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英文簡稱:NCKU,中文簡稱:成大),為台灣頂尖大學之一,現為全台規模第二的全科性綜合大學。

基本信息

簡介

國立成功大學(英文簡稱:NCKU,中文簡稱:成大),為台灣頂尖大學之一,現為全台規模第二的全科性綜合大學。成大校本部由八大校區組成,每一校區緊緊相連,另有安南校區、歸仁校區及斗六校區,是全台唯一校區最集中的國立綜合大學。此外,成大也是南台灣教育中心、醫學中心、光電系統科技中心、南區奈米研究中心、航太中心及區域網路中心的所在,是學術領域最為完整的研究型綜合大學。

成大在理學、工學、醫學、人文、管理學、設計與規劃等學術領域均表現傑出,在2005年及2008年分別於中華民國教育部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中各獲總額居次的新台幣17億元補助。在2008年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公布的“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當中,成大排名全世界第328名,也在同年上海交大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名位列全世界第351名。此外,在同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學排名,成大亦位居全世界第354名。

學校象徵

校名

1947年,時任台灣省立工學院院長的王石安敦請台灣省主席魏道明為校命名,考慮的名稱有“延平”、“成功”等與鄭成功有關者。期間因環境因素,歷經十年仍無定論,最後以“成功”為名以紀念延平郡王鄭成功開台之功。

在校名英文翻譯的部份,原本曾考慮用的英文校名是“NationalKoxingaUniversity”,當時政府考慮以北京發音故未用。

校訓

成功大學的校訓為“窮理致知”;在成功校區內成大博物館與工科系館間設有一鐘樓,是為精神象徵所在。

校歌

鳳凰花為設計主題的校徽校歌是由戴曾錫先生作詞,蕭而化先生作曲

延平拓土興邦地.百年孕育.教化宏揚;

學府臨滄波浩瀚,雍容弦誦,桃李芬芳;

遍東南神明遺冑,重洋負笈,來集斯堂。

望河山三萬里,腥膻未滌,仇恥毋忘;

莫辜負英年歲月,履先民遺蹟,文物重光。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台灣國立成功大學

校徽

校徽的設計是融入了古典與近代,古典的部份是日據時期就存在的鳳凰花設計樣式,近代的部份則是再加上一口鐘(鐸)和五顆梅花,鐘的部份則象徵校鍾,或曰一口鐸,為學術地位的象徵;梅花則代表著學院。以目前成大有九大學院來看,梅花是應該再增加,才能更精確的表達現況。

其他

成大公認的校花是鳳凰花,校樹為鳳凰樹。因此有一種校徽的樣式是以鳳凰花為底來設計。

歷史

校史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台灣國立成功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前身為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1931年於台南市小東門外創校,為現在的成功校區。創校之初設有機械工學科、電氣工學科和套用化學科。1940年增設土木、建築、電氣化學等三科。1942年改制為台南工業專門學校。國民政府接收後,1946年3月改稱為台灣省立台南工業專科學校,同年10月再升格為台灣省立工學院,設有機械工程等6系。1956年改制為台灣省立成功大學。1971年改制為國立成功大學至今。

日治時期1927年(昭和二年)台灣總督評議會第五次會議中,對於如何普及實業教育所採取的方策之問題,決定設定與工業有關之專門學校。1928年(昭和三年)七月,由於此時台灣已有兩所高等商業學校(台北高等商業學校及台北高業學校台南分校),世論強烈表示實在太多,故文教局決定廢掉"台南高等商業學校"(校址在今永福國小),並新建一所工業專門學校。1929年(昭和四年),台南州政府贈地52942坪做為校址。

1931年(昭和六年)三月十六日,在本校及台北高等商業學校(校址在今台灣大學徐州路校區)舉行入學考試,共409人應考。三月二十三日,發布錄取通知,第一屆錄取機械工學科25人、電器工學科25人以及套用化學科22人。1932年(昭和七年)十月二十七號公布成大第一首校歌。1934年(昭和九年)三月十六日舉行第一屆畢業典禮,總計60名畢業生,聽眾約五百人。1940年(昭和十五年)機械工學、電氣工學二科增為二班,套用化學不增班,惟將電氣化學組獨立電氣化學科,共設四科六班。1944年(昭和十九年)機械工學科改稱機械科,電氣工學科改稱電氣科,套用化學科改稱化學工業科,電氣化學科依舊。增設土木科及建築科二科,總計有一院六系。

