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是中國有影響的出版社之一。於1952年10月,由川西、川南、川北三家省級出版社合併建立而成。現有職工人數213人,註冊資金600多萬元,具有相當的經營管理能力,全社設有人事教育部、計財部、辦公室、總編室(著作權室)、發行部、經理部以及十五個編室。四川人民出版社有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數量大的編輯出版隊伍,構成了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業務骨幹,成為影響四川出版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四川人民出版社是一家以出版社會科學圖書為主的綜合出版社。出書範圍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法律、文化、旅遊、工具書等方面的讀物,同時還編輯出版了《龍門陣》、《西部旅遊》兩種各具特色的定期刊物。

本社概述

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成立於1952年9月,社址成都槐樹街2號,是一家以出版社會科學圖書為主的出版社。經過50多年的發展,現有在崗職工110人;編輯人員45人,其中編審15人、副編審18人;全社有大專以上學歷者85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7人、大學本科生43人。年出書400多種,發行碼洋約9000萬元,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出書範圍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法律、文化、旅遊、工具書、教輔等方面,還編輯出版了《龍門陣》。
本社每年出版新書約四百種,現有在版圖書約三千種,已初步培育出一批有特色、有影響、優勢明顯的圖書板塊,如:領袖讀物板塊、哲學與宗教讀物板塊、人權研究圖書板塊、證券投資圖書板塊雙語工具書板塊等等。全社每年有六十餘種圖書在全國和省級圖書評獎中獲獎,其中,已連續獲得第二、第三、第四屆“國家圖書獎”,連續數年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圖書獎、“中國圖書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一批外向型精品圖書在海外產生了良好影響,有三百多種圖書先後與日、美、英、德、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和兩岸四地的出版機構合作出版。近幾年來,四
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機構設定
川人民出版社還獲得了“全國出版界的24家先進單位”、“全國良好出版社”等殊榮。2004年10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在四川出版集團的領導下,借“三項制度”改革的春風減員增效,對內部機構設定和運營機制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創新,強化市場調研預測和反應能力,增設行銷部,改革發行部,並對現有編輯室進行整合最佳化,為四川人民出版社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川人民出版社五十多年的歷史,是“好書作證,與時俱進”的歷史。四川人民出版社將直面市場競爭,按照“更快更高更好”的要求,緊緊圍繞發展主題,堅持雙效原則,與時俱進,以觀念創新帶動制度創新,不斷增強競爭活力、發展能力和綜合實力,真正做到創名牌、爭名優、成名社,向中國一流出版社的目標邁進。

領導介紹

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羅韻希

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長,編審,黨組書記,主持全面工作。四川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留校編纂《漢語大字典》八年,有較深厚的漢語言文字研究功底;中國文字學會會員,發表文學創作作品多篇,四川作家協會會員。從事編輯出版工作約20年,曾在四川辭書出版社擔任編輯、發行部主任、副社長;在四川文藝出版社擔任社長。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

擔任責任編輯(《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四川辭書出版社)榮獲中國第二屆國家圖書獎、首屆國家辭書獎;策劃《快讀》系列叢書、(《中國文學名著快讀》四川文藝出版社)等書,獲全國優秀暢銷書獎、引領圖書市場跟風潮。

解偉

四川人民出版社常務副社長(主持日常工作),黨組副書記,編審,協助社長主持編輯部工作。曾獲“四川十佳出版工作者”稱號。四川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畢業。
近三十年的編輯生涯積累和顯示了豐富的圖書策劃、組稿、編輯經驗和能力。策劃、組稿並擔任責任編輯的《中國民族髮飾》、《中國民族服飾》兩部大型畫冊分別榮獲第二、第十屆中國圖書獎;所編其他圖書獲國家級、省級大獎近二十種。擔任責編的近70種青年讀物,平均印數10萬冊以上。1993年擔任副社長後,策劃、組織並擔任責編的《展望世界叢書》(15種)、《領袖交往實錄系列》(6種)、《元帥交往實錄系列》(9種)、《當代紀實名家精品文庫》(10種)、《當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庫》(10種)、《宗教經書寶典系列》(4種)、《夢魘叢書》(4種)等10多套叢書,最低印數1萬套,多的三四萬套。

王華光

經營副社長,分管印製、發行、行銷。生於1964年8月,先後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山東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副編審。先後做過報社記者、機關公務員,從事圖書編輯工作十年,策劃並編輯出版了“失落的文明”“西部文明之旅”“中華文明之旅”“小康中國”等大型叢書,編輯了《百年巴金——一個知識分子的歷史肖像》等圖書,曾獲“中國圖書獎”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省級大獎,擅長政治類、文學類、歷史文化類、人物類圖書的策劃、編輯工作。
在經營理念上,主張變產品導向為市場導向,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向有市場優勢的板塊傾斜,形成品牌,並據此整合發行渠道,培育大客戶,建立高效安全的發行網路,將圖書通過專門的渠道銷售到目標讀者手中。

駱曉平

1975年6月至1978年2月,在邛崍市南河公社插隊務農;1978年3月至1981年1月,在原溫江地區師專中文專業讀書;1981年2月至1985年9月,在原溫江地區教育局工作;1985年10月至1988年6月,在四川大學中文系攻讀碩士學位;1988年7月至1994年9月,在四川大學中文系工作;1994年10月至2004年4月,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工作(其間自1997年7月起任《龍門陣》編室主任);2004年5月至2006年8月,任巴蜀書社副社長;2006年9月任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社長。
劉周遠

