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

中國石化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獨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註冊資本1820億元,總部設在北京。2007年底,中國石化股份公司總股本867億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持股占75.84%,外資股占19.35%,境內公眾股占4.81%。公司在2011年財富世界500強名單中排名第5位。2014年2月19日,中國石化董事會通過了《啟動中國石化銷售業務重組、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實現混業經營的議案》,中石化業務向民資開放。2014年8月26日,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與騰訊簽訂了業務框架合作協定。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中國石化 中國石化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中國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體化、 石油石化主業突出、擁有比較完備銷售網路、境內外上市的股份制企業。中國石化是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獨家發起方式於 2000年2月25日設立的股份制企業。中國石化167.8億股H股股票於2000年10月18、19日分別在 香港紐約倫敦三地交易所成功發行上市; 2001年7月1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28億股A股。截至2007年底,中國石化股份公司總股本867億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持股占75.84%,外資股占19.35%,社會公眾股占4.81%。

中國石化建立了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實行集中決策、分級管理和專業化經營的事業部制管理體制。中國石化現有全資子公司、控股和參股子公司、分公司等共80餘家,包括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產品銷售以及科研、外貿等企業和單位,經營資產和主要市場集中在中國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東部、南部和中部地區。
中國石化將認真實施資源、市場、一體化和國際化戰略,更加注重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提高隊伍素質,努力把中國石化建設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能源化工公司。
中國石化的最大股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是國家在原中國石化總公司的基礎上於1998年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出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

歷史沿革

中國石化加油站 中國石化加油站
2000年2月28日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獨家發起方式設立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10月18日 初次公開發行167.8億股H股股票及美國存托股份並成功在香港紐約倫敦三地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1年7月16日,在境內成功發行28億A股股票,2001年8月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1年8月24日  收購新星公司 

2004年12月31日 收購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化工類資產、催化劑資產和加油站資產,並向其出售油田井下作業資產。 

2006年10月10日 實施A股市場股權分置改革。 

2006年10月11日 對海南煉油化工有限公司以注資方式增加其註冊資本。增資完成後,持有海南煉油化工有限公司75%股份權益。 

2006年12月31日 收購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勝利石油管理局採油資產。 

2007年4月17日 在境外發行117億港元可轉換債券。 

2007年12月31日 收購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湛江東興等五家煉油企業。 

2008年2月20日 2008年2月20日,在境內發行300億分離交易可轉債。2001年3月4日,債券和權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品牌標識

中國石化加油卡中國石化加油卡
根據中國石化統一品牌戰略,股份公司目前主要使用7個註冊商標。

內部簡稱“朝陽商標”,註冊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集團公司無償許可股份公司使用“朝陽商標”; 

“朝陽商標”主要用於中國石化提供的商品(比如聚丙烯)和服務(比如加油站)。 

內部簡稱“SINOPEC商標”,註冊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集團公司無償許可股份公司使用“SINOPEC商標”; 

“SINOPEC商標”主要用於中國石化提供的商品和服務。 

內部簡稱“滿天星商標”,註冊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集團公司無償許可股份公司使用“滿天星商標”; 

“滿天星商標”主要用於中國石化提供的商品和服務。 

註:“朝陽商標”、“SINOPEC商標”、“滿天星商標”經常組合使用。 

內部簡稱“長城商標”,註冊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 

中石化長城商標 中石化長城商標
“長城商標”系國家商標局認定的“馳名商標”; 

“長城商標”主要用於中國石化提供的潤滑油系列商品。 

內部簡稱“長城商標”,系國家商標局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 

主要用於中國石化提供的潤滑油(脂)、汽車養護系列商品; 

注冊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 

品牌標誌以兩個英文字母“C”為設計題材,由“C”造型演化成兩條運動有力的弧線。 

內側紅色的“C”代表“客戶”(Customer); 

外側藍色的“C”代表“品質”(Character); 

