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艦隊

北海艦隊

北海艦隊的前身為華東解放軍海軍支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最晚的海軍部隊,也是三大艦隊中唯一沒有參加過海戰的艦隊。北海艦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三支艦隊(北海、東海、南海)中實力最強、裝備最為精良的一支。北海艦隊負責黃海、渤海的防務,主要任務就是守衛北京的海上門戶。 艦隊的司令部駐地在青島,海上防區為連雲港以北的黃海海域和渤海灣。主要任務為保衛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及警戒周邊地區對中國的海上威脅。 現任艦隊司令員袁譽柏少將,政治委員白文奇中將。

基本信息

歷史

(圖)北海艦隊051C級驅逐艦編隊海上作戰演練北海艦隊051C級驅逐艦編隊海上作戰演練

1950年9月,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十一軍軍部機關和海軍青島基地籌委會為基礎,正式組建海軍青島基地。

20世紀50年代,首次從蘇聯買來的4艘驅逐艦全部給了後來屬於北海艦隊的青島海軍基地1954年10月13日,蘇聯海軍命名為“列什切里內依”號和“列齊威”號的兩艘驅逐艦到達青島3號碼頭,10月26日,中蘇雙方進行交接簽字儀式和命名授旗儀式。海軍參謀長周希漢宣布中央軍委命令:將“列什切里內依”號命名為“鞍山”艦,“列齊威”號命名為“撫順”艦。在青島永安大戲院(現延安劇院),海軍青島基地政委盧仁燦宣讀了中央軍委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驅逐艦大隊正式成立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支驅逐艦部隊由此誕生。
1955年6月28日,第二批“列茲基”號和“列考耳特內依”兩艘驅逐艦抵達青島並移交中國海軍,海軍將這兩艘驅逐艦分別命名為“長春”號和“太原”號。在七十年代國產053H型護衛艦和051型驅逐艦誕生以前,北海艦隊這四艘買來的驅逐艦是中國海軍最先進、噸位最大的軍艦,是中國海軍的精銳。而東海、南海艦隊的主要作戰艦艇還是從國府海軍那裡接收的二戰前製造的舊軍艦或國產的魚雷快艇和百噸級的小炮艇。

1955年,華東軍區海軍、中南軍區海軍分別改名為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後,青島基地成為唯一一個直屬海軍司令部的海軍基地。

1959年,根據中蘇兩國的協定,蘇聯旅順軍港交還中國。

1960年,在收回的旅順基地和直屬海軍的青島基地的基礎上成立了海軍北海艦隊。至此,解放軍海軍完成了“近海防禦”布防——將中國海域分為三個防區,利用“一水相通”的地理特徵,建立三個艦隊,平時各司其責,戰時可南北呼應。

在新中國成立最初的二十多年裡,對國家安全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五十年代的朝鮮半島;六十年代的中蘇、中蒙邊界,再加上中國軍事傳統上重北輕南的傳統,海軍建設從一開始就按北-中-南的重輕順序配置軍艦,形成了北海艦隊強,南海艦隊弱的局面。

防區

(圖)北海艦隊轄區北海艦隊轄區

北海艦隊的海上防區為連雲港以北的黃海海域和渤海灣。主要的任務為保衛首都的海上門戶及警戒周邊地區對中國的海上威脅。

1996年中國在台灣周邊水域進行飛彈發射演習(台海飛彈危機),美國出動兩個航母群進入該地區進行威懾,軍委大為震動。軍委考慮到將來與台灣武裝衝突時美國介入,要求北海艦隊屆時配合東海艦隊以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阻止美國航母戰鬥群從台灣島北側的海域進入台灣海峽或黃海、東海海域。即在台海發生戰爭時,北海艦隊要以海上編隊策應東海艦隊,但任務不是對付台海軍,而是警戒和阻止美日海軍的介入和干預。

近年來,由於“新日美防衛指針”的“周邊事態”直指台灣海峽。據此,中共中央軍委要求北海艦隊平日加強對美日的佐世保沖繩海空軍基地的觀察,且偵察美日海軍在北緯20°—30°的西太平洋上進行的所有軍事演習,為軍委將來制定因應對台海出現戰事時提供基礎情報。

