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解

卍解

出自著名漫畫《死神》,卍解是繼斬魄刀的第一階段解放始解之後,斬魄刀的第二階段的解放,需要斬魄刀本體的具象化以及屈服狀。在這種解放後,斬魄刀的能力會得到更徹底、更全面的發揮,是斬魄刀的最終解放。卍解同時也是死神成為護庭十三番隊隊長的必備條件之一(十一番隊隊長更木劍八是唯一的例外,他是唯一一個不會卍解而成為隊長的人。現已學會始解)。從609話看出,“卍解”這個詞在以前稱為“真打”。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卍漢語讀wan,4聲。 日語讀まんじ(manji)。 為佛教名詞。『紅樓夢』中與茗煙發生關係的一名丫鬟即名為『卍兒』。 另有『卐』字,亦讀作wan,然久保既然用的是第一個『卍』,便不宜混淆。

卍:五筆輸入編碼:nhg(部分五筆輸入法不支持)

卐:五筆輸入編碼:nghg(部分五筆輸入法不支持)

卍字是佛的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據《長阿含經》說,它是第十六種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又在《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六,說是釋迦世尊的第八十種好相,位於胸前。在《十地經論》第十二卷說,釋迦菩薩在未成佛時,胸臆間即有功德莊嚴金剛卍字相。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胸臆功德相。但是在《方廣大莊嚴經》卷三,說佛的頭髮也有五個卍字相。

在《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二十九卷,說佛的腰間也有卍字相。「卍」僅是符號,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示吉祥無比,稱為吉祥海雲,又稱吉祥喜鏇。因此,在《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一卷說: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吉祥喜鏇,以表佛的功德。

卍字的符號,有向右鏇──卐;有向左鏇──卍。根據《慧琳音義》第二十一卷、《慧菀音義》,及《華嚴經》等,總共有十七處說到卍字相是右鏇。但是《陀羅尼集經》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畫的卍字相乃是左鏇──卍。還有日本奈良的藥師寺的藥師佛像腳下的卍字相,也是左鏇,但是多數的記載是右鏇。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濕奴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卐字相。在古印度的傳說,凡能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皆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佛是法中之聖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種大人相,此在《金剛般若經》中就有記載。

歷史介紹

在近代,右鏇或左鏇,時有爭論。而大多數都認為右鏇是對的,左鏇是錯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紀的四十年代,歐洲的希特勒,也使用卐字相來做為他納粹主義的標幟。此後,即有更多的爭論,有的說希特勒所用的是右鏇,佛教所用的是左鏇。其實在唐朝的則天武后時代,曾經創造了一個字──卍,念做「萬」字,表示吉祥萬德的意思,就是左鏇;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卐,佛教則是正方形的卍。至於印度教則以右鏇表示男性的神,左鏇表示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鏇,苯教(bon-pa)則用左鏇。

根據日本國士館大學光島督博士的研究,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紀時始見於婆羅門教的記載,乃是主神毗濕奴的胸毛,是稱為 vatsa 的記號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紀始被用於佛典。到了西元後一世紀時,又更名為 'svastiko ,本為牛犢頭部的毛髮螺鏇相,演變成主神毗濕奴的胸毛相,後成為十六種大人相之一,又成為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希特勒在納粹黨旗中,使用的右鏇卐,所以,佛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統一使用左鏇卍

卍,和佛經的翻譯、佛教的流傳有關,大體說是魏晉以來的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五《入法界品》說:釋迦牟尼“胸標卍字,七處平滿。”卍是吉祥的標誌,是釋迦牟尼的32相之一。古印度的印度教、耆那教,都以“卍”為吉祥的標誌,將卍寫在門庭、供物和帳本上。在耆那教的宗教儀式上,卍和寶瓶等是象徵吉祥的八件物品之一。卍在梵文里,音室利蹉洛剎曩,意為“致福”,舊譯為“吉祥海雲”。

宋法雲《翻譯名義集》卷六引唐慧苑《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說:“案卍字本非是字,大周長壽二年(公元693年)主上權制此文,著於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之所集也。”巧慧和多權數的武則天,先是崇道,後來抑道崇佛。她這樣做是有原由的。武則天由唐太宗的才人,變為唐高宗的昭儀,在宮廷鬥爭中不擇手段,擊敗王皇后和蕭淑妃而成為皇后;她誅殺李唐皇族,進而改唐為周做了皇帝;她任用酷吏,以暴政懾伏臣民,她的所作所為,用儒家思想是難以解釋的。而道是李唐王族認了親的,崇道就不能背叛李唐,那就只有走崇佛的路了。垂拱四年(688),武承嗣偽造刻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的瑞石,唆使人上表稱瑞石出於洛水。同年又有人偽造刻有“化佛從空來,摩頂為授記(預言)”,“三六年少唱唐唐,次第還唱武媚娘”的瑞石,聲稱得之於汜水,以此暗示武則天稱帝是佛的意志。天授元年(690),“東魏國寺僧法明等撰《大雲經》四卷,表上之,言太后為彌勒佛下生,當代唐為閻浮提(人世)主,制頒於天下”(《資治通鑑》卷二“四)。這年九月,她就成為大周聖神皇帝。長壽二年(693),菩提流志等譯《寶雨經》時,還加進了“日月光天子”於“摩訶支那國”,“故現女身為自在主”的話。這類佛教預言,是為武則天登上帝座和鞏固帝位效力的。

關於“天樞”,《資治通鑑》卷二“五記:延載元年(694),“武三思帥四夷酋長請鑄銅鐵為天樞,立於端門之外,銘記功德,黜唐頌周”。天樞高105尺,八面,各徑五尺。上為徑三丈的騰雲承露盤,高一丈的四個龍人捧著火珠,天樞上刻著武則天題榜“大周萬國頌德天樞”,下刻武三思撰寫的黜唐頌周的文字,百官和四夷酋長的姓名。建立天樞頌德是武周的創舉,將卍刻在天樞上,歌頌武周吉祥萬德。歲月滄桑,天樞早就頹圮不存了。現在,武則天的陵前,矗立的是無字碑,究竟是自認功高蓋世,文字難以表達;還是繼位的唐中宗對她的功過難以評說,只好無言呢?

