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評書

四川評書

四川曲種。以四川方言評講。流行地區遍及四川城鄉,由於語音相近,還流傳到雲南、貴州兩省。說為主的四川評書,明代以後流行四川各地。藝人藉助桌子、醒木、摺扇、帖子等道具,以語言吸引聽眾,並有一些表演動作。其表演地點多為茶館,聽眾可以邊品茗邊聽書。四川評書藝人一方醒木,一張手巾和一把摺扇,又說又演,亦述亦評,把故事說得繪聲繪色,角色扮得維妙維肖。

歷史來源

四川評書四川評書

據《成都通鑑》記載:最早的四川評書,是在市井搭棚設台,台上置一上書“評書”的方式形燈籠。說書人手揚摺扇、退開弓步,講述將帥交鋒、兩軍對壘、吼喊廝、短打擒人,給人以筋響骨炸之感。

四川評書歷史悠久,人才輩出,以具有四川地方語言特色而見稱。由於書路和表現手法的不同,有“清棚”和“雷棚”之分。清棚以說煙粉、傳奇之類的風情故事為主,重在文說,講究談吐風雅,以情動人。“清棚”,是文人從事說書,沒有程式,偏重文采,講究“聲、才、辯、博”的基本功,強調“抑揚頓挫,口齒利落”、“舉一反三、思維敏捷”、“繪聲繪色,唇槍舌劍”、“博覽廣聞、信手拈來”。

雷棚以講史和金戈鐵馬一類的書目為主,重在武講,講究摹擬形容。金鼓號炮、馬嘶虎嘯,都通過藝人之口來表達,使聽眾如臨其境,如聞其聲。雷棚藝人中還有專長於朴刀桿棒之類的武俠書。此外,還有熔“清”、“雷”於一爐,文武兼備的一派,書路寬廣,並編演了一些表現近代、現代生活的書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四川評書還發展了一種韻文評書的形式,全用韻文敘述故事,演出時用朗誦的語調,琅琅上口。韻文評書專演反映現代生活的短篇書目,如《冷槍戰》、《戰天池》、《米拉山上的英雄》等。

書目介紹

四川評書的傳統書目,經過歷代藝人的積累和藝術加工,異常豐富,有“墨書”與“條書”之分。墨書即根據演義和小說改編、敷演的書目,有《三國》、《水滸》、《隋唐》、《包公案》、《濟公傳》、《聊齋》、《說岳傳》、《文武榜》(據彈詞《再生緣》改編)等。條書即藝人創造的書目,有《王三槐反達州》、《金雞芙蓉圖》、《鐵俠記》等。還有一部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重慶掌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四川評書演出了不少根據現代小說改編的新書目,有《林海雪原》、《平原槍聲》、《紅岩》、《王若飛在獄中》等。

著名演員

四川評書著名演員有王秉誠鍾曉凡傅平川唐玉龍等。 著名評書演員徐以“手有勁、眼有神、身有形、步有法”的精采表演藝術,博得觀眾的好評。

相關詞條

四川評書,同北京評話湖北評話上海評書揚州評書齊名。

發展歷程

散打評書

讓四川評書“逆流而上”

從唐宋開始,評書逐漸興旺,成為中國百姓茶餘飯後重要娛樂休閒方式之一。上世紀80年代,評書再創輝煌,“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評書在那時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樣。但進入上世紀90年代,隨著大眾娛樂方式日益豐富,聽評書的人變得越來越少,評書藝術開始走下坡路。

不過在四川,評書離開百姓的步伐卻似乎放慢了些,原因是上世紀90年代末,評書在成都發生變革,由李伯清獨創的散打評書火遍成都大街小巷,李伯清的出現讓四川評書煥發生機,使得四川評書在評書衰退大潮中“逆流而上”,一時間,“李伯清現象”成為媒體和專家研究的話題。

相比傳統評書,李伯清散打評書最大的貢獻,在於評書內容的創新,內容更貼近時代,許多段子直接源於現實生活,這一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百姓的創新,也使四川評書得到了新發展。