1961年8月生於四川平昌,1983年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中共黨員,編審。1983年分配到四川人民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1993年起先後任政治讀物編室主任、綜合編室主任。作為策劃組稿和責任編輯,編輯出版了140多種圖書,5000多萬字,獲獎圖書30餘種,獲得過全國主要圖書獎4次、四川省“五個一工程”圖書獎5次、其他圖書獎30餘次。2004年5月起任分管編輯工作的副社長,分管四個編輯室和裝幀設計室。

社會榮譽

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新書約四百種,現有在版圖書約三千種,已初步培育出一批有特色、有影響、優勢明顯的圖書板塊,如:領袖讀物板塊、哲學與宗教讀物板塊、人權研究圖書板塊、證券投資圖書板塊、雙語工具書板塊等等。全社每年有六十餘種圖書在全國和省級圖書評獎中獲獎,其中,已連續獲得第二、第三、第四屆“國家圖書獎”,連續數年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圖書獎、“中國圖書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一批外向型精品圖書在海外產生了良好影響,有三百多種圖書先後與日、美、英、德、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和兩岸四地的出版機構合作出版。近幾年來,四川人民出版社還獲得了“全國出版界的24家先進單位”、“全國良好出版社”等殊榮。

推薦作品

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著作權的套用與保護》

該書通過問答、案例律師點評及相關法條等形式,以淺顯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插圖,介紹了《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等相關知識,方便讀者直觀明了地理解和掌握著作權法的內涵,並能在生活工作中加以運用。

重兵汶川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涉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在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的關鍵時刻,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部隊根據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胡主席命令,調集五大軍區和海、陸、空、二炮、武警等軍兵種的20餘個專業兵種總計13萬人雷霆出擊,採取空投空降、鐵路輸送、摩托化開進,甚至徒步急進等方式,迅速開赴災區,展開了一場與死神殊死搏鬥的“生死大營救”。他們搶救生命、進村
搜救、打通道路、緊急排險、防治疫情、幫助重建,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軍人;軍人在哪裡,就在哪裡點燃了災民的希望之火。據不完全統計,短短7天,部隊官兵就轉移受災民眾65.6萬餘人,搜救倖存者3336餘人,還為災民搭建臨時學校44所,搭建臨時居住點177個,搭設帳篷11.9萬餘頂,搶修道路4281公里,清理廢墟200萬餘立方,為抗震救災作出了卓越貢獻。
《重兵汶川》是第一本來自部隊的軍旅作家所寫的長篇大型報告文學。由成都軍區政治部主編,成都軍區專業作家裘山山等撰稿。該書全景、立體、縱深地展示了5.12汶川大地震後,從中央決策到解放軍指戰員第一時間排除萬難趕赴災區到千方百計搶救生命、冒著生命危險打通道路,以及進村搜救、防疫、重建等抗震救災的渾宏場面,全面展示了部隊官兵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再現了廣大官兵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苦、連續作戰,誓奪抗震救災勝利的英雄氣概,描繪了一大批諸如某紅軍師等英雄集體和武警某師參謀長王毅等英雄典型,謳歌了人民軍隊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勇挑重擔、攻克艱險、顧全大局、捨身為民的大愛壯舉。

《抗震減災急救手冊》

本書介紹了地震與抗震救災知識、幫助讀者掌握臨震處置、震後自救與互救及震後衛生防疫等技能,達到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的目的。

《大愛長歌-5.12汶川大地震七日記》

本書真實記錄汶川巨大地震發生後幾日抗震搶險救災過程的方方面面,彰顯了中華民族同心同德的力量,見證了我們值得驕傲強大的祖國大災之中有大愛的全民精神。
本書稿分“導論”、“打通生命線”、“士兵突擊”、“悲壯的突圍”、“為了一個承諾”、“我們是一家人”、“百萬志願者”、“天使在人間”、“最偉大的母愛”、“照亮生命的燭光”、“有一種自信的堅強”、“在災難中生生不息”、“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不論您在哪裡,我都要找到你”、“感動中國的敬禮”、“共創生命的奇蹟”等八章,從人性大愛的角度,謳歌了5.12地震中湧現出來的一個個英雄群體及個人:人民解放軍、黨的基層幹部、志願者、中國人民及全球等人、教師母親醫生及那些可愛的孩子,他們在這次抗震救災中,都是英雄,都足以令人起敬。

主管單位

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團屬事業性質,實行企業化管理。集團由省委宣傳部領導,省新聞出版局實行行業管理。。集團實行黨委領導下的管委會負責制,集團成員分為核心層、二級核算單位、獨立核算單位,集團按照產業化、集約化、多元化的要求,對成員單位的人力資源、經營活動、基本建設、事業發展實行統一領導。四川出版集團成員單位由原省新聞出版局直屬的出版企事業單位組成,淨資產總額在10億元以上。四川出版集團的成立,是四川出版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深化出版改革、做大做強出版產業的必由之路。

把握正確出版導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建設和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四川實現追趕型、跨越式發展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加快產業發展,打造強勢集團。集團將在整合、最佳化現有的資產、業務和人力資源配置的基礎上,努力構建以出版為主業,編印發產供銷一體化、集約化經營的大型出版文化集團。逐步由圖書、報刊;音像電子出版物經營為主向多種媒體兼營發展,由省內出版單位聯合為主向省內外強強聯合發展,走規模擴張與質量效益並重的道路,努力提升四川出版業在全國出版界的地位。

深化內部改革,實現科學管理。集團將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出版產業發展的內在需求,深化體制改革,推進機制創新,逐步建立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嚴謹、規範的經營管理機制和業務運行模式,把四川出版集團建成產權明晰、管理科學、調控有力、高效有序的現代化出版產業集團。

相關詞條

中國四川出版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