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招君

劉招君

劉招君 (1951.5-),男,黑龍江哈爾濱人,長春地質學院畢業,研究生學歷。現任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油氣與盆地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沉積學、層序地層學、石油地質學及油頁岩成礦理論研究。

基本信息

學科專業

劉招君 劉招君

1、礦產普查與勘探

2、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

研究方向: ①盆地分析與陸相層序地層學研究; ②油氣藏綜合評價與有利勘探區預測 ③油頁岩資源評價與綜合利用;

講授課程

:沉積學(本科); 盆地分析(碩士研究生);

層序地層學(碩士、博士研究生);

學習經歷

劉招君 劉招君

1974-1977年 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 學士

1979-1982年 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 碩士

1985-1987年 蘇聯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 進修

1990-1991年 德國漢諾瓦維大學地質所 合作交流

1991-1992年 俄羅斯莫斯科石油天然氣學院 高級訪問學者

1998-1998年 俄羅斯莫斯科大學地質系 高級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 1977-1979年 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岩石教研室 助教

1982-1985年 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岩石教研室 講師

1987-1990年 長春地質學院能源地質系 副教授、副系主任

1992-1996年 長春地質學院能源地質系 教授、主任

岩石學專業 博士生指導教師

能源地質研究所 副所長

吉林省專家協會 理事

沉積岩石學課指會 委員

長春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 人大代表

1996-現在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教授

岩石、礦物、礦床專業 博士指導教師

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 博士指導教師

油氣與盆地研究所 所長

古地理學報 編委

中國煤炭地質 編委

吉林省專家協會 理事

吉林省石油學會 理事

國際沉積學會 會員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 外籍院士

長春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 人大代表

社會兼職

1、沉積學報 編委;

2、古地理學報 編委;

3、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編委;

4、地質與資源 編委;

5、世界地質 編委;

6、國際沉積學會 會員;

7、俄羅斯自然科學院 外籍院士;

8、國家特殊津貼獲得者;

9、吉林省拔尖人才;

10、長春市優秀人才;

所獲獎項

1、全國油頁岩資源評價(ZP-Y-01),2004-2006年,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

2、吉林省油頁岩資源儲量評價(20030437), 2003-2005年,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3、攀西裂谷帶中生代沉積建造特徵,1982-1985年,地礦部三等獎;

4、松遼盆地主要目的層段沉積相與生儲蓋組合研究,1986-1989年,地礦部三等獎;

5、松遼白堊紀沉積盆地的構造沉積演化特徵與多參數找油氣模式的研究,1989-1991年,地礦部三等獎;

6、滿—綏斷面域內中新生代盆地基底結構及沉積—構造演化(85)06202-1-3,1991-1994年,地礦部三等獎;

7、下遼河及外圍中生代盆地類型與層序地層研究(930012-5),1993-1995年,地礦部三等獎;

8、大陸裂谷盆地沉積作用,1996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9、吉林省勃海—海隆地區油氣藏評價,1993-1995年,地礦部三等獎.

科研項目

:

1 馬坑鐵礦的沉積形成作用的古地理和古構造的研究 地礦部重點項目課題 1979-1984 骨幹

2 攀西裂谷主要地質構造、地球物理特徵及對礦床的控制 國家<六·五>攻關項目課題 1981-1986 骨幹

3 攀西裂谷帶中生代沉積建造特徵 國家<六·五>攻關項目專題 1982-1985 負責人

4 松遼盆地找油氣前景及成藏條件 國家<七·五>攻關項目專題 1986-1990 骨幹

5 松遼盆地主要目的層段沉積相與生儲蓋組合研究 國家<七·五>攻關項目專題 1986-1989 負責人

6 伊舒地塹沉積構造演化與多參數找油模式研究 吉林省科委項目 1988-1991 副負責人

7 松遼白堊紀沉積盆地的構造沉積演化特徵與多參數找油氣模式的研究 吉林省科委項目 1989-1991 負責人

8 航空地質在含油氣盆地中的套用 中德聯合資助國際合作項目 1989-1991 骨幹

9 中國滿洲里—綏芬河地學斷面域內岩石圈結構特徵及其演化的地質研究(85)06202-1 地礦部<八·五>重點攻關項目課題 1991-1995 副負責人

10 滿—綏斷面域內中新生代盆地基底結構及沉積—構造演化(85)06202-1-3 地礦部<八·五>重點攻關項目專題 1991-1994 副負責人

11 滿—綏斷面域裂谷裂變徑跡熱構造史研究 地礦部與日本九州大學聯合資助國際合作項目 1994-1996 中方負責人

12 下遼河盆地外圍中生代盆地區域地質及深部地質研究(930012) 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八·五>攻關項目 1993-1995 骨幹

