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峰

勃朗峰

勃朗峰(法語:Mont Blanc,義大利語:Monte Bianco,意為白色之山),又譯為:白朗峰,是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位於法國的上薩瓦省和義大利的瓦萊達奧斯塔的交界處。勃朗峰的最新高度為海拔4810米,它是西歐的最高峰。勃朗峰附近最有名的兩個城鎮是義大利瓦萊達奧斯塔的庫馬耶(Courmayeur)與法國羅納-阿爾卑斯大區上薩瓦省的霞慕尼,這裡也是第一屆冬季奧運會的舉辦地區。遊客可以搭乘纜車上山,路線會經過庫馬耶與霞慕尼。在勃朗峰,每年都能夠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滑雪、登山等等。

基本信息

簡介

(圖)勃朗峰勃朗峰
勃朗峰勃朗峰
勃朗峰(法語:MontBlanc,義大利語:MonteBianco,意為“白色山峰”),位於法國的上薩瓦省和義大利的瓦萊達奧斯塔的交界處,它是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也是西歐與歐盟境內的最高峰,海拔為4810.45米。勃朗峰於1786年8月8日首次被人類征服。勃朗峰有時也被稱為“白色少女”(法語:LaDameblanche)或“白色山峰”(義大利語:IlBianco)。

勃朗峰(Chamonix Mont-Blanc;Blanc, Mont),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也是西歐第一高峰,海拔4810.90米。法語意為“銀白色山峰”。位於法國和義大利邊境。自小聖伯納德山口向北延伸約48公里,最寬處16公里,包括有塔古爾勃朗、莫迪、艾吉耶、多倫、韋爾特等9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峰。山體由結晶岩層組成。勃朗峰地勢高聳,常年受西風影響,降水豐富。冬季積雪,夏不融化,白雪皚皚,冰川發育,約有200平方公里為冰川覆蓋,順坡下滑,西北坡法國一側有著名的梅德冰川,東南坡義大利一側有米阿傑和布倫瓦等大冰川。建有科學研究實驗站。勃朗峰設有空中纜車和冬季體育設施,為登山運動勝地;山峰雄偉,風光旖旎,為阿爾卑斯山最大旅遊中心。勃朗峰下築有公路隧道,起自法國的沙漠尼山谷到義大利的庫馬約爾,長11.6公里,法、意兩國先後於1958年和1959年開工,分別從兩端開鑿,1962年8月會合,1965年建成通車,使巴黎到羅馬的里程縮短了約220公里。
歐洲的山嶽和最高峰(4,807公尺〔15,771呎〕)。山嶽位於阿爾卑斯山脈,沿法義邊界延伸、進入瑞士。自瑞士的馬蒂尼(Martigny)起,西南綿亘40公里(25哩)左右,最大寬度為16公里(10哩)。最高峰在法國境內。山嶽四周是格雷晏阿爾卑斯山脈(Graian Alps,南),沙莫尼山谷(Chamonix Valley)和薩瓦阿爾卑斯山脈(Savoy Alps,西),本寧阿爾卑斯山脈(東北)和庫馬約爾(Courmayeur)山谷(東)。山嶽內其他主要山峰有塔庫爾的白朗峰(Mont Blanc du Tacul)、莫迪山(Mont Maudit)、若昂峰(Aiguille du geant)、大若拉斯山(Les Grandes Jorasses)、多朗山(Mont Dolent)和南峰。
白朗峰大約有100平方公里(40平方哩)覆蓋著冰川(因而其名意為「白山」)。一些冰河自中央冰丘瀉下至1,490公尺(4,900呎)以下處。阿爾卑斯山脈第二大冰川——冰海冰川(Mer de Glace)在1930年海拔達1,250公尺(4,100呎)。在17世紀初,冰川前移到沙莫尼山谷底部,摧毀或掩埋了耕地和住房。此後,冰川不時前移和後退。

登頂

(圖)勃朗峰勃朗峰

勃朗峰義大利一側,科學家馬泰爾(P. Martel)於1742年,德呂克(Jean A. Deluc)於1770年,及以後的索緒爾(Horace Benedict de Saussure)最早使人們注意到白朗峰是西歐最高的山,促使一些探險家去攀登此峰。沙莫尼的一位醫生帕卡德(Michel-Gabriel Paccard)及其腳夫巴爾馬特(Jacques Balmat)於1786年征服了這座最高峰。帕卡德的成就為登山史上的一件大事,但第二年索緒爾也登上此峰,超過了他的成就。登山失敗的布里特(Marc-Theodore Bourrit)出於嫉妒心理,出版了一本書對第一次登山大肆歪曲,揑造謊言說登山之舉應完全歸功於農民巴爾馬特
除了登山者之外,沙莫尼的觀光客人數也不斷增加,1870年一條經過改建的公路開通,在此之前此處一直是一個交通極不方便的勝地。白朗峰地區現已是阿爾卑斯山脈最大的觀光中心,有架空索道和冬季運動設施,其傳統的畜牧經濟已經完全衰退。

長高原因

(圖)勃朗峰勃朗峰

法國上薩瓦省的測量官員根據2007年9月15日和16日的測量數據,宣布位於法國和義大利邊界的歐洲第一高峰勃朗峰的最新高度為海拔4810.90米,這比此前的“官方數據”高出了將近4米。

氣象學家揚·吉貞丹納解釋說,阿爾卑斯山地區的總降水量並沒有增長,但由於受氣候變暖的影響,這一地區的降水變得不均勻。

在夏天,頻繁的西風從大西洋上空帶來大量降水,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降水的形式為溫度較高的黏稠的雪,這些黏稠的雪很容易附著在高山冰層上,並加厚這裡的冰層。而在冬天,阿爾卑斯山地區的降水則有所減少,而且冬天冰冷稀薄的雪很容易被風吹到山谷里,很難附著在原有的冰層上。

正是由於這一獨特氣候,勃朗峰海拔4800米以上部分的冰層體積在2007年突然增加了近1萬立方米,這就是它“長高”的原因。

事件與意外

印度航空曾經在勃朗峰發生兩次空難,分別為1950年和1966年。兩架飛機均將抵達日內瓦國際機場,飛行員下降是發生失誤,兩次死亡人數為48人和117人。

2008年8月24日,歐洲勃朗峰雪崩,至少造成8人受傷,8人失蹤。

2009年5月29日,奧運滑雪金牌得主卡琳‧呂比(KarineRuby)和一位同伴遇難,她和她的小組部分成員跌入了冰川的裂口當中。她在都靈奧運之後退休,並接受訓練,成為登山領隊。
2013年9月,一名來自法國薩瓦省的年輕人月初在勃朗峰一冰川上攀登時,意外發現“寶藏”——一批價值數十萬歐元的珠寶。根據法國法律,如果找不到其真正主人,那么這批珠寶將最終將屬於發現它們的這名年輕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