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動亂

336(延元1)年,後醍醐天皇被足利尊氏推翻後逃至吉野,重新建立政權(南朝),與足利尊氏擁立的京都朝廷(北朝)對抗了57年。這半個多世紀,日本全國處於動亂之中。

1336(延元1)年,後醍醐天皇被足利尊氏推翻後逃至吉野,重新建立政權(南朝),與足利尊氏擁立的京都朝廷(北朝)對抗了57年。這半個多世紀,日本全國處於動亂之中。前期的10餘年,實力強大的足利幕府對南朝實行不斷打擊;其後的10餘年,乘幕府內亂之機,南朝勢力得以復活;此後,在足利義滿的統治下幕府權利得到加強,於1392(元中9)年實現了兩朝合併。該動亂表面上看是圍繞南北兩朝皇位正統性的爭鬥,實際上卻是足利幕府政權走向鞏固的過程。同時,隨著莊園制和以之為基礎的朝廷、寺院和神社勢力的衰落,“守護領國制”和以“國眾”為中心的地方勢力得以形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