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dns

域名dns域名dns

簡介

域名dns域名dns
域名解析伺服器
全名叫 Domain Name Server
它負責把域名(比如www.cctv.com)轉換為ip地址202.108.249.208,你可以直接在瀏覽器地址輸入ip:202.108.249.208也可以瀏覽中央電視台!
人們習慣記憶域名,但機器間互相只認IP位址,域名與IP位址之間是一一對應的,它們之間的轉換工作稱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專門的域名解析伺服器來完成,整個過程是自動進行的。

Domain Name System縮寫DNS
Domain Name被譯為域名
DNS 是網際網路的一項核心服務,它作為可以將域名和IP位址相互映射的一個分散式資料庫,能夠使人更方便的訪問網際網路,而不用去記住能夠被機器直接讀取的IP數串。
它負責把域名(比如www.cctv.com)轉換為ip地址202.108.249.208,你可以直接在瀏覽器地址輸入ip:202.108.249.208也可以瀏覽中央電視台!
人們習慣記憶域名,但機器間互相只認IP位址,域名與IP位址之間是一一對應的,它們之間的轉換工作稱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專門的域名解析伺服器來完成,整個過程是自動進行的。

歷史
DNS最早於1983年由保羅·莫卡派喬斯(Paul Mockapetris)發明;原始的技術規範在882號網際網路標準草案(RFC 882)中發布。 1987年發布的第1034和1035號草案修正了DNS技術規範,並廢除了之前的第882和883號草案。在此之後對網際網路標準草案的修改基本上沒有涉及到DNS技術規範部分的改動。
早期的域名必須以英文句號“.”結尾,當用戶訪問http://www.baidu.com的HTTP服務時必須在址欄中輸入: http://www.baidu.com.,這樣DNS才能夠進行域名解析。如今DNS伺服器已經可以自動補上結尾的句號,現今的DNS仍然可以處理這種結尾帶句號的域名。

領域
DNS通過允許一個名稱伺服器把他的一部分名稱服務(眾所周知的zone)“委託”給子伺服器而實現了一種層次結構的名稱空間。此外,DNS還提供了一些額外的信息,例如系統別名、聯繫信息以及哪一個主機正在充當系統組或域的郵件樞紐。
當前,對於域名長度的限制是63個字元,包括www.和.com或者其他的擴展名。域名同時也僅限於ASCII字元的一個子集,這使得很多其他語言無法正確表示他們的名字和單詞。基於Punycode碼的idna系統,可以將Unicode字元串映射為有效的DNS字元集,這已經通過了驗證並被一些註冊機構作為一種變通的方法所採納。
DNS系統是由各式各樣的DNS軟體所驅動的
包括:
BIND (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 the most commonly used namedaemon.
DJBDNS (Dan J Bernstein's DNS implementation)
MaraDNS
NSD (Name Server Daemon)
PowerDNS

任何一個使用IP的計算機網路可以使用DNS來實現他自己的私有名稱系統。儘管如此,當提到在公共的Internet DNS系統上實現的域名時,術語“域名”是最常使用的。

這是基於13個全球範圍的“根伺服器”,除了當中的3個以外,其他都位於美國。從這13個根伺服器開始,餘下的Internet DNS命名空間被委託給其他的DNS伺服器,這些伺服器提供DNS名稱空間中的特定部分。
DNS查詢有兩種方式:遞歸和疊代。 DNS客戶端設定使用的DNS伺服器一般都是遞歸伺服器,它負責全權處理客戶端的DNS查詢請求,直到返回最終結果。而DNS伺服器之間一般採用疊代查詢方式。以查詢zh.wikipedia.org為例:
客戶端傳送查詢報文"query zh.wikipedia.org"至DNS伺服器,DNS伺服器首先檢查自身快取,如果存在記錄則直接返回結果。
如果記錄老化或不存在,則
DNS伺服器向根域名伺服器傳送查詢報文"query zh.wikipedia.org",根域名伺服器返回.org域的權威域名伺服器地址。
DNS伺服器向.org域的權威域名伺服器傳送查詢報文"query zh.wikipedia.org",得到.wikipedia.org域的權威域名伺服器地址。
DNS伺服器向.wikipedia.org域的權威域名伺服器傳送查詢報文"query zh.wikipedia.org",得到主機zh的A記錄,存入自身快取並返回給客戶端。
一個域名的'所有者'可以通過查詢WHOIS資料庫而被找到;對於大多數gTLD,基本的WHOIS由ICANN維護,而WHOIS的細節則由控制那個域的域註冊機構維護。對於240多個國家代碼頂級域名(ccTLDs),通常由該域名權威註冊機構負責維護WHOIS。例如DENIC(德國網路信息中心)負責.de域名的WHOIS維護。
當前對於DNS系統的控制方式,常常受到指責。最常被攻擊的焦點是壟斷企業或準壟斷企業對DNS的濫用,例如VeriSign公司,以及對於頂級域名的分配。
也有些人宣稱很多DNS伺服器軟體無法在動態IP分配上很好的工作,儘管這是某些特定實現的失敗而非協定本身的問題。
DNS使用TCP和UDP連線埠53。

相關條目

數學 網路科學 成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