充分體現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以“客戶” 為核心、以卓越“品質”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品牌追求。 

SINOPEC為海外市場(大陸以外市場)潤滑油惟一品牌 

內部簡稱“東海瀝青商標”,註冊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上海瀝青銷售分公司; 

“東海瀝青商標”主要用於中國石化提供的瀝青系列商品。 

註:“東海瀝青商標”一般與“朝陽商標”、“SINOPEC商標”、“滿天星商標”組合使用。 

“易捷”是中國石化非油品業務的品牌,品牌內涵為“汽車生活的驛站”。“易捷”提供高品質、多樣化的商品,以及快捷的汽車維修保養等服務,滿足顧客的多樣化需求。 

經營業務

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一體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從事石油與天然氣勘探開發、開採、管道運輸、銷售;石油煉製、石油化工、化纖、化肥及其它化工生產與產品銷售、儲運;石油、天然氣、石油產品、石油化工及其它化工產品和其它商品、技術的進出口、代理進出口業務;技術、信息的研究、開發、套用。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產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和主要石化產品(包括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單體及聚合物、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化肥和中間石化產品)生產商和供應商,也是中國第二大原油生產商。 

油氣勘探與生產

中石化一角 中石化一角
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主要負責中國石化油氣勘探和開採的生產管理、儲量資源和勘探開發資產的管理、油氣銷售等業務。其下屬有 勝利油田分公司、 中原油田分公司、 河南油田分公司、 江蘇油田分公司、江漢油田分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華北分公司、東北分公司、華東分公司、 上海海洋油氣分公司等多個油氣生產企業。其中大多數油氣區塊位於中國東部、西部和南部地區。截至2008年12月31日止,擁有各種區塊的334個勘探許可證,探礦權許可證總面積96.5萬平方千米,持有190個開採許可證,採礦權許可證總面積18105平方千米。 

截止2008年12月31日,剩餘油氣可采儲量為4001百萬桶油當量,其中原油2841百萬桶,天然氣69593億立方英尺。 

2008年,本公司油氣勘探開發取得多項成果。其中勘探上,按照“穩定東部、加快西部、發展南方、開拓海域”的資源戰略,不斷最佳化部署,強化勘探管理,勇於開拓創新,堅持精查細找,勘探取得新進展。全年共新增油氣可采儲量267.6百萬桶油當量,其中新增原油可采儲量114百萬桶,新增天然氣可采儲量9216億立方英尺。開發上,通過精細開發,依靠技術創新、工藝配套,組織落實東部穩定、西部上產、川氣東送等重點工作,油氣田開發水平進一步提高,油氣產量創歷史最好水平,全年共生產原油296.8萬桶、天然氣2930.7億立方英尺。
在油田勘探、開發和採油技術方面,本公司在中國處於領先地位,主要包括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優快鑽井、複雜結構井鑽井技術及三次採油技術等。本公司同時還擁有一隻具有豐富勘探開發經驗的技術專家隊伍。
勝利油田是本公司最重要的原油生產基地,也是中國第二大在產油田。2008年,勝利油田共生產原油196.96百萬桶,天然氣271.9億立方英尺。

石油煉製

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煉製商,也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產品生產商,石油煉製能力位居世界第三。主要分布於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和華北等中國經濟最活

躍、最發達的地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便利,市場需求旺盛。主要產品有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化工輕油、燃料油、溶劑油、石蠟瀝青、石油焦、液化氣、丙烯、煉油苯類等。

化工生產與銷售

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石化產品生產商和分銷商,石化生產廠遍布中國東部、中部及南部等經濟、市場發達地區,生產和銷售各類石化產品,包括中間石化產品、合成樹脂、合纖單體及聚合物、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和化肥。本公司的石化產品生產與本公司的煉油業務是一體化的,原料輕烴和某些石油產品(如石腦油)主要有煉油事業部提供。由於中國市場需求旺盛,本公司絕大部分石化產品均在中國國內市場銷售。