從考古發現的文物看,隋唐時期,卍字已經走出了佛經,成為日常器物的裝飾性主題。在銅鏡的演化史上,從唐德宗到晚唐時期,流行過卍字鏡。元代統治者崇信佛教,在福建德化屈斗官窯遺址,就出土了不少以卍為裝飾的粉盒。清代卍字錦大邊幾何紋栽絨地毯,人們現在還可以看到,那上面連綿的卍字是不斷頭的。

隋唐時期,佛經中的“卍”有時作“卐”,寫法不一,有些混亂。唐慧琳《一切經音義》提出,應以“卍”為準。逆時針方向的卍和順時針方向的卐,在西藏是有區別的。藏傳佛教以卐為吉祥標誌,將卐寫在廟門、牆壁及其它器物上。卍則是苯教崇奉的符號,藏語稱卍為“雍仲”,意為“堅固”。苯教認為卍含有“固信不變”的意義,將卍寫在廟門、牆壁、經書和宗教畫卷上,有些地區的藏民,在逝者的額上畫一卍字。苯教徒是以左鏇的逆時針方向,藏傳教是以右鏇的順時針方向,圍繞著寺院、佛塔、神山、聖地巡禮的。卍和卐,表示苯教和藏傳佛教的不同巡禮方式。苯教是類似薩滿教的原始宗教,以占卜吉凶、祈福消災、請神驅鬼、除病解厄等為主要活動。

在人類文化史上,卍與卐作為符號,很早就出現了。西亞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伊朗法爾斯省波斯波利斯之南的巴昆遺址,出土有時間不晚於公元前3500年的彩陶,其中有象徵生育的女神陶象,她的肩上就有卐字標記。中國黃河上游的馬家窯文化(公元前3300~前2050年),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屬馬家窯文化的青海都樂縣城東的柳灣基地,發現有130餘種刻劃符號,其中就有卐。學者們認為這些符號,是用來記事的。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貨幣上,有卐字元號。歐洲進入青銅時代後,卐成為裝飾性符號。在早期基督教藝術和拜占庭藝術中,都可見到卐。玻里尼西亞人、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馬雅人、北美洲的納瓦霍印第安人,也都用過卐和卍的符號。納瓦霍印第安人以卍象徵風神雨神。早期日耳曼民族共有的神祗托爾,是個雷神,卐是他的槌子。

流年似水,人類進入了20 世紀。希特勒認為雅利安人是最優良的人種,卐是雅利安人的符號;猶太人是低劣的人種,他在狂熱地追求“種族純潔”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猶運動。二三十年代,他在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黨設計黨旗時,在紅布上的白色圓圈中嵌上黑色的卐,作為反對猶太人的標誌,1935年9月,它成為第三帝國的國旗和徽章。在紅白黑三色的卐符旗下,納粹黨的排猶運動,第三帝國等法西斯國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人類的浩劫。

卍與卐作為符號由來已久,復蓋的區域很廣,許多民族都使用過它。

其他解釋

美國人種學家摩爾根(1818.11~1881.12)在《古代社會》中說:“姿勢及符號語言似乎是原始的東西,是發言分明的語言的姐姐。……進化了二者仍然不可分離。是的,姿勢語言或說肢體語言以及符號語言,和發言分明的語言就像姐妹一樣,總是相伴而行的。就是人類步入數位化時代,計算機語言普及時,姿勢語言和符號語言也沒有消失。在時間的隧道里,以遠古中走來的卍、十、中國的太極、古埃及的甲殼蟲之類的符號,都釋放過或還在釋放著能量,它們對人類文化產生過正面的或負面的影響。因此,不要怠慢了歷史上有過的或者還會產生的符號語言,它告訴你的,比起一個方塊字要多的多……

“卐”字元, 藏語稱“雍仲”或“雍仲拉曲”。在藏族的寺院建築、民居建築、帳篷、家具、地毯、服裝、石刻、法器、藝術品以及節日、婚禮等慶典活動中,常用“卍”符號。其使用範圍極廣,使用頻率極高。“卐”有單圖、也有連圖;形狀有左鏇,也有右鏇。過去“卍”字元有兩種寫法、兩種含義。用在佛像上的標誌是左鏇“卍”,用在苯教上的標誌是右鏇“卐”。據《辭源》載:“卍”本不是文字,而是佛教如來胸前的符號,意思是吉祥幸福。“卍”又是上古時代許多部落的一種符咒。“卍”在古印度、波斯、希臘等國的歷史上均出現過;印度的“卍”符號出現於印度河文明時期,其出現的時間距今約4500年。中國的“卍”字元,出現時間距今大約也是4500年,它原是抽象蛙肢紋的變形。青海柳灣陶器上的“卍”紋樣,就是蛙肢紋的一種抽象變形。

符號來源

在人類文化史上,“卍”作為符號由來已久,復蓋區域廣,許多民族都使用過。對“卍” 符號的來源問題,學術界既有外來說,也有本土說,見解頗多,至今仍莫衷一是。

其中先說我們中國相關的.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77485536b97a62fda2cc2b52.jpg

洛書隱含萬字元。

洛書稍為變化,就可推進萬字元:

