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總則的擴張解釋

《刑法總則的擴張解釋》是“法學格致文庫”之一,全書共分10個章節,主要對刑法總則的擴張知識作了介紹及解釋,具體內容包括刑法解釋的溯及力、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關係的本質思索、犯罪停止形態中基本犯與加重犯的關係、數罪併罰中的時間差現象及其解決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基本信息

概述

刑法總則的擴張解釋

《刑法總則的擴張解釋》主要內容包括:現行刑法典頒行於1979年、修正於1997年,其間間隔了18年。這充分地說明了等待刑法典修正在時間上的不經濟性。儘管在這18年問和1997年修正之後,曾經出現了諸多修正刑法典的單行刑法、附屬刑法和刑法修正案,然而其中涉及刑法總則修正的內容屈指可數。同時,翻閱發表於20世紀80年代的刑法研究論著可以發現,形成於當時的多數立法完善建議即使在今天看來依然是合理的,但是理想的法條模式依然停留在紙上,而且類似的甚至更為精細合理的立法完善建議在今天仍然在不斷形成。

作者簡介:

於志剛,男,1973年5月生,河南洛陽人。1991年至2001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先後獲法學學士學位(1995)、法學碩士學位(1998);法學博士學位(2001);2002年至2004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理論經濟學博士後研究;2004年至2005年在英國牛津大學法學院作訪問學者。2001年7月進入中國政法大學,先後為講師(2001)、副教授(2002)、教授(2005)。現為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出版《論犯罪的價值》、《刑罰消滅制度研究》等個人專著10餘部,翻譯《芬蘭刑法典》等外國刑法典10餘部,合著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參與或者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餘項,科研成果獲得多次省部級獎勵。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刑法解釋的溯及力

一、司法解釋的溯及力

二、立法解釋的溯及力

三、立法解釋與司法解釋的衝突與選擇適用

四、“中間時法”視野中的立法解釋溯及力

第二章 犯罪故意中認識理論的增容

一、犯罪故意中認識理論的結構分析

二、“可能知道”的存在可能性及其刑法意義

三、“可能知道”的界說

四、司法實踐視野中的“可能知道”

第三章 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關係的本質思索

一、單位實施自然人犯罪引發的司法尷尬

二、關於單位實施自然人犯罪定性的理論紛爭

三、法條競合的法律實質與重新解讀

四、規定單位犯罪的具體條款:本質上只是特殊量刑條款而非定罪條款

五、對於遮掩理論研究視角的罪名本質之反思

六、法條關係重新解讀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價值

第四章 犯罪停止形態中基本犯與加重犯的關係

一、情節加重犯、結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既、未遂的理論爭議

二、以輪姦犯罪是否存在既、未遂為例的反思和解析

三、情節加重犯、結果加重犯的本質思索

四、對刑法分則中情節加重犯、結果加重犯的解析

五、共同犯罪與情節加重犯的競合:以此為視角對輪姦問題的再次解讀

第五章 共同犯罪視野中單位因素的介入及其思考

一、單位共同犯罪的必然性及其類型

二、單位共同犯罪的定罪規則

三、單位和個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差異化及其適用規則

四、單位共同犯罪中兩個層級的主從犯認定

五、無法迴避的問題:單位內部自然人的關係辨析

第六章 再次犯罪的潛伏式趨嚴化刑罰反應體系

一、理論序曲:前科效應的理論基礎

二、反思和梳理:再次犯罪的潛伏式趨嚴化十級刑罰反應體系

三、自然推論:基於整體邏輯平衡的司法規則

第七章 犯罪人認罪獎勵體系的一體化思索

一、犯罪人認罪和獎勵的內涵

二、刑事立法中犯罪人認罪獎勵體系的結構性梳理

三、犯罪人認罪獎勵體系中差異化規則的具體化

第八章 數罪併罰中的時間差現象及其解決

一、數罪併罰中“時間差”現象的必然性及其理論爭議

二、數罪併罰中“時間差”現象引發的司法尷尬

三、源於數罪併罰制度價值取向的思索和批判

四、源於數罪併罰制度本質和前提條件的思索和批判

五、數罪併罰制度中“發現”一詞的內涵

六、數罪併罰中“時間差”現象的原因探究

七、數罪併罰中“時間親情因素及其回歸

一、中差”現象的解決模式

第九章 刑罰視野中的國現代刑事司法中親情因素的整體割捨與漸回

二、拘役制度中親情因素的回歸及其反思

三、自首制度中的親情因素及其認可

四、立功制度中的親情因素及其司法尷尬

五、假釋制度中的親情因素及其棄用

六、親情因素在刑事司法中的重視和回歸

第十章 親告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決

一、親告罪立法的結構失衡和邏輯缺陷

二、親告罪的司法困境

三、親告罪司法困境的立法解決

四、基於現有法律框架下的變通處置模式

五、對於盲目建議擴大親告罪範圍學說的批判性思考

後記

本書共379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