研究與開發

2008年,科技開發緊緊圍繞生產經營和主業發展需要,著力自主創新,加快核心技術、專項技術開發和科技成果推廣套用,取得了新的成績,科技對生產經營和發展的支撐力度進一步加強。2008年,中國石化被國家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以及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命名為首批“創新型企業”。“高效擇形催化技術開發及其在對二甲苯生產中的套用”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勝利油區複雜斷塊油田穩產技術”、“中國大陸科學深鑽的科技集成與創新”、“100kt/a苯胺成套技術研究開發和套用”、“回收煉廠乙烯資源成套工業化技術的套用”、“FCC乾氣制乙苯氣相烷基化與液相烷基轉移組合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含氮有機廢水生物脫氮新技術與工程化套用”、“30萬噸合成氨成套技術與關鍵設備開發研製及套用”共8個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石化擁有健全的科技開發、智慧財產權管理組織體系和雄厚的科技開發實力。公司科技開發部主管公司科技開發與推廣套用、智慧財產權、技術許可、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新產品開發、三劑、標準化、質量、計量管理等。公司共有1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
2008年,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中國專利918項,獲授權專利572項;申請國外專利225項,獲授權專利173項。 

對外經貿及技術合作

油氣勘探開發:2008年,境內上游合資合作項目運行平穩。與美國能源開發公司(EDC)合作的渤海灣埕島西區塊項目編制了埕島西A區塊補充開發方案,並已取得國家有關部門的核准,目前正在組織實施。與馬來西亞雲頂石油公司合作的勝利樁西古潛山油田提高採收率項目也取得良好效益。為拓展油氣勘探新領域,組織開展了煤層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對外合作的前期調研,並與多家跨國石油公司進行了技術交流與探討。
煉油化工:與美國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公司合作的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裝置建設基本實現機械竣工。福建林德BOC氣體合資公司、天津法液空氣體合資公司正式掛牌運營,進入實施階段。與沙特SABIC公司合作的天津乙烯項目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與韓國SK公司合作的武漢乙烯項目簽署了合資框架協定。另外,其他一些合資合作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成品油零售:中國石化殼牌(江蘇)石油銷售有限公司、中國石化碧辟(浙江)石油有限公司、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運行正常。 

合作夥伴

殼牌(中國)有限公司

2004年8月28日,中國石化與殼牌公司合資成立了中石化殼牌(江蘇)石油銷售有限公司,2005年1月1日起正式運營,通過合作,中石化加強了與跨國石油公司在油品行銷等領域的合作,並在合作中交流加油站管理模式、零售行銷技術、品牌管理等先進經驗。
碧辟公司

2005年1月1日,中國石化和BP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中石化碧辟(浙江)石油有限公司正式投入運營,公司總部設在杭州,在寧波、紹興和蕭山三個地區開展油品、便利店、快餐、更換潤滑油和汽車美容等業務。 

