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金

劉澤金

劉澤金,男,1963年生,山東無棣縣人,1983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專業。現任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科研部部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防科技大學新體系結構固態雷射實驗室學術帶頭人,大校軍銜。2009、2011年兩次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第二輪候選人名單。2013年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 2017年11月27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基本信息

研究領域貢獻

主要從事高能雷射技術等領域的研究。

高平均功率和高光束質量雷射在民用及軍事領域都有重要的套用,是當前雷射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全固態雷射器、光纖雷射器等都可以達到一定高的功率,但也有各自的缺點。考慮到現有雷射技術的發展現狀,劉澤金教授等創造性地提出了新體系結構固態雷射的概念,以獲取高光束質量的高功率雷射。

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10篇,合作出版教材一部。

學術任職

國務院學術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 ,《強雷射與粒子束》、《中國雷射》、《紅外與雷射工程》編委等。

獲獎情況

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軍隊和部委級科技進步一等獎7次,獲專利13項。

2005年獲中國科協傑出青年“求是”工程獎,2010年榮立一等功   。

2017年11月27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2017年當選院士名單

         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2017年新當選的67名院士中,男性63人,占94%;女性4人,占6%。最小年齡49歲,最大年齡67歲,平均年齡56.37歲。60歲(含)以下的57人,占85%;61歲至70歲(含)的10人,占15%,更多優秀的中青年工程科技專家當選。新當選院士中,來自高等院校的有31人,占46.2%;研究院所18人,占26.9%;企業及醫院18人,占26.9%。本次增選共有18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以下名單按學部順序排列,同一學部內按姓名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9人)鄧宗全 | 馮煜芳 | 何琳[海軍工程大學教授] |
黃慶學 | 孫逢春 | 王振國[國防科技大學研究生院院長] |
吳光輝[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 夏長亮 | 周志成 |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8人)陳杰[北京理工大學教授] | 戴瓊海 | 劉永堅 | 劉澤金 |
陸軍[中國工程院院士] | 寧濱 | 譚久彬 | 王沙飛 |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9人)戴厚良 | 黃小衛 | 聶祚仁 | 潘復生[重慶市科委副主任] |
彭金輝 | 吳鋒[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指導教師] | 張聯盟 |
鄭裕國 | 周濟[中共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 |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7人)鄧建軍[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 | 毛景文 |
孫金聲[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學博士] | 湯廣福 |
唐立[北京套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 王國法 | 王雙明 |
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8人)陳湘生 | 鄧銘江 | 孔憲京 | 李華軍[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 |
吳志強[同濟大學副校長,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 |謝先啟 |
岳清瑞 | 張建民[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教授] |
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6人)陳堅[江南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 賀泓 | 蔣興偉 | 
王琪[四川大學教授] | 吳豐昌 | 朱利中 |
農業學部(8人)包振民 | 蔣劍春 | 康振生 | 王漢中 | 張福鎖 | 
張守攻 | 趙春江[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 鄒學校 |
醫藥衛生學部(7人)董家鴻[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 | 李兆申 | 馬丁[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 
喬傑[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 | 田志剛[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 
王銳[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長] | 張英澤[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院長] |
工程管理學部(5人)陳曉紅[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全省委員會副主席] | 范國濱 | 
劉合 | 盧春房 | 王金南 |
外籍院士(18人)安道琳 | 胡仕新 | 米耀榮 | 顧敏[浙江大學先進納米光子學研究所所長] |
雷歐·拉斐爾·萊夫 | 李凱[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 史提芬·博伊德 | 尼古拉斯·佩帕斯 |
松采夫·康斯坦丁·亞歷山德羅維奇 | 余艾冰 | 哈桑·卡雷姆 | 田村幸雄|
麥可·霍夫曼[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梅納赫姆·埃利梅萊赫 | 唐納德·格里爾遜 |
尼古拉斯·羅伯特·萊蒙 | 韋伯斯特·卡維尼 | 比爾·蓋茨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