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年

公元前7年是西漢綏和二年,也是公元前第一個甲寅年。這一年三月漢成帝暴死,皇太子劉欣嗣位,是為孝哀皇帝;哀帝即位詔令廢除任子令;王莽罷職歸家;九月,京師一帶發生強烈地震。

歷史紀事

成帝死
綏和二年(前7)三月一天清晨,成帝起床時,突然口不能言而死。成帝暴死在社會上引起很大震動,都歸罪於趙昭儀。皇太后詔大司馬王莽與御史大夫、丞相、廷尉共同處治這件事,調查皇帝起居及發病的情況。趙昭儀自殺。成帝葬延陵。

哀帝立
綏和二年(前7)四月,皇太子劉欣嗣位,是為孝哀皇帝。哀帝好文辭法律,即位時,西漢王朝的危機更加嚴重。他鑒於成帝時權柄外移,屢誅不法之臣,欲強主威。又採納大司馬師丹、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等人提出的限田限奴婢的建議和具體方案,以圖限制土地兼併和緩解奴婢問題,但因貴族官僚的極力反對而未能實施。自後社會階級矛盾更加激化,廣大農民的反抗鬥爭不斷爆發。哀帝又企圖用再受命的辦法一解脫危機,於建平二年六月改為太初元將元年,號陳聖劉太平皇帝。然未取得任何成效,不久即宣布取消。

罷樂府官
哀帝性不好音,為定陶王時對當流行的靡靡之音十分厭惡,又不滿於外戚之家淫侈過度,多畜女樂。綏和二年(前7)四月即位之初,即下詔放鄭聲、罷樂府官,凡郊祭樂及古兵法武樂,則一一條奏,改屬他官。

任子令
西漢任子令規定:吏二千石以上,視事滿三年,得任同產若子一人為郎。這是漢代高級官史享有的一種特權,也是漢代選官的一條重要途徑。任子制度以父兄官位高下為任官標準,故存在許多弊端。當時一些有識之士,如董仲舒、王吉等都對此提出批評,呼籲應該用人唯賢,取消任子令。綏和二年(前7)哀帝即位詔令廢除。因任子是官僚制度的必然產物,以後實際上仍繼續盛行。

許宮人出嫁
綏和二年(前7)哀帝即位,詔掖庭宮人年三十以下許出嫁,官奴婢五十以上免為庶人。

王莽罷
綏和二年(前7)哀帝即位,侫幸董賢與外戚丁、傅兩家得勢。王太后令王莽罷職歸家,以避其勢。王莽罷官歸第,杜門自守。哀帝以師丹為大司馬。

文化紀事

甘忠可《包元太平經》
成帝時齊人甘忠可撰《天官曆包元太平經》十二卷,偽托真人赤精子所授,獻於朝廷,被認為是一部“假鬼神罔上惑眾”的妖書,排斥不用。此書輾轉流傳民間,對原始道教的形成和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張霸上百兩篇《尚書》
成帝時詔求能通古文經學者,東萊(今山東半島地區)張霸自稱有古《尚書》全本一百零二篇,獻於朝廷。成帝命取張霸所獻書與中秘藏書考校,無一字相應。據博士官論定,實為把今文《尚書》二十九篇拆分為數十篇,又采《春秋左氏傳》部分文字和《書序》雜湊而成。每篇或僅數簡,文意淺陋,顯是偽作。成帝從御史大夫平當、侍御史周敞之言,赦張霸作偽之罪,並存其經,世稱《百兩篇》。

汜勝之撰農書
汜勝之,一名勝,成帝時為議郎,曾以輕車使者督關中農事,遷御史。撰農書十八篇,後世稱為《汜勝之書》,全書總結了黃河流域特別是關中地區農民的生產經驗,發展了戰國以來的農學,其中如區田法、溲種法、稻田水溫調節法、穗選法、桑苗截乾法等,都反映了當時家業生產技術水平。

