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廣告公司

基本信息

外資廣告公司攻城掠地

外資廣告公司外資廣告公司

2007年,併購仍是跨國資本在華擴張的主鏇律。隨著市場的開放,跨國廣告集團不再滿足於以往合資公司的參股模式,投資規模加大,關聯性投資增多,投資的戰略性增強,對控制權的要求增強。除傳統廣告業務外,行銷服務、新媒體、醫療保健等正成為跨國集團的投資重點。

1月,黑弧•奧美房地產整合行銷傳播機構正式成立。2月,達彼思與阿佩克思合併,先後在成都、西安成立公司。4月,陽獅集團收購售後、零售、促銷服務公司永陽絕大多數股份;北京電翼廣告有限公司成立,日本三巨頭探路移動行銷。6月,精信整合傳播集團收編星際回聲集團,強化行銷服務能力。7月,陽獅集團收購中國最大的互動行銷公司CCG。9月,宏盟集團收購康斯泰克公司,進軍中國醫療保健行銷市場。10月,WPP集團收購廣州達生整合行銷傳播機構。

2007年外資廣告公司的動作具有以下特點及影響:

1.攻城掠地,中小公司如何生存

核心城市日漸飽和的廣告市場已不能滿足外資廣告公司的需求。從2006年起,跨國廣告集團積極併購具有全國網路的公司,藉此打入二、三線城市甚至農村市場,2007年,這種投資模式日趨明顯。2006年,宏盟集團控股尤尼森,獲得遍布全國22個城市的終端行銷網路。同年,WPP集團收購本土最大的促銷網路上海奧維思。2007年,WPP集團收入黑弧在成都、杭州、重慶、長沙等二、三級城市已經建立起來的資源和渠道。藉助成都、西安的阿佩克思達彼思整合行銷傳播有限公司打入西部市場,獲得星際回聲集團遍布全國上千個城市的物流執行網路,以及達生的4個辦公室、33個辦事處和覆蓋全國超過500個城市的行銷執行網路。陽獅集團2006年收購百達輝琪,2007年收購永陽,加上中國傳訊、Arc,已在中國形成一個龐大的專業行銷網路。網路遍布中國沿海到內陸地區,東南部沿海密集程度最高,並向內陸及北方輻射開去。

短短兩年的時間,已經足夠這些跨國集團攻城掠地,建立全國的網路。如果沒有足夠的重視與危機意識,中國的廣告產業可能將淪陷更多市場。從跨國集團爭先恐後的併購,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廣告集團激烈競爭的戰場;大規模的資本運營使強者更強,高度分散、高度弱小的本土廣告公司更加舉步維艱。

2.擴大戰略性投資,馬太效應盡顯

行銷服務,領先本土正被瓜分

據不完全統計,2006~2007年,共有6家領先的大型本土行銷服務公司被跨國集團收入囊中,包括尤尼森、奧維思、百達輝琪、永陽、星際回聲、達生等。

這些公司或集團不僅具有龐大的專業行銷網路,而且本土行銷經驗豐富,人才充足,客戶非凡。收購之後,奧美從達生調集了大量的專業終端人才彌補線上廣告終端不足的缺陷,同時又有數名策略大將空降達生,為達生在策略傳播進行整合把關。星際回聲與精信整合傳播集團的行銷部門G2合作,一舉贏得了威士國際組織奧林匹克項目和英美東方項目,大力提升G2的市場參與度。李奧貝納與永陽攜手後進一步擴大了Arc在大中華區的影響力。

除此,跨國資本還積極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2007年9月,宏盟集團收購醫藥諮詢和行銷傳播公司康斯泰克公司的多數股權,並將其歸入DAS的運營品牌旗下。此次收購標誌著宏盟集團將深入拓展中國醫療保健市場。
這些收購與整合,無疑將促進跨國集團行銷服務的戰略擴張,反過來也挫傷本土行銷服務公司的發展。另一方面,跨國與本土的資本融合,造成競爭語境的模糊化,如何引導本土與外資的發展,似乎需要更細思量。

網路廣告,集中採購漸成趨勢

2007年1月,陽獅集團以13億美元收購了網際網路行銷公司DigitasInc,此後,國際網路廣告市場發生了多起極具影響力的併購事件,使市場業態轉變為“集中採購、分布投放、效果集合、精準行銷”。7月,陽獅完成對中國最大的獨立的互動行銷公司CCG的收購,奠定了陽獅在數字行銷和互動溝通領域的區域領導地位。隨後,CCG更名為Digitas大中華區分公司,此次收購標誌著Digitas全球戰略擴張已經進入中國市場,也意味著外資集中採購的步伐也在中國加快。

無線廣告,日資蓄勢待發

隨著2006年中國進入無線廣告元年,2007年中國無線廣告市場開始快速發展。艾瑞《2007年無線行銷研究報告》顯示,2007年中國無線廣告市場規模將達到7.4億元,較2006年的5億元,增長56%。在北京奧運的推動下,2008年中國無線廣告市場規模將達13億元。艾瑞預計,2010年中國無線廣告市場的整體規模將達到22億元。
巨大的市場空間引來眾多國內外掘金者。北京電翼廣告有限公司就是其一。2007年4月,電翼廣告由株式會社思翼移動通訊、株式會社電通及株式會社電子互動傳播三方合資,專注於移動網際網路資源整合及移動廣告的銷售、發布及製作,致力於成為移動行銷專家。

在日本,電通、博報堂等廣告公司與通信公司合資成立網路廣告代理媒體公司,所有手機廣告的發布必須通過這些代理公司。但在中國,目前尚未有統一的標準、成熟的商業模式,政策有待完善,市場有待開發。目前電翼廣告已推出中國第一套《移動廣告投放規則》,創立移動廣告標準,有利於帶動行業的發展。但中國的國情與日本畢竟不同,我們仍需積極探索無線廣告市場的發展模式。

3.增強控制權

自中國市場開放後,外資對控制權的要求更高。在上述併購事件中,最後全由外資控股。有的外資廣告公司甚至全資收購本土廣告公司。博斐廣告有限公司就是一例,2007年4月,英國數碼行銷公司博雯取得上海蘭飛魚有限公司(BFF)100%所有權,並藉此加入了我國首批全外資廣告公司的行列。是年,登入中國的獨資外資廣告公司還有WPP集團的SohoSquare、IPG集團的CanCreate、陽獅集團的Saatchi&SaatchiX等等。外資控制權的加強,無疑會提高中國廣告市場的集中度。

自從中國廣告行業放開對外資廣告的限制之後,外資廣告享受國民待遇,外資已無必要再借道中國本土廣告公司進軍中國廣告市場。可以肯定,2007年外資廣告增強控制權只是第一波,在未來的幾年中,各大外資廣告集團會紛紛建立自己在中國的根據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