歷任校長

現任校長為賴明詔校長。

1946年戰後:1946年首任的王石安校長、1952年秦大鈞校長、1957年閻振興校長、1965年羅雲平校長、1971年倪超校長、1978年王唯農校長、1980年夏漢民校長、1988年馬哲儒校長、1994年吳京校長、1996年黃定加代理校長、1996年翁政義校長、2000年翁鴻山代理校長、及2001年高強校長等。

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時期:日治時期尚有1931年若槻道隆、1941年佐久間巖、1944年末光俊介(代理)、1944年甲婓三郎等先生。

學校環境

校總部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台灣國立成功大學

校本區座落於台南市東安坊文化園區內,分為成功校區、光復校區、勝利校區、自強校區、建國校區、力行校區、敬業校區、東寧校區等八校區,為全校大部份行政及學院系所的總部,包括總辦公處、文、理、工、醫、管理、社會科學、生命科學、電機資訊、設計與規劃各學院、系、所、夜間部、圖書館、成大博物館、成大藝術中心等。

成功與自強校區為理學、工學、生命科學及電機資訊學群。光復校區有文學院、管理學院、社會科學院、設計與規劃學院四院,而社會科學院預計在99年遷到力行校區;*醫學院與附設醫院在建國校區。體育場所有操場、室內運動場、體適能中心,各種球場等分布於校區內。宿舍區位於光復、敬業、勝利等校區內,未來規劃集中於敬業、東寧、勝利等三個校區內。

成功校區工學院大道大學路上,高大的羅望子、小葉欖仁印入眼帘,令人感到濃濃的大學氛圍。走進成功校區,區內植被廣布,有由桃花心木、黑板樹、大葉桉、銀樺和檸檬桉所組成的工學院大道與理學院大道;格致堂以茄苳、樟樹、榕樹繞著著;地下道路旁有阿勃勒,以及其他多種植物。成功校區介於土木、材料兩系館間的路旁有幾棵金龜樹,這條金龜樹道,在成大建校前,原本是台南府城出小東門通往大灣等地道路上的行道樹,小東路開通後,人車不再經由此道,成大便留下做為古道的見證。光復校區內遍植鳳凰木、樟樹與榕樹,還有一座榕園;中正堂旁也有高大的金龜樹,有著瘤狀粗大怪根的就是了。而中正堂旁邊還有蒸汽老火車頭,早年為學術研究而將之部分解剖,參觀者亦可窺其內部構造。

校外有育樂街、大學路18巷等美食街;北門路、中山路等年輕時尚專業街近在咫尺;附近又有新光三越台南中山店、大遠百、focus等百貨公司;台鐵台南車站後站距校門口約50米,可謂生活機能完善。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台灣國立成功大學

安南校區

位於台南市安南區,鄰近台南科技工業園區台江黑水溝國家公園預定地,目前為研究總中心所在,最具特色為一東南亞最大水利實驗場。未來規劃引進音樂、藝術等相關科系。

歸仁校區

位於台南縣歸仁鄉,主要為航太中心、航太實驗所所用,同時並為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的控制場,以及國家太空中心的南部分處與遙傳追蹤指令站之設定所在。

斗六校區

為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所在地。

學生活動

學生社團

成大的分成綜合性社團、學藝性社團、康樂性社團、服務性社團、體能性社團、聯誼性社團等六類,目前約有100多個社團。多數社團於光復校區內的學生活動中心設有社團辦公室作為活動場地,2003年於勝利校區規劃第二活動中心-芸青軒。每年開學會於雲平大道舉行社團博覽會,讓新生了解各社團概況,並不定期舉辦各式發表會。社團名錄參考:成大官網

學生自治

系聯會全名為“系學會聯合會”,顧名思義就是以全校四十個系〈今年新增學士學位與光電學系〉之系學會系會長為代表而組成的聯合會。系聯會之架構是由系聯會會長、副會長、九個學院的院理事以及其餘系學會會長所組成。系聯會組成之主要目的是建立起各系會長間彼此交流的平台,進而增加各系會之間合作的機會。

各社團則組成社團聯合會,在2002年成立了社團審議委員會,由社聯會長招集學生八人、行政人員七人、教師二人,任何與學生社團的重要決定都必須由此委員會通過。在學生活動中心方面,並由社聯會輔導成立管理委員會,隔年第一活動中心亦成立管理委員會,學生自治型態大致底定。