13 下遼河及外圍中生代盆地類型與層序地層研究(930012-5) 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八·五>攻關項目課題 1993-1995 負責人

14 俄羅斯東南—中國東北地區中生代盆地類型、地球力學機制及含油氣性(9403342009) 國家外專局與俄羅斯科學院聯合資助國際合作項目 1994-1995 中方負責人

15 套保地區非震方法油氣勘探研究 吉林油田 1995-1996 負責人之一

16 大陸裂谷盆地沉積作用 國家教委 1996 副負責人

17 吉林省英大海地區高台子油層油氣遠景預測(943505-2) 吉林省科委項目 1994-1996 負責人

18 松遼盆地南部西部地區層序地層學研究(9501-1) 吉林油田管理局項目 1995-1996 負責人

19 鑽井資料沉積微相分析與編圖軟體(950116) 大慶油田管理局項目 1995-1996 負責人

20 中俄含油氣盆地分析與油氣預測研究(960334E00-1) 國家外專局與俄羅斯科學院聯合資助項目 1996-1997 中方負責人

21 吉林省布海—小合隆地區油氣藏評價(97003) 吉林油田項目 1997 負責人

22 梨樹地區侏羅系含油氣性評價 吉林油田項目 1997 負責人

23 吉林省勃海—海隆地區油氣藏評價 吉林省科委 1995-1997 負責人

24 遼河盆地曙北地區勘探目標評價 1997-1998 負責人

25 吉林省琿春八道城礦區煤層氣資源評價(9705-41-1) 吉林省科委項目 1997-1999 負責人

26 杏山斷陷層序地層格架研究 大慶油田項目 1998-1999 負責人

27 非海相層序地層特徵及方法研究(970210-2-3) 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九·五>重點攻關項目專題 1998-2000 負責人

28 嘉蔭—阿爾哈林白堊紀沉積盆地:地層對比、古生物地理、地球動力學演化與含油氣性 國家外專局與俄羅斯科學院聯合資助項目 1998-2000 中方負責人

29 松遼盆地層序地層與沉積體系研究(970210-2) 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九·五>重點攻關項目課題 1998-2000 骨 乾

30 柴北緣地區中生界沉積特徵研究 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項目專題 1999-2000 負責人

31 遼河盆地東部凹陷北段構造沉積演化與有利目標優選 遼河油田項目 1999-2000 負責人

32 伊通地塹莫里青斷陷雙陽組沉積微相研究 中國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項目專題 2000-2001 負責人

33 昇平地區升132井區儲層流動單元研究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大慶油田分公司項目 2000-2001 負責人

34 吉林省布海—合隆地區天然氣資源評價(2000549) 吉林省科委項目 2001-2003 負責人

35 伊通盆地莫里青斷陷儲層評價(2001220101000975)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吉林分公司項目 2001-2002 負責人

36 松遼盆地及其鄰區中新生代盆山動力學研究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大慶油田分公司項目 2001-2003 負責人

37 松遼盆地及鄰區中新生代熱構造史研究(49894190-1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重大項目子課題 2001-2003 負責人

38 中阿穆爾-三江中生代盆地層序地層研究與對比分析 國際合作項目 2001-2006 中方負責人

39 吉林省油頁岩資源評價(20030437) 吉林省油頁岩資源評價 2003-2005 負責人

40 依舒地塹地層層序劃分與對比研究 大慶油田項目 2003-2004 負責人

41 三江地區中生代成盆機制分析 大慶油田項目 2004-2005 負責人

42 油頁岩資源評價實施方案編制(ZP-F-04) 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 2003-2004 負責人

43 全國油頁岩資源評價(ZP-Y-01) 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 2004-2006 負責人

44 中、新生代相關盆地群成盆規律與構造演化史(XQ-2004-07) 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 2004-2007 負責人

45 全國油頁岩資源評估(2020-2050) 中國工程院(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2004-2005 負責人

