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結核

乳房結核

乳房結核(tuberculosis of breast)又稱結核性乳房炎(tuberculous mastitis),是乳房的一種慢性特殊性感染。本病少見,但亦並非罕見。1829年Cooper首先對此病有所描述,我國最早由陳舜名於1930年對該病作了報導。

基本信息

疾病簡介

乳房結核乳房結核

乳房結核於1829年首先由Cooper報導,至1985年為止,在西方醫學界的文獻中僅報導了500多例,多數為全身播散性結核感染的局部表現,少數為原發性乳房結核。本病在歐美國家屬罕見病,但在南非及印度則較為常見,可能與當地的營養、衛生和環境有關。最近國內報導也不少,約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2%。多次妊娠哺乳者發病率略高。5%的病例可合併乳腺癌。
乳房結核的感染途徑有原發和繼發之分。原發性乳房結核極為少見,臨床多為繼發性。感染途徑有:①為血行感染。原發病灶多在淋巴結等處。②乳房臨近組織器官,如肋骨。胸骨、胸膜、胸腔臟器、肩關節等處的結核灶直接蔓延侵及乳腺。 ③來自淋巴系統感染。乳腺的淋巴系統可至腋下、頸部、胸骨區、鎖骨上、鎖骨下、縱隔等處,當其淋巴系統的淋巴結感染給核菌而受累後,淋巴液輸市不暢,淋巴結的輸入管變為輸出管,含結核菌的淋巴液通過淋巴系統逆行播散至乳房。

中醫辨證

乳結核,病證名。乳房生有硬質腫塊者。《諸病源候論》卷四十。“足陽明之經健康飲食脈,有從缺盆下於乳者。其經虛,風冷乘之,冷折於血,則結腫,夫腫熱則變,敗血為膿,冷則核不消。又重疲勞動氣而生熱,亦焮烊。”又名乳核,乳中結核。或為乳癧、乳癖、乳癆、乳岩等病,乳中所生結塊狀腫物在早期的總稱。病因證治詳見各條。

臨川病因

當全身健康狀況或免疫功能低下時,如嚴重的營養不良、外傷等,均易導致結核菌的感染。結核菌感染的來源為:全身性播散性結核,如肺粟粒性性結核經血運播散而發生乳房結核。由縱隔、鎖骨上下淋巴結、腋淋巴結等結核感染,逆行侵及乳房。鄰近組織、器官結核感染的直接蔓延,如肋骨、胸壁結核等。直接感染,可自乳房皮膚傷口及擴張的乳腺導管開口處直接感染。

感染途徑

1、經乳頭或乳房皮膚創口直接感染;
2、血形性感染;
3、鄰近結核病灶蔓延;
4、淋巴管播散,多來自同側腋窩淋巴結核逆性播散到乳腺。

乳房結核

主要類型

1、局限型,結核病變的體積較小,乳房的形態基本正常;
2、瀰漫型,結核病變範圍大,部分患者乳房明顯腫大,甚至有潰瘍與瘺管;
3、硬化型,常見於老年女性,纖維組織增生時乳房硬化、變形或乳頭內陷
4、共存型,即乳房結核與乳癌共存。

鑑別診斷

凡中、青年女性出現乳房腫塊,反覆感染或膿腫形成,有自行潰破或經久不愈的竇道,或伴有全身性毒血症表現,如低熱、體重下降、乏力等,均應考慮有乳房結核的可能。但文獻報導,正確診斷率很低,約70%病例被誤診為乳腺癌,甚至有個別病人遭受了乳房根治術及化療之苦。造成誤診的原因有:結節型乳房結核,臨床表現極象乳腺癌。發病年齡雖有差別,但臨床表現多樣,缺乏特異性。 首先應予以鑑別的是乳腺癌,後者發病年齡較達,乳房腫塊較硬,邊界不清,乳頭內陷及皮膚“橘皮樣”改變多見。但仍需藉助以下手段進行鑑別:

B超:乳腺癌病人的腫塊中央很少有中央液化的表現。

細針穿刺及細胞學檢查:可以排除乳腺癌,部分病例可由此抽得膿液。此外還可以作膿液結核菌塗片及接種,也可作結核菌培養,有助診斷。

X線檢查:多數病例可發現身體它處得結核病灶,如肺結核等。乳房攝片可見邊界欠清得腫塊伴有片狀鈣化,與乳腺癌的沙粒狀鈣化不同。

病理檢查:是最可靠的診斷手段。術中應作冰凍切片檢查,以避免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根治術。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表現也常與乳房結核相混淆。主要依靠潰瘍邊緣的病理檢查、竇道分泌物尋找抗酸桿菌及結核菌培養。

治療方法

1.全身治療 加強營養,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飲食等。注意勞逸結合,適當參加體育鍛鍊,增強體質。

2.抗結核治療 適應於腫塊直徑在0.5cm以內的病理確診病人。常用藥物:異煙肼(雷米封)片0.2g,3次/d,口服;利福平片0.6g,每天早上1次口服;鏈黴素針0.5g,2次/d,肌內注射。