全校有成大學生會為全校最高的學生自治組織,對外代表成大全體同學。擁有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架構:行政部門執行活動、學生議會監督,當行政、立法部門有爭議時由評議委員會協調,將學生自治精神發揮到極致。行政部門正副會長由全校同學選出,對外代表學生會,各部長由會長提名,經學生議會認可後上任。

成大畢聯會、畢業紀念冊編輯委員會,而宿舍則有宿舍自治委員會。

學生組織領導人研習營

成大學研營,全名為“成功大學學生組織領導人研習營”,系以成大的學生領袖─未來台灣社會領導人為對象的營隊,期望透過六天五夜的營期,使其了解組織領導的精神與實踐方法,並讓成大學生領袖彼此互動交流,培養未來台灣社會領導人之思維。參加對象系以成大校園學生自治組織:社團聯合會(簡稱:社聯會)、系學會聯合會(簡稱:系聯會)、學生自治會(簡稱:學生會)、宿舍自治委員會(簡稱:宿委會)之領導人為主要參與者。

光復校區鳳凰樹文學獎

鳳凰樹文學獎”堪稱國內大學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學生創作園地,基於鼓勵學生創作風氣,提供學生作品發表及自我肯定的機會,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與中國文學系系學會,每年定期舉辦鳳凰樹文學獎,目前至今不僅有35年歷史,也培育許多知名的文壇作家,目前邁入第36屆。

鳳凰劇展

“鳳凰劇展”是由中文系日夜間部八個班級,各自推出一齣劇碼參演,原為每年舉辦,後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屬於中文系的年度盛事,創始於1978年,目前已邁入第21屆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台灣國立成功大學

成大藝文季

成大藝文季自2000年開始舉辦,由成大藝術中心規劃並籌辦,並獲得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常年贊助。成大藝文季內容包括演唱會、音樂會、戲劇、相聲、畫展、講座等,並邀請國內外知名表演團體前來演出參展,是南台灣之重要藝文盛事,今年已邁入第八屆。

成大學生論壇

自2005年開始,是一個成大及其學生所共同舉辦的活動,藉由論壇活動提供一個學生和大師交流的平台,活動邀請各校學生與大師接觸對話,在參與論壇的過程中,激盪出創新的思維與火花,增廣同學的視野格局,同時也藉由幕後訪談、對話,及心得分享的過程中,使大師有不同於以往的觀感。

成大思沙龍

為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繼清大思沙龍之後,第二個與大專院校合作聯盟之文化組織。成思結合“龍應台思沙龍”在台北的國際資源,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介紹並剖析全球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議題,以深入的知識結合活潑的語言面對民眾。議題必須有前瞻性,不討好現實品味。除第一場“你所不知道的香港”由龍應台主持外,其餘皆不同於清大的校方主導,而完全由學生來自行籌畫、主持以及宣傳,因此也就更為貼近了學生的需要與想法

城灣杯

城灣杯是成大與國立中山大學兩校之間的校際競賽,類似交通與清華所辦的梅竹賽。城灣杯命名是由兩校學生經過投票,由中山大學學生吳昆庭命名的“城灣杯”高票勝出,“城”代表著成功大學,取名台南府“城”,又與“成”大諧音;“灣”意指中山的西子“灣”。“城灣杯”是以西元紀年,偶數年為成大主辦,奇數年則是中山主辦。2006年為首屆。2008年T3聯盟成立後,增加了中興大學,而比賽項目還增加成大校園特色的“校園路跑”,以‘追求勝利、成功’為主題納入城灣杯之體育活動

校區重新命名

為了使各校區的名稱能夠更貼切的顯示校區特色,於2008年舉辦校區命名活動。

學術評價

國立成功大學在台灣以理工科和醫學等領域著稱:

世界一流大學競爭力排行榜
2007年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的“世界一流大學競爭力排行榜”,成功大學世界排名第295名,位居台灣第二位。

中國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不分領域排名

而依據2007年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公布的世界大學不分領域排名,成功大學世界排名第367名,2008年上升為第351名

法國國立巴黎高等礦業學校世界大學排名

依據2007年法國國立巴黎高等礦業學校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成功大學世界排名第212名,台灣地區第3名。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

成功大學2007年世界排名第360名,2008年世界排名為第208名,位居台灣第二位;成功大學於ESI國際論文資料庫的22個領域當中,有8個領域在10年裡被引用次數進入全球前1%,且於已進入領域的數目方面為全台第2名,僅次於台大[19]。