46 油頁岩灰渣和煤矸石中鋁和稀有金屬評價和提取研究 (2005-2007) 負責人

47 吉林省油頁岩調查與評價 2005-2005 負責人

學術論文

:

1 王東坡、尚浚、蔡維智、李生彩、劉招君 福建馬坑式鐵礦沉積形成作用的古地理及古構造特徵 1982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No.3, P43-58

2 薛康成、劉招君等 四川渡口市荷花池丙南組沉積環境的初步討論 1983 攀西地質,No.1(總3),P165-174

3 楊順、彭國清、劉招君等 四川渡口荷花池地區上三疊統丙南組沖積相地層剖面特徵的初步認識 1983 攀西地質,No.1(總3),P175-190

4 劉招君 閩西南石炭紀沉積相分析——兼論古構造對沉積作用的控制 1983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總第33期),No.3,83-95

5 王東坡、劉招君等 閩西南地區石炭紀海相濁積岩的沉積特徵及地質意義 1984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總第37期),No.3,P26-34

6 何起祥、劉招君等 湖泊濁積岩的主要特徵及其地質意義 1984 沉積學報,Vol.2,No.4,P33-46

7 劉招君 湖泊濁積岩粒度分析特徵及形成機理 1984 全國第一屆沉積重力流會議(鹹陽)

8 何起祥、王東坡、劉招君 論古裂谷沉積作用 1985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總第41期), No.3,P39-48

9 王東坡、劉招君等 Sedimentary characteriscs of Panxi rift zone 1985 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Symposiom of Deep process and Continental Rift, Chengdu, China

10 劉招君、薛康成等 攀西裂谷湖泊濁流沉積作用的主要特徵及其地質意義 1985 地質出版社,(中國攀西裂谷文集),P190-306

11 何起祥、王東坡、劉招君 攀西地區三疊紀丙南組沉積相及古地理 1985 地質出版社,(中國攀西裂谷文集),P258-273

12 王東坡、劉萬洙、劉招君 攀西裂谷帶中生代沉積建造 1986 吉林省出版社

13 劉招君 蘇聯沉積學研究現狀及動態 1987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Vol.17, No.3, P357-360

14 劉招君 К условиям осадкопления в готериве на горах датиль и шелудивая(Кроым) 1987 《Геологня и Развелка》,No.12,C.105-108

15 劉招君 蘇聯地質院校的教學科研體制 1988 世界地質,Vol.7,No.1, P151- 154

16 劉招君 Panixi abandone rift zone sedimentation and lacustrine turbidites 1988 IA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sedimentology Related to Mineral Deposits (Abstracts), Beijing, China, P165

17 劉招君 松遼盆地泉頭期沉積特徵 1988 吉林省地質學會學術討論會

18 劉招君 松遼盆地裂谷湖盆沉積特徵 1989 全國“沉積盆地分析”研討會(論文集)

19 劉招君 松遼盆地中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 1990 全國第二屆“岩相古地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 王東坡、劉招君等 The sedimetary sequece and evolution of the Songliao basin, China 1991 Global Geotogical Record of Lake Basins, IGCP-219

21 王璞君、劉招君等 元素地球化學—數理統計法在松南陸相盆地中的套用 1991 沉積學報,Vol.9,No.3,P31-39

22 劉招君 松遼盆地沉積序列及盆地演化 1991 “七·五”地質科技重要成果研討會論文彙編(上冊),中國地質學會

23 劉招君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oil-bearing of the Songliao basin, China 1992 International Synposium on Sedimentary basin analysis, Moscow, Russin

24 劉招君等 松遼盆地中生代古地理演化 1992 吉林科技出版社(論文集),P251-257

25 劉招君等 松遼盆地白堊紀沉積特徵 1992 地質學報,Vol.66,No.4,P327 -338

26 楊光、劉招君 松遼盆地扶餘油層油氣聚集規律探討 1992 吉林科技出版社(論文集),P191-196

27 王東坡、劉招君等 松遼盆地白堊紀沉積序列及含油氣性 1992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專輯),Vol.22, P169

28 郭少斌、劉萬洙、劉招君等 物化探多參數在小合隆地區找油中的套用 1992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No.4, Vol.22,P460-464

29 劉立、劉招君等 試論松遼盆地的沉降與兩側山地隆升關係 1992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專輯),Vol.22,P70-72

