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甲烷

四氯甲烷

四氯化碳為無色澄清易流動的液體,工業上有時因含雜質呈微黃色,具有芳香氣味,易揮發。密度(20℃)1.595克/立方厘米、熔點-22.8℃,沸點76~77℃。四氯化碳的蒸氣較空氣重約5倍,且不會燃燒。四氯化碳的蒸氣有毒,它的麻醉性較氯仿為低,但毒性較高。吸入人體2~4毫升就可使人死亡。四氯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遇濕氣及光即逐漸分解生成鹽酸。易溶於各種有機溶劑,能與醇、醚、氯仿、苯等任意混合。對於脂肪、油類及多種有機化合物為一極優良的溶劑。

簡介

1、物質的理化常數

國標編號 61554
CAS號56-23-5
中文名稱 四氯甲烷
英文名稱 carbon tetrachloride;tetrachloromethane
別 名 四氯化碳

結構:四氯化碳分子具有正四面體結構,C原子以sp3雜化軌道成鍵,因此它是一種非極性分子。化學式CCl4。
分子式 CCl4 外觀與性狀 無色有特臭的透明液體,極易揮發
分子量 153.84

蒸汽壓 13.33kPa(23℃)
熔點 -22.6℃ 沸點:76.5℃ 溶解性 微溶於水,易溶於多數有機溶劑
密度 相對密度(水=1)1.60;

相對密度(空氣=1)5.3穩定性 穩定
危險標記 14(有毒品) 主要用途 用於有機合成、致冷劑、殺蟲劑。亦作有機溶劑

性能介紹

四氯化碳 (carbon tetrachloride,CCl4)又稱四氯甲烷 (tetrachloromethane),為無色、易揮發、不易燃的液體。具氯仿的微甜氣味。並具有一種令人愉快的氣味。微溶於水,可與乙醇、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混溶。遇火或熾熱物可分解為二氧化碳、氯化氫、光氣和氯氣等。
主要性質
四氯化碳為無色澄清易流動的液體,工業上有時因含雜質呈微黃色,具有芳香氣味,易揮發。密度(20℃)1.595克/立方厘米、熔點-22.8℃,沸點76~77℃。 四氯化碳的蒸氣較空氣重約5倍,且不會燃燒。四氯化碳的蒸氣有毒,它的麻醉性較氯仿為低,但毒性較高。吸入人體2~4毫升就可使人死亡。 四氯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遇濕氣及光即逐漸分解生成鹽酸。易溶於各種有機溶劑,能與醇、醚、氯仿、苯等任意混合。對於脂肪、油類及多種有機化合物為一極優良的溶劑。

健康危害

四氯化碳屬高蓄積性物,在哺乳動物的肝部可產生蓄積,對鮭魚可致肝癌。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對眼睛、皮膚、黏膜和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能由於喉、支氣管的痙攣、水腫、炎症,化學性肺炎、肺水腫而致死。中毒表現有燒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氣短、頭痛、惡性循環心和嘔吐。

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LD502350mg/kg(大鼠經口);5070mg/kg(大鼠經皮);LC5050400mg/m3,4小時(大鼠吸入);人經口29.5ml,死亡;人吸入320g/m3,5~10分鐘後死亡;人吸入150~200g/m3,1/2~1小時有生命危險;人吸入15g/m35分鐘後眩暈、頭痛、失眠,脈率快;人吸入1~2g/m3,30分鐘後輕度噁心、頭痛,脈率和呼吸加快;人吸入0.6~0.7g/m3,可耐受3小時。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動物吸入400ppm,7小時/天,5天/周,173天,部分動物127天后勤部死亡,肝腎腫大,肝脂肪變性,肝硬化,腎小管上皮退行性病變。
致突變性:微生物致突變:鼠傷寒沙門氏菌20ul/L。DMA損傷:小鼠經口335umol/kg。
生殖毒性:大鼠經口最低中毒劑量(TDL0):2g/kg(孕7~8天),引起植入後死亡率增加。大鼠經口最低中毒劑量(TDL0)3619mg/kg(雄性,10天),引起睪丸、附睪和輸精管異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動物陽性,人類可疑。小鼠經口1250mg/kg/日×78周,肝細胞癌發病率增高。
致畸性:大鼠吸入300~1000ppm/日(妊娠期6~15天)對胚胎有致畸作用;三代繁殖試驗大鼠吸入50~400ppm,無胎毒和致畸作用。

