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通

唐國通

唐國通,別名唐幗通等,是清末湘南農民起義首領。他譜名仕學,乳名大興,系湖南省臨武縣汾市鄉社下村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他譜名仕學,乳名大興,系湖南省臨武縣汾市鄉社下村人。公元1847年率眾起義,10月13日懸首於臨武縣城樓上。雖然他被殺害,但是這次起義,卻成了太平天國運動的(1850)前進號歌!

起義背景

清朝嘉慶(1796-1820)年間,朝廷腐敗衰落,英國大量鴉片輸入我國,運走黃金白銀。內地洪澇乾旱連年遭災。糧食減產,鹽價大漲,農民流離失所,苦不堪命。清朝道光(1821-1850)年間,正值鴉片戰爭之後,太平天國運動(1850—1861)前夕,全國各類教會芸生,各地農民起義如火如荼。

生平事跡

唐國通(生年待查)清道光二十六年,唐國通攜領其大弟唐國常(譜名仕中,又名大旺),召集湖南臨武一帶的骨幹,籌劃反清起義。唐國通利用當時盛行的班會、教會廣集人員,他先加入清蓮(金丹教)教,後主持結拜添地會。分頭聯集江西的董言會(董時治)、劉仙爵等,湖南湘潭張老二、本地蔣萬成、黃松壽,本村十餘名青年壯士,還有廣西桂林等地的多名仁人,共110餘名骨幹。擇於道光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七(1847年7月9日)日。在湖南臨武縣社下村,設五色紙旗,奉香燭雞酒,刻製圖章、統一暗號,一同結拜天地會,謀劃日後起事。

不料奸細告密,震怒朝綱,朝廷以滅殺九族、誅連社下全村之罪,逼迫村民捕捉唐國通,村人無奈而為之。朝廷另外命人四處緝拿義士,唐國通等被押往臨武縣城,於當年九月(公元1847年10月13日)乙酉日,與另九人一同就義,頭首被懸掛衙門之上示眾。

這樣,湘南地區的清末農民起義,就被扼殺在萌芽之中。然而,這次起義卻成了太平天國運動的(1850)前進義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