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

半月談

《半月談》是1980年新華通訊社主辦出版的圖書,是中宣部根據新時期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面向廣大基層讀者的重要黨刊。自1985年起,《半月談》的發行量(360多萬份)和影響力一直雄踞全國時政報刊之首,被譽為“中華第一刊”。2009年,《半月談》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發行量最大的時政期刊,創造了報刊業的又一項中國之最。

基本信息

刊物定位

半月談半月談
《半月談》始終堅持高格調的大眾化,高品位的通俗化,堅持以時事政策為主、以基層讀者為主、以正面宣傳為主的辦刊方針,既堅持了正確的輿論導向、弘揚了主鏇律,又體現了輿論引導的針對性、有效性,在讀者中產生良好反響,成為我國期刊界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的名牌,成為黨在宣傳思想戰線一塊頗有影響的輿論陣地。《半月談》曾獲得第一、第二屆“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獎”,第一、第二屆“中國期刊獎”,“中國期刊方陣”社科類期刊“雙高”首位的最高榮譽。
《半月談》以積極熱情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為己任,堅持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決策的出台確定報導選題,及時準確地解讀中央的方針政策。“念真經”、“不走調”,以先進文化和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念,唱響、唱好主鏇律。創刊之初,《半月談》獨家刊發的《鄧小平同志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同志答義大利記者問》,首發中共中央關於農村改革的三個“一號檔案”等,曾引起國內外輿論界和廣大讀者廣泛關注,刊物因此而聲譽鵲起。今天的《十五大專題》、《十六大專題》、《十六屆三中全會專題》、《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等專題,進一步展示了重要黨刊的風格和特色。
堅持“三貼近”,當好黨聯繫人民民眾的紐帶,是《半月談》一以貫之的宗旨。從創刊那一天起,《半月談》就以做基層幹部民眾的“顧問”、“益友”為己任,把基層幹部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作為刊物報導的重點。正因為如此,《半月談》在創刊不久,就出現了這樣的佳話:那時改革開放剛剛起步,人們還有許多這樣那樣的疑慮,四川有闖市場的農民就把《半月談》拴在自己的扁擔上,走到哪裡挑到哪裡,用刊物上登載的中央的政策精神為自己撐腰壯膽。一頭挑著中央精神,一頭連著廣大民眾,“扁擔精神”由此成為《半月談》宣傳報導始終堅持的一個重要標識。
半月談雜誌社在辦好系列刊物的同時,還開展了頗具影響的“半月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全國十大扶貧狀元”、“中學生獎學金”和“半月談之友有獎知識競賽”等社會公益活動,並得到了中央高層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充分肯定。江澤民同志曾為“半月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題詞:“做好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國家主席楊尚昆為“中學生獎學金”活動題詞:“祝你成才”;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同志為“全國十大扶貧狀元”評選活動題詞:“扶持貧困共同富裕”。
在《半月談》創刊5周年、10周年、15周年、20周年舉行紀念活動之際。先後有李先念、陳雲、彭真、徐向前、習仲勛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為半月談系列刊物題詞:“當好黨和人民的喉舌”;“做讀者的良師益友”。中宣部部長、副部長多次就半月談的宣傳運用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具體部署。1995年3月,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的劉雲山同志曾專門撰文稱《半月談》是“中華第一刊”。新華社老社長穆青同志也曾為《半月談》題詞:“輻射全國影響一代”。
《半月談》創刊初期就確定了“大編輯部”辦刊思想,即依靠全黨、全社會的力量辦刊。“大編輯部”的成員,有新華社駐國內31個地方分社、遍布世界106個派駐機構近4000人的新聞信息採集網路,以及中央及國家各部委的近百名特約記者,設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地、市、州的通訊員隊伍,兩個少數民族文版編譯室和設在北京、重慶等26個城市承擔系列刊物印刷、發行的印刷廠的工作人員,還有各地黨政領導與宣傳、郵政部門的同志對《半月談》的關心、支持。“大編輯部”大大拓展、延伸了雜誌社小編輯部的功能,使組織稿件、提供信息、宣傳發行和開展多種社會公益活動得以有效進行。

