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華達山脈國家公園

內華達山脈國家公園

內華達山脈是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西緣山地的組成部分,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東部,北邊起於拉森峰,南止於蒂哈查皮山口,與喀斯喀特山、太平洋沿岸的山地相連,全長640公里。

基本信息

簡介

內華達山脈位於格拉納達市以南,緊靠地中海的太陽海岸。1966年劃定的國家狩獵保護區面積8萬多公頃,涵蓋了格拉納達省和阿爾梅里亞省的44個城鎮。伊比利亞半島的最高峰穆拉森峰也在國家公園內,海拔3481米。內華達山脈終年積雪,是歐洲最靠南的雪山。所以遊客可以一早到這裡享受迎風馳騁的快感,然後驅車一個小時就可以享受地中海的陽光了。遊人可以徒步、騎馬、騎山地車或駕駛四輪驅動汽車遊覽內華達山…

形成由來

內華達山脈國家公園內華達山脈國家公園

內華達山脈形成於侏羅紀末至白堊紀初,由於地殼的劇烈變動,如強烈的褶皺熔岩噴發,大自然的變遷和長期的侵蝕,使花崗岩廣泛出露,為內華達山脈的形成提供了前提。
第三紀以來地殼的抬升以及伴隨的斷層、掀揪作用,形成了自東向西的塊狀山,即高大雄偉的內華達山脈。
內華達山脈巍峨險峻,連綿不斷。平均海拔1800~3000米;43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其中海拔4418米的惠特尼山為美國本土的最高峰。內華達山脈的山勢分布不均,東坡較陡,平直陡峭的斷崖聳立在大盆地之上,相對高差達1500~3000米;西坡較緩,河流遍布,因而形成了許多深邃的峽谷,如深達1600米的約塞米蒂大峽谷。
內華達山脈的西坡由於受太平洋濕潤氣流的影響,降水量較多,促進綠色植物的生長,森林較為茂密,遍山生長黃松、糖松、道格拉斯冷杉、紅杉等植物,是美國的重要林業產區。
內華達山脈山高入雲,海拔3600米以上地區遍覆積雪,銀裝素裹,與山下的綠色森林,形成鮮明的對比。
另外,內華達綿長幽深的山中,遍布河流湖泊。費瑟、默塞德等10多條河流緩緩流過西坡,直通加利福尼亞中央谷地的薩克拉門托河和聖華金河。這些水資源直接用於農業灌溉和城市用水.山中的湖泊眾多,大小不一。其中塔霍湖面積最大,約501平方公里,也是美國第二深湖。
內華達山脈的東坡則與西坡相反,氣候乾旱,植被稀疏,以灌木和草類為主。