環境影響

污染來源:生產四氯化碳的有機化工廠、石油化工廠等企業都可能產生四氯化碳污染。四氯化碳用作油類、脂肪、真漆、假漆、硫磺、橡膠、蠟和樹脂的溶劑、冷凍劑、薰蒸劑、織物的乾洗劑、金屬洗淨劑、殺蟲劑。也用於電子工業用清洗劑、油質、香料的浸出劑萃取劑等行業。四氯化碳常用於合成碳氟化合物,生產氯化有機化合物,半導體生產,製造氟里昂等行業。
危險特性:本品不會燃燒,但遇明火或高溫易產生劇毒的光氣和氯化氫煙霧。在潮濕的空氣中逐漸分解成光氣和氯化氫。
燃燒(分解)產物:光氣、氯化物。

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水質檢測管法;直接進水樣氣相色譜法
快速檢測管法;攜帶型氣相色譜法《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與處理處置技術》萬本太主編
氣體速測管(德國德爾格公司產品)

實驗室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 來源 類別
頂空氣相色譜法 GB/T17130-1997 水質
吡啶-鹼比色法 《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編 空氣
氣相色譜法 《固體廢棄物試驗與分析評價手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譯 固體廢棄物
氣相色譜法 《農藥殘留量氣相色譜法》國家商檢局編 糧食
色譜/質譜法 美國EPA524.2方法 水質

環境標準

中國(TJ36-79)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25【皮】mg/m3
中國(GB5749-85) 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3μg/L
中國(GHZB1-1999)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I、III類水域特定值) 0.003mg/L
中國(GB8978-1996)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一級:0.03mg/L
二級:0.06mg/L
三級:0.5mg/L
日本(1993) 環境標準 地面水:0.002mg/L
廢水:0.02mg/L
土壤浸出液:0.002mg/L
嗅覺閾濃度 200ppm

應急處理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⑴四氯化碳為無色液體,發生於地面上的污染事故緊急處理方法同三氯甲烷:
①迅速用土、沙子或其它可以取到的材料築成壩以阻止液體的流動,特別要防止其流入附近的水體中,用土壤將其覆蓋並將其吸收。也可以在其流動的下方向挖一坑,將其收集在坑內以防四處擴散,然後將液體收集到合適的容器中。
②在處理過程中不要用鐵器(如鐵勺、鐵容器、鐵鏟等),應改用其它工具,因為鐵有助於四氯甲烷分解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氣。有條件的話,操作人員在處理過程中應戴上防毒面具,或其它防護設備。
③將受污染的土壤清除剝離後集中進行處理,有以下幾種方法可視情況選用:
a.加熱土壤並加水,使四氯甲烷生成甲酸一氧化碳和鹽酸;
b.將濃鹼液加入到土壤中使其與四氯甲烷反應生成一氧化碳;
c.將稀的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加入土壤中,使其與四氯甲烷反應生成甲酸鈉或甲酸鉀;
以上操作應避免在光照條件下進行。
d.對土壤進行焚燒處理,要保證完全燃燒,以防止光氣產生。
⑵由於四氯化碳在環境中很穩定,故三氯甲烷的一些處置技術均不適用於它,只可利用其易揮發的特點進行自然或人工強制性揮發至大氣中。當有大量氣態四氯化碳揮發彌散時,應疏散污染源下風向的人群,以防中毒。
⑶水體中受到污染時的處理處置技術同三氯甲烷:當四氯甲烷液體進入水體後,應設法阻斷受污染水域與其它水域的通道,其方法為築壩使其停止流動;開溝使其流向另一水體(如排污渠)等等。由於四氯甲烷屬揮發性鹵代烴類,對受其污染的水體最為簡便易行處理方法是使用曝氣(包括深進曝氣)法,使其迅速從水體中逸散到大氣中。另外,處理土壤的幾種方法也可酌情使用。
廢棄物處置方法:用焚燒法。廢料同其它燃料混合後焚燒,燃燒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氣。焚燒爐排氣中的鹵化氫通過酸洗滌器除去。此外,還應考慮用蒸餾法提純並回收四氯化碳。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安全護目鏡。
身體防護:穿插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沐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後備用。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洗胃。就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佩戴氧氣呼吸器、穿全身防護服。滅火劑:乾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