為了完成軍委賦予的新的作戰任務,北海艦隊近年來強化了機(飛機)艦協同、潛艦協同、陸基飛彈與艦艇航空兵協同的各種作戰訓練。對空海潛的遠程觀通距離和反應時間有了極大的提高,已初具藍水作戰能力。對美日韓進行的各次海上軍事演習,都能派出水面艦艇、潛艇和戰機配合中國的偵察衛星作警戒觀察和情報蒐集。

基地

北海艦隊目前有三個軍級編制的海軍基地:旅順基地(轄大連營口水警區),葫蘆島基地(轄秦皇島天津水警區),青島基地(轄威海、膠南水警區)。

旅順軍港是中國北方最優良的深水不凍港,北海艦隊的大部分驅逐艦、護衛艦部署在該基地;葫蘆島基地是常規潛艇的停泊點;青島基地是核潛艇基地。由於青島基地也是北海艦隊迎接外軍訪問的開放軍港,所以較拿得出手的先進驅逐艦有時也臨時停泊在該基地。

編成

(圖)北海艦隊艦機反潛北海艦隊艦機反潛

北海艦隊現有的作戰艦艇編成一個驅逐艦支隊、一個護衛艦支隊、一個核潛艇支隊、一個常規潛艇支隊以及一個由飛彈艇、掃雷艇獵潛艇、魚雷艇等組成的快艇支隊,此外還有一個登入艦大隊。與其他艦隊相比,北海艦隊的驅逐艦、核潛艇的訓練水平較高,特別是核潛艇創造過水下續航的世界記錄,這應該是中國海軍的驕傲。

北海艦隊空中力量有三個海軍航空兵師,其中兩個戰鬥機師,一個轟炸機師。另外還有一個訓練團和一個艦載直升機大隊。主力作戰機種是殲8II、殲7、轟六、水轟五。根據海軍的部署,2000年年底以前完成由轟六改裝的空中加油機組成的飛行團。

艦艇

90年代的中國新一代飛彈驅逐艦112艦“哈爾濱”號曾被稱為“中華第一艦”90年代的中國新一代飛彈驅逐艦112艦“哈爾濱”號曾被稱為“中華第一艦”

北海艦隊現有各種艦艇330多艘,其中飛彈驅逐艦8艘,飛彈護衛艦6艘,核潛艇6艘,常規潛艇27艘。艦艇配置仍是三大艦隊中首屈一指的。

飛彈驅逐艦

1)擁有中國目前最先進的兩艘052型(北約稱“旅滬級”)飛彈驅逐艦:112艦(哈爾濱號),113艦(青島號)。該型艦具有點防空能力,是唯一有拖曳聲納的國產艦。

2)051型(北約稱“旅大級”)4艘:106艦(西安號)、107艦(銀川號)、108艦(西寧號)、109艦(開封號)。

3)051改裝直升機型(北約稱“旅大II”)2艘:105艦(濟南號)、110艦(大連號)。

105號濟南艦是051型的第一艘,服役二十多年來改裝過二十多次,中國的艦載直升機、C-801反艦飛彈都是由該艦首先試驗成功的;國產第二代052型驅逐艦112號哈爾濱艦曾被稱為“中華第一艦”,1998年與166艦和一艘補給船組成編隊訪問美國,是我海軍編隊第一次橫跨太平洋,赴當今海軍第一強國訪問。

飛彈護衛艦

1)053H3(北約稱“江衛II”)1艘:524艦(艦名不詳);

2)053H(北約稱“江湖級”)護衛艦3艘:519艦(長治號),520(開封號),545艦(臨汾號);

3)053H1型(北約稱“江湖II”)1艘:543艦(丹東號);

4)053H1G型(北約稱“江湖IV”)1艘:544艦(四平號)。

核潛艇

在1992年以前,中國的全部核潛艇均部署在北海艦隊。此後,海軍首腦機關從均衡部署考慮,陸續調走了幾艘核潛艇給東海和南海艦隊。但北海艦隊仍擁有我國最強大的的核潛艇編隊,據估計目前仍有6艘在役,有一艘093第二代新型核攻擊性潛艇在北海艦隊進行各種試驗,尚未進入現役,將來該新艇是否會配置給北海艦隊,還不好說。

