土文物除青銅禮器外,還有大批青銅兵器,以戈最多;有大量車馬器;玉、石、骨、貝、蚌、鉛器數以萬計,有一組蚌珠佩飾中有蚌珠2000餘個;另外一組佩飾串珠細密,每顆直徑2毫米左右,手工之精令人驚嘆。墓地中,幾乎所有的侯墓都是鼎、簋、甗的組合,幾乎所有的夫人墓都是鼎、簋組合而無甗。在晉侯墓地9組墓出土的青銅器鐫刻了6位晉侯的名或字,是研究晉侯世系的珍貴資料,晉侯蘇鐘上有銘文355個字,詳盡記載了周曆王三十三年一場由周王親自指揮,晉侯率部參加的軍事征討,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半個世紀以來出土最重要的銘文資料,史料沒有記載彌足珍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