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療法

冥想療法

冥想療法主要是運用意識的想像力,調動生物信息場,調節身體陰陽,增強體質,祛除疾病。意識的想像力是有能量的,具有能動性,為陽;身體有形有質,為陰。

治療原理

冥想療法冥想療法

當進入冥想狀態時,就調動了具有平衡陰陽能量的信息,這樣信息可使身體產生新的太極裂象,也就是身體產生新的,更適合於自身的能量組合,那種能調節陰陽的能量是不顯特性的,是中性的,為非空之空,為無極。當人體進入一定的狀態時,無極化生太極,身體就變化了,變化得更適合於大自然的狀態。常言道:“順天者昌”,那么你的身體就會好轉,疾病就會漸漸消除了。很多人冥想後會出現神奇的效果,有一些現代醫學不能很好治療的疾病,有時也會在不知不覺中不翼而飛。

治療效果

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冥想療法可降低心臟有缺陷者中風突發心臟病甚至死亡的幾率,降低幅度可達50%。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下屬國家衛生研究院為一支研究團隊提供資金,探尋“超覺冥想”法(TranscendentalMeditation)與降低心臟病發病幾率間的關聯。

“超覺冥想”法由印度人馬哈里希馬赫什約吉改良,是一種以靜為主的鍛鍊方法。

研究在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和馬哈里希管理大學自然醫學和預防研究所展開。研究人員選取201名非洲裔美國人,他們有男有女,平均年齡59歲,均為心臟主動脈狹窄患者。這些對象接受現有治療的同時,隨機被編入冥想組或“控制組”,即定期上“傳統健康教育課”。

經過9年跟蹤比對,研究人員發現,練習“超覺冥想”的研究對象血壓、自身壓力和憤怒感顯著降低,中風、突發心臟病甚至死亡的幾率下降47%。

專家表示

“這是身心介入療法在(輔助)治療心臟疾病領域顯現的最強有力成效,”研究牽頭人羅伯特施耐德說。

但研究人員坦言,冥想療法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療效仍需經由拓展研究對象群體等方式進一步加以驗證。

美國錫達斯-賽奈研究所心臟病預防與康復中心主任諾埃爾巴萊梅茨說,這項研究顯示出減壓在人體健康管理方面的重要性。

“研究點燃新希望,即教會患者如何有效減輕心理壓力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