說起四川評書,也許大家腦海中都會出現一個個子高高、身形消瘦、顴骨突出、長著眯眯小的三角眼、留著一嘬小鬍子、額頭光亮的男人,他就是李伯清,一個把四川評書通過創新,再推向街頭巷尾的人。有很多成都人都說只有李伯清才能代表當代成都的“俗”文化,成都人都很喜歡這個瘦瘦高高,說書時神采奕奕的男人,從1994年李伯清開始說散打評書起,十幾年的時間,人們都還是喜歡聽他說散打評書。

李伯清開創了“散打評書”時代

四川評書四川評書

李伯清的散打是“與時俱進”的,WTO是熱點的時候,他散打WTO,“非典”期間他散打“非典”。2005年春節,李伯清在四川電視台還推出了“散打十二生肖”,節目中他不再單身上陣,還有川版“女子十二樂坊”——“錦城絲管·女子蜀樂”民樂組合為節目演奏量身定造的《十二生肖曲》,還有美女上台為李伯清伴舞。經常聽李伯清說評書的人發現,李伯清說書的形式開始越來越多樣化了。

李伯清愛收徒弟,他的徒弟中有幾個在川內的電視台擔任黃金時段的節目主持人,比如廖健、叮噹、閔天浩等。廖健算是個把李伯清的散打評書活學活用的徒弟,他在散打評書的基礎上開創了“川普說唱”形式。在舞台上一身嘻哈打扮的廖健,一張嘴,流行的RAP節奏里傳出的竟然是:“你娃不要吵,你娃不要鬧,桌子端起硬斗硬我炸得你娃跳。”廖健繼承和發揚李伯清的經典“素芬”和“哈悶墩”,把它們編成了歌:“那天你在春熙路吃涼粉,我就在旁邊啃蹄花……我們兩個打哈哈兒,牽你手府南河邊轉圈圈。”曾有一時,《素芬》成了四川本土最流行的市民歌曲。

廖健還有一個師兄叫呂品,他是成都2004年流行一時的“方言卡通片”的創造者。2004年2月,呂品策劃了四川方言版《貓和老鼠》:小貓湯姆的名字叫做“假老練”,老鼠傑瑞叫做“風車車”。“假老練”和“風車車”在方言版里成了一對針鋒相對的朋友,《貓和老鼠》在四川一上市就賣出了20萬套,還直接掀起了國內的跟風:東北方言版、河南方言版、蘭州方言版……

內容創新

僅僅是產業化第一步

遺憾的是,這樣的好日子並沒維持多久。李伯清在散打評書如日中天時,選擇離開成都轉戰重慶。散打評書顯露頹勢,一些人把原因歸結為李伯清的離開以及缺少傳人。然而這並非問題關鍵,即便李伯清現在已回到成都,也培養出了幾個得意門生,但如今散打評書早已今非昔比,四川評書似乎難逃傳統評書宿命。今天,除了李伯清仍繼續堅持“散打”,另一位一直堅守傳統本土評書的還有大師羅世忠

內容革新曾一度讓四川評書煥發新活力,但僅靠內容革新並不能讓四川評書實現持續發展。要賦予評書生命力,內容創新僅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在於現代傳播方式和行銷手段的運用。有關專家表示,當前文化產業要形成良性發展產業鏈,最缺的是現代行銷理念和人才,傳統文化要發展的前提,過硬的內容做支撐是第一步,但僅靠內容是無法維持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從全國情況來看都是如此。

轉換思路

四川評書四川評書
從賣評書發展到賣廣告

在這股評書衰退大潮中,許多評書藝人改行,但單田芳卻是個十分特殊且值得深入研究的個案,這位2007年已74歲的老人不僅堅守評書陣地,還率先探索出一條頗為成功的評書產業化之路。如今,單田芳文化傳播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評書公司,全國有近千家電台購買了單田芳評書播出權,一些地區甚至專門開辦電台評書頻道,單田芳一人的作品就撐起頻道半邊天。