合資公司對原有中石化加油站進行了重新包裝,包裝融合和中石化和BP兩大公司的優勢元素。
埃克森美孚公司 沙特阿美公司

與埃克森美孚公司、沙特阿美公司合作介紹:2007年3月28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埃克森美孚中國石化有限公司、沙特阿美中國有限公司合資註冊成立了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於2007年7月24日正式投入運營。中石化森美公司是福建省境內最大的成品油供應商,主要從事成品油、潤滑油和其他石油產品的批發、零售、倉儲、中轉及運輸業務;經營加油站附屬便利店、洗車、更換潤滑油、餐飲及其他配套服務等。
麥當勞
中國石化與麥當勞於2006年6月簽訂了戰略聯盟合作協定,在遍布全國的3萬多家中國石化加油站內開發麥當勞“得來速”汽車餐廳。加油站“得來速”餐廳是中國石化和麥當勞兩大公司共同設計、共同實施,聯手為消費者推出的一個嶄新的服務方式。目前,中石化與麥當勞共同開發的加油站“得來速”餐廳已遍布北京、上海、浙江、廣東、湖南、湖北、瀋陽等7個省市。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中石化中鐵油品銷售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以資本為紐帶、以鐵路為主要目標市場的成品油流通企業。經營範圍以汽油、柴油、煤油和易燃液體的批發和配送為主。
中國中化集團
2005年5月,中國石化集團與中化集團簽署協定,決定由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與中化國際石油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中石化中化成品油銷售有限公司,從事成品油經營業務,以滿足兩大集團各自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的需要。2006年3月16日,公司在北京正式掛牌經營,主要面向國內大型終端用戶開展成品油批發業務,目前已經在華南、華東和華北地區開展了批發業務,客戶包括港口、電廠、工業用戶、加油站等終端消費型用戶。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集團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銷售有限責任公司以及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叄方在中國航空油料總公司基礎上,共同出資組建了中國航空油料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註冊資本38億元,為國有大型航空服務保障企業,主要經營各種民用航空器所需的航空油品的採購、儲運、銷售、加注等業務,在航油銷售市場居於國內主導地位,在全國100多個機場建立了航油銷售網路,為國內外100多家航空公司提供加油服務,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合作計畫成員。
中國海運集團
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和中國海運發揮各自產業優勢,強強聯合,於2003年12月30日共同出資組建了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應有限公司(簡稱“中石化中海燃供”),總部設在廣州,經營網點覆蓋沿海重要港口,在沿海船舶燃料供應市場上具備較大的影響力,公司主要經營各種成品油、燃料油、保稅油、潤滑油、物料、備件及相關石油產品的採購、銷售、倉儲和運輸業務,在中國沿海各主要港口城市擁有設備完善的油庫、碼頭倉庫、化驗室等設施。 

所獲獎勵

2006年

國有企業最佳投資者關係大獎 

最佳企業管治獎 

最佳投資者關係主任獎 

投資者關係優異證書 

提名獎項: 

最佳投資者關係(董事長或行政總裁) 

最佳年報獎 

最佳企業交易投資者關係獎 

投資者關係最佳進步獎 

最佳投資會議獎 

2005年

最佳投資者關係(大型公司) 

最佳年報 

中國十佳上市公司 

最佳上市公司(大型公司) 

2004年

石油天然氣行業的亞洲最佳投資者關係公司 

中國(包括香港)地區最佳投資者關係公司 

中國十佳上市公司 

亞洲最佳石化公司 

中國最具行業領導力上市公司 

2003年

最有投資價值上市公司 

2003新興市場最佳公司治理 

最具競爭優勢百家企業 

2003年亞洲最佳公司 

中國最佳管理公司 

中國最佳投資者關係公司 

中國最佳提升股東回報公司 

中國最佳公司治理公司 

中國境內最佳治理公司 

亞洲最佳年報

2002年

亞洲最佳年報 

中國境內最佳治理公司

2001年

中國最佳投資者關係公司獎

2011年

2011年1月8日,2011中國能源經濟論壇揭曉了中國能源集團500強榜單,中石化名列榜首。

2011年6月11日,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在紹興舉辦,論壇發布了“2010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排行榜”,排名第六。

2011年7月13日,財富中文網公布2011年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排名第一。

2011年7月15日,第六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榮獲愛心捐贈企業獎。

2011年8月12日,由商務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主辦的“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論壇”發布了2010年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排名,中石化繼續蟬聯榜首,851億美元的進出口額較2009年的551美元漲幅超過56%。

2011年9月3日,中國企業聯合會發布2011年中國企業500強,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繼續領跑。