刊物歷史

半月談半月談
中國以講解時事政策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期刊。中國共產黨中央宣傳部委託新華通訊社主辦。
1980年5月10日創刊。半月刊。32開本,64頁。在北京出版,同時在長春、濟南、合肥、南京、上海、福州、武漢、長沙、重慶、昆明、西安、鄭州、烏魯木齊印刷發行。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還出版維吾爾文版。期發行量420萬份(1989)。讀者對象主要是國內廣大基層幹部和民眾。以講解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政策,評說天下大事,傳播和介紹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等各個領域的知識為宗旨;繼承了在50年代有廣泛影響的《時事手冊》聯繫民眾、通俗易懂的傳統,在內容和文風上又有革新,注重政治性、知識性、趣味性三者結合。被讀者稱為“時事政策顧問,學習生活益友”。
半月談雜誌社注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雜誌社繼多年獲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之後,1995年-1999年連續5年被授予上年度“首都文明單位標兵”稱號,並被確定為“首都創建文明單位活動示範點”。

刊物榮譽

1983年2月和1984年3月,半月談編輯部分別被評為上年度“新華社先進集體”
1983年4月,半月談雜誌社被授予“1982年度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先進集體”稱號
1984年11月,半月談雜誌社榮獲“全國新聞先進集體”稱號。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授予錦旗,上書:深入民眾不尚空談
1985年,《北京晚報》舉辦“最佳雜誌大家評”活動,《半月談》被評為全國最佳時事政治性刊物
1986年,半月談雜誌社被授予北京市“文明單位”稱號
1992年至1994年,半月談雜誌社連續三年被北京市授予上年度“文明單位”稱號
1994年,《半月談》在“全國青少年影視文化興趣問卷調查”中,被評為青少年最喜愛的雜誌
1994年,《半月談》入選中國新聞史學會、北京工人集報協會主辦的“我們最喜愛的全國百家優秀報刊”
1997年,《半月談》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首屆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之一
1995年至1999年,半月談雜誌社連續5年被評為上年度“首都文明單位標兵”稱號;1999年3月獲“首都文明單位標兵五連冠”稱號
2000年,《半月談》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第二屆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之一
2000年,《半月談》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首屆國家期刊獎
2003年,《半月談》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第二屆國家期刊獎

刊物目錄

專題報導
政治觀察
經濟縱橫
文化廣角
信息廣場
新聞熱線
讀者之頁
國際時事
國內外半月大事

領導關懷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薄一波為半月談題詞:當好黨和人民的喉舌,為促進兩個文明建設服務。1985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習仲勛為半月談題詞:宣傳黨的政策,傳播四化信息,增長文化知識,豐富精神生活。
198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第一書記陳云為半月談題詞:謙虛謹慎為讀者服務
1986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為半月談題詞:為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讀者的時事學習和研究做顧問和益友
198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主席李先念為半月談題詞: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面向基層,辦好刊物。
1989年3月國家主席楊尚昆為“半月談中學生獎學金”活動題詞:祝你成才
1990年4月徐向前元帥為半月談題詞: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做讀者的良師益友
199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為半月談題詞:堅持真理服務民眾
199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李瑞環為“半月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頒獎
1991年7月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為“半月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題詞:做好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1994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鵬為評選“全國十大扶貧狀元”活動題詞:扶持貧困共同富裕
1994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為評選“全國十大扶貧狀元”活動題詞:全社會參與堅持開發扶貧走向共同富裕
1995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外地考察工作回京時在專機上閱讀《半月談》
1995年3月中宣部副部長劉雲山為半月談題詞:中華第一刊
1996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在“半月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頒獎大會上講話,稱讚《半月談》是個很好的雜誌,半月談雜誌社在1998年思想政治工作淡化時利用自有資金設立這個獎,政治上的份量很重。
199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丁關根出席“半月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頒獎大會。在接見雜誌社全體同志時丁關根說:十幾年來,《半月談》認真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兩個文明建設,積極開展形勢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刊物辦得很有生氣,很有特色,受到基層幹部民眾的歡迎。在社會上已有相當影響,成為全國發行量最大的刊物之一。

姊妹刊物

半月談

時事政策顧問學習生活益友
《半月談》以時事政策為主要報導內容,以城鄉廣大基層幹部民眾為主要讀者對象,評說國事、家事、天下事,緊密聯繫百姓的願望、需求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致力於“上下兩頭滿意”。一冊在手,盡曉天下大事。主要欄目有:專題報導、政治觀察、經濟縱橫、文化廣角、信息廣場、新聞熱線、讀者之頁、國際時事、國內外半月大事。
郵發代號:2--510。

月刊

傳達中央最新精神分析改革開放走勢
透視重大事件內幕探究社會熱點問題
《半月談內部版》綜合性時政刊物,1986年創辦,以基層幹部和黨員為主要讀者對象。內容側重於對國內外重大時事和社會新聞的背景分析、內幕報導,探討研究社會熱點、難點問題。主要欄目有:高層吹風、本期焦點、內部報導、社會經緯、學者論壇、本刊特稿、民間調查、監督前哨、國際觀察、幹部之友。
郵發代號:80-157

