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島

中洲島位於北緯10度23分10秒,東經114度24分49秒10.386,位於南沙群島北部中央鄭和群礁的西北角,位居南海西側航道的東邊。西距太平島約3.1海浬(約6公里),東距敦謙沙洲約4海浬(約7公里),西南距南薰礁16海浬(約30公里)。海水漲潮時,島礁露出面積約2,000平方公尺,退潮時,露出面積約6,000平方公尺,南北長約100公尺,東西最寬約100公尺。

基本信息

概況

主要為貝殼砂珊瑚礁和珊瑚碎屑堆積形成,其下為一直徑約1.3公里的圓形珊瑚礁盤。1935年、1947年和1983年,中國曆次公布的南沙群島名稱中並無“中洲礁”這一島礁名;此礁應是珊瑚礁長高后新出現的礁體,或是1983年公布標準名稱時露出水面的面積還很小。

2002年、2003年,均有台灣的專家學者至島上進行綠蠵龜等生態研究。

2003年8月16日,台灣當局“內政部”長余政憲率領“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研考會”副主委蔡丁貴、海巡署副署長游乾賜、高雄市副市長林永堅等一行人搭乘M8快艇登島,插上“中華民國國旗”宣示主權。

2004年3月28日,台灣地區海岸巡防署以生態工法興建完成木製生態保育觀測亭,其意涵在形成國際法上“有效管理”的要件,並間接宣達“中華民國政府”的主權。同年7月21日,因附近海域受西南氣流影響,涌浪甚大,觀測亭遭大浪衝擊損毀流失。

歷史

1935年、1947年和1983年,中國曆次公布的南沙群島名稱中並無“中洲礁”這一島礁名;此礁應是珊瑚礁長高后新出現的礁體,或是1983年公布標準名稱時露出水面的面積還很小。

2002年、2003年,均有台灣的專家學者至島上進行綠蠵龜等生態研究。

2003年8月16日,中華民國內政部長余政憲率領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研考會副主委蔡丁貴、海巡署副署長游乾賜、高雄市副市長林永堅等一行人搭乘M8快艇登島,插上中華民國國旗宣示主權。

2004年3月28日,中華民國海岸巡防署以生態工法興建完成木製生態保育觀測亭,其意涵在形成國際法上‘有效管理’的要件,並間接宣達中華民國政府的主權。同年7月21日,因附近海域受西南氣流影響,涌浪甚大,觀測亭遭大浪衝擊損毀流失。

地理位置

南海諸島分布圖北緯10度23分10秒,東經114度24分49秒10.386111111111;114.41361111111
位於南沙群島北部中央“鄭和群礁”的西北角,位居南海西側航道的東邊。
西距太平島約3.1海浬(約6公里),東距敦謙沙洲約4海浬(約7公里),西南距南薰礁16海浬(約30公里)。

地質地形

海水漲潮時,島礁露出面積約2,000平方米,退潮時,露出面積約6,000平方米,南北長約100米,東西最寬約100米。
主要為貝殼砂、珊瑚礁和珊瑚碎屑堆積形成,其下為一直徑約1.3公里的圓形珊瑚礁盤。

動植物

珊瑚礁碎屑地質不適合一般植物生長。

鳥類:以候鳥為主,多達51種,這些海洋性的鳥類,多做短暫停留。

珊瑚:附近海域海洋生態豐富,周圍海底都是鹿角珊瑚。

貝類:附近海域有很多水字螺、唐冠螺和寶螺。

魚類及浮游生物:常見熱帶魚、珊瑚礁魚類、潮間帶生物。

人口與建築

目前為無人島,鄰近的太平島上中華民國海岸巡防署人員,會定期以M8快艇環島巡弋、登島巡視和生態調查。

原本木製觀測亭已損毀,目前島上無建築物。

中華民國政府研擬興建燈塔,以利往來通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