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瘤樣骨囊腫

動脈瘤樣骨囊腫

動脈瘤樣骨囊腫是一種瘤樣病損,是一種孤立性、膨脹性出血性、多房性囊腫,其性質未明有人認為系良性腫瘤,有人認為系瘤樣病可以獨立發病,也可以是在骨腫瘤的基礎上並發的病變。本病發生於骨而向骨外膨脹生長呈特殊的X線表現。其內容物為充滿血液的囊腔血竇,以纖維組織為間隔,其中有多核巨細胞聚積並有骨化它可為原發性,也可繼發或伴發於骨巨細胞、軟骨母細胞瘤或骨母細胞瘤。1942年Jaffe和Lichtenstein命名為動脈瘤骨樣囊腫。

基本信息

疾病概述

動脈瘤樣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

動脈瘤樣骨囊腫又稱良性骨動脈瘤,病因不清,60%-75%發生於股骨上端椎體附屬檔案,主要表現為局部腫痛,靠近關節時出現運動障礙,侵犯胸腰椎可以出現疼痛和下肢萎縮,大小便失禁甚至截癱。動脈瘤樣骨囊腫是獨立的,擴張性的,具有侵襲性的骨病損。最多發生於10-20歲年齡段的人群。男女發生比率為1:2。

總之,動脈瘤樣骨囊腫是骨創傷或骨血循環障礙所致的繼發性改變。動脈瘤樣骨囊腫也可由非骨化性纖維瘤,軟骨母細胞瘤,骨母細胞瘤,單純骨囊腫,軟骨粘液纖維瘤和纖維結構不良繼發轉變而來。動脈瘤樣骨囊腫與上述病變的聯繫相當密切,所以組織學報告必須包括病損多個取材部位的結果,以排除可能的原發病種。

Kransdorf的報告(AmerJRoentgenol1995Mar;164(3):573-80)指出,約有1/3的動脈瘤樣骨囊腫有其前原發病種。最常見的前原發病為:巨細胞瘤(19-39%)。其次骨母細胞瘤、血管瘤,軟骨母細胞瘤、軟骨粘液樣纖維瘤,單純性骨囊腫,纖維組織細胞瘤嗜酸性肉芽腫骨肉瘤。16q22和17p13染色體交聯在動脈瘤樣骨囊腫組織中及骨外組織中均有檢測到。

疾病原因

動脈瘤樣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

1、病因學:
本病病因迄今未明。大多數學者認為可能是由於局部持續性血流動力學障礙,引起靜脈壓極度升高致血管擴張,導致受累椎體骨質被吸收。

2、病理學:
動脈瘤樣骨囊腫也可由非骨化性纖維瘤,軟骨母細胞瘤,骨母細胞瘤,單純骨囊腫,軟骨粘液纖維瘤和纖維結構不良繼發轉變而來。動脈瘤樣骨囊腫與上述病變的聯繫相當密切,所以組織學報告必須包括病損多個取材部位的結果,以排除可能的原發病種。

3、發病機制

目前爭論較多。多數學者認為是骨內動脈與靜脈異常吻合,致內壓增高,血腔擴大鵻骨質破壞出血而形成的血性囊腔近年來不少學者將本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所謂原發性是指除了動脈瘤樣骨囊腫的病變以外,沒有發現其他伴隨病變並存。繼發性是指本病常伴隨其他良性腫瘤或瘤樣病損存在,甚至可與惡性腫瘤並存。

動脈瘤樣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
動脈瘤樣骨囊腫內可見多數充滿似血液的大小不等的囊腔,呈暗紅色或棕色,以纖維組織為間隔。囊壁組織分兩型:

①肉芽腫型囊壁厚薄不等,主要由豐富的多核巨細胞及間質細胞所構成。

②纖維型主要為成熟的纖維組織亦可見不等量纖維性骨化,囊壁的血管改變見中小靜脈明顯擴張充血血管壁呈不同程度的增厚。因在動脈瘤樣骨囊腫的病理改變主要為大小不等的血性囊腔,囊壁不是正常的血管壁而由反應性間質細胞及多核巨細胞構成,其下可見到纖維組織層內有反應性骨質。在病理學檢查時常有伴隨病變的組織學特點,因此要仔細觀察病理改變的特點。

