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麵鍋盔

乾麵鍋盔

乾麵鍋盔是一種燒烤出來的餅子,北京人叫火燒,新疆人叫饢,還有叫餑餑的。入口越嚼越多,下咽回香無窮。吃起酥、聞起香、耐存放、壽命長等特點。

基本信息

簡介

1

乾麵鍋盔,跟同心乾糧饃的製作法一樣,但鍋盔中間薄,邊上厚,平均厚度2寸以上。每個鍋盔約二至三斤重,保存時間較長。

“乾麵鍋盔”就是一種燒烤出來的餅子,北京人叫火燒,新疆人叫饢,還有叫餑餑的。但鍋盔又不等同於火燒之類的烤餅子。湖北人對鍋盔有自己約定俗成的定義,概括說,一般用硬面,多淡味型,不中空,非餡餅,燒烤時鍋內不著油,並且只用燒烤方法,不用煎、炸、蒸等方法。

以前的鍋盔,有七八厘米厚,一個約四五斤重,發麵,硬面,不使鹼,有淡的,有椒鹽的,以淡的為主。酥、脆、香、甜,可以空口吃,不需就菜。因為太厚,吃起來需用點力氣,人們把它叫作“睜眼鍋盔”,形容得睜大了眼睛吃,也是一種誇張。這樣的鍋盔,如今已不多見。

鍋盔,又叫鍋魁、鍋盔饃、乾饃。鍋盔整體呈圓形,像鍋蓋,直徑尺許,厚1寸,重1斤或2斤。其特點是:厚大如,保留古俗,火色鮮亮,香味醇厚,外乾內質,入口酥嫩,口感細膩。令人百吃不厭,而且久不變味,不易破碎,適宜長途攜帶,是出門旅遊,饋贈友人的佳品。

起源

乾麵鍋盔歷史悠久,自晚清以來就很有名,是當地回漢民眾喜愛的特色麵餅。乾麵鍋盔的製作源於三國時期,距今1700多年歷史。

鍋盔是頗受甘穀人喜愛的風味麵食,以縣城做工最佳。鍋盔之法源於三國,據說三國關羽駐軍博望,因缺水欲棄城,諸葛亮以錦囊貽之,關羽一看,信內寫道:“多用乾麵,攙水少許,和成硬塊,大鍋炕之,得食如盔,以飼將士。”關羽令軍士如法炮製,果然得盔,大如盾牌,厚如酒樽,食之脆酥可口。

製作原料

方法

發酵、烙烤

味 型

淡香味,麥香味  

原 料

麵粉5kg(用水2kg)、鹼面30g。酵面夏季350g,冬季750g,春秋季500g。

製作工藝

乾麵鍋盔乾麵鍋盔

製作時,先把精粉發好,加入一定比例的鹼水,再填入大量乾麵,反覆揉制,直至麵團揉壓成綢子一般綿軟,才切成4至6斤重的面基子,再將面基子反覆揉壓,使其更加光滑綿軟,然後加入有關調料擀成圓餅形,並在餅面精心鏇出箍紋,抹上菜油,上鏊烘烤。

乾麵鍋盔有著特有的製作工藝,將麵粉乾酵面,加入一定比例的鹼水,然後再添入大量的乾麵。用堅硬、光滑、沉重的槓子反覆揉壓,直到將乾麵團壓成綢子一樣綿軟,再切成厚4介或5介的面劑子,然後加入胡椒、苦豆、薑黃等佐料,擀製成厚而大的圓餅形,並在上面精心鏇出圖案,抹上清油,上鏊烘烤。

特色

乾麵鍋盔厚大如盾,金黃鮮亮,香酥誘人,口感細膩,經久不變,不易破碎,便於攜帶,是出門旅遊和居家享用的實惠食品。

陝西八大怪之一

鍋盔,是陝西八大怪之一。人稱“鍋盔象鍋蓋”,即象頭盔狀,顧名思義又叫鍋盔。鍋盔製作工藝精細,素以“乾、酥、白、香”著稱。乾硬耐嚼,內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製作方法

乾麵鍋盔乾麵鍋盔
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對製作鍋盔不斷總結,不斷改進。把原來柴禾燒在小鍋內烙制改成了用煤烘烤在鏊內烙制,把原來用手揉面改成了用木槓壓面。 這樣以來上下烘烤,溫高氣保,火色均勻,熟的足到,達到耐存放的目的。用木槓壓面,面排揉的到,能使饃色增白, 香氣濃郁,味美可口。具體作法是:麵粉十斤,水四斤(水 溫要按季節掌握),酵面夏季五兩,春季七兩.冬季一斤, 鹼面按季節零點五至一兩,面水酵面,搭上鹼面,和成面 團,放在案上用木槓邊折邊壓,壓的過程中,再加麵粉二 斤左右,直壓到面光色潤,酵面均勻時,分成一斤三兩重 的小塊,再分別逐個用木槓邊壓、邊轉,製成圓直徑八寸, 厚六分的菊花式圓形餅,上鏊烙制。第一鏊是上下火,火 候要小而穩,主要是給饃被木槓壓後產生的波浪上面上 火色,讓酵面進一步發酵和最後定型,然後進第二鏊。二鏊是一面火,火候較旺,因火旺鏊內可放一個鐵圈,將饃 置於空中,主要是起烘烤作用,兩個鏊一共要達到三翻六轉,大約十分鐘可烙制而成。

特點

乾麵鍋盔形如菊花火色勻,皮薄如紙饃膘多,用手掰開是層層,用刀切開如板油。入口越嚼越多,下咽回香無窮。吃起酥、聞起香、耐存放、壽命長。

特色小吃集(五)

武漢著名小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