網路學術影響力

2007年西班牙網路計量研究中心(Centr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andDocumentation,CINDOC-CSIC)之網路實驗室(LaboratoriodeInternet)所發表的“世界大學網路排名”(WebometricsRankingsofWorldUniversities),1月排名468名,同年7月排名315,位居台灣第三位。

亞洲大學排名

依據新加坡《Asiaweek雜誌》的“Asia'sBestUniversities”評鑑顯示,國立成功大學在1998年、1999年、2000年、分踞全亞洲第17名、第12名、第16名

亞洲大學競爭力排名

依據2003年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公布的亞洲大學競爭力排名,成功大學台灣排名第2名,亞洲第12名

國家獎

2007年國家新創獎,在學術研究組七個獎項中一舉拿下兩個國家新創獎。

國際部份

2007年國內首例,跨國產學合作進軍紅海,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國DevCorp公司總裁詹姆斯‧葛林伯格(Mr.JamesL.Greenberg)簽署產學合作協定書;

11月與美國德州高速鐵路暨運輸公司簽署技術合作協定書。2007年安地瓜古城文化遺產維護工作團隊,接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及外交部的委託,執行瓜地馬拉共和國安地瓜城(AntiguaGuatemala)“安地瓜古城文化遺產維護工程記錄執行計畫”專案,成大團隊是國內唯一、也是國內第一個直接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維護工作的團隊

期刊編論

2008年美國實驗生物醫學協會(SocietyofExperimentalBiologyandMedicine,SEBM)出版的國際知名期刊“實驗生物醫學雜誌(ExperimentalBiology&Medicine,EBM)”亞洲地區編輯辦公室,締造國內第一個國際期刊的駐點。

傑出論文部分

2007年認知科學所副教授蕭富仁“冷熱刺激加速中風病人上肢感覺與運動之恢復”乙文,獲得美國心臟學會遴選為2005年十大頂尖論文,美國心臟學會並指出冷熱治療方式對中風復健而言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T3大學聯盟

2008年3月21日,成大同國立中興大學國立中山大學聯合成立T3大學聯盟,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博士為首任召集人、諮詢委員會主委,預計共同籌組跨校、跨領域的研究中心初期將掛牌成立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微納米研究中心、國際農業研究中心及海洋政策研究中心等三個跨校整合的研究單位,並以生命科學、海洋、能源與前瞻科技等為主要合作項目。計畫朝向輪流舉辦活動、共同開設課程、互相承認學分、圖書跨校流通的形式前進。三所大學各有研究特色:中興大學以農業生物科技見長;成功大學以光電、航太與生醫研究見長;中山大學則以海洋科學馳名國際。期望透過資源整合,提升各校特色,帶動中南部人才培育。

院系設定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台灣文學系暨研究所

藝術研究所

理學院

數學系暨研究所

物理學系暨研究所

化學系暨研究所

地球科學系暨研究所

光電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衛星資訊暨地球環境研究所

太空天文與電漿科學研究所

工學院

機械工程暨研究所

化學工程暨研究所

資源工程暨研究所

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土木工程暨研究所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工程科學系暨研究所

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環境工程暨研究所

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暨研究所

醫學工程研究所

奈米科技暨微系統工程研究所

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

民航研究所

電機資訊學院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光電工程學系

製造工程研究所

微電子工程研究所

電腦與通訊工程研究所

醫學資訊研究所

規劃與設計學院

建築學系暨研究所

都市計畫學系暨研究所

工業設計學系暨研究所

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管理學院

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交通管理學系系暨研究所

企業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統計學系暨研究所

會計學系暨研究所

國際企業研究所

資訊管理研究所

財務金融研究所

電信管理研究所

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IMBA)

經營管理碩士班(AMBA)

醫學院

醫學系

護理學系暨研究所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暨研究所

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職能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生理學研究所

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

藥理學研究所

環境醫學研究所

公共衛生研究所

細胞生物與解剖學研究所

臨床藥學研究所

基礎醫學研究所

行為醫學研究所

分子醫學研究所

臨床醫學研究所

口腔醫學研究所

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

藥學生物科技研究所

老年學研究所

社會科學院

政治學系

心理學系

經濟學系暨研究所

法律學系暨研究所

政治經濟學研究所

科技法律研究所

教育研究所

認知科學研究所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生命科學系暨研究所

生物科技研究所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生物訊息傳遞研究所

生物資訊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