1)091型(北約稱“漢級”)核攻擊潛艇4艘,其中1艘為改進型:401艇(長征1號),402艇(長征2號),403艇(長征3號),404艇(長征4號)。

其中403艇就是與美國小鷹號航母群鹿戰72小時後逃脫,釀成中美海軍海上對抗事件的那艘核潛艇。中美兩國《海上避撞規則》的簽訂,就是因這一事件引發的。

2)092型(北約稱“夏級”)核彈道飛彈潛艇2艘:406甲艇(長征6號甲),406乙艇(長征6號乙)。

長期以來北約通過各種偵察渠道,發現的中國彈道飛彈潛艇只有舷號為406的一艘。北約看到的彈道飛彈潛艇舷號只有406是對的,但就此認定只有一艘卻是錯的。406舷號的潛艇共有三艘,分別是406甲、406乙和406丙,軍方這樣做是否為了迷惑抑或有其他目的,實在不得而知。

常規潛艇

北海艦隊擁有的最好的常規潛艇是035型(北約稱“明級”),共有I型和改進型13艘:233艇(艦名不詳)、342艇(遠征42號)、352艇(遠征52號)、353艇(遠征53號)、354艇(遠征54號)、356艇(遠征56號)、357艇(遠征57號)、358艇(遠征58號)、359艇(遠征59號)、360艇(遠征60號)、361艇(遠征61號)、362艇(遠征62號)、363艇(遠征63號);其餘的是R級以及033G(武漢級351艇,遠征51號)和W級潛艇(200艇)。

航母

遼寧號航空母艦(PLANLiaoning)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中國海軍001型航空母艦的首艦。是在前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第二艘,瓦良格號航空母艦(俄文:Варяг;英文:Varangian)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總體設計上沿襲了原來的設計特點,其艦型特點、尺寸、排水量、動力裝置等都與庫茲涅佐夫元帥級基本相同,在上層建築、防空武器、電子設備、艦載機配備等方面均做了較大改進。
2013年5月10日,中國海軍首支艦載航空兵部隊10日在渤海灣畔正式組建,海軍戰鬥序列又增添一支新型主戰力量,標誌著航母部隊戰鬥力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中國軍網海軍頻道當天透露,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出席組建大會並授予軍旗。艦載航空兵部隊作為航母戰鬥力建設的核心部分,是海軍新型作戰力量建設的代表和海軍戰略轉型的先鋒,在發展航母事業、建設強大海軍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海軍副司令員張永義、海軍參謀長杜景臣、北海艦隊司令員田中,以及總部、海軍機關有關領導和艦載航空兵部隊官兵共400餘人參加了組建大會。

其他

中國目前唯一的1艘國防動員船“世昌號”(舷號82)和綜合實驗船970號均在北海艦隊編成內,大型遠洋綜合補給船北運575(太倉號),遠洋打撈救生船北救121(長興島號)。

國防動員船“世昌號”雖在北海艦隊編成內,但卻是實施全國沿海地區海軍艦艇預備役人員訓練的主要戰鬥艦艇。1999年夏天,該艦一路南下,停靠青島、上海寧波廈門、廣州等地,為當地海軍預備役人員提供訓練服務,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軍地兩用

(圖)北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青島北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青島

中國北方缺少深水不凍港,而北海艦隊的基地又都是終年不凍的深水良港。中國大陸從改革開放以來,軍用與民用的矛盾非常突出,協調國防與經濟建設的關係,對於海軍而言,是十分棘手的一個問題。

八十年代以來,北海艦隊陸續將營口、塘沽煙臺的部分軍港改為軍民兩用,將劉公島交給威海市發展旅遊事業。1999年又同意地方政府開發建設旅順、葫蘆島港口。在軍港的毗鄰處建設民用港口,使軍港的保密性和駐泊艦艇的安全受到極大威脅。