是什麼讓單氏評書在今天仍然市場火爆?除了內容創新外,不難看出,現代傳播手段和行銷理念的運用是殺手鐧。其實,單田芳文化傳播公司在創業伊始很長一段時間裡,運營並不成功,無論賣評書磁帶、CD,還是把評書改編成電視劇,幾乎都賠錢。後來,他與合伙人開動腦筋,逐步開始與電台合作,在電台播出他的評書,才漸漸找到市場的感覺。如今,他們已和全國近千家電台建立起穩定合作關係,而這一傳播平台又吸引來商家廣告,這也成為公司主要盈利模式之一。有媒體曾報導,目前單田芳文化傳播年毛利已近千萬元,且呈明顯上升趨勢。“通過實踐,我們終於找到了傳統評書藝術與市場的最佳結合點,而且生存得很好。”單田芳說。

動漫評書

讓年輕人關注傳統文化

由於之前有過把評書改拍成電視劇的失敗教訓,單田芳在評書改革上很慎重,但他堅決支持評書改革。單田芳公司還製作了一套“動漫評書”,實際上就是把單田芳的評書配上動畫畫面,更直觀,吸引了不少中國小生。這樣的動漫評書每集製作成本約1萬元,不過在電視台播出的回報也比較高。這一嘗試應該說比較成功,吸引了更多年輕的評書愛好者。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愛看評書,在題材上應該緊跟時代,比如奧運會反響就很強烈,奧運評書不錯,新形式、新題材能吸引人。

藉助電視媒體弘揚傳統文化,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很有前瞻性。

四川曲藝

成都的地方曲藝從出土的東漢說書涌看,早在漢代以前就很流行了。唐宋時期,說唱藝術有了進一步發展和普及。清代,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四川曲藝品種逐漸形成。有一首嘉慶年間的(錦城竹枝詞描寫當時成部曲藝發展盛況:“清唱洋琴賽出名,新年雜耍遍蓉城,淮書一陣蓮花落,都愛廖兒《哭五更》。”民國時期,成都出現了專門的曲藝書場,當時最有名的演出場地有“芙蓉亭”、“錦江茶樓”等。三四十年代,成都曲藝界湧現了李德才的揚琴、賈樹三的竹琴、曾炳昆的評書和李月秋的清音等四大名演員,被譽為四川曲藝界的“四絕”。

四川曲藝的代表品種都集中在成都,主要有:

四川揚(洋)琴

說唱時以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因而得名。揚琴演員最初主要是盲藝人,後來逐漸普及成為四川地區的主要曲藝品種。揚琴藝人用情真意切的演唱和揚琴伴奏來描繪故事情節,刻畫人物形象,表述人物喜。怒、哀、樂的變化,因此被譽為有“坐地傳情”的功效。

四川竹琴

原是道士遊歷四方勸善說道的一種演唱藝術,原名四川道琴。因它以竹筒鼓和簡板、啞鈴為伴奏樂器,民國初年始稱竹琴。竹琴的演唱形式多樣,有一人自打自唱的,也有四五個人一起坐唱的。

四川評書

是一種以說為主的演唱藝術,明代以後流行四川各地。四川評書與北京評話、上海評書。揚州評書齊名。說評書的藝人借用桌子、醒木。摺扇。貼子等作道具,以生動的語言表演吸引聽眾。評書有“清棚”和“雷棚”之分,清棚偏重文采,講究“聲、才,辯、博”的基本功;雷棚則偏重聲腔和動作表演。

四川清音

一種敘事體的說唱音樂,大約在清朝乾隆年間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因多用月琴伴奏,所以民間又稱唱月琴、唱小曲。唱琵琶。清音一般為一人演唱,演唱者左手擊板、右手擊打竹鼓以掌握節奏。如另有伴奏時,伴奏者有時也幫腔幾句。