劉歆《七略》
劉歆字子駿,劉向之子。成帝河平年間曾隨父校定宮中藏書。後為中壘校尉,哀帝即位之初(前7),受大司馬王莽汲引,為侍中太中大夫,又遷騎都尉、光祿大夫,奉詔頒校五經,繼續劉向未完成的工作。劉歆於是在《別錄》的基礎上“總群書而奏上《七略》”,即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數術略、方技略。其中輯略述編輯凡例並總論各略又分若干小類,共三十八小類。所錄之書皆註明作者、卷數。《七略》保存了關於古代典籍的許多寶貴的資料。作為我國最早的綜合性圖書分類目錄,對後世目錄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雜譚逸事

翟方進自殺
翟方進字子威,汝南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家世微賤,至方進父翟公,好學,為郡文學。方進年十二、三,失父孤貧,給事太守府為小史。後西至京師習經,歷十餘年後,以學明習,徒眾日廣,諸儒稱之。以射策甲科為郎。又舉明經,遷為議郎。河平中,轉為博士。遷朔方刺史,居官不煩苛,所察應條輒舉,頗有威名。入為丞相司直。時成帝營作昌陵邑,貴戚近臣子弟賓客多專奸利,方進使掾史追查,發大奸贓數千萬。成帝以方進堪任公卿之職,欲試以治民。於是任為京兆尹,搏擊豪強,京師畏之。永始三年(前14)遷為御史大夫。數月,丞相薛宣坐廣漢盜賊群起及太皇太后喪時三輔吏並徵發為奸,免為庶人。方進亦坐為京兆尹時奉喪事煩擾百姓,左遷執金吾。此後二十餘日,丞相官缺,群臣多舉方進,成帝亦器重其能,就擢方進為丞相,封高陵侯,食邑一千戶。方進智慧型有餘,兼通文法吏事,以儒雅緣飾法律,號為通明相,奏事無不當意。綏和二年(前7)二月,成帝以天地大亦,策告殃咎。方進自殺。謚曰恭侯。

區田法推行
西漢後期在田川種法和代田法基礎上發展和推行了一種新的園田化的耕作方法—區田法。據成帝時的《汜勝之書》載,區田法的具體作法:一為開溝點播,將長十八丈(漢一丈約當今六點九四尺),寬四丈八尺的一畝土地,橫分十八丈為十五町。町寬一丈五分,長四丈八尺。町與町間有寬一尺五寸的行道。每町又豎挖深一尺,寬一尺,長一丈五分的溝,作物即點播在溝內。二為坑穴點播,在土地上按等距離挖方形或圓形的坑,坑的大小、深淺、方圓、距離隨作物不同而異,作物即點播在坑內。種植禾、黍、麥、大豆、荏(蘇子,一種油科料作物)、胡麻,用開溝點播;種植粟、麥、大豆、瓜、瓠、芋用坑穴點播。區田法還須點播密植。如種粟,坑穴點播種粟各小區(坑)下種二十粒,一畝三千七百區,合七萬四千株,折合市畝約一萬零六千餘株。另外,播種前還要用肥料和可以防蟲的物質處理種子,叫“溲種”;播種後要注意中耕除草、保墒和灌溉。區田法不僅適用於平地和熟田,也可施於坡地和荒地,有利於擴大土地利用範圍。區田法的推行,可大大提高糧食的畝產量。

師丹請限民名田
綏和二年(前7),哀帝即位後,師丹建言:“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資數巨萬,而貧弱益困,宜略為限。”哀帝下其議,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等提出體方案,規定:諸王、列侯以下到吏民,占田以下三十頃為限;占有奴婢,諸王不得過二百人,列侯以下至豪富吏民不得過三十人;商人不得占田,不得為吏。此法遭到大貴族地主的反對,未能實行。

免水災縣邑租
綏和二年(前7)哀帝即位,下詔令河南、潁川郡水災縣邑及其他郡國災害什四以上,民資不滿十萬,皆免出今年租賦。

京師地震
綏和二年(前7)九月,京師一帶發生強烈地震,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餘處,房屋被震壞,砸死四百餘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