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方式

機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是體內各種營養物質氧化時所釋

呼吸方式呼吸方式

放的。進行氧化作用所需要的氧由外界獲得,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必須排除體外。因此,機體必須不斷地從外界吸入氧並排除二氧

化碳,這一過程便稱為呼吸。呼吸不僅僅只靠胸部的結構就能完

成。它的方式可分為胸式、腹式混合呼吸。

胸式呼吸

吸氣時,肋骨上提,胸骨向上運動,腹肌展平,有時在用力吸氣時腹壁陷入,在肋下弓有一凹陷。一般女性在平常中胸式呼吸占優勢。睡眠時,呼吸深度大大減小,胸式呼吸便相應增加。

呼吸方式呼吸方式

腹式呼吸

吸氣時膈肌收縮,腹內壓增大,使腹前壁鼓起,呼氣時(特別在用力吸氣)時腹橫肌收縮將腹壁收起來,肋與肋弓保持不動。在腹式呼吸中吸氣主要受膈肌收縮的影響,呼氣主要受腹壁肌收縮的影響。一般男性在平常中以腹式呼吸占優勢。

呼吸方式典型的腹式呼吸方式

結語

人體在呼吸時並不是以單純的某種方式呼吸,只是在某個時候某種方式占優勢而表現出來。

瑜伽里的呼吸方式

(一)腹式呼吸:仰臥,手輕輕放在肚臍上;吸氣時,把空氣直吸向腹部;吸氣正確,手隨腹部抬起;吸氣越深,腹部升起越高,隨著腹部擴張,橫膈膜就向下降。接著呼氣,腹部向內朝脊柱方向收;憑著儘量收縮腹部的動作,把所有廢氣從肺部全部呼出來,這樣做時,橫膈膜就自然而然地升起。

呼吸方式呼吸方式

(二)胸式呼吸:仰臥或伸直背坐著,深深吸氣,但不要讓腹部擴張;代替腹部擴張的是把空氣直接吸入胸部區域。在胸式呼吸中,胸部區域擴張,腹部應保持平坦。然後,當吸氣越深時,腹部向內朝脊柱方向收入;吸氣時,肋骨是向外和向上擴張的,接著呼氣,肋骨向下並向內收。

(三)完全呼吸:即把以上兩種呼吸結合起來完成,這是一種自然的呼吸方式,略加練習後,這種呼吸方法就會在全部日常的練習和生活中自動地進行,習以為常。瑜伽的這種完全呼吸有許多益處:由於增加氧氣供應,血液得到了淨化;肺部組織健壯,增強了抗病能力;胸腹活力和耐力均有增長,心靈也變得更清澈。

呼吸方式與疾病

身為高壓氧方面的知名專家,劉青樂教授見慣了不少人因為腦缺氧等原因而到高壓氧艙吸氧的場景。其實,除了客觀環境讓人大腦供氧不足外,讓劉教授感到憂心的是,很多人根本不會正確呼吸。這也正應了美國健康學家的一項最新調查:不論在已開發國家還是開發中國家,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正確。而學會正確呼吸則是科學養生的前提。

一到森林或綠地等空氣清新的地方,想必大家就會貪婪地呼吸那裡的新鮮空氣。但在劉教授看來,很多人的呼吸太短促,往往在吸入的新鮮空氣尚未深入肺葉下端時,便匆匆地呼氣了,這樣等於沒有吸收到。還有那些常坐辦公室的白領人士,因為坐姿的侷促和固定,只採用通過肋間肌和肋骨運動的胸式呼吸,而且這樣的胸式呼吸受制於伏案工作,每次的換氣量非常小,正常呼吸頻率下,通氣不足,使體內的二氧化碳累積;加上長時間用腦工作,機體的耗氧量很大,更容易導致腦部缺氧,出現頭暈、乏力、嗜睡等辦公室綜合徵

因此,不論是否要改變現有的工作環境,大家首先要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處於坐姿時,呼氣的時間應是吸氣時間的兩倍。多用鼻而不是用嘴來呼吸。在東方傳統養生法中,還強調一定程度的腹式呼吸,這樣不但能夠使呼吸深沉,還可以放鬆中樞神經。研究認為,正常的胸式呼吸一次約5秒鐘,吸入約500毫升空氣;而腹式呼吸,一次約為10—15秒鐘,吸入1000—1500毫升空氣。

在劉教授看來,呼吸時,應該心平氣和,才能有較充足的氧氣進入肺的深部進行氣體交換。平常呼吸我們只用了不到一半的肺功能,大部分肺泡都處於閒置狀態。一旦糾正了以往不正確的呼吸方式,許多常見疾病,如哮喘支氣管炎高血壓心臟病頭痛病等症狀,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減輕。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再從飲食、運動和心態等方面調節自己,相信你會越來越健康

名醫忠告:學會呼吸可預防慢性病。

相關詞條

呼吸呼吸運動呼吸系統腹部肌肉胸部結構 力量練習伏地挺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