組織重組

中石化大樓 中石化大樓
為實行重組,經國家經貿委2000年2月21日《關於同意設立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批覆》(國經貿企政[2000]154號文)的批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於2000年2月25日獨家發起成立了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公司與集團公司簽署的《重組協定》,集團公司將其附屬公司的石油石化的主營業務連同有關資產及負債於1999年12月31日投入本公司,並由本公司分開獨立經營管理。

集團公司通過轉讓其在附屬公司的股權或通過轉讓資產與負債將其附屬公司的業務投入本公司,其中包括集團公司持有的已公開上市的13家附屬公司(11家控股子公司和2家參股公司)的全部股本權益以及集團公司擁有的其他附屬公司主要經營資產及相關負債。

證券資料

股票代碼: 600028
股票簡稱: 中國石化
代碼類別: A股
上市地點: 上海證券交易所
舊代碼: 600028
行政區劃名:
 
上市狀態變動
變動原因: 新上市
變動日期: 2001-08-08
股票簡稱變動
股票簡稱: 中國石化
變動日期: 2001-08-08
行業變動
進入行業: 石油天然氣開採業
變動日期: 2003-04-23
進入行業: (無數據)
變動日期: 2001-06-22

投資亮點

1. 公司是世界級規模的一體化能源化工公司;也是中國及亞洲最大的石油和石化公司之一;中國及亞洲最大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及其他主要石油產品的生產商和分銷商之一;中國第二大石油天然氣生產商。 

2. 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財務指標:每股收益0.5730(元),每股淨資產4.2080(元),淨資產收益率13.6300%,營業收入893448000000.0000(元),同比增減-21.714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9714000000.00(元),同比增減230.2817%。 

3. 公司與科威特石油公司簽署了一份價值3.5億美元的石油鑽機服務契約,為科威特建造5座油氣鑽井設施,契約期為5年,工程將在6個月內開工。 

4. 航美傳媒(AMCN.US)與公司共同啟動“中國石化加油站戶外媒體綜合開發”項目。按照計畫,在未來5年半,航美傳媒的廣告媒體網路將陸續覆蓋到公司全國超過28000座加油站,同時公司可藉此挖掘非油品的盈利潛力。 

5. 公司2009年上半年經營數據:上半年原油產量149.12萬桶,同比增長1.18%;原油加工量8690萬噸,同比增長1.82%;實現成品油總經銷量5771萬噸,同比下降8.43%。 

6. 公司以每股52.8加元的價格收購Addax石油公司全部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此次收購總價為82.7億加元,相當於72.4億美元。 

7. 公司2009年半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為:每10股派0.7元(含稅)。股權登記日:2009年9月21日,除息日:2009年9月22日,現金紅利發放日:2009年10月15日。 

8. 公司第三次安排的有限售條件(僅限股權分置改革形成)的流通股57087800493股於2009年10月16日起上市流通。

五星酒店神秘經營三年

酒店內部的高級別墅 酒店內部的高級別墅

2010年11月23日,龍湖在順義牛欄山取得的一塊居住用地,樓面地價為8237元/平方米,順鑫佳宇取得的一塊商業金融用地的樓面價約為5660元/平方米。與2009年11月同在後沙峪鎮的一個地王相比,該地塊樓面地價更是只有地王的1/30。

大事記

2010年8月31日,中國石化宣布:國家重大工程川氣東送工程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該工程總投資626.76億元,跨越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8省市,年輸送天然氣120億方,每年將為中石化(600028,股吧)帶來近200億收入,預計9-10年收回成本。