④ ⑨ ②

③ ⑤ ⑦ Þ

⑧ ① ⑥

在萬字元結構狀態下,洛書隱含的,即不易一眼看出的數理關係,十分清楚地被反映出來,如兩數之差為5的四組數;萬字元的兩個曲臂上,各數之和相等,均為25,等等。換句話說,萬字元是對洛書的一種獨特的數學解析,並且它反映出洛書與河圖在數理方面的內在聯繫,只要把曲臂外側拉直,洛書的結構形態就與河圖一致。當有了洛書和萬字元,把河圖省去也可以,因為河圖中的數理關係也基本得到了反映。鑒於以上分析,與其說萬字元象徵著光芒四射的太陽光線,還不如說萬字元是洛書的轉化形態,一方面,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從光線中看出萬字元;另一方面,古人因崇拜洛書而敬仰萬字元也是說得通的。

外來說

學術界有人認為:“卐”符號是“舶來品”:即最早源於印度或歐洲。古希臘、波斯、古巴比倫等歐亞許多民族的古文化中均出現過,後來被一些古代宗教所沿用,如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等都曾使用。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貨幣上有“卍”符號。歐洲進入青銅時代後,“卍”符號成為裝飾性符號。在早期基督教藝術和拜占庭藝術中,都可見到“卍”符號。玻里尼西亞人、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馬雅人、北美洲的納瓦霍印第安人,也都用過“卍”符號。早期日耳曼民族共有的神祗托爾,是個雷神,“卍”符號是他的槌子。

西亞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伊朗法爾斯省波斯波利斯之南的巴昆遺址,出土有公元前3500年的彩陶,其中有象徵生育的女神陶象,她的肩上就有“卐”符號標記。巴西原始民族卡拉耶人裝潢品上也有“雜形“卍”符號。

我國著名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玄奘將“卍”符號譯為“德”字,強調佛的功德無量。北魏菩提流支譯為“萬”字。唐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年)定讀音為“萬”,意為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首見於佛教經典《華嚴經》卷六五(八十卷本)《入法界品》:“胸標“卐”字,七處平滿”。唐慧苑《華嚴音義》:“卍本非字,周長壽二年,主上權制此文,著於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之所集也。” 隨唐時期,“卐”在寫法上有或左鏇,或右鏇二種,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一謂“應以右鏇為準。”佛教中多用此符號,象徵佛光普照,或作佛教標識。故在中外佛教聖跡之處,佛像的胸部都標有“卐”字元,以示佛的“瑞相”,象徵吉祥、光明、神聖和美好。

據載,“卐”符號於公元4世紀東漢時期,隨著佛教的東進而傳入中國;因“卐”符號在佛經中有吉祥之義,後來取萬德圓滿之義。“卍”符號走進中國人的生活與佛經的翻譯和佛教的流傳有關。也有說藏族的這種“卐”符號崇拜的起源可能與古波斯的火祆教有關,而不是日神崇拜。

希特勒認為雅利安人是最優良的人種,“卍”符號是雅利安人的符號;猶太人是低劣的人種,他在狂熱地追求“種族純潔”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猶運動。二三十年代,他在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黨設計黨旗時,在紅布上的白色圓圈中嵌上黑色的“卐”,作為反對猶太人的標誌,1935年9月,它成為第三帝國的國旗和徽章。在紅白黑三色的“卐”符號旗下,納粹黨的排猶運動,第三帝國等法西斯國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人類的浩劫。

本土說

近年來,中國新石器時代幾處遺址,……都發現繪有、刻有或印有“卍”符號紋樣之後,有人推測它起源於中國,由中國傳播到了外域。其理由是:早在6000-7000年以前,甘、青地區的先民們製做的陶器上已有“卐”符號,廣東、內蒙等地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發現類似符號,所以“卐”符號來自本土。“卐”是“巫”字的變體,三千年前甲骨文中的“巫”字,因為“巫“最早是太陽的信使,所以“巫”字的甲骨文也與“卐”字相近;在我國各地發現的岩畫中,如內蒙陰山岩畫、雲南滄源岩畫、廣西花山岩畫、連雲港將軍崖岩畫、四川珙縣岩畫等,都畫有太陽神或象徵太陽神的畫像。太陽神一般頭部作圓形,光芒四射,或人物執太陽,或畫圓日形,圓形中畫有“卐”符號。不僅在西北的甘、青陶器圖案中發現“卐”符號,而且在中原腹地的新石器遺址中也出現了“卐”符號,還常見於商周甲骨文和青銅銘紋中。這些事實說明“卐”字的崇拜早在佛法傳入前就已存在了。

近年來,在西藏、青海等地陸續發現了古代岩畫地點,岩畫除動物、太陽、吉祥圖案外,還有岩畫“卐”符號。如西藏阿里日土縣發現的日土岩畫就有“卐”符號演變進程式列圖。故有學者認為“卐” 符號在西藏出現最早,並有著相當深刻的含意。之後在印度、漢地和西方也出現了“卐”符號,但在意義上有很大區別。也有人認為“卍”這個符號當初確實含有數字意義,被用來表示“九”。……“九”為神聖的數字,加以崇拜。

從考古發現的文物看,隋唐時期,“卍” 符號已經成為日常器物的裝飾性主題。在銅鏡的演化史上,從唐德宗到晚唐時期,流行過“卍”符號鏡。在福建德化屈斗官窯遺址,出土了以“卍”符號為裝飾的元代粉盒。清代“卍”符號錦大邊幾何紋栽絨地毯,那上面連綿不斷頭的“卍”符號。

