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市淶灘鎮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淶灘鎮古鎮。位於重慶合川市城東32公里處的鷲峰山上,渠江環繞,融古廟、古城、古佛於一體,景色秀美。1956年淶灘二佛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淶灘鎮被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和\"巴渝十小景\"之一,2000年被國家建設部列為\"全國十大保護古鎮\"之一, 2003年10月,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歷史

淶灘古鎮歷史悠久,宋時就已初成場鎮規模,古鎮濱臨渠江,自然風光優美,明清民居高低錯落,老街小巷古樸典雅,清代修築的瓮城現保存完好,重慶僅有。

古鎮淶灘,分上場與下場,其間相隔咫尺,形似兄妹,一高一低,一上一下,一剛一柔,互為照應。上場座落在雄視渠江的鷲峰山上,其勢威峨,頗具陽剛之壯美,寨牆高築,如龍盤虎踞于山勢之間。石砌的寨牆內,保留著大量的清代民居和狹窄彎曲的青石板街巷。那些錯落有致的木結構、小青瓦建築群,給人以親切、寧靜、溫馨、古樸之感。古老的淶灘八景,更猶如一部豐富的鎮志,記錄下古寨的美麗容顏與歲月滄桑。下淶灘在渠江邊,緊靠渠江碼頭,有街一條,兩側民居多以前店後宅的形式出現

宋代石刻藝術瑰寶-淶灘二佛寺。淶灘二佛寺唐時就已存在,並已盛名在外。宋代隨著當地經濟發展,香火尤盛,並依山開鑿佛像,寺內現存主要龕窟42個,全部造像計1700餘樽,其中主佛像釋迦牟尼佛通高12.5米,不僅為全寺造像之觀,而且也是國內著名的大佛之一。其它佛龕以此為中心,將迦葉、十地菩薩、六位禪宗主師和眾多羅漢禪僧融為一體,巧妙地締造了一個規模龐大、氣勢恢弘的禪宗道場。二佛寺上殿山門石頭鏤空雕精美絕倫,大雄寶殿內四根高14米的整石鑿成的石柱,堪稱古代建築一絕。

在淶灘除了領略古鎮風韻,欣賞石刻藝術外,還可以盡情品茗以明清風格為代表的建築文化,以文昌宮戲樓為代表的戲曲文化,以渠江魚為特色的飲食文化及純樸的民俗文化,還可以趕廟會、參加素食文化節等.

景點

二佛寺

淶灘古鎮因二佛寺揚名。二佛寺始建於唐,興盛於宋,重建於清,分上下殿兩殿,占地9150平方米,規模宏大,氣勢雄偉。二佛寺的石刻堪稱一絕,為我國第三石刻藝術高潮的代表作,總計有42龕窟,1700餘尊造像,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罕見的佛教禪宗造像聚點。二佛寺下殿為兩樓一底的重檐歇山式建築,依託兩塊分離的巨石形成自然是山門,柱、枋、檁子則完全以自然山岩的走勢和岩體的布局,參差錯落疊宕起伏的山岩上,給人以美感。

淶灘翁城

淶灘翁城作為石築古翁城的代表作,整個翁城呈半圓形,長約40米,半徑約為30米,設有八道城門。翁城建於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是目前重慶地區唯一完好是軍事防禦性堡壘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鑑賞價值。

文昌宮

小寨門旁清代修建的文昌宮戲樓是古鎮的精華。整個戲樓呈四合院建築,布局嚴謹。戲樓平台外檐雕刻有三國戲曲故事,雕工細膩,層次深遠。鹹豐三年有此建回龍鄉校,民國十八年改建為新學堂,現為淶灘國小校址。根據淶灘景區旅遊詳細規劃,這裡將修建設文昌宮民俗文化休閒區。

主像釋迦牟尼佛

這尊釋迦牟尼佛,自清代以來人們俗稱二佛,據寺內明正德十三年碑記“全蜀大佛有三,而宕淶灘鎮鷲峰蓋其二佛也”而得名。該像通高12.5米,依北岩鐫鑿,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衣紋流暢,左手撫膝,右手呈說法印,雙腳垂下呈善加趺坐。明清時期給大佛全身妝金。該像在雕鑿時充分利用力學原理,頭和肩與岩壁完全分離,長後移,穩定性強,數百年來,碩大的頭壓積在頸部,卻安然無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