30 劉招君等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taceous in the Songliao basin 1993 Acta Geologica Sinica, Vol.6, No.2, P167-180

31 王東坡、劉招君、劉立 松遼盆地演化與海平面升降 1994 地質出版社

32 王東坡、劉招君等 大陸構造沉積學 1994 世界地質,No.3

33 郭少斌、劉招君 利用特徵分析法預測松遼盆地扶餘油層有利勘探區 1994 石油實驗地質,No.2,P157-163

34 劉招君等 層序地層學的概念、進展與爭論 1994 世界地質,Vol.13,No.3,P56-68

35 程日輝、劉招君 含煤旋迴層形成的控制因素 1994 世界地質,Vol.13,No.3,P92-96

36 劉招君等 Continental basin seism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Kailu basin,China 199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ep and regional geophysics and geology,Changchun,China,P46-47

37 劉立、汪筱林、劉招君 滿洲里—綏芬河地學斷面域中新生代裂谷盆地的構造—沉積演化 1994 地震出版社(論文集),P1-13

38 劉招君等 滿洲里—綏芬河地學斷面域松遼—海拉爾中生代盆地形成機制 1994 地震出版社(論文集),P14-25

39 汪筱林、劉立、劉招君 滿洲里—綏芬河地學斷面域中新生代盆地基底結構及構造演化 1994 地震出版社(論文集),P26-37

40 劉招君等 The Mesozoic-Cenozoic syntherns and the tectonic evolution within Manzhouli- Suifenhe geoscience transect 1995 International Synposium on Geoscience progresses of Northeast ASIA Changchun, China,P64-66

41 程日輝、劉招君 The basin types and their geodynamic bachground of Mesozoic in the area qutside the Liaohe basins 1995 International Synposium on Geoscience progresses of Northest ASIA Changchun, China,P20-22

42 劉招君、程日輝 陸相層序地層學進展 1995 當代地質科學技術進展,P191-196

43 程日輝、劉招君等 松遼東緣石碑嶺中生代盆地含煤旋迴 1995 煤田地質與勘探,Vol.23,No.4,P1-6

44 單玄龍、劉招君 裂變徑跡方法在盆地分析中的套用 1995 世界地質,Vol.14,No.2,P47-51

45 滕殿波、劉招君 磷灰石裂變徑跡—熱史分析中的新方法 1995 世界地質,Vol.15,No.1,P28-34

46 劉萬洙、劉招君等 松遼盆地白堊系岩石組合與粒度分布特徵 1996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Vol.26, No.2, P131-137

47 程日輝、劉招君等 扇三角洲體系作為層序中體系域類型的識別標誌 1996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Vol.24, No.4, P406-410

48 程日輝、劉招君等 松遼東緣新立城盆地的充填與層序發育 1996 煤田地質與勘探,Vol.24, No.6, P5-8

49 程日輝、劉招君等 陸相含煤地層中的層序與煤的聚集 1996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Vol.26,第三十屆國際地質大會專輯, P18-23

50 Liu Zhaojun,Cheng Rihui The Mesozoic sedimentary basin types and their Tectonic background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of the Liaohe basin 1996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Earth Sciences, Vol.26 Special Issue,P110-116

51 Liu Zhaojun,Cheng Rihui The study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the continental basing-the examples from the Mesozoic basins, northeast China. 1996 The thesis Collection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P26

52 Cheng Rihui,Liu Zhaojun and Yi Haiyong The surfaces characters in the lake basin sequence and their recognization. 1996 The thesis Collection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P26

53 Liu Zhaojun,Zhang XingzhouDuan Jiy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geodynamic background of the Mesozoic basin within Northeast of China 1996 The thesis Collection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P336,H-1-79

54 Hizoto Ohira, Osamu Himeno, Liu Zhaojun,Jin Xu Zhermal history and oil maturation deduced from fission track fading in apatite,-case study for the Daqing basin in China and the Niigata basin in Japan 1996 The thesis Collection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P315,H-2-22

55 Г.Л.Кириллова,Лю Чжаоцзюнъ Новые аспекты сравнитолъного анализа внутриконтинеталъных рифтовых бассейнов сунляо и амуро-зейского 1996 《Нефтегазоносные бассейны западно-тихоокеанското региона и сопределъных платформ: сравнителъная геология,ресуресы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осоения》,перва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Россия.с.44-55

