侶

結為伴侶。侶,陪伴。如:侶魚蝦而友麋鹿。——蘇軾《赤壁賦》;又如:侶行(結伴而行)。

基本信息

讀音

侶lǚ

釋義

〈名〉
侶
形聲。從人,呂聲。本義:伴侶,同伴) 同本義 [companion]
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曹植《洛神賦》
我來無伴侶,把酒對南山。——唐·韓愈《把酒》
故人念我,寡徒侶,持用贈我比知音。——唐·韓愈《利劍》
以元侶悲。——清·林覺民與妻書
告其故侶。——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攜來百侶曾游。——毛澤東《游泳》
又如:仙侶;僧侶(出家修行的佛教徒);侶儔(朋友)
〈動〉
結為伴侶;陪伴 [go with]
侶魚蝦而友麋鹿。——蘇軾《赤壁賦
又如:侶行(結伴而行)
侶伴(lǚbàn )
[companion] 伴侶,同伴。ㄌㄩˇ
伴:侶伴、伴侶、愛侶、情侶、舊侶。
結為伴侶:“侶魚蝦而友麋鹿”。

編碼

鄭碼:NJJ;U:4FA3;GBK:C2C2;
筆畫數:8;部首:亻;筆順編號:3225125。

姓氏

據《萬姓統譜》記載,侶姓由媯姓轉化演變而成,媯姓為上古八大姓之一,本伯鯀(音滾)之後,其子大禹,後為夏王。媯姓支脈繁興,其後有人為分別支庶,以當時侶與媯同音,有的改為侶姓。因為大禹系黃帝的後代,所以侶姓也源於黃帝。
明朝侶鍾,鄆城人,成化間進士,任御史,後巡撫浙江,為汪某所劾,受杖於廷,再起任大理寺丞、戶部尚書,直言朝事,多被詔允,唯事關權貴者,多無下落,憂鬱辭官。其子侶璞,以孝子馳名。
從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遷民後裔分布於魯、浙、蘇、皖等地。

拼音是lu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