3.手術治療 適應於腫塊直徑在1.0cm以上病例。

(1)結節型術式:在抗結核藥物配合下,行病灶切除術。手術中應注意:病灶清除乾淨,止血徹底,局部以鏈黴素浸潤,傷口縫合不放置引流,略加壓包紮。術後繼續套用抗結核藥物1~2個月。

(2)融合型和硬化型:凡病變超過一象限或占乳房的1/3以上,可在抗結核藥物配合下行單純乳房切除術。此兩型病變使乳房組織遭受嚴重破壞,且硬化型多見於中年以後的婦女,乳房功能已近消退而萎縮,並且有並發癌的可能性,雖可作病灶切除,但以單純乳房切除較為徹底。

(3)潰瘍型或有瘺管形成:在大劑量抗結核藥物及一般抗生素套用的配合下,於感染控制後,行乳房區段切除或單純乳房切除。往日採用抽膿、搔刮、竇道燒灼和換藥等措施,非根本的療法。為避免病變向四周及胸壁蔓延擴散,仍以乳房區段切除或單純乳房切除為原則。

如腫大的腋窩淋巴結與乳房病變相同,或淋巴結成團,或有化膿,或有向皮膚浸潤之傾向,均應一併切除。但對僅有膿腫形成,也可在全身套用抗結核藥物的同時,行膿腔穿刺抽膿、沖洗。並向內注入鏈黴素針劑1.0g,每2~3天1次,至完全癒合。此法可保留乳房,保證生活質量。

關於手術前後用抗結核藥的套用,以術前2周至術後4周為妥。

4.中醫中藥 中醫診斷乳房結核破潰,主要根據乳房腫塊變軟,壓之應指,逐漸破潰,流膿清稀,夾雜敗絮,肉芽組織蒼白水腫,久不收口。病因系氣血雙虧,陰毒未盡。治宜益氣養血,育陰托毒。

方1:生黃芪、元參、黃藥5g,當歸、白朮、白芷、炒皂刺、白芥等,白芍12g。水煎服,每天1劑。局部硬結者,加夏枯草、絲瓜絡。

方2:疏肝理氣,化瘀散結,解毒 夏枯草12 浙貝12 丹參10 山甲8 柴胡10 法夏10 皂角刺12 生地15 雲苓18 陳皮6 青蒿10 地骨皮9 黨參12 黃芪15 中成藥:①夏枯草膏:每次15g,2次/d。②八珍丸:每次1丸,2次/d。③散結靈:每次4片,2次/d。④陰和丸:每次1丸,2次/d。

保健護理

乳房會患結核病,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病人患結核病,結核桿菌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乳房,在乳房內生長、繁殖,破壞乳房組織引起的病變。但原發的結核變可能是治癒了,或者病變很小,查不出來。另一種情況是病人得了胸壁結核,然後結核病變直接蔓延到乳房,這種情況叫做繼發性的乳房結核。
患乳房結核的病人差不多都是青年人,比乳癌的發病年齡要早10到20年。病也是慢慢地發展起來的。開始是乳房出現硬塊,稍有點痛,手觸上去也覺得稍有疼痛,並不發紅。以後硬塊中央發生壞死液化(變成稀的豆腐渣樣),此時皮膚便和腫塊粘連在一起,並變成紫紅色,最後破潰流膿。由於淋巴結內結核病變和乳癌類似,所以有時可能誤診為乳癌。結核病變範圍可大可小,小的只侵犯乳房的一部分,乳房外形沒有多大改變。大的可破壞整個乳房,在乳房上破潰後形成多年也長不好的潰瘍。