56 Г.Л.Кириллова,В.Г.Варнавскпй,В.В.Крапивенцева, Лю Чжаоцзюнъ Палеогеография и история развития пограниных осадочных бассейнов юго -восточной России и северо -восточного Китая. 1996 《Закономерности эволюции земной Кары》,Междуна род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Санкт -Петербург.Россия,Ⅰ-58

57 Г.Л.Кириллова,Лю Чжаоцзюнъ, Ван Сыминъ,В.Г.Варнавский Стратиграфическая Корреляция мезозойско- кайнозойских разрезов среднеамурского/Санвцзян/осадочного бассейна 1996 《Тихоокеанская геология》,Том15,No.6,с.81-102

58 劉招君等 滿洲里—綏芬河地學斷面域中新生代構造層特徵與動力學演化 1996 “八五”地質科技重要成果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選集(中國地質學會編),冶金工業出版社,P106-112

59 劉招君、郭巍等 湖盆層序地層學術語體系及模式——以松遼盆地西部斜坡區為例 1997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Vol.27,增刊Ⅱ,P54-60

60 郭巍、劉招君等 海坨子地區青山口晚期湖退體系域儲層特徵及控制因素研究 1997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Vol.27,增刊Ⅱ,P66-73

61 程日輝、王東坡、劉招君等 松南及南部鄰區晚中生代盆地動力學類型與深部作用 1997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Vol.27,增刊Ⅱ,P27-32

62 郭巍、劉招君等 松南西部斜坡層序地層控制因素 1997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Vol.27, No.3,P327-332

63 李群、劉招君 松遼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區層序地層學研究 1997 《從地震地層學到層序地層學》,徐懷大主編,石油工業出版社,P73-78

64 程日輝、劉招君等 陸相盆地充填層序類型——以遼西地區中生代盆地為例 1997 沉積學報,Vol.15, No.3, P166-170

65 程日輝、劉招君、王璞君 松遼盆東部火山事件的地質意義 1997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會學報,Vol.22,No.1,P57-61

66 Лю Чжаоцзюнъ, Г.Л.Киириллова,Чжан Синъчжоу,Ван Сыминь. Мезозойско-кайнозойские тектоностратиграфические комплексы в зоне трансекта Маньчжурия-Суйфэнхэ и прилегающей территонии как отражение ге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й эволюции региона 1997 Тихоокеанская геология,том.16, No.6,с.36-45

67 劉招君、劉立、王璞君 大陸構造沉積學與含油氣盆地研究進展 1997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Vol.27,增刊Ⅱ

68 G.L.Kirillova,Liu Zhaojun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the upper Mesozoic- Cenozoic Sequences of the Middle Amur (Sanjiang) sedimentary basin 1997 Geology of the Pacific ocean (Rusian),Vol.13,P1081-1109

69 程日輝、王東坡、劉招君等 松南及南部鄰區晚中生代盆地動力學類型與深部作用 1997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Vol.27,增刊Ⅱ.P27-32

70 王東坡、劉招君、劉立等 盆地地球動力學、層序地層學及含油氣系統 1998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Vol.28

71 劉招君、董清水等 斷陷湖盆層序地層特徵及模式——以松遼盆地梨樹斷陷為例 1998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Vol.28,P54-58

72 謝春來、劉招君等 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概念與發展現狀 1998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Vol.28,P102-105

73 王建功、劉招君等 布海—小合隆地區登婁庫—泉頭組儲層沉積學研究 1998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Vol.28,P111-114

74 楊志福、劉招君等 梨樹地區營城組岩相古地理研究 1998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Vol.28,P115-119

75 劉立、趙隨光、劉招君 遼河盆地宋家窪陷含油氣系統分析 1998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Vol.28,P138-142

76 吳克平、劉招君等 鐵法礦區大興井田煤層氣儲氣特徵及開發前景 1998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Vol.28,P208-211

77 郭巍、劉招君等 曙北地區蓮花油層儲層沉積學及非均質特徵研究 1999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Vol.29,No.4,P340-343

78 Liu Zhaojun,Wang Simin,Dong Qingshui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 of Lishu fault lacustrine basin, norteast China 1999 Известия секции наук о зомле РАЕН,No.3:175~178

