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玉螺

大玉螺

大玉螺,貝殼近橢圓形,質厚。殼表為灰褐色,縫線下具白色和深褐色的色帶,且具網狀雕刻。殼頂為黑色。棲息於潮間帶到淺海的砂底,泥底。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大玉螺大玉螺

【物種名稱】大玉螺

【拉丁學名】Polinicesdidymadidyma

【命名者】Roeding,1798

【科屬分類】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異足目、玉螺科

外形特徵

大玉螺大玉螺

貝殼近橢圓形,質厚。殼表為灰褐色,縫線下具白色和深褐色的色帶,且具網狀雕刻。殼頂為黑色。臍盤大型,深褐色,臍盤上有臍溝,將其分為兩葉,兩葉大小約相同。臍孔大而深,被臍盤遮住大部分。殼口半圓形,褐色。口蓋角質,褐色,半圓形,與殼口等大。

分布範圍

大玉螺大玉螺

產地:東北海域、台灣海峽

台灣分布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台灣北部,台灣海峽,台灣東北角,花蓮海岸,高雄,屏東縣東港,金門後湖,金寧,金城,金沙,金湖,南沙群島,龜山島,宜蘭縣

習性環境

棲所環境 棲息於潮間帶到淺海的砂底,泥底。

台灣貝類(—)

台灣貝類近600多種,台灣北岸及東岸的岩礁地型,離島由火山岩形成的蘭嶼,玄武岩所形成的澎湖群島貝類動物,這些岩岸潮間帶的貝類,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因為潮間帶介於漲潮和退潮之間所海水淹沒的地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