自然特徵

(1)地形。內華達山脈兩側不對稱,其山脊和高峰明顯偏東。山峰海拔3,350∼4,270公尺(11,000∼14,000呎),其中惠特尼峰海拔4,418公尺(14,494呎),為美國本土最高峰。北部頂峰低得多,塔霍湖以北的山峰海拔僅7,000∼9,000呎。
岩石大多為花崗岩或近似花崗岩。有變質(因受熱受壓而發生變化的)沉積岩夾層(均為一度曾面積龐大的沉積盆地的遺留物)和一些大面積的噴出岩,尤其是塔霍湖以北地區;內華達山脈北端,上述岩石與喀斯開山脈的火山岩相融合。
(2)水系和冰川。較平緩的西坡為一系列河溪所切割,河流比東坡的長得多。尤巴(Yuba)河、亞美利加河、莫凱勒米(Mokelumne)河、斯坦尼斯勞斯(Stanislaus)河、默塞德(Merced)河、克恩(Kern)河等河流已將占主導地位的花崗岩和一些火山岩切割成深谷。除克恩河外,其餘河流分別匯入北面中央谷地的沙加緬度河及南面的聖華金河,兩條支流在舊金山灣匯合成三角洲,最後注入太平洋。克恩河為內陸河,注入聖華金河以南的布埃、納維斯塔湖盆地。
始於160萬年前止於1萬年前的更新世冰川期間,被河流刻蝕的山谷多次被大面積冰川覆蓋。冰川氣候至少有4次發展和消失,每次都有過量的大雪築起冰雪原野和深厚的冰川。冰川將西坡V形谷刻蝕成U形谷,谷底深至海拔約5,000呎。山頂積冰極多,結果冰川合併形成一個冰帽。此冰帽北自塔霍湖南至惠特尼峰附近的高山,綿延近322公里(200哩)。
冰帽向下伸出許多手指般的山谷冰川,較平緩的西坡冰川較長,陡峻隆起的東坡上較短。冰川造成的侵蝕十分壯觀︰有巨大的冰斗(圓形競技場狀盆地,岩壁陡峻),有冰磧(岩層堆積),還有成千上萬的冰川湖點綴在高山和半高山景觀之上。這種激動人心的壯美地形便是約塞米蒂(Yosemite)國家公園和塔霍湖盆地的主要景觀。塔霍湖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高山湖,水面面積近518平方公里(200平方哩),西北部最深處深約500公尺(1,640呎)。
(3)氣候。內華達山脈處於中緯地帶,又有太平洋和緩作用的影響,屬異常溫和的山地氣候。雖然山谷地帶冬季氣溫常降至-18°C(0°F)以下,但在山坡地帶很少這樣的低溫。山脈西北-東南走向恰與北美洲中部冬季暴風雨路徑相交,結果在濕季(11月∼4月)向風坡(西坡)降水豐沛,背風面(東面)則出現明顯的雨影效應。西部山麓地帶平均降水760公釐(30吋),山脈北半部海拔4,500∼6,500呎地帶70∼80吋。背風坡降水少得多,僅20∼40吋。降雪隨海拔和緯度而增加,北部山峰年降雪10∼12公尺(33∼38呎)。埃科峰(EchoSummit)曾一天之內降雪1.7公尺(5.5呎)之多,海拔2,160公尺(7,085呎)的唐納山口(DonnerPass)曾測出過20公尺(67呎)積雪。海拔7,000呎以上地區積雪3∼4.6公尺(10∼15呎)並非少見。
內華達山脈上空的風型以太平洋高壓反氣鏇為主,夏季最強大,將乾燥空氣穿過山脈吹向海洋。如果此高壓帶到冬季力量仍未減弱,會出現連續幾年的乾旱,193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便發生過這種情況,此時中緯度的噴射氣流暴風路徑便會減弱、分裂或被推向北面。

景區發展

內華達山脈中奇峰林立,湖泊分布,瀑布傾瀉,更有景色獨特的冰川,構成了山區奇麗的自然風光,因此山中辟有約塞米蒂等3個國家公園和許多州立公園、遊覽勝地。
內華達山脈西坡的約塞米蒂公園是美國景色最美的國家公園之一,建於1890年。1906年,約塞米蒂峽谷和蝴蝶叢林併入公園,成了目前面積近31萬公頃的規模。
約塞米蒂谷中有特納雅、伊利洛特和約塞米蒂3條支流匯成的默塞德河橫貫谷底,形成了世界上瀑布最集結的區域。
約塞米蒂大瀑布是北美洲瀑布之首,落差470米,從山谷北壁傾瀉而下,轟然作響。南壁倒懸的新娘面紗瀑布,落差189米,在枯水季節,整個瀑布薄如蟬翼,如一片輕紗垂掛空中。弗納爾瀑布,長近97米,飛流直下,水花四濺,形成一片濃霧,映成一條彩虹,十分秀美,聞名遐邇。
約塞米蒂谷底,還挺立著眾多獨具特色的巨岩。半圓丘岩高達1463米;垂直上升的將軍岩高為1097米;高為853米的落箭岩昂然挺立,像一巨大的鵬鳥。公園中3處著名的加利福尼亞紅杉林地也是奇異之景。其中谷南56公里的蝴蝶叢林最為有名。林中有一灰色巨松,直徑達11米,為世界巨樹第五位,眾多遊客多在此留影紀念。峽谷南坡的哨兵園丘上,聳立著一棵蒼勁孤松,名為“傑弗萊”。此松虬枝盤環,古樸綽約,舒展巨臂,好似迎客。
此外,園內還擁有數量眾多的浣熊和野鹿,植物1300多種,樹木30多種。約塞米蒂博物館中收藏有印第安人的陳列品和這個地區野生動、植物的展覽品。
雄偉的內華達山脈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獨特的景觀,給人們留下了眾多的財富,也讓人們深切地享受到都市裡所沒有的寧靜、幽美。

西班牙旅遊景點

西班牙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國家,與葡萄牙同處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與法國及安道爾公國接壤。隨著我國越來越多的各界人士赴西班牙旅遊,我們有必要一同了解下西班牙都有哪些比較知名的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