雙月刊

時事政策百科學習工作助手
《時事資料手冊》被讀者譽為“時事政策小百科”,是廣大幹部、民眾學習和工作不可缺少的時政工具書,對初、高中畢業生升學政治考試、各類成人時事政治考試和公務員考試都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主要內容包括: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與信息、國內外重要統計資料、新政策新法規、各種考試信息、季度時事測驗複習題、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台港澳資料、國際最新時事、最新名詞解釋以及文藝、體育、教育、科技等方面的重要資料和每季度的國內外大事記。
郵發代號:2-19

品讀(月刊)

有情有智有品位可讀可品可收藏
《品讀》由半月談雜誌社主辦,是新華通訊社唯一的文摘期刊。她的前身是被譽為“小百科全書”的全國十佳文摘期刊《資料卡片雜誌》。更名後的刊物繼續保持淵博而靈動的風格,站在全球化的資訊平台上,縱覽社會的歷史變遷,橫看地域的文化景觀,前瞻時代的新知地帶,反映讀者普遍關注的社會文化熱點問題,以及公共領域的各種新鮮話題,努力做到從人文視角出發,合理地整合多元化的知識資源並傳播那些最具價值的時代信息,著力表現當代人相通的情感和時代的人文趨向,傾心營造屬於新世紀的“人文精神家園”。《品讀》分為“本期策劃”、“閱讀”、“人生”、“社會”、“文化”、“博採”六個板塊。“本期策劃”用主題串聯的方式推出系列情感故事,通過個體經驗的自我表達反映時代的巨大變革,是刊物的“招牌菜”,最值得品味。
郵發代號:82-779

讀者

讀者來信部:架設雜誌社與讀者聯繫的橋樑
讀者是半月談雜誌生命的源泉。為密切與廣大讀者的聯繫,傾聽讀者的呼聲,創刊初期雜誌社就設立讀者來信部。1990年7月,在《半月談》開設了“讀者之頁”專欄。“反映讀者呼聲體察社會脈搏解答讀者疑難開展輿論監督”,是“讀者之頁”的編輯宗旨。專欄開辦歷經10年,成千上萬的普通民眾給讀者來信編輯室來稿來信,一吐憂心之事、難解之愁、不平之見。其中有的登載於《半月談》,有的被轉往中央主管部門。這裡已經成為下情上達的一個視窗。

品牌價值

六次入選世界品牌實驗室評選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
2004年,半月談品牌價值被評估為26.0億元人民幣。
2005年,半月談品牌價值被評估為26.2億元人民幣,比2004年提升0.2億元人民幣。
2006年,半月談品牌價值被評估為26.89億元人民幣,比2005年提升0.69億元人民幣。
2007年,半月談品牌價值28.79億元人民幣,比2006年提升1.9億元人民幣。
2008年,半月談品牌價值被評估為32.41億元人民幣,比2007年的28.79億元增加了3.62億元。
2009年,半月談品牌價值被評估為35.63億元人民幣,比2008年的32.41億元增加了3.22億元。
“半月談”榮獲時政類雜誌“中國標桿品牌”
2008年7月14日,《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中文版評選的媒體行業“中國標桿品牌”在北京揭曉,《半月談》榮獲時政類雜誌“中國標桿品牌”。“中國標桿品牌”是指能代表中國同行業中最有高度、最具影響力的品牌,每個行業只評定出一個。因此,“中國標桿品牌”具有唯一性,是中國的“國家名片”,一個行業的標誌性品牌只有幾個,而一個行業的“標桿品牌”(BenchmarkBrand)則只有1個或者根本沒有。《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中文版2008年首次從中國9000多種期刊中,選出“中國標桿品牌”18個。
2011-2012年《半月談》時事政治匯總
申論是一種考查能力的測試,即全面考查應試者閱讀理解能力、文字表達能力,以及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獲得的,必須靠平時的日積月累。考生應抽出時間去多讀一些書刊雜誌,多讀一些中外名著及相關的專業著作,以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申論的核心是測查應試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命題熱點應當是政府當前面對的,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的,有可能解決或正在著手解決的問題。應試者可以通過閱讀近一年來的《半月談》、《時事資料手冊》等時政刊物的方式關注思考社會熱點問題。必須強調的是,通過對熱點的關注,應試者需要訓練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寬答題思路,提高解決問題的政策水平和能力。寄希望於“押題”來備考申論,是不值得提倡的。對此,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整理出2011-2012年《半月談》時事政治匯總供大家參考。為方便考生查看相關信息可將本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