自唐以後,漢藏等民族服飾中常見“卍”符號紋樣,還含有多種寓意。漢族的民間服飾中,“卍”符號經過精心處理,“卍”符號四端延伸繪出各種鏈鎖花紋,綿長不斷,含有富貴不斷之意。有時“卍”符號還被傾斜處理,或拉長變形,“卍”符號的四方連續圖案給人以一種鏇轉的動感,裝飾性很強。

安旭在《藏族服飾藝術》中指出:“卐”紋樣一直被認為是漢族傳統紋樣,人們習慣稱它叫花萬字,其實,它源於藏族先民之一的羌人文化。如果再追溯到更早的年代,在古波斯、希臘、印度地域均能看到它。秦漢以前,青海地區被稱為“羌戎之地”,青海馬廠文化屬羌文化先河。馬廠文化遺址分布地區,多為現在藏族聚居地區。至今在後藏地區,尚有藏族同胞把“卐”字紋繡在衣服背部,甚至刺在身上,成為文身符號,在藏族的其它裝飾品中也十分常見……。

在西藏林芝縣米瑞鄉雍珠則村境內的石刻碑上除了刻有藏文以外,碑面下方雕刻有碑座,剖面弧形,高20厘米,寬1.6米。座上雕刻出凸起的“卐”符號11個,帶有藏族苯教的色彩。碑上的內容為:在赤德松贊繼位之後,工布嘎波王子為維護小邦的利益,特向贊普奏請,重申舊盟:┅┅“昔,自兄弟分離,至父祖之時,官、民、人、神未分;至今,幸福昌盛,庶政猶如‘卐’之永固。然而如今,贊普內府諸官員,廣課賦斂,橫加差役,且有欺侮凌虐者。為使今後永得安寧,務祈大王賜一盟書詔文,以求永遠居於安樂也。

卡爾梅·桑木旦博士認為,苯教一個重要教義是把俄木隆仁作為宇宙中心,其標誌是九級雍仲山(符號為“卐”),山頂為一塊水晶巨石的形狀,稱壇城。山腳下有4條大江分別向4個方向流去,而且雍仲山周圍4個標準方向有4大宮殿,構成俄木隆仁主要區域。這裡提到了吐蕃人的一種古老的“方位觀”,即以雍仲山為中心,以恆河、印度河、悉達河、博叉河等4條大河分割中心大陸。據此有人推測:雍仲山的地形結構是“卐”最初結構的一種形體模擬物。即“卐” 符號是吐蕃人最早的一種文字地理符號。

在嘉絨藏區流傳著苯教起源於當地的傳說。說是很早以前,嘉絨藏區的領主是女神和苯教的傳人。他們回到人間來傳播苯教。神仙變成了大鵬鳥,生下四個蛋,最後一個是花蛋,名叫拉西擁仲,受其父天神派遣,於鼠年龍日兔時乘龍駕臨德足(獨腳溝),與女神白龍公主益西扎西結婚,夫妻回拜天神父親時,天神父親安排他們去尋找一處為“卐”的地形居住,傳播苯教;此傳說也與地理有關。

還有一則傳說,“卍”符號是藏王松贊乾布的大臣祿東贊向唐朝求婚時作為路標而創。後來,這個“卍”符號在藏族地區流傳下來,象徵著和睦團結、吉祥如意。

西藏拉薩大-昭-寺門前《唐蕃會盟碑》石刻藏文銘文內有“此威德無比雍仲之王威嚴煊赫”之句。苯教信奉“雍仲”為神靈字,並以左鏇之“卐”字紋做代表。古代和近現代藏族民間流行以“雍仲”一詞為苯教寺廟名稱和苯教信徒的人名。在康區和嘉戎藏區,藏民舉行婚禮時,新娘到新郎家要在新娘坐的地方用青稞擺一個“卐”字。據說在木雅,人死後要在死者額頭畫一個“卐”字。

也有學界認為:苯教的標識“卍”是古代先民對太陽神的崇拜,逆時針方向是與古代先民對天體運行方向的認知,體現了自然崇拜的精髓。

“卐”符號隨著藏族文化的歷史進程留傳了幾千年。“卐”作為“永恆”、“永生”的標誌有著極其深刻的文化學涵義,在藏文化的深層結構里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

象徵

“卐” 符號從遠古至現在之所以沒有因歲月的變遷所湮沒,且在世界範圍內都曾經流行,表明它並不是一個一般意義的符號,而是有其特殊的內涵。“卐”符號最早為人類所奉的太陽神或火神之象徵,及後指梵文喻‘胸部的吉樣標誌’,……屬釋迦牟尼三十二相之一。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曾把“卐”符號作為古代宗教的標誌。“卍”符號有兩種寫法、兩種含義,即順時針“卍”和逆時針“卐”,分別代表佛教和苯教。

目前學界對“卐”符號的象徵寓意歸納如下:1、是漢字中的一個“萬”字;2、鑒於此圖像出現於如來胸臆,故說其寓意為佛教“輪迴”之說的表象;3、該圖像具備了漢字方塊的形式結構,故而說它是被遺失了的“刻劃在六千年前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陶器上的一個漢字”;4、由於這一符號曾鑄在我國戰國時期中山國以象徵王權的青銅鉞上,故說此圖“是代表一個種族的圖騰符號,或是一種獨特的符號----族徽”,因而隸它是中國歷史上商周以來曾顯赫一時的北方狄族一支“白狄的族徽”;5、史前原始薩滿教“靈魂不滅”觀念可祖先崇拜的藝術表象,“而其功能則是原始社會人們的一種精神文化生活,為發泄情感、表達願望、表示意志,意在祈求祖先賜福、消災免禍為其自身的目的。所以“卐”符號圖像,便是原始宗教通過它團結民族、保護族人或謀事有成的信仰藝術表記”。