四川諧劇

一種以逗笑為手段,運用幽默風趣的四川方言表演的單口相聲戲。該劇種系民國年間由王永梭首創,它採用話劇的形式,有簡單布景,一個人表演。由於諧劇演員的表演恢諧風趣,被譽為“一人上台,滿座生輝”。像相聲藝術一樣,觀眾面比較寬。

四川金錢板

又稱金劍板、三才板,一般由單人表演,以唱為主。演員手持三塊竹板擊打節奏,配合說唱故事,形式活潑,很富表現力。金錢板除了說唱技巧外,還特別講究手上功夫,演員憑手中三塊竹板,既可打出千軍萬馬的雄壯氣勢,又可打出似清風流水般的委婉深情。所以,金錢板的道具看似簡單,其功夫非一朝一夕所能練成。

四川荷葉

一種說唱兼備的藝術,有歌劇藝術的效果,只是不需布景、化妝而已。四川荷葉可以由一人表演,也可由多人同台演出。演員手持檀板(又稱天橋)、銅釵(即蘇鉸),邊敲打邊表演,因銅釵的形狀似荷葉,因此人們把這種獨特的說唱藝術稱為“四川荷葉”。

四川盤子

是一種單人或多人表演的歌舞藝術。它綜合了四川清音和四川民歌的表演風格演變發展而成。演員在表演時手持竹棍(比竹筷長、稍細)、瓷盤(碟於)敲打節奏,邊唱邊舞,似一種風格獨具的歌舞劇,形式活潑。曲調優美。

四川花鼓

是在民間唱花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演唱藝術,一般以兩人為一棚進行表演。表演時由一人主鼓,另一人伴奏相合。道具是小鼓和小鑼。花鼓表演的獨特之處是有的演員練就了一手拋棒(刀)擊鼓的絕技,類似於雜耍丟刀表演,很富刺激。

成都曲藝一般不在大型正規劇場演出,多在茶樓、酒肆、書場,甚至街頭巷尾民眾集中的地方表演。

配圖

四川評書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撂石鎖
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
苗族栽岩習俗
裝泥魚習俗
徑山茶宴
錫伯族傳統婚俗
哈薩克族傳統婚俗
回族傳統婚俗
裕固族傳統婚俗
彝族傳統婚俗
達斡爾族傳統婚俗
朝鮮族回婚禮
澤州四弦書
獨轅四景車賽會
尉村跑鼓車
舜帝祭典
肘捶
土家年
哈尼族昂瑪突節
諾茹孜節
塔塔爾族撒班節
鄂溫克族瑟賓節
俄羅斯族巴斯克節
永濟背冰
潮人盂蘭勝會
維藥傳統炮製技藝
睡藥療法
彝醫水膏藥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阿依旺賽來民居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石庫門裡弄建築營造技藝
雁門民居營造技藝
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
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
常州小熱昏
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
清廷御膳製作技藝
安吉福鼎白茶製作技藝
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
衡水法帖雕板拓印技藝
揚州毛筆製作技藝
藏族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
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
斑錫製作技藝
鉛錫刻鏤技藝
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藍夾纈技藝
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汝瓷燒制技藝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
越窯青瓷燒制技藝
漁鼓道情
錫伯族刺繡
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
瑤族刺繡
寧波金銀彩繡
地術拳
清徐彩門樓
通背纏拳
攔手門
嘉興灶頭畫
苗畫
新繁棕編
端鼓腔
曲沃琴書
高桿船技
南音說唱
迎羅漢
唱新聞
永康鼓詞
摜牛
長子鼓書
永春紙織畫
網船會
盤索里
塔吉克族服飾
口技
孔府菜烹飪技藝
寧波泥金彩漆
翼城琴書
平遙紗閣戲人
孫臏拳
上海絨繡
花毽
十八般武藝
三棒鼓
佛漢拳
河州平弦
洛南靜板書
四川評書
蓮花落
粵曲
祁陽小調
木魚歌
藏曆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