2010年11月19日,中石化正式披露,除了港澳和個別特殊地區外,公司已停止柴油出口,優先供應國內市場。

央企十二豪門

石油、化學、塑膠、塑膠業上市公司

雷鳴科化 南京化纖 大成股份 S儀化 丹化科技 神馬實業 錢江生化 ST馬龍 祥龍電業 江蘇索普 山西焦化 湖南海利 ST魯北 雲維股份 ST金化 ST得亨 S上石化 太極實業 三愛富 ST白貓 雙錢股份  氯鹼化工 熊貓煙花 新安股份 廣東榕泰 ST黃海 北海國發 華陽科技 江南高纖 中科合臣 揚農化工 雙良股份 凌雲股份 六國化工 風神股份 時代新材 國通管業 華魯恆升 柳化股份 三友化工 安泰集團 江山股份 海越股份 天科股份 紅星發展 浙江龍盛 天利高新 長春燃氣 蘭太實業 亞星化學 上海家化 煙臺萬華 南化股份  藍星新材  太化股份 凱樂科技ST有色 兩面針 滄州大化 青島鹼業 昌九生化 赤天化 升華拜克 紫江企業 S佳通 黑化股份 中國玻纖 巨化股份 魯潤股份 ST寶碩 大元股份 金髮科技 興發集團 樂凱膠片 雲天化 明天科技 澄星股份 新疆天業 中達股份 皖維高新 中紡投資 中國石化 華昌化工 大東南 利爾化學 彩虹精化 煙臺氨綸 聯化科技 北化股份 通產麗星 江南化工 三力士 聯合化工 諾普信 宏達新材 海利得 路翔股份 澳洋科技 芭田股份 東方鋯業 紅寶麗 ST鈦白 安納達 湘潭電化 天潤發展 興化股份 滄州明珠 南嶺民爆 青島金王 中泰化學 中材科技 黑貓股份 華峰氨綸 江山化工 橫店東磁 德美化工 久聯發展 鑫富藥業 華星化工 永新股份 傳化股份 ST瓊花 大慶華科 ST科苑 春暉股份 佛塑股份 煤氣化 河池化工 建峰化工 新鄉化纖 華西村[股票] 瀘天化 國風塑業 四川聖達 魯西化工 山東海化 岳陽興長 錦化氯鹼 鹽湖鉀肥 西北化工 美達股份 山西三維 南風化工 四川美豐 美錦能源 雙環科技 模塑科技 瀋陽化工 ST聯油 保定天鵝 遠興能源 山東海龍 武漢塑膠 索芙特[股票] 珠海中富 茂化實華 英力特 天茂集團 海螺型材 湖北金環 青島雙星 藍星清洗 黔輪胎A  友利控股 鹽湖集團 渝三峽A  沙隆達A  紅太陽 廣州浪奇 金路集團 SST華塑 湖北宜化 吉林化纖 勝利股份 國際實業 川化股份 遼通化工

北京上市公司

中信銀行 大唐發電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 中國南車 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中冶集團 中鋁集團 北辰實業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神華集團 北礦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投中魯 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房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城鄉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北人股份 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航天長峰 京能置業 中電廣通 北京市西單商場股份有限公司 兆維科技 信達地產 用友軟體 天地科技 京能熱電 金自天正 中國軟體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國藥股份 中金黃金 中創信測 空港股份 中兵光電 三元股份 中遠航運 華勝天成 北京動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巴傳媒 首開股份 華聯綜超 中墾農業資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藍星新材 大恆科技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外運發展 北京城建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路橋建設 首旅股份 萬通地產 華業地產 有研矽股 大唐電信 中牧股份 中國玻纖 福田汽車 天壇生物 大龍地產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東方紅衛星股份有限公司 清華同方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雙鶴藥業 五礦發展 中國醫藥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萬東醫療 歌華有線 中國石化 民生銀行 華夏銀行 華能國際 首創股份 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北陸藥業 鼎漢技術 久其軟體 東方雨虹 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石基信息 北斗星通 北緯通信 瑞泰科技 東華軟體 中工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雙鷺藥業 中國中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三環 安泰科技 首鋼集團 清華紫光 北京中關村科技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華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服裝股份有限公司 華聯集團 順鑫農業 中信國安 北京京西風光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中水集團遠洋股份有限公司 北新建材 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經緯紡機 綿世股份 四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賽迪傳媒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成股份 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