疾病檢查

動脈瘤樣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X片
1、X線:
平片示:①偏心型:發生於長骨的多為此型,病灶偏於骨幹的一側,呈吹氣臌樣膨出至骨外,內有骨性間隔,似蜂窩狀。②中心型:呈溶骨性囊狀透明影,最大直徑可達10cm。囊內含有粗細不均的骨性間隔,呈多房狀,向橫的方向擴張。③位於扁骨時,病灶呈囊狀膨脹。位於脊柱者除呈囊狀膨脹外還可跨越椎間盤,侵入鄰近椎體。動脈瘤樣骨囊腫如發生於椎體等少見的短管骨,X線檢查應注意與骨囊腫、巨細胞瘤、血管瘤、孤立性內生軟骨瘤囊狀骨纖維結構不良等鑑別。上述各病均可引起短骨囊狀骨質破壞,骨皮質膨脹變薄,其內呈蜂房狀,但骨囊腫、孤立性內生軟骨瘤和囊狀骨纖維結構不良病變的膨脹程度多不如動脈瘤樣骨囊腫,也多無本病所見的典型的皂泡樣改變。血管瘤具有典型的柵欄狀骨質改變,病灶內鈣化,以及MRI信號,血管瘤燈泡征特性和慢進慢出的強化表現。孤立性內生軟骨瘤雖好發於手足短管骨,但以手部發病率為高,多位於乾骺或骨幹內,呈輕度膨脹,易骨折,特徵性表現為囊內有瘤軟骨的鈣化,骨囊腫病灶內部多無骨嵴分隔及鈣化;單囊型骨纖維結構不良X線多呈較特徵性的毛玻璃樣改變,纖維組織易鈣化及骨化,多有硬化邊。對於少數影像學近似病例,傳統X線診斷難以定性,多需要CT或MRI進一步檢查。

2、CT:

動脈瘤樣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

1.為囊狀膨脹性骨破壞,其內充滿液體密度,均質,無鈣化,可見骨性間隔。
2.局部骨皮質變薄,骨骼膨大。 3.增強掃描可見有粗大的供血血管,病灶可見斑片狀明顯強化。
4.囊內若顯示有液-氣液平面,上為水樣低密度,下為略高密度,則為典型表現。
5.鑑別診斷
1)骨巨細胞瘤:好發於骨端,骨端關節面下的骨皮質變薄,一般無骨膜增生(合併骨折時例外)。
2)骨囊腫:病變為中心縱向生長,無骨嵴或骨嵴較少,囊內密度較均勻,呈水樣密度且無強化。

CT能顯示整個椎體ABC的全貌和其內的細微結構,其良好的密度解析度對顯示病灶骨梁狀分隔或骨嵴非常敏感,另外也可檢測病灶內液—液面(FFL)的存在,為病灶的定位定性有很大的幫助。Davies研究表明,使用較窄的窗寬(<100Hu)比較容易對液面進行觀察,病灶內部其上方為水樣低密度,下方為未凝固的血液高密度,讓患者靜止1分鐘後再掃描可以更好顯示液平面。

3、MRI表現

動脈瘤樣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
(1)好發在長管骨的乾骺端,病灶呈顯著膨脹的囊狀表現。
(2)病灶主體於T1WI上呈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腔內間隔均呈低信號。部分病例T2WI上病灶內出現液-液平面,此為本症的特徵性表現,上部高信號區代表漿液而下部低信號區代表含鐵血黃素沉積。
(3)病灶周邊骨殼呈圓圈樣低信號,一般完整,邊緣清晰。
(4)增強掃描:病灶內間隔強化。MRI影像ABC的檢查也有特徵性。因病灶分隔成多數含血的竇腔,所以表現為T1WI呈低等信號,T2WI呈多發不均勻高信號,其間可見纖細的低信號間隔。Munk研究,隨T1WI加重,病灶信號強度增高,或者病例出現T2WI可見液—液平面者,上方為高信號(內含去氧血紅蛋白的液體),下方為低信號(內有含鐵血黃素),強烈提示ABC的診斷。另外病灶中心活動度低,增強掃描MRI可以顯示病灶邊緣性輕度強化,強化特點比CT靈敏度高。