醫學疾病任務——婦科

婦科是醫療機構的一個診療科目,是婦產科的一個分支專業,是以診療女性婦科病為診療的專業科室。女性生殖系統所患的疾病才叫婦科疾病。婦科疾病的種類可分很多種,本任務包含大多數婦科疾病。
卵巢兩性母細胞瘤
走哺
子宮切除術後會陰疝
陰部鮑恩樣丘疹病
子宮內膜間質肉瘤
乳房神經纖維瘤
經行失眠
早期乳腺癌
結核性宮頸炎
小兒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
乳腺脂肪肉瘤
女性性高潮障礙
避孕後閉經綜合徵
乳腺錯構瘤
右心房與下腔靜脈平滑肌瘤
無排卵性不孕症
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圍絕經期前後的外陰白色病變
外陰腫瘤合併妊娠
輸卵管自身扭轉
女性尖銳濕疣
女性膀胱頸梗阻
絕經後子宮內膜癌
尿道旁腺癌
卵巢重度水腫
絕經後子宮頸癌
產後痙症
乳房外濕疹樣癌
卵巢泡膜細胞瘤
陰道壁息肉
外陰表皮樣囊腫
回乳
卵巢功能異常綜合徵
月勞病
黃體功能不全性不孕
陰道鱗狀上皮癌
陰道粒細胞肉瘤
陰道黑色素瘤
宮頸復發癌
陰道惡性苗勒管混合瘤
走黃
多乳房
子宮肥大
子宮惡性中胚葉混合瘤
肛裂三聯症
原發性陰道惡性淋巴瘤
尿道肉阜
尿道黏膜脫垂
妊娠合併宮頸癌
乳溢
陰道子宮內膜間質肉瘤
陰道血管肉瘤
妊娠熱病
陰道平滑肌肉瘤
陰道內胚竇瘤
乳腺纖維肉瘤
泌尿生殖系支原體感染
老年性外陰萎縮
陰瘡
炎性乳腺癌
血熱崩漏
毛滴蟲病
厥陰頭痛
乳癆
絕經期尿路感染
皮膚子宮內膜異位症
外陰中腎管囊腫
外陰脂肪肉瘤
外陰脂肪瘤
外陰早期浸潤性鱗癌
外陰疣狀癌
外陰尤因肉瘤
外陰血管外皮細胞瘤
外陰血管瘤
外陰象皮腫
外陰腺泡狀軟組織肉瘤
外陰腺鱗癌
外陰纖維肉瘤
盆腔炎症性不孕症
外陰神經纖維瘤
外陰神經鞘瘤
外陰上皮樣肉瘤
外陰色素痣
外陰軟纖維瘤
慢性附屬檔案炎
外陰平滑肌肉瘤
宮頸浸潤癌
急性化膿性乳腺炎
外陰梅克爾細胞癌
外陰卵黃囊瘤
外陰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
外陰淋巴管瘤
外陰顆粒性肌母細胞瘤
外陰假上皮瘤樣增生
宮頸微小型浸潤癌
外陰滑膜肉瘤
外陰橫紋肌肉瘤
外陰黑色素瘤
外陰汗腺腺癌
外陰汗管瘤
外陰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
外陰惡性神經鞘瘤
外陰惡性淋巴瘤
外陰惡性顆粒細胞瘤
外陰惡性橫紋肌樣瘤
外陰大汗腺瘤
外陰表皮內瘤變
雙胎輸血綜合徵
輸卵管阻塞性不孕
乳發
月經周期性精神病
原發性輸卵管癌
卵巢破裂
妊娠期心臟病
經行頭痛
陰道腺病
阿米巴性宮頸炎
前庭大腺癌
陰道白斑
性交昏厥
小兒卵巢腫瘤
小兒46-XY單純性腺
先天性無陰道
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
外陰纖維瘤
外陰乳頭狀瘤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
外陰佩吉特病
外陰基底細胞癌
盆腔炎性腫塊
繼發性女陰過度角化
盆腔腹膜炎
滴蟲性陰道炎
乳頭內陷
乳頭皸裂
女性尿道癌
急性女陰潰瘍
乳管內乳頭狀瘤
宮頸外翻
乳房纖維腺瘤
不孕不育
乾血癆
乳房缺少症
福克斯-阜太斯病
阿米巴性陰道炎
成人型女性乳房肥大症
原發性乳腺淋巴瘤
幼女性外陰陰道炎
陰挺
陰道惡性腫瘤
產褥感染
外陰平滑肌瘤
輸卵管炎
失血性休克
生殖道腫瘤
乳腺纖維腺瘤
乳泣
乳癧
乳房豬囊尾蚴病
乳房絲蟲病
乳房濕疹
乳房結核
乳房棘球蚴病
妊娠性急性闌尾炎
青少年及小兒陰道透明細胞瘤
青少年及小兒卵巢腫瘤
盆腔膿腫
女性尿瘺
黴菌性外陰炎
慢性輸卵管炎
慢性乳腺炎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徵
卵泡囊腫
卵巢硬化性間質瘤
假麥格綜合徵
急性乳腺炎
宮頸白斑
非淋菌性尿道炎
惡性葡萄胎
滴蟲性外陰炎
子宮內膜結核
陰道前壁脫垂

與乳房有關的那些疾病

醫生把乳腺疾病形象地比喻成“違章建築”,由於雌激素水平過高而引起乳腺腺管的異常發育,從而使乳房內局部細胞增多,它們不斷“搶占”空間,造成乳房結構的暫時性紊亂。結構紊亂,乳腺疾病就形成了。 如果這些細胞繼續增加,個別細胞就會出現“漸變”、細胞核變大等形態的變化,即形成了癌前期的惡性病變。讓女性痛苦不堪的乳腺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常見於25-50歲女性。
乳腺癌
急性乳腺炎
乳腺纖維瘤
乳腺增生
乳腺囊腫
乳房結核
乳頭溢液
乳腺導管擴張症
漿細胞性乳腺炎
乳房濕疹
乳頭皸裂
乳頭內陷
巨乳症
鈴形乳房
乳疼症
乳房脂肪瘤
乳腺導管乳頭瘤
乳房腫瘤
乳房膿腫
溢乳
乳管內乳頭狀瘤
乳房囊性增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