79 Liu Zhaojun, Wang Simin and Cao Lin Mesozoic sequence struti- graphic framwork features and basin evolution of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 China 2001 Crustal Evolution in Northeast Asia. 2001. Kyungiu Korea . P1~8

80 Liu Zhaojun, G.L.Kirillova,?Zhang Xingzhou?and Wang Simin Meso-Cenozoic tectono- stratigraphic Complexes in the Manzhouli-Suifenhe transect zone and the adjacent territory as a reflection of geo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region 1999 Geol. of Pac. Ocean, Vol.14, P.857~870

81 Wang Simin, Liu Zhaojun and Liu Kui Base-level change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Lishu fault lacustrine Basin 2000 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Vol.3, No.1, P70~76

82 劉招君、郭巍、王嗣敏 陸相層序地層模型與油氣勘探模型 2000 第六屆全國古地理學及沉積學學術會議論文集,P138~139

83 劉招君、劉葵、董清水、朱建偉 松遼斷陷盆地的構造樣式與沉積充填特徵 2000 第六屆全國古地理學及沉積學學術會議論文集,P69~70

84 方石、劉招君、董清水等 河流相層序地層學研究 2000 世界地質,Vol.20,No.2,P132~137

85 王嗣敏、劉招君、董清水等 陸相盆地層序地層形成機制——以松遼盆地為例 2000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Vol.30, No.2,P139~144

86 劉葵、劉招君、朱建偉、張峰 時頻分析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套用 2000 世界地質,Vol.19,No.3, P282-285

87 孫連浦、劉招君、李本才、董清水 水下扇岩相特徵及形成機制 2001 世界地質,Vol.20,No.3,P249-256

88 和鍾鏵、劉招君、郭巍 柴達木盆地北緣大煤溝剖面重礦物分析及其地質意義 2001 世界地質,Vol.20,No.3,P279-284

89 朱建偉、劉招君、劉葵 地球物理處理技術在層序地層學中的套用 2001 世界地質,Vol.20,No.3,P300-306

90 劉招君 陸相層序地層格架特徵及地質意義 2001 全國第二屆沉積學大會論文集(武漢) P624

91 劉招君 伊通地塹莫里青斷陷雙陽組湖泊水下重力流沉積特徵 2001 全國第二屆沉積學大會論文集(武漢)P625

92 Osamu Himeno, Hiroto Ohika, Zhaojun Liu, Xue Jin Provenance ages of cretaceous strata in the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 China inferred from fission track data 2001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Vol.43, P945-952

93 陳守田、劉招君、崔風林 海拉爾盆地含油氣系統 2002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版,Vol.32 , No.2, P151~154

94 劉招君、董清水、王嗣敏、朱建偉、郭巍 陸相層序地層學導論與套用 2002 石油工業出版社(35萬字)

95 郭 巍、劉招君、董清水、方石 斷陷湖盆層序地層格架中的油氣聚集規律——以松遼盆地為例 2002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Vol.32 , No.3, P233~237

96 朱建偉,劉招君,魏志平等 吉林省伊通地塹莫里青斷陷水下扇沉積特徵 2002 古地理學報Vol.40,No.4, P67-73

97 朱建偉,劉招君,劉葵等 地球物理處理技術在層序地層學中的套用 2002 世界地質, Vol.20, No.3, P300-306

98 劉招君 湖泊水下扇沉積特徵及影響因素——以伊通盆地莫里青斷陷雙陽組為例 2003 沉積學報,Vol.21, No.1, P150-154

99 董清水、劉招君、方石、柏濤 論陸相層序地層學四分方案的可行性 2003 沉積學報,Vol.21, No.2, P324-327

100 董清水、趙占銀、劉招君、郭巍等 半地塹式斷陷盆地的油氣成藏模式——以松遼盆地梨樹斷陷為例 2003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Vol.33, No.1, P43-47

101 董清水、李本才、劉招君、朱建偉等 伊舒地塹莫里青斷陷雙陽組沉積相與油氣相關性 2003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Vol.33, 礦床地質專輯,P84-87

102 何玉平、劉招君、杜江峰 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基準面旋迴識別 2003 世界地質,Vol.22,No.1,P21-25

103 方石、劉招君、胡顯輝 松遼盆地布海合隆地區泉頭組河流相層序地層學特徵 2003 石油實驗地質,Vol.25,No.1,P33-3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