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為保護和支援世界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而推動的一項創製。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002年發起,旨在建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及其有關的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保護體系。

概念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lobally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簡稱GIAHS),在概念上等同於世界文化遺產。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啟動了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GIAHS)動態保護與適應性管理”項目,旨在建立一個全球水平的農業景觀及其有關的生物、文化多樣性的保護體系,使之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與保護,並使其成為地方可持續管理的基礎。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將其定義為:“農村與其所處環境長期協同進化和動態適應下所形成的獨特的土地利用系統和農業景觀,這種系統與景觀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且可以滿足當地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需要,有利於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

創立緣由

在世界各地,世代居住的農牧民以多樣化的自然資源為基礎,通過因地制宜的生產實踐活動,創造、發展、管理著許多獨具特色的農業系統和景觀。這些在本土知識和傳統經驗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農業文化遺產巧奪天工,充分反映了人類及其文化多樣性和與自然環境之間深刻關係的演進歷程。

為了保護這些農業文化遺產,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於2002年啟動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保護和適應性管理項目。

GIAHS屬於世界遺產的一部分,由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全球環境基金(GEF)等推動,該項目將形成一個長期的開放式的計畫,並最終計畫將在全球建立包括100到150個具有重要意義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地。

特徵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工作人員在考察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工作人員在考察

根據FAO專門制定了GIAHS項目試點遴選標準,GIAHS項目應包括5個主要關鍵的資源稟賦、產品與服務以及該系統的其他特徵:

(1)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
(2)景觀和水土資源管理特徵;
(3)食物與生計安全性;
(4)社會組織與文化(包括為農業生態管理的常規機構,為資源獲得和利益分享的標準安排,價值體系,禮儀);
(5)知識體系與農民技術(包括技術,相關的價值體系,知識傳播,語言和口頭傳統,藝術,哲學,世界觀)。

選擇性的指標為:
(6)系統提供的其他產品與服務(包括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氣候適應性和其他具有全球重要性或特殊特徵的環境效益等,如人類學/歷史價值或對政治穩定的貢獻)。

與其他世界遺產區別

作為一種新型的遺產類型,GIAHS與其他世界遺產類型相比,有著顯著區別:

一方面,它是一類專屬於農業的遺產類型;

另一方面,GIAHS是一種更加注重人地和諧的活態的複合型遺產。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項目負責人曾對此作過準確界定:GIAHS主要體現的是人類長期的生產、生活與大自然所達成的一種和諧與平衡。它不僅是傑出的景觀,對於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義的農業生物多樣性、維持可恢復生態系統和傳承高價值傳統知識和文化活動也具有重要作用。與以往的單純層面的遺產相比,GIAHS更強調人與環境共榮共存、可持續發展。

全球試點項目

菲律賓稻作梯田系統菲律賓稻作梯田系統

目前已在秘魯、智利、中國、菲律賓、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肯亞和坦尚尼亞等國選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傳統農業系統作為試點:
印度克什米爾地區藏紅花農業系統
智魯群島島嶼農業系統
伊富高稻作梯田農業系統
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和摩洛哥綠洲農業系統
肯亞和坦尚尼亞草原遊牧系統
秘魯伊富高稻作梯田農業系統
日本能登島鄉村景觀和海洋景觀
日本佐渡島朱鷺鄉村景觀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中國申報流程

由GEF-GIAHS中國項目辦公室向地方政府提供相關諮詢,指導遺產地地方政府組織編寫申報材料。申報材料初步完成後,由地方政府提交至GEF-GIAHS中國項目辦公室,並在項目辦公室協助下進一步修改和完善。之後,項目辦公室組織評審委員會專家進行評選,並負責將評選結果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進行再評選和備案。最後,農業部將申報材料提交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進行審批,完成申報。

中國入選GIAHS保護項目

稻魚共生系統稻魚共生系統

中國的GIAHS保護試點已達6個,占全球19處的近三成,居各國之首。

中國6處GIAHS保護項目試點:

傳統稻魚共生農業系統(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方山鄉龍現村)

哈尼稻作梯田系統(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萬年稻作文化系統(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

“侗鄉稻魚鴨”複合農業系統(貴州)

雲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雲南普洱市)

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旱作農業系統。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

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評選的基礎上,中國已經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認定、申報和評選體系。2012年3月,農業部下發《農業部關於開展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掘工作的通知》,農業文化遺產的認定標準、申報程式等初步確立。按照《通知》中的定義,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指人類與其所處環境長期協同發展中,創造並傳承至今的獨特的農業生產系統,應在活態性、適應性、複合性、戰略性、多功能性和瀕危性方面有顯著特徵。

2013年5月,農業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河北宣化傳統葡萄園等19個傳統農業系統入選。這其中,6處GIAHS保護項目試點全部入選,已被列為GIAHS保護試點候選地的河北宣化傳統葡萄園、陝西佳縣古棗園也入選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