此外,還有如下觀點:一是認為“卍”紋樣有可能從太陽圖案演變而來,故說此圖象徵著“太陽崇拜”;二是認為象徵生殖崇拜的表象;三是認為“卍”紋樣在馬家窯文化中是蛙肢紋的抽象變形;四是認為“卍”紋樣是用來記事的;五是認為太陽或火的象徵;六是象徵風輪。七是在西藏原始苯教中具有吉祥和生命不息之意。

定義

領悟卍解一般死神需要很長時間,就是領悟了要完全掌握也得用上幾十年(白哉VS戀次時曾說過)

在漫畫千年血戰篇中,根據山本總隊長以及兵主部一兵衛的描述可知,卍解的力量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要得到斬魄刀的完全認可,使其告訴死神自己的“真名”,死神通過解放斬魄刀的“真名”從而完全習得卍解(例如阿散井的蛇尾丸一開始並沒有完全認同他,只告訴了阿散井自己卍解“真名”的一部分,所以阿散井的卍解“狒狒王蛇尾丸”其實不是其卍解的完整形態);第二階段就是在習得卍解之後,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卍解,也就是說卍解自身還有進步的空間(例如山本總隊長的卍解“殘火太刀”在千年之前是不一樣的)。

斬魄刀在卍解時損壞將永遠無法修復(也有例外的,比如狛村左陣的天譴明王受傷後,狛村左陣隊長也會受傷,當狛村左陣恢復時,卍解也會恢復。詳見漫畫516話中涅繭利與黑崎一護的對話)。

在千年血戰篇中,浦原喜助為了奪回被滅卻師搶走的各位隊長的卍解,用“侵影藥”使得卍解在一瞬間虛化,對卍解本身能力的影響尚未可知。

從609話。通過兵主部一兵衛的口中得知,“卍解”這個詞出現在尸魂界以前的稱呼是“真打”。並且眼和尚的斬魄刀是在這世界上出現“卍解”之前,就誕生的“進化斬魄刀”。

目錄

參考下表

【使用者】 【斬魄刀名稱】 【卍解名稱】 【卍解初次登場】
黑崎一護 斬月 天鎖斬月 058 VS.朽木白哉
山本元柳斎重國 流刃若火 殘火太刀 506 VS.友哈巴赫
雀部長次郎 嚴靈丸 黃煌嚴靈離宮 504 VS.山本元柳斎重國(卍解被奪)
碎蜂 雀蜂 雀蜂雷公鞭 360 VS.拜勒崗.魯伊森邦
市丸銀 神槍 神殺槍 399 VS.黑崎一護
天貝繡助 雷火 雷火業炎殼 187 VS.山本元柳斎重國
卯之花烈 肉雫唼 皆盡 526 VS.更木劍八
朽木白哉 千本櫻 千本櫻景嚴 142 VS.阿散井戀次
阿散井戀次 蛇尾丸 狒狒王蛇尾丸(不完全解放) 090 VS.凱瑟魯
雙王蛇尾丸(完全解放) 564 VS.馬斯可·多·馬斯庫林
狛村左陣 天譴 黑繩天譴明王 148 VS.更木劍八
東仙要 清蟲 清蟲終式·闇魔蟋蟀 146 VS.更木劍八
六車拳西 斷地風 鐵拳斷風 377 VS.汪達懷斯.馬爾傑拉
日番谷冬獅郎 冰輪丸 大紅蓮冰輪丸 170 VS. 藍染惣右介
斑目一角 鬼燈丸 龍紋鬼燈丸 205 VS.艾多拉德.里歐尼斯
涅繭利
疋殺地藏 金色疋殺地藏 125 VS.石田雨龍
改造卍解——金色疋殺地藏——魔胎伏印症體 639 VS佩爾尼達·帕魯卡賈斯
梅針 ovaVS黑崎一護
銀城空吾 十字絞刑台(註:並非完現術) 365VS黑崎一護
朽木響河 村正 無鉤條誅村正
刳屋敷劍八 餓樂迴廊 官方小說《靈魂與你同在》
痣城劍八 雨露柘榴 官方小說《靈魂與你同在》
鳳橋樓十郎 金沙羅 金沙羅舞蹈團 561 VS 馬斯可·多·馬斯庫林
朽木露琪亞 袖白雪 白霞罰 569 VS 艾斯·諾特
兵主部一兵衛 一文字 白筆一文字 609 VS 友哈巴赫

技能介紹

天鎖斬月

【擁有者】:黑崎一護

【初次登場】:漫畫162話、動畫58集

【能力】:卍解之後,黑崎一護的全部死神靈壓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變成內紅外黑的死霸裝,被一護穿在身上,可以使一護施展超高速移動和超高速揮刀。另一部分濃縮成靈壓密度超高的小體積斬魄刀,可以釋放破壞力超強的斬擊,又因為斬魄刀變得輕巧便攜所以不會影響超高速移動和超高速揮刀。

【缺點】:尚不明顯。

【衍生技能】:

月牙天沖:斬魄刀上的靈壓變成月牙形的刀刃,從刀身飛出攻擊敵人。

月牙之刃:將釋放的靈壓纏在刀上,使每一次零距離斬擊都有月牙天沖的破壞力。

天迅連舞:超高速揮刀,刀身划過的軌跡籠罩自己,抵消敵人的攻擊。

無名稱技能:超高速移動,用殘留下的身影誤導敵人。

殘火太刀

【擁有者】:山本元柳斎重國

【初次登場】:漫畫506話

【能力】:使用15000000度的火焰溫度。

【缺點】:如果威力太大不算缺點,那么殘火太刀就沒有缺點。

【衍生技能】

殘火太刀·東-旭日刃:將流刃若火的火焰熱度全部集中於刀尖,不燃燒亦不放出爆炎,只是將所及之物抹消得無影無蹤。

殘火太刀·西-殘日獄衣:將自身的靈壓化做一千五百萬度的烈焰,身軀和刀刃猶如披裹著太陽。

殘火太刀·南-火火十萬億亡靈大葬陣:將刀刃插入地面,斬魄刀的高溫會喚醒以往死於元柳齋刀下的亡者的骨灰,令其化作焦黑的骷髏軍團無休止地斬殺元柳齋視為敵人的對象。

殘火太刀·北-天地灰燼:遠距離對敵人橫斬一刀令其腹部化作灰燼。

黃煌嚴靈離宮

【擁有者】:雀部長次郎

【初次登場】:漫畫504話

【能力】:將斬魄刀上的靈壓釋放到空中,使空氣中的電子凝聚成巨大的靈壓,天空陰雲密布並出現一片橢圓形的電光,電光分成11道,以閃電的速度從天而降轟擊敵人。

【缺點】:尚不明顯

雀蜂雷公鞭

【擁有者】:碎蜂

【初次登場】:漫畫360話,【能力】:斬魄刀變成一枚體積較小的飛彈,以極快的速度發射出去轟爛敵人。

【缺點】

1.飛彈相對於碎蜂來說過於巨大、無法隱藏,太過沉重、難以移動。

2.如果不在卍解前固定自己的位置,會被爆炸之後掀起的颶風吹飛。

3.卍解不可隨時使用,最多每三天使用一次。

4.從卍解啟動至卍解結束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鐘,一旦這么短的時間內無法擊敗敵人就會在戰場陷入全面被動。

神殺槍

【擁有者】:市丸銀【初次登場】:漫畫399話

【能力】:刀身以極快的速度伸長或縮短,刀身的一小部分會在伸縮過程中變成灰塵,使其包裹的可以溶解細胞的劇毒滲入敵人的傷口中。

【缺點】:分出的碎片不能再生,是一把使用卍解會越用越短的刀

【衍生技能】:

神殺槍·舞踏:刀尖對準敵人後,斬魄刀以極快的速度伸出去刺穿敵人,可趁機將可以溶解細胞的劇毒滲入敵人的傷口中。

神殺槍·舞踏連刃:刀尖對準敵人後,斬魄刀以極快的速度反覆伸縮刺穿敵人,可趁機將可以溶解細胞的劇毒滲入敵人的傷口中。

皆盡

【擁有者】:卯之花烈

【初次登場】:漫畫526話

【能力】:始解後斬魄刀會變成巨大而扁平的單眼怪物類似於魔鬼魚,在變成生物的狀態下,肉雫唼能夠乘載包含持刀者在內的其他對象在背上飛行,而且被其吞下的傷者會被迅速治癒

施展卍解時,斬魄刀的刀身和周圍環境會滲出大範圍的血液,刀刃變為可以延伸和彎曲的血刃,似乎可以使刀刃砍到的物體溶化為血水(但在和劍八展開對決的期間,劍八眼裡曾出現卯之花化為骸骨的幻覺,應是兩者戰鬥中劍八一次次瀕臨死亡,被卯之花不斷治療,使其為自己設下的枷鎖不斷破碎,解放能力(見詞條卯之花烈)

【缺點】:未知

蛇尾丸

【擁有者】:阿散井戀次【不完全卍解】:狒狒王蛇尾丸

【初次登場】:漫畫140話,動畫52集

【能力】:用自身靈壓,將數十節刀身連線成巨大的脊椎形狀,可彎曲、伸長、重組,也可將自己包裹住以抵禦敵人的攻擊。刀尖變成巨蛇頭骨的形狀,可撕咬敵人,也可吐出靈壓遠距離攻擊敵人。

【缺點】:刀身較鈍,不夠鋒利,體積太大,動向不易操縱。

【衍生技能】:

狒骨大炮:變成巨蛇頭骨的刀尖吐出紅色的柱狀靈壓遠距離攻擊敵人。

狒牙絕咬:刀身分散成數十節,受主人的靈壓操縱,一起從空中落下攻擊敵人。

束縛:刀身分散成數十節,由主人的靈壓連成鎖鏈束縛敵人。

【完全卍解】:雙王蛇尾丸【初次登場】:漫畫564

【能力】:右手持刀,左手尾猿臂,相比狒狒王蛇尾丸此卍解體積更小

【缺點】:不明

【衍生技能】:

蛇牙鐵炮

用此技能擊碎新敵人滅卻師馬斯可·多·馬斯庫林

千本櫻景嚴

【擁有者】:朽木白哉

【初次登場】:漫畫142,動畫58集

【能力】:斬魄刀分散成數億片細小刀刃,受主人意念操縱,組成任意形態進行防禦、攻擊、束縛、捕捉。若白哉用雙手操縱,這些細小刀刃的移動速度會提升為原來的2倍。

【缺點】:斬魄刀分散成的小刀刃不會進入白哉周圍85cm內,一旦進入其中,白哉就可能因為來不及操縱刀刃而受傷,這個半徑85cm的圓圈被稱為"無傷圈"。

【衍生技能】:

殲景·千本櫻景嚴:數億片細小刀刃固定成1000把斬魄刀漂浮於空中,不再自動保護白哉,而是將白哉與敵人圍困其中,空中的每一把斬魄刀都能隨著白哉的意志移動,爆發性的殺傷力提高,外界攻擊無法進入刀網內。