北海艦隊已經發生的多起岸防飛彈基地、長程雷達站、核潛艇泄密事件,就是由此矛盾造成。

歷任司令員

司令員 任命時軍銜 任期 前職
首任 劉昌毅(1914-1999)湖北黃安人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960.08-1969.08 鐵道兵部公安部隊副司令員
第二任 馬忠全(1914-1995)湖北紅安人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969.08-1975.08
第三任 饒守坤(1915-2006)江西德興人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975.08-1980.01
第四任 楊力(1918-1999)江西瑞金人 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1982.10-1983.10
第五任 蘇軍(1921-2004)安徽合肥人 1983.08-1985.07
第六任 馬辛春(1925- )河北巨鹿人 少將軍銜 1985.07-1990.06
第七任 曲振侔(1930-)山東牟平人 海軍中將軍銜 1990.06-1993.01
第八任 王繼英(1936)河南濟源人 海軍中將軍銜 1993.01-1996.11
第九任 張定發(1943-2006)上海吳淞人 海軍少將軍銜 1996.11-2000.12
第十任 丁一平(1951.2-)湖南華容人 海軍少將軍銜 2000.12-2003.06
第十一任 張展南(1948-)湖南華容人 海軍少將軍銜 2003.06-2006.05
第十二任 蘇士亮(1950-)山東青州人 海軍少將軍銜 2006.05-2008.01 原南京軍區副參謀長
第十三任 田中(1956-)河北黃驊人 海軍少將軍銜 2008.08 海軍旅順保障基地司令員

中國海軍艦隊概況

艦隊名駐地駐泊港口海軍基地防務區域規模
北海艦隊青島青島膠南旅順葫蘆島威海成山旅順基地(轄大連、營口水警區);青島基地(轄威海、膠南水警區);葫蘆島基地(轄秦皇島、天津水警區)連雲港以北渤海、黃海防禦任務擁有330艘艦艇,1個驅逐艦支隊、1個護衛艦支隊、1個核潛艇支隊、1個常規潛艇支隊、1個由飛彈艇、掃雷艇、獵潛艇、魚雷艇等組成的快艇支隊,此外還有一個登入艦大隊。
東海艦隊寧波上海吳淞舟山定海杭州上海基地(轄連雲港、吳淞水警區);舟山基地(轄定海、溫州水警區);福建基地(轄寧德、廈門水警區)連雲港以南到南澳島以北的東海及台灣海峽的防禦任務600艘艦艇,一個驅逐艦護衛艦混編支隊、一個護衛艦支隊、一個潛艇支隊、一個登入艦艇支隊、一個由飛彈艇、掃雷艇、獵潛艇、魚雷艇等組成的快艇支隊。
南海艦隊湛江湛江汕頭廣州海口榆林北海黃浦湛江基地(轄湛江、北海水警區);廣州基地(轄黃埔、汕頭水警區);榆林基地(轄海口、西沙水警區);駐香港艦艇南澳島以西南海包括西沙、南沙群島的防禦任務300艘艦艇,一個驅逐艦支隊,一個護衛艦支隊,一個核潛艇常規潛艇混編支隊,一個常規潛艇支隊,一個登入艦艇支隊以及一個由飛彈艇、掃雷艇、獵潛艇、魚雷艇等組成的快艇支隊。

南海空前大演習

解放軍海軍2010年7月26日在南海舉行多兵種契約實兵實彈演練。解放軍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的主力驅逐艦都有出現。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海軍司令員吳勝利、總長助理戚建國、廣州軍區司令員徐粉林、國家和總部機關有關領導、部分國防工業部門領導都到場等觀摩了演練。演練在3個海區、180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展開,發射飛彈16型71枚。這是一場以實戰化為背景、全程複雜電磁干擾條件下的實兵對抗,使聯合作戰、立體對抗、貼近實戰貫穿全程。
北海艦隊| 東海艦隊| 南海艦隊| 171海口艦| 022新型飛彈快艇| 鷹擊-62遠程反艦飛彈| 570號黃山艦| 鷹擊-83反艦飛彈 | 現代級138號泰州艦| SA-N-17中程艦空| 海紅旗-9遠程艦空飛彈| 殲轟-7轟炸機| 169“武漢”艦| 116石家莊艦| 海基S-300遠程防空| SA-N-17中程防空| 037飛彈快艇| 飛豹戰機| 現代級驅逐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