4大體解剖檢查解剖檢查可發現,動脈瘤樣骨囊腫,就如同富含血液的海棉塊,被骨膜包裹纖維狀的膜,將其分成多個間隔,內有血性液,顯微鏡下觀,動脈瘤樣骨囊腫為富含血液的間隙,由纖維分隔或不成熟的編織骨小梁構架,散在有含有含鐵血黃素的I型巨噬細胞纖維母細胞,毛細血管和巨細胞動脈瘤樣骨囊腫。
在治療方面根據不同的病變部位需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1病變位於椎體附屬檔案者適合手術切除

2若病變位於椎體者可行刮除和植骨術

3若椎體出現病理性骨折成角畸形或有神經脊髓受壓症狀宜行椎體次全切除減壓並植骨融合以維持脊柱的穩定性本病預後一般良好

臨床表現

動脈瘤樣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
動脈瘤樣骨囊腫可發生於任何骨但最常見的部位為長管狀骨占50%,有20%-30%病變發生於脊柱。常見發病部位排序如下:下肢長管狀骨脊柱、上肢長管狀骨鎖骨手足短管狀骨距骨及顏面骨。若發生在骨盆的動脈瘤樣骨囊腫常常是巨大的。脊柱發病者多同時累及後側附屬檔案及椎體。伴隨病變膨脹生長鄰近椎體可受侵。在長管狀骨中病變多位於乾骺端並偏於一側,約1/4病變位於中央,發生於骨幹中部的動脈瘤樣骨囊腫並不常見動脈瘤樣骨囊腫從不發生於骨骺動脈瘤樣骨囊腫生長一般不越過骺軟骨但骨成熟後,病變可發展至骨端無論動脈瘤樣骨囊腫發生於何位置其似乎均起自骨表面骨膜下。動脈瘤樣骨囊腫自此位置生長向上頂在骨膜,向下侵噬骨皮質。動脈瘤樣骨囊腫主要臨床特徵為進行性局部疼痛和腫脹。

多數病人往往開始在肢體上發現一深在的腫塊,伴有輕度疼痛,發展可很快也可緩慢。約1/3的病人症狀出現與創傷有關病理性骨折少見,若發生病理性骨折出現明顯疼痛,局部皮溫常增高,有明顯的壓痛,偶有搏動。動脈瘤樣骨囊腫發生病理性骨折時,不會出現良性骨囊腫所特有的落葉征。附近關節可因腫脹、疼痛出現活動受限,若膨脹性病變累及關節軟骨時則關節活動受限明顯關節腔積液。脊柱發生病變時疼痛症狀明顯,椎體和附屬檔案破壞壓縮而發生脊柱畸形,可出現脊髓壓迫症狀壓迫症狀可逐漸加重甚至發生截癱在出現椎體病理性壓縮骨折或病變急性出血時壓迫症狀會突然出現動脈瘤樣骨囊腫的臨床症狀和體徵以及病程的變化可因其發展速度、病變部位和骨破壞程度而有所不同發展,快者數月內表現出嚴重的臨床症狀和體徵膨脹性病變生長可很大,給人惡性腫瘤的印象。發展緩慢者也有一兩年症狀才明顯,也有呈停滯狀態幾年無變化絕大多數病人自出現症狀。至就診時間一般不超過6個月,在有些病例中不進行任何治療,動脈瘤樣骨囊腫可停止生長並自行骨化在2-3年中可自愈。

疾病診斷

1、診斷

動脈瘤樣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
本病多見於青少年四肢長骨脊椎椎板沒有明顯的症狀局部穿刺,有硬殼感很易抽出不凝固的血液在X線表現為多囊性骨質破壞,或呈遠心性“氣球樣”膨出應考慮到本病的可能。

2、鑑別診斷:
(1)孤立性骨囊腫:多見於四肢長骨,常為中心型,呈對稱性輕度膨脹的骨壞死,周圍為緻密硬化帶。囊壁外緣光滑整齊,內緣則不光整。隨骨骼生長逐漸移向骨幹,常因病理骨折而發現。

