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奶專家

二奶專家

二奶專家不是說二奶的專家,而是指的是一些拋棄學者公正的立場和嚴謹的態度的不良學者,充當開發商及相關利益集團的代言人。

基本概述

二奶專家二奶專家

那些表面上看似與開發商唱反調,背後卻與開發商勾肩搭背的專家學者。這些學者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以翔實的數據和系統的理論,鼓吹房價還要在幾年內上漲幾何,奉勸人們及時購買,早買早“超生”。

每當房價低落、交易量減少或者中央出台調控政策時,這些專家、學者總是公開唱反調,為開發商鼓與呼。
這些專家、學者靠出賣良知牟取蠅頭小利的做法,成為房地產市場中的奇特景象。無論開發商們的觀點多么荒唐,專家學者們都能為之找到理論基礎,加以更具體更系統的闡述。房地產泡沫還沒有破滅,一些專家學者道德的泡沫就已經破滅。

伎倆套路

二奶專家二奶專家更多牽動著房產信息

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政府官員,都不可不關心房事。房事集聚了天下眾多的資金,集聚了天下最會投機和最不會投機、短時間暴富和長期苦大仇深的人群,因而,時刻牽動著普通百姓和決策層的敏感神經

房事除了帶給少數既得利益者的是快感之外,帶來更多人群的則是索然無味的苦悶、擔憂和痛苦。房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影響乃是左右人們的生活,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給眾多人群心理上留下如此之深的陰影。不可否認的是,房事正在走入一場困局。

在信息不對稱的市場,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公眾很容易成為待宰的羔羊

房地產市場,就是這樣一個信息嚴重不對稱的市場。無論是掌握政策信息的地方政府、有關部門,還是掌握市場信息的開發商們,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都不原意將相關信息公之於眾。開發商壟斷了相關信息,他們根據自身的價值取向決定哪些信息應該公布於眾,哪些應該作為秘密守口如瓶。為了利益最大化,開發商們也不斷通過製造虛假信息等手段,製造供不應求的假象,藉助公眾之手抬高房價。

這些專家、學者似乎比二奶更鐘情於開發商們,他們以近乎殉情的投入為開發商們鼓吹。這種靠出賣良知牟取蠅頭小利的做法,成為房地產市場中的奇特景象。無論開發商們的觀點多么荒唐,專家學者們都能為之找到理論基礎,加以更具體更系統的闡述。房地產泡沫還沒有破滅,一些專家學者道德的泡沫就已經破滅。

還有一種專家學者,表面上看,他們從頭至尾都在與開發商唱反調,他們以明顯站不住腳的論據和前後矛盾的邏輯唱衰房價,背後則與開發商們勾肩搭背,把問盞。這種做法不過是幫助開發商們鼓吹的另一種形式罷了。與那些厚顏跟著開發商溜須拍馬者相比,這些專家學者更聰明。他們在贏得金錢的同時,也為自己在公眾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他們坐在豪華房子裡充當公眾的代言人,出書、作報告、趕場子,忙得不亦樂乎。這些學者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真相從來都閉口不談,他們深知哪些是能講的,哪些是不能講的,挑選非要害處猛擊而對造成中國房地產亂局的根本原因完全繞開。面對既得利益集團在房地產市場中構築的強大利益鏈,這種做法帶給公眾的信息同樣是危險和錯誤的。

信息之困

二奶專家二奶專家的出現打亂了市場信息
清理一下房地產市場,有多少不良專家、學者在對著開發商賣唱。一位有獨立人格的專家或學者,他的立場和觀點,應該是基於事實、良知而非利益。俄羅斯數學家格里高利·佩雷爾曼解決了龐加萊猜想,卻拒絕百萬美元獎金和菲爾茲獎,這種獨立於利益之外,不受利益束縛的超然態度,才是學者們應該持有的態度。問題是,在浮躁主宰學術界的今天,那些跟在開發商後面撿破爛的專家、學者,原意放棄那點蠅頭小利,重新提起扒得精光的褲子,撿起自己的良知做人、做學術。

房地產市場信息的混亂,並不都是二奶專家、學者的功勞,與一些官員的價值取向亦不無關係。國家調控政策剛一出台,一些官員立即站出來“澄清”,中央的目的意在穩定房價而不是打壓房價,既讓開發商放心,也讓公眾死了等待房價下跌的心。在一些公眾比較關注的論壇上,一些官員更是立場鮮明。比如,2005年8月27日,在南通舉行的“巨觀調控下的江蘇地產”論壇中上,建設部的一位專家坦言,國家關於房地產業的一系列新政出台後,儘管部分地區商品房銷售出現價格波動,但中國房地產業中長期看好不會改變,未來市場房價不會下降。有些地方政府的官員也紛紛挺身而出直言本地房價不高,不會因為調控而下跌。

在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情況下,官員的這種表態所起的作用顯而易見,它對居高不下的房價起了強大的支撐作用。一些信心和心理防線被摧毀的公眾,不得已淪為房奴,任憑相關利益集團敲骨吸髓。攪亂信息再渾水摸魚,成為一些官員和開發商們的管用手法。

有些信息之所以混亂不堪,是由不同部門之間的價值取向不同導致的。比如空置率,相關信息公眾至今不得而知,因為有關部門自己都沒有搞清楚,國家統計局與建設部在這一問題上一直打架。國家統計局認為,空置面積是指報告期末已竣工的商品房屋建築面積中,尚未銷售或出租的部分,包括以前年度竣工和本期竣工可供出售和出租而未售出或租出的房屋面積。而建設部則認為,竣工1年以內的作為待銷商品房,1年以上3年以內的作為滯銷商品房,3年以上才被作為空置積壓房。

顯然,依照這兩種標準來算,建設部得出的空置率會遠遠小於統計局公布的空置率。由於在空置率理解上爭執不下,對於統計部門公布的空置率,建設部乾脆玩起了太極。建設部有關人士在《中國經濟周刊》曾說:“空置率不管是百分之多少,是算不出來的。因為國外空置率有嚴格的分子、分母界定,而分子分母跟國外特別不一樣,所以怎么算都不合適。”太極手一推,算出空置率似乎就成了難以完成的任務。言外之意,既然空置率是算不出來的,你統計局不管怎么忙活,得出的數據都是不可信的。

經濟規則

房地產市場由於信息不對稱而無法通過市場自身的調節趨於理性和健康,一些官員卻再三強調靠市場調節,認為只有這樣做才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則,這些官員仿佛在一夜之間成了市場經濟規則的捍衛者和守護者,而他們心裡清楚得很,他們在以怎樣的力量影響乃至左右房地產市場,在以怎樣的力量挾持房地產市場向自己所追求的方向發展。這個市場早已被扭曲得面目全非。

廣東省“兩會”期間,廣東省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議通過開發商公開房屋成本價、有關政府部門出台購房指導價和最高限價的方式來控制地產行業的暴利行為,建議政府要求開發商將房屋的成本價向全社會公開。應該說,這種呼籲代表了公眾對房地產市場相關信息增加透明度的企盼。然而,廣東省建設廳給出的答覆卻是:全部“否決”。理由是:政府對市場定價過分干預,容易對市場經濟規律造成破壞。問題是,一些地方政府與開發商合謀,推動房價非理性上漲,算不算是對市場的“過分干預”和“對市場經濟規律”的破壞。

在這樣一個信息嚴重不對稱的市場,在這樣一個政府毫不作為的市場,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根本發揮不了作用。所謂的靠市場自行調節,只能是一種掩蓋自身不作為的藉口罷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