吭景·千本櫻景嚴:數億片小刀刃聚成球狀包復敵人,同時斬向敵人的每一寸肌膚,看上去就像球體發生了爆炸一般。

終景·白帝劍:全部靈壓都集中在身體周圍,形成白鳥的樣子,沖向敵人零距離釋放最大破壞力的斬擊。

黑繩天譴明王

【擁有者】:狛村左陣

【初次登場】:漫畫148話

【能力】:斬魄刀釋放的靈壓變成巨大的盔甲武士,與狛村左陣同時做出相同的動作。即使斬魄刀在卍解狀態損毀,只要狛村左陣完全恢復,斬魄刀就可以100%復原。

【缺點】:

1.如果盔甲武士受傷,狛村左陣也會按照比例同時受到傷害。

2.武士只會刀斬與肉搏,沒有其他技能。

【衍生技能】:

斷鎧繩衣:黑繩天譴明王是灌注了生命的鎧之卍解,斷鎧繩衣是將其鎧甲脫下,僅剩靈壓,僅顯力量的姿態,是天譴明王捨棄性命之姿。

閻魔蟋蟀

【擁有者】:東仙要

【初次登場】:漫畫146話,動畫53集

【能力】:斬魄刀釋放的靈壓變成一個巨大的橢球型結界將東仙要與敵人包裹在內,結界中除了觸碰清蟲刀柄的人外,其他人的聽覺、視覺、嗅覺、靈壓感覺會完全消失,只剩下觸覺以感知任由東仙要宰割的痛苦。

【九相輪殺】東仙要進入虛化狀態後變為狂伽蟋蟀時發動的絕招,招式原理類似凝聚起來的多股重疊式衝擊波,擁有出色的強大破壞力,一擊就將狛村左陣的卍解狀態"黑繩天譴明王"擊潰

【缺點】:卍解的作用範圍十分有限,一旦結界被打破奪取敵人感覺的能力就會消失。

當使用者斬魂刀被敵人接觸時,敵人的五感會恢復

鐵拳斷風

【擁有者】:六車拳西

【初次登場】:漫畫377話

【能力】:將斷地風的炸裂威力灌注到拳頭中,其炸裂的威力,在拳頭擊中對手的期間會無限地灌入對手

【缺點】:只能用於肉搏

大紅蓮冰輪丸

【擁有者】:日番谷冬獅郎

【初次登場】:漫畫170話

【能力】:用靈壓將空氣中的水分凝結成任意形狀的冰。

【缺點】:當背後三個紅蓮的12個花瓣全部碎裂後,卍解會被迫結束。但在最終章里,卍解已克服這一缺點。

【衍生技能】:

殘冰人形:用冰制的替身代替自己承受敵人的攻擊。

龍霰架:飛向敵人挺劍直刺,刀尖碰到敵人時,敵人立即被十字型的冰塊包裹,隨後與冰碎成粉末。

千年冰牢:數十條冰柱包圍敵人,再瞬間併攏將其冰封。

冰天百花葬:天降飛雪,敵人觸到雪花的同時,身長開始結冰,當身上開出100朵冰花,敵人的生命也就到了盡頭。

【冰龍鏇尾】用尾巴攻擊別人

【絕空】射出冰錐

龍紋鬼燈丸

【擁有者】:斑目一角【初次登場】:漫畫205話,動畫118集

【能力】:斬魄刀變成一把右手持有的巨鏟、一把左手持有的巨刀和一把漂浮於背後的巨斧,當巨斧一側的龍紋變紅時,卍解破壞力才最大,身體和武器被粉紅色的龍形靈壓包裹,像"白帝劍"一樣沖向敵人,粉碎敵人。

【缺點】:

1.慢熱型卍解,卍解後不能馬上發揮巨大的破壞力,還需經過一段"熱身",當巨斧一側的龍紋變紅時,破壞力才最大。

2.卍解只偏重於破壞力,防禦力較低,卍解易破損。

金色疋殺地蔵

【擁有者】:涅繭利

【初次登場】:漫畫125話,動畫44集

【能力】:斬魄刀變成長有嬰兒頭顱、毛毛蟲身體的巨型怪物,可以釋放劇毒物質攻擊敵人,一旦攻擊到涅繭利本人就會自動像氣球一樣破掉。

【缺點】:卍解本體為生物構造,曾被第八十刃入侵神經並控制。

【衍生技能】:

毒霧:斬魄刀變成的巨型怪物將涅繭利的血液製成含有病原體的致命毒霧,擴散到半徑100間以內的範圍中,等中毒的敵人失去行動能力之後就張嘴將其吃掉。

毒刃:斬魄刀變成的巨型怪物突然從胸膛伸出數十把沾有毒液的巨刀,撲向敵人與之肉搏。

雷火業炎殼

【擁有者】:天貝繡助

【初次登場】:動畫187集

【能力】:斬魄刀變成套於左手的巨大鉤刃,前端和末端都可以釋放火焰攻擊敵人。

【缺點】:尚不明顯

【衍生技能】:

雷炎彈:鉤刃前端釋放球形火焰攻擊敵人。

轟炎龍牙:將鉤刃前端插入地面後,地下會噴射出數十道細密的火柱,組成火網,封鎖敵人並進行灼燒。

轟炎龍牙·焰:釋放的數十道細密的火柱組成火網後,再次釋放火焰攻擊敵人。

白沙的卍解

【擁有者】:白沙

【初次登場】:死神ova版《被封印的狂亂之劍》

【能力】:梅針全身皮膚都變成金屬,並可以從體內連續無限地噴出刀刃。

【缺點】:金屬皮膚噴出刀刃時硬度會減低。

無鉤條誅村正

【擁有者】:朽木響河

【初次登場】:動畫251集

【能力】:使實體化村正進入敵人的內心世界。(官方動畫在創作朽木響河這一角色時,已為他設計了卍解技能,並在《 斬魄刀異聞篇のDVD1巻の初回限定特典「BLEACH ドラマCD11 ディスノミア」より》中公開表示,其卍解在學生時代便已覺醒,沒看過TV組官方角色設計資料的,不要胡說八道。"無鉤條誅村正"是否是卍解在集英社已有定論,無需討論。)