(2)巨細胞瘤:發病年齡較大,病變多位於長骨端的關節下方,關節面常為腫瘤的部分輪廓,由於腫瘤縱行、橫行生長差不多,故腫瘤多呈球形。瘤內有皂泡狀陰影。骨化及反應性骨硬化現象少見。而動脈瘤樣骨囊腫發病較輕,病變多位於乾骺端,很少侵犯骨骺。常有不同程度的骨硬化現象。

(3)非骨化性纖維瘤:常侵犯骨皮質,沿骨幹蔓延,呈分葉狀,邊緣有硬化現象。有時邊緣不完整,甚至有骨皮質斷裂。

(4)軟骨粘液樣纖維瘤:多見於青少年,偏心生長,分葉狀,並呈分房樣。突入軟組織時多無包殼。破壞區內有斑點狀及斑片狀鈣化

3、檢查
動脈瘤樣骨囊腫都有典型的X線表現,位於四肢長骨的表現為病變在骨幹與乾骺端處,但不侵犯骨骺。其偏心性者向骨外突出如“氣球狀”膨脹囊腫表面為一薄層骨殼病變呈局限性透亮區,境界清晰邊緣有狹窄的硬化帶,其中有粗或細的不規則小粱分隔成蜂窩狀位,於骨中心者,向周圍擴張膨脹卵圓形,與骨的縱軸一致。位於脊椎的病變多在棘突椎板、橫突上亦膨出骨外。病變也可累及椎體,可導致病理性骨折少數病例病變可侵及鄰近椎體骶骨的病變也顯示膨脹改變有透亮區。CT掃描對確定病變是有幫助的,有時可顯示出病變內的液體平面有時可以顯示出動脈瘤樣骨囊腫特有的海綿樣外觀也可對其中的液體提供進一步信息可反映其富於血管的特性,更清楚顯示病變情況。

疾病治療

動脈瘤樣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治療

治療方法的選擇要依據病損的部位和侵襲性的情況而定。長期的觀察會發現部份生長緩慢無痛的動脈瘤樣骨囊腫同時有自行消退的表現。選擇性營養靜脈的檢查切除和溶栓藥物經皮局部溶栓都是較新的治療方法。經皮腔內早基丙烯酸樹脂注射用於頸椎體的動脈瘤樣骨囊腫治療,有成功病例報告。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冷凍療法和放射治療等。

若椎體出現病理性骨折成角畸形或有神經脊髓受壓症狀宜行椎體次全切除減壓並植骨融合以維持脊柱的穩定性本病預後一般良好手術治療包括刮除刮除植骨局部大塊切除(蝶形手術)段截甚至截肢等方法。單純刮除刮除植骨復發率較高(20%~60%)個別病例可多次復發。局部大塊切除或段截方法,操作和術後處理比較複雜術後需要骨移植,這種方法治療比較徹底,復發率很低Biesecker報導8例William(1986)報導6例均無復發為了減少出血,可在術中套用止血帶或暫時阻斷大的供應動脈。對脊柱骨盆股骨近端的病變套用選擇性血管栓塞可達到較好的效果。這種方法用於術前以減少術中出血亦可為單獨的治療方法。

冷凍療法,即在刮除局部病變後用液氮傾入骨腔內使局部迅速降溫冷凍深度可達1-2mm滅活殘存的組織,然後再植骨可減少復發率。Biesecker治療13例隨診4年例復發Marcove報導33例2例復發。放射療法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它可使動脈瘤樣骨囊腫停止生長,瘢痕形成促進病變廣泛骨化適用於解剖複雜手術不易徹底的部位如脊柱。也有報導用來控制長骨快速生長的動脈瘤樣骨囊腫和骨盆較的囊腫放射治療後復發率在10%左右,也可損傷骺軟骨造成肢體畸形,在脊柱骨盆可損傷器官還有可能引起放射性肉瘤發生。William報導用放射治療4例1例火在1年後發展為纖維肉瘤放射劑量報導不一鵻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最低劑量為宜20~50Gy(2000-5000rad)。在極少數病例中對某些骨破壞嚴重反覆復發,或手術放療都不能控制肢體出血等病例,必要時應考慮截肢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