【缺點】:對封閉內心的敵人無效。

【衍生技能】:

精神攻擊:實體化村正進入敵人的內心世界後,可以直接對敵人的靈魂發動攻擊,但對封閉內心的敵人無效。

記憶讀取:實體化村正進入敵人的內心世界後,可以讀取敵人的全部記憶,但對封閉內心的敵人無效。

斬魄刀洗腦:實體化村正進入敵人的內心世界後,可以向敵人的斬魄刀灌輸"反抗主人"的思想,喚醒"渴望戰鬥"的本能,被煽動的斬魄刀靈魂會與主人的靈魂分離,並以實體化形態從主人的內心世界來到現實世界,剝奪主人的始解能力和卍解能力,並按照實體化村正喜歡的方式與原來的主人作對,但對封閉內心的敵人無效。想讓斬魄刀重新效忠於主人,只有兩種辦法:實體化村正親口告訴被煽動的斬魄刀是受自己欺騙的,或者主人將自己的斬魄刀打倒。

刳屋敷劍八

【擁有者】:刳屋敷劍八(第七代劍八)

【初次登場】:官方小說《靈魂與你同在》

【能力】:名稱不詳。地上會出現半徑數靈里(相當於空座町的數倍)大小的巨顎,除刳屋敷劍八之外,無論生物還是非生物,無論敵人還是自己人,凡是該範圍內的一律被其吞噬、咬碎、撕裂。

【缺點】:卍解後的半年內無法再次解放斬魄刀,始解也做不到。正是由於該卍解有著連刳屋敷本人也控制不了的、不分敵我的巨大殺傷力,中央四十六室嚴禁刳屋敷劍八在瀞靈廷內卍解,無論發生什麼情況。

痣城劍八

【初次登場】:官方小說《靈魂與你同在》

【能力】:名稱不詳。將自身靈子融入生物或非生物之中後,就可以任意操作他們。

【缺點】:

1.與痣城融合的生物或非生物被敵人吸走靈壓時,痣城的魂魄會受到數十倍的傷害。

2.一旦使用卍解就不能增強體力。由於痣城數百年來一直保持卍解狀態,所以他已經數百年未曾鍛鍊身體了,痣城的體力像流魂街的普通靈魂一樣弱。一旦卍解被迫終止,就有任人宰割的危險。

3.如果實體化的雨露柘榴可以被痣城以外的人看到,她就會把卍解的能力告訴那個人。

4.無論生物融合還是非生物融合,必須作用於由靈子構成的物體,或靈子濃度高的物體(如空座町內的事物),完全不含靈子的物體不能被融合,卍解招數都有傷害同步的特徵,並不是完美無缺的。

【衍生技能】:

非生物融合:將自身靈子融入非生命物質的靈子中後,就可如同使用手腳一樣,支配該物質束縛或攻擊敵人,但無法給予體表靈壓過高的敵人傷害。若與其融合的物質的構成靈子被燒毀,痣城也會受同等傷害。被融合的範圍越大,所需要的時間越多。若與瀞靈廷一般大小的空間融合,則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一旦空間融合完成,就可以監視、監聽、感知、支配其中的一切,並能隨意創造分身在空間內任意角落出現。若使用某種禁止靈壓的方法將被融合的空間分成完全隔絕的兩份,那么痣城的意識會被迫脫離融合空間小的一邊,強制回到融合空間大的一邊。

生物融合:將自身靈子融入他人體內的靈子中,並控制被融合的部分,但對體內靈壓過高的敵人無效。被融合者釋放出的靈壓越強,對痣城的排斥反應就越強,生物融合維持的時間越短。如果被融合部分受傷,痣城也會受到同等傷害。

金沙羅舞蹈團

【擁有者】:鳳橋樓十郎(羅茲)

【初次登場】:漫畫561

【能力】:能力是騙術,操縱音樂在對手耳邊迴響的騙術鏇律,以此奪取對手的心。

【缺點】:因為此斬魄刀能力是操縱音樂,自廢聽力即可破解

【技能】:

第一響:海流(操控水,實則為通過音樂的騙術)

第二響:火山使者(操控炎,實則為通過音樂的騙術)

第三響:英雄生涯

白霞罰

【擁有者】朽木露琪亞

【初次登場】漫畫569話

【能力】開啟卍解模式的時候,死神和斬魄刀皆發出炫目的白光籠罩於周圍幾百里天地之間,瞬

間就可將敵人凍結,當卍解變裝完成後,敵方已被秒殺碎成為一堆冰塊,是非常優秀的卍

解。

【缺點】白霞罰雖然威力強大,但是力量難以掌控,所以使用者本人也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結束

卍解也不能心急,否則身體會如同冰雕般崩裂,危及生命。

白筆一文字

【擁有者】兵主部一兵衛

【初次登場】漫畫609話

【能力】一文字始解能力為抹消事物的名字,而卍解則是在這個抹消掉的基礎上刻下新的名字

【技能】:從上文能力的字面意思來看,就是新的命名是什麼,自身就擁有什麼技能,畢竟兵主部是一切事物命名者。

黑蟻:在609話中,友哈巴赫因為身穿黑色衣服,兵主部用卍解命名為黑蟻,友哈巴赫就變得如螞蟻一樣渺小,而兵主部自身對於友哈巴赫則是巨人的存在。

注:兵主部稱呼他的這解放為"真打",因為按他的話來說,他的刀是在這世界上出現"卍解"之前,就誕生的"進化斬魄刀"。換言之就是卍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